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募资金

搜索文档
中一科技跌5.16% 2022年上市超募18.8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16:33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票收报25.57元 单日跌幅5.16% [1] - 公司于2022年4月2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格163.56元/股 发行数量1683.70万股 [1]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7.54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26.03亿元 [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超额18.87亿元 原计划募集7.16亿元 [1] - 发行费用总额15060.55万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12392.37万元 [1] 资金用途规划 - 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年产10000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 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股东回报政策 - 2022年度每10股派现20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34,694,350元 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 [2] - 2023年度每10股派现13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31,326,990.60元 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3股 [2] - 2024年度每10股派现1元 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 [3] - 2025年度不派现不送股 仅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3股 [3] 股本结构变化 - 经过多次转增后 公司总股本从初始的67,347,175股逐步增至233,233,467股 [2][3]
华盛锂电跌5.82% 2022年上市即巅峰超募1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16:33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价收报31.90元人民币 单日跌幅5.82% [1] - 公司于2022年7月13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98.35元/股 发行数量2800万股 [1] - 上市后第三个交易日(2022年7月15日)创历史最高价129.20元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7.54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1.87亿元后净额25.67亿元 [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7亿元超出18.67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用于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 [1]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1.87亿元 其中承销费用1.43亿元 保荐费用877.36万元 [1] -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蔡福祥和李骏 [1] 股东回报方案 - 2023年5月实施利润分配方案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2] -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5股 [2]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9日 除权日为2023年5月10日 [2]
长华化学跌3.07% 2023年上市超募5.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17:09
股价表现与发行状态 - 公司股价收报22.08元 较发行价25.75元下跌14.25% 处于破发状态 [1] - 总市值30.95亿元 单日跌幅3.07% [1] 首次公开发行概况 - 2023年8月3日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公开发行3505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 [1] - 发行价格25.75元/股 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陈勇和尹鹏 [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9.0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8.25亿元 [1] - 较原计划募集资金3.01亿元超额5.24亿元 [1] - 原计划资金用途包括信息系统建设、研发中心、营销网络、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1] 发行成本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7747.81万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5184.17万元 占比66.91% [2]
索辰科技跌2.8% 2023年上市超募13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16:58
股价表现 - 公司当前股价85.5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8%,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IPO发行价为245.56元/股,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下跌65.2%[1] IPO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18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1033.34万股[1] -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保荐代表人为程韬、陈佳一[1] - 募集资金总额25.37亿元,净额23.16亿元,超募13.47亿元[1] - 原计划募集资金9.69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工业仿真云等5个项目[1] 发行费用 - 发行费用合计2.22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92亿元[2]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分红方案:每股派现0.15元,每股转增0.48股,现金分红总额620万元,转增1984万股[2] - 2023年度分红方案:每10股派现3.80元,每10股转增4.60股,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18日[2]
维远股份上半年预亏去年净利降 2021上市超募2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14:21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00万元到-16,5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573.85万元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7,000万元到-16,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984.84万元 [1] 2024年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95.22亿元,同比增长35.06% [1][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8.85万元,同比下降42.62% [1][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531.14万元,同比下降36.85% [1][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8亿元,同比增长49.52% [1][3] 历史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营业收入95.22亿元,2023年70.50亿元,同比增长35.06% [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8.85万元,2023年9861.54万元,同比下降42.62% [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531.14万元,2023年7175.02万元,同比下降36.85% [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8亿元,2023年6.14亿元,同比增长49.52% [3]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1年9月15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开发行新股1.38亿股,发行价格29.56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40.6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8.80亿元 [4]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20.01亿元 [4] - 发行费用1.85亿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1.61亿元 [4]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集资金38.80亿元,用于5个项目 [4] - 实际募投项目较原计划多一项 [4] - 原计划项目包括35万吨/年苯酚丙酮异丙醇联合项目、10万吨/年高纯碳酸二甲酯项目、研发中心项目、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4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4]
诚达药业跌13.12% 2022年上市超募11亿光大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6:4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收盘报27.62元,跌幅达13.12% [1]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188元,为历史最高点,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上市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2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新股2417.4035万股,发行价72.69元/股 [1] - 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杨科、范国祖 [1] - 发行费用总额1.3576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1793亿元 [1] 募集资金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17.5721亿元,净额16.2145亿元 [1] - 实际募资净额较原计划多11.0817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5.1328亿元,用于医药中间体项目、原料药项目、研发中心扩建及补充流动资金 [1]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3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6股 [2]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7月6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7月7日 [2]
破发股华新环保股东拟减持 上市超募4亿东兴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4:22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上海科惠股权投资中心计划减持不超过48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58% 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1.59% [1] - 该股东当前持有2400万股 占总股本7.92% 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7.96% 均为IPO前取得股份 [1] - 该股东属于备案创投基金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受比例限制 不属于控股股东 减持不影响公司控制权 [1] 公司股权结构 - 上海科惠股权投资中心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持股比例7.92% [2] - 公司总股本约为3.04亿股 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约为3.02亿股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2月16日在创业板上市 发行7575万股 发行价13.28元/股 [2] - 上市首日最高价18元 为历史最高价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10.06亿元 净额9.25亿元 超募4.15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5.1亿元 用于危险废物处置等项目 [2] 发行相关费用 - 总发行费用8058.75万元 保荐承销费用6603.40万元 [2] - 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朱树博、廖卫江 [2]
凯尔达上半年扣非亏损 2021上市超募5亿申万宏源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5:51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万元至256万元,同比减少2,153.96万元至2,094.96万元,同比下降91.62%至89.11%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2.92万元至-253.92万元,同比减少2,185.51万元至2,126.51万元,同比下降116.71%至113.56% [1] 上市情况 - 2021年10月25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1,960.37万股,发行价格为47.11元/股 [1]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何搏、杨晓 [1] 募集资金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9.24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8.35亿元 [2]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5.18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3.17亿元,用于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建设项目、装配检测实验大楼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总额为8,850.64万元 [2]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合计6,098.77万元 [2] 股东情况 - 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申银万国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获配849,076股,获配比例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4.33% [2] 权益分派 - 2023年6月5日发布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 - 以总股本78,414,611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0,387,798.86元(含税) [2]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01股,转增31,444,259股,转增后总股本为109,858,870股 [2]
精智达股东2个月减持套现7306万 2023年上市超募3.9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11:42
股东减持情况 - 源创力清源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7,094,65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5%,均为IPO前取得股份,已于2024年7月18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1] - 减持计划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940,118股(占总股本1%),实际减持939,607股(占总股本1%),减持价格区间71.38至83.30元/股,减持总金额73,060,503.64元 [2][3][4] - 减持完成后,当前持股数量降至6,155,048股,持股比例降至6.55% [5]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1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股票23,502,939股,发行价46.77元/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5] - 募集资金总额109,923.25万元,净额98,656.46万元,超原计划38,656.46万元,主要用于显示器件检测设备研发、半导体存储器件测试设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5] - 发行费用总额11,266.79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8,360.32万元 [5] - 保荐人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资跟投940,118股(占发行量4%),金额43,969,318.86元,限售期24个月 [6]
破发股三元生物股东拟减持 2022年上市即巅峰超募2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11 11:3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鲁信资本计划减持三元生物股份不超过600万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不超过200万股,占比1%)和大宗交易(不超过400万股,占比2%) [1] - 鲁信资本当前持有792万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3.96% [1] - 减持计划时间窗口为2025年8月1日至10月31日 [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三元生物于2022年2月1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109.30元/股,发行总量3372.10万股 [2] - 上市首日最高价达146.00元,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36.86亿元,净额35.47亿元,超募26.47亿元(原计划募资9亿元) [2] - 募资原计划用于5万吨赤藓糖醇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与分红扩股 - 发行费用总额1.39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21亿元 [3] - 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10元现金并转增5股 [3] - 分红前总股本1.35亿股,分红后增至2.02亿股 [3]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6月16日,除权除息日为6月17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