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现实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新高地,山东发布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1:26
主要目标 - 到2027年突破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 [1] - 打造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 [1] - 培育20家左右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重点企业 [1] - 将山东建设成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高地 [1] 重点任务 - 聚力突破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技术":加大前沿交叉、关键共性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强度,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引领性技术 [2] - 聚力研发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装备":加快新一代新型交互、显示、智能等装备研发速度,推动新装备在文化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2] - 聚力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载体":加快产业创新平台、数据应用平台、重大基础设施、科技产业园区等平台建设进度 [2] - 聚力拓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场景":强化在虚实融合、多维视听、数字跨界等领域融合深度,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融合应用场景 [2] - 聚力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业态":加大文保考古、智慧文旅、影视动漫、数字创意等产业发展力度,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产业集群 [2] 组织推进 - 形成协同工作合力 [2] - 优化创新资源统筹 [2] - 强化产业创新主体 [2] - 加大人才服务保障 [2] 政策亮点 - 突出创新基调:加快人工智能、数字安全、虚拟现实、超高清视听等技术的前沿交叉创新,培育文化科技新质生产力 [3] - 强化需求导向:聚焦文化创作、传播、体验等关键环节,围绕博物馆、剧院、历史遗址等文化空间数智化需求 [3] - 坚持融合引领:构建全链条贯通、全要素集聚、全周期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3]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9
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 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 [1] - 国家提出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1] - 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深挖数据经济价值并克服"信息茧房"局限 [1] 数字技术驱动文化创新 - 新一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5G)加速创新,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 [2] - 数字化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促进创作传播方式创新,汇聚广泛创作主体 [2]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一季度营收1484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快于行业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 [2] 数字化对产业链的影响 - 数字化延长文化产业链,培育新业态并形成新增长点,激发传统文化产业活力 [2] - 促进文化消费个性化,催生新商业模式,但同时对市场模式、价值观念、治理方式带来挑战 [2] 发展方向与内容质量 - 需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提升数字文化产品质量 [3] - 加强跨境文化数据风险评估和监管,促进安全流通 [3] 信息茧房与数据应用 - 数字化提升生产效率但导致内容同质化,需利用用户数据优化产品质量和市场规律探索 [4] - 信息茧房效应使消费者体验单一化,需拓宽产品来源、提升网络素养并优化信息推送机制 [4]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数字文化产品出海面临侵权问题,需运用数字水印、版权区块链等技术加强保护 [5] - 建立数字版权交易平台,提供登记、交易、维权服务,促进合法流通 [5] - 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制定规则并打击跨境侵权行为,推动行业自律与标准建设 [5]
VR大空间要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46
VR大空间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以来中国各地推出超过200个VR大空间项目,涵盖景区、商场、文博机构等场景 [1] - 项目多依托文旅和文娱IP,涉及历史题材,拓展了旅游和文娱体验的时空维度 [1] - 国家电影局将VR电影001、002号"龙标"颁发给《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显示影视行业对VR叙事的重视 [2] VR大空间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 - 用户无需借助鼠标键盘等设备,可自然行走于数字奇境,实现历史重现、自然探索、神话体验等 [2] - 典型案例包括《数字一大·初心之旅》还原中共一大现场、《南极起航》模拟南极科考、《风起洛阳》沉浸式城市守卫 [2] - 技术降低了交互门槛,实现"边走边看"的沉浸式体验,与文旅经济形成多层次结合 [3] 行业现存问题 - 部分项目存在同质化现象,照搬《消失的法老》等既有模式,固定路线+导游讲解的套路化设计普遍 [3] - 内容植入低幼科普元素,缺乏创新导致用户体验重复乏味 [3] VR大空间内容创新方向 - 需探索适配不同题材的叙事方法,如苏东坡题材VR引发观众自发吟诗的情感共鸣 [4] - 可开发"精神之旅""传奇之旅""真相之旅"等多元主题,对应人类经验的基本维度 [5] - 有潜力发展为融合文旅、电影、游戏、乐园的综合性新兴媒介 [5]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新技术与大众真实需求、文娱应用场景的紧密连接推动大规模落地 [3] - 借力快速发展的文旅经济,建立在真实社会需求基础上 [3]
跟党奋进十年路 群团筑梦石景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4 05:10
政治引领与组织建设 - 石景山团区委创新党建带团建"四带机制",实现党团在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等维度的基因融合 [20] - 石景山区工商联通过"引、育、助、宣"思想政治引领机制,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同心同向 [20] - 石景山区科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建立40余个基层组织,石景山区总工会吸纳1.2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 [21] 服务创新与群众需求响应 - 石景山区总工会十年间开展2000余场"职工-企业双沟通会",将集体协商嵌入基层治理 [20] - 石景山区妇联"银杏家庭成长中心"年均开展活动500余场,成为亲子互动和家庭互娱的打卡地 [23] - 石景山区红十字会构筑的生命守护网覆盖4.1万持证救护员,从冬奥会应急救护到抗洪救灾 [24] 产业融合与科技赋能 - 石景山区科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打造双重引擎,组织院士专家团服务企业超2000家次,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产业 [22] - 石景山区侨联动员侨界力量参与Hicool大赛助力优质创新项目落地 [24] - 石景山区总工会建立多层级工匠人才培育选树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24] 文化与社会治理 - 石景山区文联十年间扶持引导创作8000余件文艺作品,推动文艺从"象牙塔"走向市井街巷 [23] - 石景山团区委打造"社区青春行动",组织6000余名青年参与基层治理 [23] - 石景山区妇联探索"妈妈岗"就业模式帮助女性破解生育与就业平衡困境 [25] 组织覆盖与智慧化转型 - 石景山区侨联推进"示范侨之家"建设,五里坨街道天翠侨苑"侨之家"获评全国侨联系统典型选树单位 [21] - 石景山区残联构建"互联网+残疾人"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22] - 石景山区工商联在13家基层商会建立法律服务站,实现"商会+律所"全覆盖 [25]
当Labubu遇到3D打印,创意“智”造开启新纪元
36氪· 2025-07-02 07:34
3D打印技术在潮玩产业的应用 核心观点 - 3D打印技术正在重塑潮玩产业,成为模式创新、商业迭代和价值增值的重要工具 [1] - 3D打印与其他前沿科技(如AI、AR/VR、IoT)融合将带来指数级创新可能 [1][24] - 潮玩市场正经历"黄金时代",尤其受Z世代追捧,3D打印技术可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1][5] 传统制造模式的局限性 - 注塑成型等传统工艺适合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但难以满足潮玩市场快速变化和个性化需求 [5] - 主要困境包括:创意落地周期长(3-6个月开模)、个性化成本高、复杂设计实现难、试错成本高 [8] 3D打印的技术优势 设计生产环节 - 极速原型制作:将设计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几天甚至几小时 [7] - 无需开模:显著降低小批量生产成本(传统开模费用数千至数万元) [12] - 实现复杂结构:支持精细纹理、内部镂空等传统工艺难以完成的设计 [10] 商业模式创新 - 降低创业门槛:独立设计师可免去高昂开模费用 [12] - 柔性生产:按需生产避免库存积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12] - 案例:义乌"恐龙蛋"通过3D打印农场实现日产30,000件,出口超2000万件 [18][21] 3D打印技术分类及应用 | 技术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SLA光固化 | 高精度(0.025-0.1mm)、表面光滑 | 精细原型、透明件 [14] | | FDM熔融沉积 | 低成本、支持大尺寸 | 结构验证、DIY潮玩 [16] | | SLS激光烧结 | 无需支撑结构、耐用 | 功能性复杂部件 [16] | | PolyJet材料喷射 | 全彩多材料、超高精度 | 展示级模型 [16] | 多技术融合趋势 - **AI融合**:AIGC生成设计、个性化定制平台 [24] - **AR/VR融合**:实体潮玩绑定数字内容,虚实联动 [24] - **智能硬件**:集成传感器实现互动功能 [25] - **新材料**:仿生触感、温感变色等特殊体验 [22][26] 产业链渗透 - IP孵化与设计验证 [13] - 小批量与定制化生产 [13] - 营销道具与衍生品开发 [13] - 案例:Labubu已大量采用3D打印技术 [4]
2025年第25周:数码家电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30 11:10
家电与智能家居 - 北京市推动时尚消费与科技融合,鼓励企业应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开发智能家居产品及全屋定制业务,推出VR购物、AR试穿等新型消费场景 [1] - 618期间智能健康类小家电销量大幅增长,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消暑与清洁类电器表现突出,智能化、健康功能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3] - 冰箱行业受益于"国补"政策,一季度销量和销售额分别增长2.7%和3.8%,AI技术成为新风口,海尔、美的等品牌已布局视觉识别实现动态保鲜和健康管理功能 [5] - 海信开源66项三筒洗衣机核心专利,推动行业技术共享与创新,海尔也推出"懒人"三筒洗衣机,加速行业智能化、个性化发展 [19][20] 机器人产业 - 人形机器人比赛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通过极限测试促进技术迭代和商业转化,赛事整合资源形成完整生态链,具备传播力助力商业化 [2] - 深圳作为中国"机器人第一城",2024年产业总产值达2012亿元,企业数量近6万家居全国首位,成功得益于研发基础、制造业优势及"场景创新"驱动模式 [4] - 人形机器人行业从技术探索走向商业化,优必选2023年上市市值破1400亿港元,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深度布局,资本涌入带来资源的同时也产生战略分散风险 [6] AI技术应用 - AI技术正深刻影响动画行业,助力创作流程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产能,虽不能独立生成影视级内容,但已作为提效工具被广泛应用 [8] - AI大模型加速渗透医疗行业,DeepSeek等模型已在医院落地,预计2023至2033年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将从88亿元增至31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3.1% [9] - 百度发布千帆慧金金融大模型及多行业"智能体家族",与65%的央企深度合作,推出的智能体应用实现自动化处理与高效响应 [11] - 阿里通义千问成为AI战略核心,开源闭源双轨发展,但面临人才流失问题,未来聚焦大模型与应用落地 [16] 消费电子与智能硬件 - 美图2024年营收33.4亿元,同比增长23.9%,净利润5.9亿元,增长59.2%,影像与设计业务占比62.4%,借AI技术赋能产品推动付费订阅模式发展 [12] - 大疆将进军扫地机器人领域,首款扫拖一体高端产品预计本月发布,依托无人机技术优势如视觉识别和导航系统,具备跨领域协同能力 [17] - 荣耀启动转型战略,回归中端市场推出荣耀400系列,加强线下渠道建设,拓展AI与机器人领域,五年投入百亿美元 [21] - 小鹏G7预售价23.58万起,全系702km续航,G7 Ultra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超2200TOPS,成为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 [23] 半导体与芯片 - 任正非表示华为单芯片技术落后美国一代,但通过系统级优化实现高性能算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中低端芯片和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存在机会 [22] - 格力电器自研芯片在家用空调中应用占比约30%,并逐步扩展至商用空调及智能装备领域,工业制品和高端装备板块具备分拆上市条件 [14][15] 互联网与AI商业化 - 快手2025年Q1营收326.1亿元,同比增长10.9%,"可灵AI"一季度收入超1.5亿元,助力广告营销等领域,加速AI与核心业务融合 [25] - 苹果原计划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Apple Intelligence"AI服务因未获中国批准而延期,面临地缘政治和监管复杂性挑战 [18]
杭州文旅发布“科技旅游十景”,探索未来旅游新场景
杭州日报· 2025-06-30 10:17
杭州科技旅游产品发布 - 2025杭州奇妙夜于6月27日至29日举行 推出五大主题、30余项沉浸式体验活动 [4] - 发布"杭州科技旅游十景"和"杭州科技旅游十线"旅游产品 涵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 [4] - 科技旅游产品串联杭州科技名企、特色小镇、智慧街区等资源 打造"科文旅融合"新生IP [4] 科技旅游景点特色 - 阿里巴巴全球总部AI科技园区提供智能办公、无人零售、AI酒店等未来场景体验 [5] - 文三数字生活街区汇聚杭州"六小龙"科技IP 提供一站式打卡体验 [5] - 云栖智慧城市空天探索基地首创"空天科技+智慧城市"双主题研学项目 [5] - 未来产业基地元宇宙应用场景体验馆提供0.3秒生成数字分身等创新体验 [5] 市场推广与合作 - 科技研学旅游产品已与10家旅游企业达成合作 包括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等公司 [5] - 景点实行预约制 每日限流参观以保证体验质量 [5] - 产品主打"科技+文化"深度体验、"日与夜"全时段游览等特点 [5] 科文旅产业对接 - 首场"科文旅商务对接会"于6月28日举行 促成科技与文旅产业深度对接 [6] - 沉浸式夜游、智慧景区解决方案、AR/VR文旅应用成为对接热点 [6] - 多个项目在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6]
“星际友好计划”全球首展北京开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7:37
展览概况 - 全球首展《Project X:星际友好计划》航天科幻XR大空间体验展于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幕 [1][3] - 展览以"中国天宫太空站"为蓝本,构想公元2350年的未来宇宙场景,展现中国航天在世界格局中的发展潜力 [1] - 观众可体验"无畏号"飞船任务,参与拯救地外文明的星际行动 [1] 技术亮点 - 融合实景构建、互动剧情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超大空间、多区沉浸式体验 [3] - 包含研学互动区、裸眼探秘区、VR沉浸区和文创休闲区四大板块 [3] - VR沉浸区采用大空间定位技术与原创剧情,提供"全景第一视角"星际探险体验 [3] 互动体验设计 - 设有战情中心、训练中心等互动实景区,通过飞行理论学习和模拟风暴体验增强代入感 [3] - 原创角色如飞船指挥官瑞瑞、红熊猫啵哩、AI机器人星启8号贯穿剧情 [3] 合作与意义 - 由中国科技馆与天枢寰宇(北京)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5] - 是科技馆与科技文化企业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5] - 展览将持续开放至9月,推动科学普及与航天文化传播 [5]
2350年的宇宙是何场景?中国科技馆航天科幻展推出沉浸式体验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7:37
展览概况 - 《Project X:星际友好计划》航天科幻XR大空间体验展于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幕,呈现2350年的未来宇宙场景,以中国天宫太空站为蓝本构想中国航天发展可能[1][3] - 展览融合实景构建、互动剧情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超大空间、多区沉浸式体验格局,观众可化身"天选之子"参与拯救地外文明的星际行动[3][5] 技术亮点 - 展览总面积超2000平方米,包含研学互动区、裸眼探秘区、VR沉浸区(1200平方米)等板块,采用大空间定位技术与原创剧情设定构建全景第一视角体验[5] - 设有战情中心、训练中心等互动实景区,通过飞行前理论学习、模拟风暴体验等环节增强观众代入感,并引入原创角色如AI机器人星启8号等[5] 合作与意义 - 由中国科技馆与天枢寰宇(北京)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是科学普及与航天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7] - 依托XR大空间等前沿技术拓展科学传播形式,展览将持续开放至2025年9月,为公众提供富有想象力的沉浸式体验[7]
北京:拟支持引入放映虚拟现实电影 支持企业向国家电影局申请虚拟现实电影“龙标”
快讯· 2025-06-27 10:07
前沿技术应用与沉浸式体验 - 强化虚拟现实、空间计算、AI等技术在文商旅体融合场景中的创新运用 [1] - 支持建设LBE XR大空间、数字艺术展、数字演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1] - 建设国家科幻公园并开展虚拟现实电影技术研究,设立科幻电影体验中心 [1] 首用首发场景与示范应用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体验店和示范场景建设 [1] - 配套建立人形机器人、空间智能等多场景数据测试标准 [1] - 在服贸会、中国科幻大会等重大活动中进行技术示范应用 [1] 虚拟现实电影与标准制定 - 支持企业引入虚拟现实电影放映并申请国家电影局"龙标" [1] - 参与虚拟现实电影和游戏等领域行业标准制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