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隐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荣耀获“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自审计能力评价”最高等级证书
环球网· 2025-09-19 19:41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隐私保护已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让用 户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保障其隐私安全,成为各方尤其是各大科技企业面临的重要议题。 9月16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荣耀成为首批通过数安标准强基助力计划(DSEP) "个 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自审计能力评价"(简称"PCA-SC")的企业,获得此次评价活动最高等级二星(规 范级)证书,是智能终端行业首家通过评价的企业。业内人士认为,此项证书不仅是对荣耀个人信息保 护合规审计能力的认可,更标志着荣耀在完善隐私保护体系、引领行业合规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 步。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能力评价证书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感谢贵单位参与DSEP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专题工作,依据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国家标准和实践指南,经评估,贵单位个 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自审计能力达到规范级,特发此证书。 针对AI换脸诈骗这一热点问题,荣耀设计开发"智能终端AIGC人脸合成反诈检测系统",是全球首个基 于设备端AI的换脸反诈检测能力,能够在用户视频通话时对人脸进行检测与风险提示, 凭借出色的创 新性、先进性、实用性,此系统荣获2 ...
英伟达之后 微软被曝暗藏“后门”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11:57
微软UCPD驱动潜在安全机制 - 微软UCPD.sys驱动被指控通过注册表深层隐藏加密数据并动态释放未知可执行程序 可能具备后门功能 [1][3][4] - 该驱动内置针对中国软件厂商的黑名单机制 包括数字签名 进程名和路径黑名单 覆盖腾讯 搜狗 360 金山 联想等数十家企业产品 [1][2] - 黑名单机制导致中国软件修改默认应用时返回操作失败错误 而国外同类软件可正常操作 形成不公平竞争 [2] 地域差异化行为与数据收集 - UCPD驱动在欧盟地区受《数字市场法》限制启用公平模式 允许用户自由切换默认应用 但在中国等其他地区仍实施拦截 [2][3] - 当系统地理位置编码为中国(45) 中国香港(104) 中国澳门(151)或中国台湾(237)时 驱动激活额外监控功能并开启日志上报 [5] - 日志内容涵盖进程完整路径 数字证书签发者 注册表修改路径及值 驱动版本等 并通过可选诊断数据加密上传至微软服务器 [5] 潜在安全风险与历史案例 - 释放的可执行程序功能未知且可接收远程指令 可能被恶意利用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渗透突破口 [4][6] - 历史案例显示微软系统后门多次针对中国:2025年美国NSA利用Windows后门对能源 交通等关键设施发起27万次攻击 2024年BITSLOTH后门包含中文日志 2019年SockDetour后门潜伏服务器窃取数据 [6][7] - 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美国情报机构通过微软Exchange漏洞长期攻击中国军工 航天及生物医药企业 [7] 行业影响与应对 - 事件引发中国用户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集体担忧 国内网络安全公司已启动深入分析并呼吁相关部门调查 [1][7] - 专家建议用户采用国产操作系统和软件以减少对外部依赖 降低潜在安全风险 [7]
AI上车凸显隐私伦理挑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11:00
政策推动与市场渗透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构建全场景智能交互环境 [1] - 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68.2%,预计2025年底将提升至78.9% [1] - 智能汽车的普及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带来出行方式变革和生活场景重构 [9] 数据采集规模与隐私风险 - 一辆智能汽车每天能产生TB级海量数据,包括高清晰度视频、高精度位置信息、驾驶习惯以及人脸、语音等生物特征数据 [3] - 2024年下半年测试显示,超过半数热门车型配备车内摄像头,但约60%车型未为摄像头配备可调节物理遮挡,24%车型摄像功能无法手动关闭 [3] - 2023年某品牌超过215万名用户车辆数据泄露,2024年高合、理想汽车陷入摄像头隐私风波 [1] 数据安全的技术挑战与漏洞 - 数据泄露风险贯穿于收集、存储、传输全链条,根源包括云端存储系统权限管理漏洞和用户对数据流向的知情权缺失 [4] - 第三方SDK是容易被忽视的风险点,车企难以对供应链端行为规范进行深度把控 [4] - 专家呼吁应用前沿防护技术,如利用区块链建立去中心化访问控制体系,通过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但落地成本与普及速度难以跟上智能汽车发展步伐 [5] 现行法律框架与监管挑战 - 中国已构建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核心的法律框架,2021年施行《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明确车内处理、默认不收集等四大原则 [6] - 与欧盟GDPR相比,中国现行制度在数据跨境、敏感信息界定等方面仍有完善空间,例如"确有必要的"标准缺乏细化 [7] - 行业自律机制逐步建立,2024年1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隐私保护"标识,首批授权20余款车型使用 [7] 用户认知与维权困境 - 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5年调查报告显示,71.8%受访者认为智能座舱数据应归属用户 [7] - 用户一旦发生隐私泄露,维权需完成四重举证,且消费者很难从车企拿到相关数据作为证据 [4] - 调查显示仅56.6%受访者主动询问过销售商数据收集相关问题,25.7%受访者对车企保障措施了解程度一般 [7] 行业实践与协同治理路径 - 蔚来汽车承诺座舱视频处理全部在车内完成不会上传至云端,小鹏汽车规定智能辅助驾驶数据均在车端完成处理 [4] - 理想汽车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一辆车的车内传感器具备远程查看或存储音视频的能力 [8] - 构建负责任AI生态需技术防护、制度规范与社会参与三重协同,包括推广隐私计算技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消费者隐私保护意识 [8][9]
库克不再「挤牙膏」:iPhone薄了,AI缺席
36氪· 2025-09-11 07:42
iPhone Air产品特点 - 苹果推出迄今为止最薄iPhone Air 厚度仅5.6mm 重量165克 起售价999美元[1] - 屏幕尺寸6.5英寸 比iPhone 16 Plus略小 续航能力不足 需搭配专用电池配件提供65%额外电量[1] - 采用苹果自研网络无线芯片N1 蜂窝调制解调器C1X及第三代3纳米芯片 成为使用最多自研芯片的iPhone[8] - 屏幕抗刮擦性能提高3倍 背板玻璃抗裂性能提高4倍 被宣称比以往任何iPhone更耐用[8] - 续航时间与iPhone 16相同 搭配99美元电池配件可观看40小时视频 不搭配仅能观看27小时[10] - 后置单摄像头 缺少4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但支持前后摄像头同时拍摄功能[10] 折叠屏战略布局 - iPhone Air被视为折叠屏手机技术前探 行业预测苹果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折叠屏iPhone[2][7] - 折叠屏iPhone将采用与Air相同的高密度电芯以保证续航 初代美国售价预计2000-2500美元以上[11][12] - 折叠屏iPhone最大卖点为"内屏几乎没有折痕" 采用三星显示器无折痕屏幕方案[12] - 可折叠iPad可能于2028年面世 硬件创新聚焦折叠屏方向[10][13] 中国市场挑战 - iPhone Air取消实体SIM卡仅支持eSIM 但中国仅联通支持eSIM 用户吐槽开通过程繁琐[4] - 苹果在中国与华为竞争处于劣势 华为已推出第二款商用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12] - 苹果国行版AI功能与阿里巴巴百度合作尚未落地 目前无更新合作方案[16] AI技术发展现状 - Apple智能功能延期落地 Siri等个性化功能最快2026年春季发布[6][14] - iOS 26系统将于9月更新 实时翻译等功能由OpenAI的ChatGPT提供支持[6][21] - 苹果AI团队四名顶尖研究人员跳槽至Meta 公司提高基础模型研发人员薪酬[17] - 苹果考虑收购Perplexity AI未果 转而评估谷歌Gemini模型进行技术合作[17] 竞争格局与用户反馈 - 三星在发布会后嘲讽苹果"没折叠 噱头大" 并计划2024年11月上市首款三折叠手机[1][12] - 美国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三星安卓手机满意度同比下降1% 谷歌摩托罗拉下降3% iPhone用户满意度也下降1%[19][20] - 海外科技博主评价iPhone Air若成为折叠手机才考虑更换 目前iPhone 17仍是更划算选择[10] 公司战略定位 - 苹果强调隐私保护为核心优势 AI服务优先在设备端完成 远程服务采用加密处理[21][22] - 公司服务全球超过23亿台设备 对AI安全要求高于能力探索 不必包揽所有AI领域[20][22] - 硬件升级循规蹈矩 软件创新循序渐进 自2015年来持续被批评缺乏突破性创新[4][6]
苹果沉默一年,终于亮出AI底牌
虎嗅APP· 2025-09-05 21:56
苹果端侧AI战略 - 苹果在HuggingFace上全面开源视觉语言模型FastVLM和MobileCLIP2 构成其端侧AI小模型战略核心[4][5] - FastVLM在生成第一个token的响应速度上比同类模型LLaVA-OneVision-0.5B快85倍 视觉编码器规模缩小3.4倍[7][9] - 7B版本性能优于Cambrian-1-8B模型 响应速度快7.9倍 通过混合视觉编码器FastViTHD实现速度与性能平衡[9] 技术实现特点 - FastVLM采用卷积网络和Transformer融合的混合视觉编码器 减少高分辨率图像处理产生的tokens数量[10] - 模型支持0.5B/1.5B/7B多个尺寸 可在iPhone等个人设备实现实时浏览器字幕功能[13][14] - 处理单帧画面仅需1-2秒 8帧关键帧分析在几秒内完成 在保证速度同时维持极高准确性[16][22] 行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苹果面对AI进展缓慢质疑 内部组建AKI团队瞄准ChatGPT 同时推进端侧小模型B计划[36] - 2024年7月开源DCLM-7B模型性能逼近Mistral-7B和Llama3 显示小模型技术积累[37] - WWDC 2024宣布Apple Intelligence由多个高度优化的AI小模型组成矩阵处理日常任务[37] 商业逻辑与竞争优势 - 端侧AI战略基于用户体验/软硬件生态/用户隐私三大基石 符合品牌承诺[39][44] - 本地设备处理避免敏感数据上传 与百度合作因隐私政策分歧受阻[42][44] - 利用A系列/M系列芯片边际性能 实现最经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46][48] 行业趋势 - 英伟达认为小模型是Agent未来 初创公司通过小模型切入医疗/金融等垂直领域[48] - 行业对小模型兴趣升温 但苹果将其提升到生死存亡战略高度[49][51]
将照片上传到AI工具安全吗?专家:交给AI,控制权已不在你手中
36氪· 2025-09-05 21:30
用户隐私数据风险 - 用户向生成式AI上传私人照片的行为日益普遍 但照片去向存在巨大隐私风险 包括技术漏洞 政策不透明和未来未知用途[2] - AI平台可能遭受黑客攻击导致数据泄露 用户账户也可能被盗用[3] - AI公司有权访问用户数据和图像 通过"人在回路"监督机制定期抽样审核对话内容 包括已上传图片 即使用户删除聊天记录 图片可能已被标记存档或经过人工审核[3] 图像元数据安全隐患 - 每张图像携带元数据包括拍摄时间 地理位置和设备信息 高分辨率照片可能意外暴露桌面文件 信用卡信息或他人生物特征[4] - 若AI公司未去除元数据 可能获得用户日常行为 常去地点和社交关系等大量敏感信息[4] - 用户实际上在不知情情况下为AI公司提供免费训练数据 而多数人若被明确询问不会同意[4] 企业数据使用政策差异 - 微软Copilot和Anthropic的Claude公开承诺不将用户上传图像用于模型训练[4] - ChatGPT开发商OpenAI默认使用所有数据但允许用户选择退出[4] - Meta在美国地区的AI用户无法选择退出数据训练 公司未正面回应仅建议查看生成式AI数据使用政策[5] 图像记忆与特征泄露风险 - 网络上出现成千上万次的经典图片和具有高度独特特征的图像有较高被AI系统记住的风险[6] - AI可能生成带有用户独特胎记 疤痕或面部特征的图像 导致身份可被识别[6] - AI头像生成和年龄变化滤镜等功能因需上传清晰人脸照片风险尤其高 Meta曾出现用户对话含真实姓名和照片被公开显示的情况[6] 数据控制权与未来应用风险 - 上传的图像未来可能被用于完全超出用户最初预期的场景[7] - 尽管AI公司声称不会向第三方分发数据 但不代表会删除已上传图片 随着技术演进和商业策略调整 图像可能进入新应用场景而用户一无所知[7] - 上传内容的使用时间会远远超过用户想象[7]
突发!科技巨头,被罚27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11:23
法国监管处罚事件 - 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对谷歌处以3.25亿欧元(约27亿元人民币)罚款 因未经用户同意展示广告和使用cookie [2][4] - 违规行为涉及Gmail服务的"促销"和"社交"标签页中展示广告 且未在创建账户时有效获取用户对cookie的同意 [6][7] - 受影响用户数量庞大 cookie违规涉及7400万个账户 未经同意展示广告涉及5300万个邮件账户 [7] - 要求六个月内完成整改 逾期每日面临10万欧元附加罚款 [7] 美国隐私侵权诉讼 - 美国陪审团裁定谷歌侵犯近1亿用户隐私权 因隐私开关设置欺骗用户 即使开启后仍继续收集数据 [9] - 违反加州隐私法但未违反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 需支付4.25亿美元集体诉讼赔偿金 [9] 股价与市值表现 - 9月3日股价上涨超9% 创4月9日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市值单日增加2340亿美元 总市值达2.79万亿美元 [11] - 股价创纪录新高 当日收盘价230.66美元 成交量1.03亿股 [12] 法律环境利好 - 美国联邦法院裁决谷歌无需剥离Chrome浏览器 可继续向分销伙伴支付预加载产品费用 [12] - 分析师认为法院裁决对谷歌和苹果是重大胜利 200亿美元搜索交易得以延续 [13] 公司回应与改进 - 谷歌发言人回应称用户始终可控制广告展示 已针对CNIL关注问题实施改进 包括增加一键拒绝个性化广告功能 [8] - 公司表示正在评估处罚 并调整Gmail广告呈现方式 [8]
9月份起,建议至少在家备上3万元现金,这4个原因很现实
新浪财经· 2025-09-03 03:16
移动支付与现金共存现状 - 移动支付因方便快捷和不易遗失两大优势被绝大多数人使用 仅部分老年人未习惯 [1] - 移动支付工具预计在未来20年内完全取代现金的观点存在但未成共识 [1] 现金储备的现实需求 - 业内人士建议从9月起家庭至少备3万元现金以应对突发事件 包括自然灾害导致的停电断网 可购买生活必需品 [3][5] - 现金可应对夜间突发疾病需医院预收抢救费用的情况 确保及时支付医疗费用 [5] - 随身备现金可解决手机没电 欠费 故障或信号弱导致的支付中断问题 [5] 现金支付的必要场景 - 移动支付虽普及但婚礼等社交场合仍需现金红包以体现重视程度和加深关系 [6][8] - 逢年过节向老人或孩子赠送现金红包是传统习俗 有助于强化情感联系 [8] 现金支付的隐私与消费控制优势 - 现金支付不留痕迹 可防止移动支付平台获取外卖 超市购物及服装购买等消费记录 避免隐私泄露 [9][11] - 现金支付通过物理支出感知控制消费 防止移动支付数字消费导致的过度支出 实现收支平衡 [13] 支付方式长期共存趋势 - 移动支付普及背景下现金支付仍被多人选择 预计两种方式将长期共存 [14] - 现金支付不会淡出日常生活 家庭备现金是基于现实需求的理性建议 [14]
中国石油拟400亿元人民币收购储气库企业:德国汽车欧宝放弃先前电动化战略,延长燃油车型供应时间
新浪财经· 2025-08-27 08:25
中国石油收购储气库企业 - 中国石油股份拟以400.16亿元人民币收购储气库企业全部股权,其中新疆储气库代价170.66亿元、相国寺储气库代价99.95亿元、辽河储气库代价129.55亿元 [2] 礼来减肥药研发进展 - 礼来公司减肥药丸orforglipron在后期试验中帮助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达到研究主要目标,为全球申请批准铺平道路 [2] 人工智能技术合作与开源 - CIMG Inc与FLock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隐私保护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考虑收购FLock代币作为储备资产 [2] - 面壁智能开源8B参数多模态模型MiniCPM-V 4.5,具备高刷视频理解能力,性能超过Qwen2.5-VL 72B,视觉压缩率达96倍且可接收6倍视频帧数量 [3] 半导体行业收购与业务说明 - 必易微拟以2.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100%股权,整合后形成电流检测、运动感知、电源管理、电池管理、电机驱动的完整产品体系 [4][5] - 剑桥科技说明不生产含CPO技术芯片,CPO核心部件处于合作研发和设计阶段且未产生收入,LPO业务订单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仅0.03% [4] 电商平台合作与船舶建造 - 淘宝天猫图书行业与中国国家版本馆签署合作协议,引入图书在版编目(CIP)标准数据改变平台数据录入模式 [6] - 大金重工子公司签署3亿元海外重型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设计建造23000DWT风电甲板运输船,预计2027年交付,为公司首个市场化船舶订单 [6] 汽车行业战略调整与法律判决 - 欧宝放弃2028年起欧洲只销售纯电动汽车战略,延长燃油车型供应时间,归因于客户需求并坚持多能源战略 [7] - 特斯拉因自动驾驶功能致命车祸案被陪审团判决赔偿2.43亿美元,此前曾拒绝6000万美元和解协议 [7] 数据中心建设与关税政策 - 沙特Humain公司启动数据中心建设工程,计划2026年初启用并采用美国芯片,利雅得和达曼数据中心初始算力容量各达100兆瓦 [8][9] - 特朗普威胁对家具征收关税,分析师预测家具价格上涨但幅度难估,进口商可能转嫁成本或消化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9] 金融科技IPO与美联储人事变动 - Klarna计划下月重启美国IPO,估值130亿至140亿美元,发行价区间每股34至36美元,此前因关税政策暂停计划 [10] - 特朗普以涉嫌住房抵押贷款欺诈为由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库克回应称解雇缺乏法律依据并将继续履职 [11] 机器人与芯片领域融资 - 梅卡曼德完成5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大洋电机、华创资本、中金资本等,公司主营工业机器人制造和软件开发 [11][12] - 奥维领芯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创东方领投,龙岗金控、富土基金等跟投,公司致力于RISC-V处理器芯片设计开发 [13]
网易云音乐明确没有“访客记录”功能
新浪财经· 2025-08-26 07:33
公司隐私保护政策 - 网易云音乐平台明确表示没有"访客记录"功能 [1] - 访问用户主页和音乐人主页等行为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访客记录 [1] - 平台坚持"用户知情、用户同意、最小必要"的隐私保护原则 [1] - 在未经用户授权情况下不会公开任何个人信息 [1] 行业隐私安全标准 - 平台将用户隐私安全置于高度优先地位 [1] - 采用最小必要原则作为隐私保护的核心准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