系统性

搜索文档
★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系统性改革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核心措施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具体改革措施 着力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1] - 改革重点包括优化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等方面 [1] 收费模式改革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 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1] - 出台销售费用管理规定 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 [1] - 引导行业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 [1] 利益绑定机制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基金利润率等指标 [1] - 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高管考核 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 [2] - 对基金经理考核 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2] - 提高基金公司高管 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和锁定期要求 [1] 薪酬管理制度 - 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 [2]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 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 [2]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基准的基金经理 可适度提高绩效薪酬 [2] 服务能力提升 - 引导行业围绕投资者最佳利益优化资源配置 践行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 [2] - 推出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管理规定 促进投顾业务规范发展 [2] - 加快推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 [2] 权益投资发展 - 优化基金注册安排 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 [3]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力 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3] - 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 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等纳入评价体系 [3] 行业监管强化 - 严把基金公司 销售机构准入关 加强股东资质审核 [3] - 强化对入股主体股权结构 出资来源的穿透核查 [3] - 严厉打击股权代持 私下转让股权 非自有资金入股等违规行为 [3]
行业观察 |《财经》全球华人风险投资家TOP 50评价揭晓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21
全球华人风投家的崛起与影响 - 全球华人风投家凭借跨文化优势和创新敏锐度重塑资本流动逻辑,过去30年精准识别技术变革并培育出今日头条、美团、拼多多等大型企业 [2][3] - 华人风投家以"Long China"策略支持TikTok、泡泡玛特、SHEIN等公司全球化,推动中国模式向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输出 [3] - 华人风投家群体覆盖90%全球高增长赛道,通过直接投资和成为全球基金LP对创新资本格局施加结构性影响 [14] 华人风投家的核心能力 - 跨文化共情能力突出,92%的入选者兼具投资合伙人及机构创始人/CEO双重身份,平均年龄跨度32-65岁 [5][10] - 构建全球LP网络和创业者社群,成为连接海外技术与中国市场的超级枢纽,如张璐团队将斯坦福技术与产业网络结合推动医疗AI落地 [7][15] - 新生代风投家(平均35岁)在AI、量子计算等领域展现胆识,如Sarah Guo投资Harvey、Mistral等AI原生应用 [10][16] 标志性投资案例与回报 - Alfred Lin投资OpenAI四年估值从140亿增至3000亿美元,潜在回报超20倍;早期投资爱彼迎和DoorDash使其持股市值超230亿美元 [12] - 屈田通过ATM Capital投资极兔速递并深度参与战略,推动其成为东南亚"出海第一股" [18] - 知壹投资赵福布局贝壳、京东物流后,在碳中和领域培育纽福斯、绿控传动等独角兽,管理基金规模近200亿人民币 [13] 投资策略与地域拓展 - "Copy from China"策略成功复制电商、物流模式至东南亚,如极兔快递借鉴中国亿级快递网络经验 [18] - 跨境资源嫁接能力显著,汉理资本钱晨主导20亿美元跨境投资,包括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等项目 [19] - 利城资本曾翊晋联合国资布局医疗健康全产业链,推动精锋医疗与欧洲企业合作落地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 [20] 新生代风投家的特点 - 新生代普遍拥有西方顶尖学府背景,如David Gan连接北美与亚洲生态,投资组合超8000万美元且部分回报百倍 [16] - 突破传统权力结构,如张璐的Fusion Fund在太空科技、AI基础设施构建系统性优势 [15] - Oak Grove Ventures施襄同时担任LP和GP,投资SpaceX、Neuralink等80家颠覆性技术公司 [15] 行业评价与活动 - 《财经》TOP50评价体系涵盖全球化指标、DPI、IPO数量等维度,领航者与新生代分别聚焦长期回报和前沿领域 [25][30][35] - 颁奖典礼定于2025年8月在北京举行,入选者包括红杉、BAI资本等机构代表 [34]
美国欧亚集团主席库普坎:关税政策将反噬美国并波及全球市场
中国青年报· 2025-07-01 16:52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分析 - 当前世界处于"史无前例的国际不确定性时期",全球体系因大国竞争、地区冲突等多重因素动荡,中美竞争已成为国际体系结构性常态 [1] - 特朗普政府推动以关税为核心的新型对外经济政策体系,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平均有效税率达15%(1938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未来将长期维持10%-15%税率 [3] - 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和保护主义力量上升是关税政策背后的驱动因素,叠加移民限制将对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产生不利影响,并波及全球市场 [1][3] 关键国家地缘政治影响 - 德国若实现军事常态化并在欧盟发挥更强领导力,可能引发重大地缘政治变化 [3] - 俄罗斯凭借丰富自然资源和战略自主性保持重要战略力量地位 [3] - 印度GDP已超英国,在莫迪领导下发展势头强劲,有望超过日本成为新世界级经济体 [3] 国际合作与风险管控建议 - 大国关系紧张化与美国政治外溢效应相互作用,推高全球系统性风险 [4] - 需重建大国间危机管控机制,并在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关键产业链安全等领域建立功能性合作以重建互信 [4] - 中美通过面对面讨论有助于推动双边关系健康恢复,尽管当前存在观点分歧 [3]
第二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淄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09:53
大会概况 - 第二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于6月28日在淄博齐盛国际宾馆举行 主题为"破界新融合 链变新智能 探索新模式" [1][3] - 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主办 吸引2000余名医药健康领域精英参与 包括两院院士 行业领袖 企业代表 [3]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指出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核在于系统性创新 强调对传统医疗范式的深度重构 [3] - 黄正明院士提出医药产业未来取决于"新质生产力"的锻造 需应对老龄化与慢病负担的双重挑战 [3] - 世博高新医院展示区域医疗协作创新实践 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助力"健康淄博"建设 [3] 重点项目启动 - 大会启动三项医疗健康项目:慢病防治工作站(淄博站) 胰腺癌诊疗中心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 [4] - 项目将依托世博高新医院 联合政产学研医资源 构建四级管理网络 推进智慧化平台 区域示范网络 全民健康行动 [4] 专题活动与产业联动 - 六大专题论坛同步开启 涵盖AI赋能 中医传承 微创革新 肿瘤整合 慢病防治等前沿领域 [4] - 组织特色企业研学活动 参观世博金都药厂 世博高新医院等产业单位 同步开展专家走基层公益义诊 [4] 区域产业升级 - 淄博凭借医药产业基础 配套体系 创新环境 展示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的决心 [5] - 大会签约项目落地将带动淄博及全国医药健康产业资源汇聚 创造新发展机遇 [5]
十八届高工锂电峰会直击⑤:告别内卷,中国锂电呼唤“共生力”
高工锂电· 2025-06-29 18:09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锂电产业系统性变革 [1][4] - 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高工储能等机构,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会议地点在成都邛崃 [2] 行业趋势 - 锂电产业从"单点竞争"转向"系统性价值创造",需整合技术定力、制造能力、市场穿透力等综合竞争力 [5] - 行业面临全球需求增长与利润微薄的矛盾,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但多数企业亏损,设备材料商受累 [9]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69.8GWh(+64.9%),前10厂商中9家为中国企业,出口量十年翻十倍但金额下跌 [26] 技术突破 - 固态电池实现"本征安全"突破:中科深蓝汇泽研发的聚合物电解质工作温度范围扩至-30~70℃,能量密度达310Wh/kg,穿钉实验温度峰值仅72℃ [10][12] - 大族锂电环形激光器解决方案提升焊接稳定性:极薄材料焊接热影响区缩小,顶盖焊接兼容±0.3mm偏差,密封钉焊接裂纹问题100%消除 [21][22] - 吉阳智能提出2040年制造目标:PPB级本征安全,CPK提升,当前电池制造合格率仅92-95%且自燃率高 [16][17] 市场战略 - 需从国内价格战转向全球市场,欧盟新电池法2023年生效,北美要求UL认证,中东需SABER认证 [26] - 出海面临多重认证负担(如单套储能系统认证成本达百万级),需应对50+国准入标准及65+条TBT通报 [27] 企业实践 - 亿纬锂能采取三线布局:消费电池保持细分优势,动力/储能电池优化客户结构,强调行业协同共谋高质量发展 [9] - 中科深蓝汇泽固态电池产线1GWh将于2025年底投产,重点覆盖电动飞行器、动力等高端领域 [13] - 大族锂电实现焊接质量实时监控(OCT系统),将质量管控从抽检升级为过程拦截,维护成本降低90% [23] 制造升级 - 电池制造需解决"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连续化问题,通过高速连续生产提升合格率 [17] - 热失控主因来自制造缺陷(如电极片对齐度±2μm超标、毛刺、水分超标等),需2035年实现"制造零隐患" [17][18]
匠心家居(301061) - 301061匠心家居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18:22
业绩与市场布局 - 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获认可,营收占比超90%,侧面证明产品在成熟市场有竞争力 [2][3] - 亚太或欧洲市场未形成规模销售,原因包括战略聚焦、区域节奏差异、资源与优先级分配 [4] - 全球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将有节奏推进多元市场布局以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4] 竞争地位与愿景 - 公司是全球具备“核心零部件 + 软件控制 + 整品设计 + 批量交付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 [5] - 向La - Z - Boy、Tempur Sealy International等优秀企业学习,在核心技术整合与供应链协同方面有领先优势 [5][6] - 未来强化“技术 + 产品 + 品牌”三位一体能力建设,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功能家具企业 [6] 店中店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MOTO Gallery在美国门店超500家,覆盖32个州;在加拿大布局24家门店,分布于3个省份 [7] - 店中店进展关注后续定期报告及相关公告 [8] 创新与发展空间 - 电动沙发围绕用户体验、技术集成、生活场景和健康功能有广阔创新空间,创新是公司坚持和信仰 [8] - 智能电动沙发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虽单价高但市场份额不小、成长空间大,基于消费升级、高端市场机会和海外市场潜力 [9][10] - 公司成长逻辑是“以高打中、从点到面”,提升市场渗透率与全球影响力 [10] 越南工厂情况 - 越南制造基地承担大部分出口订单,产能运行较高且可调节,用工稳定,无“用工荒”问题 [11] - 已针对未来1 - 2年业务增长预规划扩产,根据订单和需求落地节奏适时推动 [11] 股东回报与投资 - 自2021年9月13日上市已发放七次现金股利,累计派发现金股利在同行业属高位 [12] - 未来综合多因素制定科学、稳健利润分配方案,平衡公司发展与股东回报 [12] 关税政策影响 - 密切关注4月关税政策动向,与客户沟通,内部评估调整,销售情况稳定 [13] - 应对贸易政策变化,坚持“灵活应对、稳健运营”原则,提升综合运营韧性 [14][15][16] 国内市场与股东回馈 - 目前未在国内设直营店或公开销售渠道,业务以海外市场为核心 [16] - 积极评估国内品牌展示、样品体验等可能性,考虑股东实物回馈建议 [16] 公司待解决问题 - 公司快速成长与全球化推进阶段,需解决和优化规模增长时组织协同效率与全球运营能力问题 [16]
以重塑“未来媒体”构建“媒体未来” 广东媒体系统性变革新意何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3:04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主流媒体启动系统性变革,目标是"创新求变、瘦身健体、重塑优势",推动从内容生产到传播生态的全链条革新 [1] - 变革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数字化、新技术和效果导向重塑主流媒体发展范式 [6][13][14][15] - 广东媒体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肩负在国际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此次变革旨在重新掌握话语权 [4] 因何而变 - 广东主流媒体曾引领全国媒体改革潮流,但面临新媒体冲击和传播优势丧失的挑战 [3] - 作为中国意识形态"南大门",广东媒体需在国际舆论场提升传播力和话语权 [4] - 改革措施包括南方报业20项计划56条举措,羊城晚报"一个核心平台+七大业务集群+十二大IP"等 [4] 以何牵引 - 各媒体将用户体验作为"金标准",如《羊城晚报》50次提及"用户",南方报业推出"直链受众计划" [7] - 内容生产转向分众化、垂直化,如广东台深耕"短视频+直播"赛道,羊城晚报打造"茶楼版" [8] - 构建差异化传播矩阵:南方报业建设全媒体矩阵,羊城晚报做强抖音号,广东台打造5个千万级账号 [9] 以何应变 - 数字化重构连接方式:南方报业建设"南方智媒云",南方财经统一技术底座实现业务数据化 [14] - 新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广东台与华为腾讯共建实验室,南方报业孵化百部AI微短剧 [15] - 效果导向形成闭环:从"内容为王"转向"内容+传播+服务"三位一体 [15] - 整合低效平台,聚焦优势领域实现轻装上阵 [16]
Cell子刊:盛斌/戴荣平团队开发新型AI模型DeepSLE,从视网膜图像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世界· 2025-06-27 11:3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概述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影响全球约340万人,其中女性患者约300万 [2] - 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发病高峰在15-45岁之间 [2] - SLE诊断标准复杂且公众认知不足,导致诊断延误普遍 [2] SLE筛查挑战 - 缺乏标准化、无创且经济有效的筛查工具,尤其是针对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人群 [3] - SLE相关并发症(如狼疮性视网膜病变和狼疮性肾炎)的筛查在初级保健和资源匮乏环境中未常规实施 [7] DeepSLE深度学习系统 - 上海交通大学盛斌教授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戴荣平团队合作开发了DeepSLE系统,通过视网膜图像检测SLE及其并发症 [4][5] - 系统基于Vision Transformer(ViT)技术,利用来自173346名参与者的666383张视网膜图像进行预训练 [9] - 在多民族验证数据集中(247718张图像),DeepSLE检测SL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2-0.969 [11] - 系统在性别、年龄、种族和经济状况分层的亚组中表现稳健 [11] 视网膜成像的应用潜力 - 视网膜变化与SLE活动期高度相关,可作为无创、即时且经济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7] - 数字视网膜成像已在初级保健和社区环境中普及,成本低廉 [7] - DeepSLE在读者研究中表现出比初级保健医生更高的灵敏度 [11] 研究意义 - DeepSLE为SLE及其并发症的早期检测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具有巨大临床应用潜力 [12]
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年累进尺冲上70万米
中国化工报· 2025-06-26 09:32
生产经营成果 - 截至6月24日公司开钻173口井,交井139口,年进尺705771米,同比提前17天突破70万米[1] - 事故复杂时率0.92%创历史新低[3] - 官页8-1-2H井同比提速52%,刷新油田多项纪录[1] - 70520队唐东9X9井日进尺1672米创大港油田新纪录[2] - 70146队热普6-H6井单日进尺2012米突破塔里木日进尺"两公里"[2] - 40911队苏20-14-0J井连续两日日进尺破"一公里"[2] 项目管理优化 - 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1] - 大港新华油田刷新18项技术指标[1] - 玛湖项目首口井夏215井成功树立市场新形象[1] - 泰安项目6口注采井全部一次性顺利入腔[1] - 塔里木市场深化参数优化,新进东河、果勒区块并刷新纪录[2] - 苏南道达尔完成首口三开优化水平井和二开水平井[2] 技术创新与提速 - 构建"政策-工具-工艺"三维提速体系[2] - 年累计日进尺上公里63井次、上英里9井次、上两公里1井次[2] - 吉庆页岩油85平台两口井日上"一海里"[2] - 应用微扩眼器配合激进参数解决311毫米井眼起钻阻卡问题[3] - 形成技术模板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3] 风险管控体系 - 实施"四级管控、三每分析"机制[3] - 一线井队全场景管理结合EISC全流程监控[3] - 每日分析重点井生产实况,每周分析非生产时效,每月分析完钻井数据[3] - 强化井下风险管理并探索新工具新工艺[3]
跨境人民币的“冰火两重天”
第一财经· 2025-06-25 20:42
人民币国际化流量与存量失衡问题 - 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96万亿元,境外人民币存款仅3.5万亿元,债券存量不足1.2万亿元,流量与存量之比高达27:1,显著高于美元5:1的国际水平[1] - 流量指标因政策引导短期提升成为政绩考核"显绩",存量指标需长期资产配置需求导致"重结算规模、轻资产沉淀"倾向[2] - 失衡制约人民币从"贸易结算工具"向"价值储藏手段"功能升级,潜藏货币职能残缺、金融市场空心化、政策效能稀释三大系统性风险[3] 失衡根源分析 - 政绩观扭曲:将人民币国际化简单等同于跨境结算规模扩张,流量数据成为"硬指标",存量提升被视为"隐性政绩"[5] - 认知能力短板:将人民币国际化等同于政府主导"政策工程",忽视市场作用,政策工具碎片化[6] - 考核体系偏差:某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考核权重占70%,境外人民币存款吸收规模权重仅30%[7] - 懒政思维作祟:流量扩张可通过行政指令等简单方式实现,存量提升需要制度创新[8] 系统性改革方案 认知革新 - 深化人民币国际化本质认知,明确构建全球吸引力人民币资产池为核心目标[10] - 破除唯流量论定式,增加存量指标披露比重,弱化流量规模过度宣传[10] 制度设计突破 - 加快制定《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法》,存量指标权重不低于40%,放宽非金融企业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限制[11] - 推动人民币在IMF特别提款权权重提升至15%以上,扩大国际债券发行[12] - 强化CIPS与国际支付系统技术对接,建立一站式清算托管服务[12] - 推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2028年底前达60%以上[12] 政策工具创新 - 在"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设定人民币结算比例下限,要求50%结算资金留存离岸市场[13] - 扩大"沪深港通""债券通"标的范围,试点"港股通人民币计价"[13] - 支持中资企业发行"绿色人民币债券",对境外投资者免征资本利得税[14] - 优化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功能,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理财通"[14] 考核体系重构 - 新增"境外人民币存量增长率"指标,权重占跨境结算考核的40%[15] - 对商业银行实施"存贷比双向考核",将"离岸人民币产品创新能力"纳入监管评级体系[15] - 对重点涉外企业要求境外人民币资产持有量占跨境结算量比例每年提升5个百分点[15] 风险防控与长效机制 - 构建离岸人民币存量"压力测试"机制,设定单一国家持有比例≤20%等警戒线[16] - 减少对离岸市场直接行政干预,发挥成熟离岸中心优势[16] - 培育本土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评级体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