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

搜索文档
“黑土粮仓”春耕忙——吉林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5-17 16:15
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 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统筹发展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 [3] - 吉林省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 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发力良田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3]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吉林要打好良田基础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7] 盐碱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吉林省近年实施100余个盐碱地治理项目 新增耕地80余万亩 可实现粮食年增产近10亿斤 [7] - 2025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超过9000万亩 力争年内新增和改善水田17.8万亩 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 推广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 [13] - 公主岭市利用国债项目加快兴建高标准农田 修缮6公里沟渠 铺设4.2公里机耕路 [11] 智慧农业与科技创新 - 吉林省开展数智赋能大田作物单产提升试点示范建设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智化转型升级 [16] - 吉林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4.7% 已建立智慧农场60个 将加快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 [18] - 吉林省通过"吉农云"平台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数字村" 实现农田管理"天上看 云里算 掌上管" [18] 绿色农业与生态种养 - 吉林省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余个 覆盖400余万亩耕地 [20][22] - 大安市联合乡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开展生态种养 产出高品质大米的同时收获稻田蟹 稻田鱼 稻田鸭 [24] - 梨树县青堆子村应用秸秆还田 测土配方施肥等黑土地保护技术 并利用牛粪堆沤发酵成粪肥还田 [22] 企业参与与产业升级 - 中化环境修复(吉林)有限公司参与盐碱地治理项目 2025年有6万余亩盐碱地改造和低产田改善计划 [9] - 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稻渔综合种养 建起现代化水稻加工厂并注册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 [24] - 吉林省将创建省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县乡布局 [24]
恒兴新材: 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3 16:22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互动形式与投资者交流 [1] - 参会高管包括董事长张千、总经理王恒秀、董事会秘书吴叶、财务总监周红云及独立董事鲍旭锋 [2] - 会议前通过官网邮箱和路演平台提前征集投资者问题 [2]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通过战略投资依诺基科布局合成生物领域,合作方向包括技术研发、产品应用拓展及市场推广 [2] - 农业板块聚焦绿色农药中间体升级,计划拓展产业链合作如农药制剂企业战略联盟 [2] - 2024年开展10余项自主研发项目,覆盖电子化学品、高端环保溶剂、香精香料等领域 [4] - 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近10项研发项目,聚焦绿色合成技术、分离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 [4] 财务表现与分红政策 - 2025年一季度业绩环比增长主因包括新市场开拓、客户合作深化及供应链稳定性 [3] - 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每股派现0.125元,分红比例达73.69% [2] - 未来将延续高分红政策,遵守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指引 [3] 行业政策与竞争壁垒 - 行业受《"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推动,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5][6] - 技术优势体现在自主研发平台建设、工艺技术提升及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 [4][6] - 核心竞争壁垒包括规模化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及绿色化生产经营战略 [6]
一场春播现场会背后的绿色之变
新华社· 2025-04-27 10:41
农业技术创新 -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节省地膜成本并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滴灌带埋入耕地表面以下约5厘米,保墒效果显著[1]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将种植密度从每亩四五千株提升至7000株,水肥用量减少但亩均增产300公斤[2] - 北斗导航精量播种装置实现玉米种子精准播种,植株排列整齐增加透气性[3] 智能农业设备应用 - 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通过土壤水肥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整水肥配比[3] - 装备北斗导航精量播种装置的播种机实现自动化精准作业,提升播种效率[3][4] 技术推广与效益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上手容易且综合效益明显,农民计划采用该技术实现"吨粮田"目标[2] - 当地计划大面积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并扩大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和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应用[5] -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从试验转向大规模推广,绿色农业意识逐渐普及[5] 行业活动与参与 - 近200人参与的春播现场会展示新设备新技术,包括无膜浅埋滴灌、北斗导航播种等[5] - 农民和专家互动频繁,现场演示和讲解促进技术传播[1][3][6]
“蔬”香山东, “齐鲁农超”交出品质新答卷
齐鲁晚报网· 2025-04-13 11:39
展会概况 -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于4月12日在兰陵启幕,汇集十六市商家参展,百余家企业携千款单品亮相[1] - 展会展示山东特色农产品包括沂蒙大樱桃、济南有机蔬菜、淄博牛肉干、黄河口烤虾、济宁陈宜斗蜂蜜等[1] 参展产品亮点 - 沂蒙公社山楂制品搭配创意文案吸引消费者争相购买[3] - 枣庄美果来石榴汁提供"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体验[3] - 乳山生蚝肉质肥美,体积超过手掌大小[3] - 聊城赵庄花生米采用独家脱油技术,体现乡村振兴成果[3] - 食域滨州展位鸭梨汁清甜沁心,盐田脆虾酥脆可口[3] - 菏泽撒子因金黄酥脆特性,拆封即被抢购一空[3] 消费者反馈 - 游客评价展会实现"一站式吃遍山东"体验[6] - 德州永盛斋扒鸡因十六味香辛料烹制和溯源码设计获消费者认可[6] 平台运营模式 - "齐鲁农超"采用"绿色+体验"双轮驱动模式,展示农业绿色发展成果并通过场景化营销赋能传统农产品[6] - 平台将持续搭建"好品山东"产销对接体系[6] 商家收益 - 青岛参展商通过展会开拓白玉黄瓜新销售渠道[8] - 斯伯顿品牌创新研发日照绿茶啤酒,开辟茶叶衍生产品新赛道[8] - 展会覆盖沂蒙山区生态种植基地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田等多元化产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