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募资金
搜索文档
破发股中科微至1年1期连亏 上市超募14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15: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2亿元 同比下降25.4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48.08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452.75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8499.16万元 同比亏损扩大16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81.66万元 同比下降62.9%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波动明显 分别为23.15亿元、19.57亿元和24.74亿元 [1]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不稳定 分别为-1.19亿元、2085.27万元和-8475.08万元 [1] 上市情况 - 2021年10月26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90.20元/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90.00元 为历史最高价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7.49亿元 超募14.09亿元 [2] - 发行费用2.28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2.08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13.39亿元 用于智能装备制造中心等5个项目 [2]
破发股诺唯赞股东拟减持不超1193万股 上市超募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03 11:14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国寿成达拟减持不超过11,932,036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3,977,345股(占总股本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7,954,691股(占总股本2%) [1][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24日至2025年12月23日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2] 股东持股情况 - 国寿成达目前持有公司股份30,957,960股 占总股本比例7.78% [1] - 拟减持股份来源均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 已于2022年11月15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1][2] 公司IPO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1月15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4001万股 发行价格55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22.01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1.09亿元 较原计划12.02亿元超额募集9.07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用途包括总部及研发新基地项目 营销网络扩建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及承销安排 - 首次公开发行费用合计9137.98万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7263.92万元 [3]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子公司华泰创新参与战略配售 获配120.03万股 占发行总量3% [3] - 战略配售股份限售期为24个月 自上市之日起计算 [3]
爱科赛博跌12.3% 2023年上市即巅峰超募9.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6:37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价收报38元 较发行价69.98元下跌45.7% 处于破发状态[1] - 总市值43.85亿元 单日跌幅达12.3%[1] - 上市首日最高价75.39元 为历史最高价位[1]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3.18亿元 超原计划9.38亿元[1] - 原计划募集资金3.8亿元 用于特种电源产业化建设等项目[1] - 发行费用合计1.25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06亿元[1] 股本变动与分红 - 2023年度每股派现0.51134元 同时每10股转增4股[2]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20日 除权除息日为6月21日[2] - 新增无限售流通股份于2024年6月21日上市流通[2] 基础信息 - 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2062万股[1] - 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1] - 股票代码688719[1]
破发股翱捷科技股东阿里网络拟减持 2022上市超募4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14:39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阿里网络计划减持不超过12,549,025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1] - 阿里网络当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4,557,440股 占总股本比例15.4333% 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 自2025年1月14日起上市流通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股票数量41,830,089股 发行价格164.54元/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 盘中最高价130.11元 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目前股价仍处于破发状态 [1] - 募集资金总额68.8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5.46亿元 较原计划募集金额23.80亿元超募41.66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拟用于新型通信芯片设计 智能IPC芯片设计项目 多协议融合导航定位解决方案及平台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及跟投情况 - 发行费用总额3.37亿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10亿元 [3] - 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子公司海通创新证券跟投83.66万股 占公开发行数量2% 获配金额1.38亿元 限售期24个月 [3]
索辰科技跌4.27% 2023年上市超募13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16:52
股价表现与市值 - 2024年8月28日收盘价102.10元 较发行价245.56元下跌58.4% 处于破发状态 [1] - 当日跌幅4.27% 总市值90.98亿元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3年4月18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1033.34万股 发行价格245.56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25.37亿元 净额23.16亿元 超原计划募集规模13.47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9.69亿元 用于研发中心建设、工业仿真云、测试仪产能扩建及流动资金补充 [1] - 发行费用合计2.22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92亿元 [2] 股本变动与分红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4,133.34万股为基数 每股派现0.15元并转增0.48股 [2] - 合计派现620万元 转增1,984万股 总股本增至6,117.34万股 [2] - 2023年度计划每10股派现3.80元并转增4.60股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18日 [2]
信德新材跌7.44% 上市即巅峰超募15亿元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7 17:1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收报37.47元 单日跌幅7.44% [1] - 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180元 为历史最高点 [1]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较发行价138.88元下跌73% [1] 发行情况 - 2022年9月9日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公开发行1700万股新股 [1] - 发行价格138.8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3.61亿元 [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1.66亿元 超计划15.16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6.5亿元用于碳材料产业化升级/研发中心/补充流动资金 [1] 中介机构费用 - 发行费用总额1.95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1.75亿元由中信证券获得 [2] 股东回报 - 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10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800万元 [2] -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 不送红股 [2]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30日 除权除息日为5月31日 [2]
禾迈股份跌3.59% 2021年上市超募48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7 17:08
股价表现 - 2024年8月27日收盘价109.72元 单日跌幅3.59%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1] 首次公开发行 - 2021年12月20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557.80元/股 发行数量1000.00万股[1] - 募集资金总额55.78亿元 净额54.06亿元 超募48.48亿元(原计划5.58亿元)[1] - 发行费用总额1.72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1.42亿元[1]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 保荐代表金波、董超[1] - 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向智能制造基地、储能逆变器产业化、电气设备升级及流动资金补充[1] 历史分红方案 - 2022年度:每10股派息30元并转增4股 除权除息日2022年6月7日[1] - 2023年度:每10股派息53元并转增4.9股 除权除息日2023年6月13日[1] - 2024年度:每10股派息36元并转增4.9股 除权除息日2024年6月19日[2]
华宝新能跌5.23% 2022年上市超募4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5 17:07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价收报59.45元 较发行价237.50元下跌74.97% 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2年9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数量24,541,666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56% [1] - 发行价格237.50元/股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徐征、张桐赈 [1]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582,864.57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559,459.64万元 [1] - 较原计划67,620.00万元募集目标超额募集491,839.64万元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便携储能产品扩产、研发中心建设、品牌数据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发行费用构成 - 新股发行费用总额23,404.93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获得承销及保荐费用20,431.41万元 [1] 2022年度权益分派 - 以总股本96,000,000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83元 合计派发199,968,000.00元 [2] -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 共计转增28,800,000股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24,800,000股 [2] 2024年度权益分派 - 以总股本124,800,000股扣除回购股份846,609股后的123,953,391股为基数 [3]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50元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3] - 香港市场投资者及QFII等每10股实际派发10.35元 [3]
爱科赛博跌2.36% 2023年上市即巅峰超募9.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16:28
股价表现 - 2024年8月21日收盘价39.70元 单日跌幅2.36% 处于破发状态[1] - 发行价格为69.98元/股 较发行价下跌43.3%[1] - 上市首日最高价75.39元 为历史最高价位[1] 首次公开发行 - 2023年9月28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2062万股[1] - 募集资金总额14.43亿元 净额13.18亿元[1] - 实际募资净额较原计划3.8亿元超额9.38亿元[1] - 发行费用合计1.25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06亿元[1] - 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李海波、朱伟[1] 募集资金用途 - 计划投入精密特种电源产业化建设项目[1] - 苏州精密测试电源扩建项目[1] - 西安研发中心升级改造项目[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1] 权益分派方案 - 2023年度每股派现0.51134元 每股转增0.4股[2]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20日 除权除息及红利于6月21日发放[2] - 新增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于2024年6月21日上市[2]
连亏股科思科技实控人刘建德被留置 上市见顶超募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14:08
公司治理与重大事项 - 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刘建德被国家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 目前暂不能履行董事职责[1] - 刘建德未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任何职务 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日常经营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1] - 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 其他高管均正常履职 生产经营和资金账户正常 该事项未对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0月22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1888.36万股 发行价格106.04元/股[1] - IPO募集资金总额20.02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9.11亿元 较原计划多募集6.04亿元[2] - 保荐机构中天国富证券获得保荐及承销费用7785.20万元 总发行费用9179.58万元[2] 股价与分红情况 - 上市首日盘中创历史最高价249.80元[2] - 2022年实施每10股转增4股并派息10元 2025年实施每10股转增4.9股[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稳定在2.33-2.36亿元区间 但连续三年亏损 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2.03亿元和-2.68亿元[3] - 扣非净利润持续恶化 从2022年-2.05亿元扩大至2024年-2.92亿元[3]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2-2024年分别为-1284.36万元、-1.29亿元和-7050.71万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76万元 同比增长45.24% 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835.25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