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搜索文档
【招银研究|政策】为世界注入确定性——2025年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点评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5-07 22:13
政策梳理:金融政策全方位发力 - 货币政策包括三大类共十项措施,总量上降准0.5pct释放1万亿流动性,价格上梯度降息10bp并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0.25pct,结构上新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000亿、科技创新再贷款扩容3,000亿 [2][3] - 金融监管政策聚焦稳楼市稳股市、稳企业稳主体、服务新质生产力,包括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试点600亿、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等八项增量措施 [3][4] - 资本市场政策六项措施涵盖巩固市场回稳、服务新质生产力,如支持汇金类"平准基金"作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5] 政策特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 货币政策体现"总量适度、结构宽松",降准降息兼顾内外均衡,公积金贷款利率非对称下调0.25pct预计年省居民利息200亿,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调0.25pct年节约银行成本150-200亿 [7][8][9][10] - 金融监管政策托举资产价格,稳楼市通过适配融资制度,稳股市新增保险资金600亿并调降风险因子10%,服务新质生产力侧重并购贷款和科创投资 [11][12] - 资本市场政策协同多部门稳定市场,深化直接融资服务科创,如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同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3] 市场影响:股债向好,汇率稳定 - A股科技板块获全方位支持,包括信贷、债券、股权等政策,消费板块受益于5,000亿服务消费再贷款及房贷利率下调,红利板块因流动性改善吸引力提升 [14][15][16] - 债市短端受益降息降准利率回落,10年国债利率波动区间1.6%-1.8%,信用债票息优势显著,配置建议以中短久期为主 [17] - 人民币汇率受中美关税谈判主导,货币政策影响中性,美联储预期降息3次或缓解外部压力 [18]
@投资者 三部门齐聚“发红包”,中长期资金如何影响A股
贝壳财经· 2025-05-07 19:57
政策组合拳释放 - 央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措施 包括下调政策利率0 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0 25个百分点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 25个百分点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等 [3][5] - 金融监管总局推出八项增量政策 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 [3][10] - 证监会表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完善并购重组政策 [3][6] 市场影响分析 - A股短期有望延续4月上旬以来的回稳态势 政策受益领域包括成长(AI 鸿蒙 自主可控 风电) 金融 军工 [2][4] - 货币政策在数量型 价格型和结构性三个方向全面发力 是对政治局会议"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部署的具体落实 [5] - 多部门合力应对关税战背景下的外部不确定性 提前预防金融市场动荡 [7] 中长期资金引入 - 更大力度"引长钱" 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 推动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 [9][10] - 中长期资金具备稳定性 专业性和可持续性优势 能优化市场投资结构 减少非理性行为 [10][11] - 保险资金投资规则优化 试点范围扩大 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10] 监管基调与预期管理 - 会议延续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来的"预期管理"思路 政策层对资本市场关注度上升 [3] - 证监会坚持"两强两严"监管基调 既体现市场运行的"稳" 又强化市场功能的"进" [4] - 央行明确支持汇金公司增持股票指数基金 并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 [6][7]
商贷、公积金贷款利率将迎来“双降”!五年期公积金利率降至2.6%,百万房贷月供少133元,购房成本直降4.8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9:33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 [1][2] - 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 [1][2]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 [1][4][6] 利率变化影响 - 自2019年LPR改革以来,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125个基点,从4.85%降至3.60% [3] - 2024年10月LPR曾一次性下调25个基点,创单次最大降幅 [3] - 公积金利率自2012年进入下行周期,累计降息205个基点,从4.9%降至2.85% [5] 贷款成本节省 - 商业住房贷款:若LPR从3.10%降至3.0%,100万元30年期贷款月供减少54元,总利息节省1.9万元 [4] - 公积金贷款:100万元30年期贷款月供减少133元,总利息节省4.8万元 [6] - 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 [4] 政策组合拳效果 - 公积金与商贷利率双降叠加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形成"降息+降成本"组合拳 [7] - 政策旨在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居民消费、小微企业、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支持 [7] - 预计下半年央行将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全年政策性降息幅度或达0.6个百分点 [8] 市场预期与展望 - 政策将有效缓解实际居民房贷利率偏高状况,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8] - 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还有充足空间,可对冲外部波动并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9] - 政策组合拳为科技、消费、地产等板块注入结构性机遇 [9]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三部委的一揽子金融政策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5-07 19:24
一揽子金融政策核心观点 - 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证监会于2025年5月7日宣布一揽子逆周期调节政策,涵盖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金融政策及市场政策四大领域,旨在落实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精神 [1][9] 货币政策 - 降准50BP,投放约1万亿元流动性,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 [2][10][12] - 降息10BP,引导LPR下降10BP,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2][10][12] - 结构性工具降息25BP,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 [2][10][12] - 扩容结构性工具1.1万亿元,其中科创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增3000亿元,新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000亿元额度 [2][10][12] - 汽车金融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法准率从5%降至0%,释放局部流动性 [2][1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再贷款资金支持科创企业债券融资 [10][12] 房地产政策 - 降低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25BP,5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从2.85%降至2.6%,预计年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元 [3][13] - 加快完善房地产融资制度,覆盖开发、个人住房及城市更新贷款管理,推动供给侧企稳 [3][14] - 商业银行"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1600万套住宅建设交付,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增75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14] 金融政策 - 保主体:融资协调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修正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 [4][16] - 调结构: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机制,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增信支持 [4][19] - 防风险: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大型商业银行加快财政注资,保险与中小金融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金 [4][15] 市场政策 - 平准基金:支持汇金公司增持股票指数基金并提供再贷款,稳定市场预期 [5][18] - 合并两项资本市场工具额度,8000亿元额度打通使用,提升政策灵活性 [6][18]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引入中长期资金 [6][18][20] 后续政策空间 - 财政端:加快新增专项债与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7][21] - 准财政端: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消费、外贸,5-6月为落地窗口 [7][21] - 消费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发展服务消费,清理限制性措施 [7][21] - 供给侧:加强产能调控,规范市场价格行为,防止恶性竞争,钢铁行业推进产量调控 [7][21][23] 资产价格影响 - 4月初至4月7日:关税冲击导致万得全A调整,10年国债利率下行 [8][24] - 4月7日后:风险偏好企稳,万得全A修复,10年国债利率稳定于1.65% [8][24] - 政策发布后:10年国债利率上行,万得全A小幅上涨,显示宽货币预期已充分定价,后续关注财政与准财政政策斜率及外部环境变化 [8][24]
2025年4月PMI数据点评:4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较大幅度下行,后期扩内需将成为主要支撑点
东方金诚· 2025-05-06 15:21
4月PMI数据情况 - 4月制造业PMI为49.0%,较3月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较3月下降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较3月下降1.2个百分点[2] 制造业PMI下降原因 - 外部环境变化,美国加征关税致外需下滑,过去10年4月制造业PMI比3月平均低0.8个百分点[3] 制造业相关数据变化 - 3月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4.7%,较上月下行4.3个百分点;4月新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行2.6个百分点;4月生产指数为49.8%,较上月下行2.8个百分点[4] - 4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降至47.0%,下降2.8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4.3%,下降3.1个百分点;预计4月PPI同比从上月-2.5%降至-3.0%左右[4] 制造业亮点 - 高技术制造业PMI指数虽回落0.8个百分点,但处于51.5%扩张区间[5] - 4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较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低,“两新”扩内需政策发挥支撑作用[6] 服务业和建筑业情况 - 4月服务业PMI为50.1%,较3月下降0.2个百分点,清明假期和新动能行业带动其处于扩张区间[6] - 4月建筑业PMI为51.9%,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9%,比上月上升6.4个百分点[6] 后期展望 - 后期扩内需将加力,预计5月制造业PMI有望回升至49.5%左右[7] - 二季度“适时降准降息”时机成熟,落地时间可能提前[7]
A股有望迎来趋势性上涨行情
期货日报· 2025-05-06 09:16
市场情绪与趋势 - 节后A股市场情绪有望持续修复,存在趋势性做多机会,建议持有IH和IF多头头寸 [1] - 5月2日香港恒生指数反弹1.74%,离岸人民币走强带动港股表现强势 [2] - A股市场情绪指数5日移动平均线接近20日移动平均线,显示情绪降温趋势有所改变 [2] - 海外市场情绪好转,标普500指数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创2004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环比增速高于近5年中位数,经济增长动能修复 [4]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将加快 [6] - 财政政策将加快地方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货币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6] - 国内刺激政策进入兑现阶段,主要依靠财政、货币、住房和信贷政策支撑内需 [2] 贸易与汇率影响 - 全球贸易争端缓和是美股持续反弹的主要原因,美国4月非农数据超预期缓解衰退担忧 [1] - 人民币与美元指数同步走强,未来关税问题和贸易谈判进程将主导市场走势 [1] - 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面临资本外流压力,刺激政策升级是对冲关税影响的重要手段 [2] 盈利与估值 - 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盈利预期稳定,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盈利预期不低于3月低点 [5] - 宽基指数PE/G显示仅上证50和沪深300估值偏低,其他指数PE/G明显大于2 [3] - A股盈利端预期延续"L形"修复特征,斜率稍有抬升,需求不足和利润率偏低问题改善 [4] 流动性分析 - "国家队"买入规模可能超过此前峰值,显示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 [4] - 居民增配A股趋势未因外部冲击改变,市场仍处于增量博弈状态 [4] - 中散户未出现持续性抛售,流动性温和增加支撑市场 [4] 行业与投资策略 - 大盘价值股(沪深300、上证50)中期胜率更高,建议作为底仓持有 [7] - 中小盘股(中证500、中证1000)短期可能释放Beta弹性,可适度增加IC和IM多头头寸 [7]
财政部:聚焦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 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证券日报· 2025-05-06 00:22
文章提出,当前,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在节奏把握上,坚持蹄疾步稳,与各种不确定因素抢时间,已确定的政策和资金安排,能早则早、宁早 勿晚,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好落实;尚未出台的政策,加紧研究准备,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一旦需要 适时推出,使政策实施与市场预期更加匹配、各方面更有获得感。 文章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正在持续引发全球 市场动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 财政政策,有效对冲外部风险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冲击。财政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精准施策、持续用力,充分释放财政政策效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在政策目标上,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有机整体统筹把握,加大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力度,提高赤字 率,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同时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精打细算、有保有压,在多重目标中实现动态平 衡。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 ...
生产需求均回落 4月制造业PMI降至4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22:12
制造业PMI指数 - 4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 0%,较上月下降1 5个百分点,回落至临界点以下[1]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 8%和49 2%,比上月下降2 8和2 6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2] - 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等行业产需指数均位于53 0%及以上,产需较快释放[2] - 纺织、纺织服装服饰、金属制品等行业产需指数明显回落,均低于临界点[2] - 高技术制造业PMI指数为51 5%,较上月回落0 8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扩张区间[3] 服务业PMI指数 - 4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0 1%,较3月下降0 2个百分点,维持在扩张区间[1] - 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5] 建筑业PMI指数 - 4月建筑业PMI指数为51 9%,较上月下降1 5个百分点[5]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 9%,比上月上升6 4个百分点[5]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 8%,表明企业对后期基建提速和稳楼市措施加码抱有较强信心[5] 影响因素分析 -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导致外需明显下滑,对制造业供需两端形成较大拖累[2] - 季节性因素导致4月制造业景气度下行,过去10年中4月制造业PMI指数比3月平均低0 8个百分点[2] - 清明假期带动居民旅游出行等服务行业景气度改善[5] - 房地产投资活动下滑拖累建筑业PMI指数[5] 政策预期 - 在官方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后,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大幅提高[1][7] - 二季度"适时降准降息"的时机已趋于成熟,落地时间可能适度提前[1][7] - 扩内需政策将显著加力,重点是大力提振消费、推动基建投资提速及加力稳楼市[5] - 内需扩张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外需放缓,成为制造业景气度的主要支撑点[6]
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点评:加快节奏,备足预案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5 20:14
会议形势研判与基调 - 形势研判边际增量有三点,强化底线思维备足预案、统筹国内外工作办好自己的事、“稳就业”成首要任务[3][5] 政策部署 - 财政货币政策“用好用足”,二季度加快推进两会部署,财政加快债券发行,货币适时降准降息,4月25日央行超量续作MLF约相当于一次25BP降准[3][6] - 提振消费抓优质服务消费供给,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清理消费限制措施,设立相关再贷款[6] - 防范风险重视解决拖欠账款和城市更新,解决账款支撑民间投资,城市更新支撑房地产投资[7] - 加大受关税影响企业民生保障,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或转向“救助”模式[7] 未来展望 - 二季度是关税冲击评估和存量政策对冲期,关注下半年提高财政赤字率可能,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指引[3][7][8] 风险提示 - 大国博弈和政策落地进度存在不确定性[3][10] 评级相关 - 海通国际采用相对评级系统,优于大市预期涨幅10%以上,中性变化不大,弱于大市跌幅10%以上[18][21][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海通国际股票研究覆盖率中优于大市92.2%、中性7.5%、弱于大市0.3%[24][26] 地区通知 - 不同地区对报告分发和使用有不同规定,如香港给专业投资者,美国给特定机构投资者等[53][54][58][59]
政治局会议定调 政策如何“超常规”
经济观察报· 2025-05-01 12:50
经济形势与外部冲击 -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稳固 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并充分备足预案[1] -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 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1][2] - 美国实施超高水平对等关税导致中美贸易出现脱钩 二季度可能体现为出口明显下滑[6]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 -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基本面[4]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按4%安排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4]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5] 内需与消费刺激措施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去年四季度提升6.3个百分点 发挥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8] -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8] - 实施四方面消费刺激措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提质 汽车流通消费改革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举办"购在中国"系列活动[9] 政策实施与协同效应 - 宏观调控更注重政策作用及协同效应 把"用好"放在"用足"之前[4] - 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5][6] - 通过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清欠账款畅通经济循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