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减量
搜索文档
保险科技“出海”!中国平安推EagleX全球风险管理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22:39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全国进入主汛期 强降雨和台风频发 风险防控成为保险机构核心任务 [1] - 保险行业向"风险减量"方向转型 国务院文件明确支持改进风险减量服务和支持防灾减灾救灾 [1] - 行业探索构建"保险+科技+服务"的新型防护体系 [1] 鹰眼系统核心功能 - 系统识别24种自然灾害风险 包括地震台风暴雨等 配备专业风控工程师团队进行一线干预 [5] - 通过物联网设备提供企业全天候风险实时监控和预警服务 [5] - 农业减灾板块具备农灾预测灾情分析区间估损三大工具 2025年上半年帮助各省减损2000万元 灾害应对效率提升25% [5] 技术架构与创新应用 - 融合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引擎气象灾害模型卫星雷达监测等多项技术 [7] - 洪水预警功能采用机器学习算法 集成精细化降雨预报模型与高性能水动力模型 最长可提前10天预报洪水风险 [7] - 应用多源降雨数据产品算法融合 生成高空间分辨率预报数据 [7] 运营数据与系统演进 - 2025年上半年预警25.9万场自然灾害 发送42.6亿条预警信息 提供超10万次线下服务 [3] - 覆盖6400万企业和个人客户 部署1.4万套物联网监测设备 服务超5000家企业安全生产 [3] - 系统历经十五年发展 从1.0版本迭代至3.0版本 从自然灾害预警工具升级为全球风险管理平台 [3] 国际化拓展与案例成果 - 发布海外版EagleX平台 首期上线风险地图灾害预警卫星监控三大功能 [7][8] - 为"一带一路"沿线提供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服务 包括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和理赔固证 [8] - 在巴基斯坦水电站项目中应用卫星遥感与InSAR沉降监测技术 成功预警山体形变隐患 在强降雨引发的滑坡中实现零伤亡 [8]
从生命救援到生态守护 保险深度“嵌入”社会治理
证券日报· 2025-07-30 00:33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 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开通"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绿色通道 实现零押金手术 累计救助23596人次 垫付金额超7.16亿元 [1][2][4] - 基金来源包括交强险保费提取(年约7500万元)、追偿资金(2024年追回7535万元)和社会捐款等 事后追偿率超50% 年均使用量约1.5亿元 [5] - 交通事故伤员死亡率从2019年5.24%下降至2024年2.44% 非机动车事故伤员占比约25% 年救助超4000人次 [2][4] 保险机制创新 - 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 与173家医院建立"30分钟"生命急救圈 开发"掌上救助"系统实现线上化运营 [4] - "绿色卫士"专属保险为全省8700余名护林员提供138.45亿元风险保障 覆盖意外、中暑等多重风险 [7] - 森林险保费中10%以上固定用于生物防治和防火 通过"卫星遥感+铁塔监控+无人机"覆盖90%重点林区 火灾预警响应缩至60秒内 [7] 生态经济融合 - "林下经济保险套餐"保障中条林局2万亩连翘、党参等作物 森林碳汇气象指数保险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8] - 中条山植被覆盖率超82% 保险机制串联生态保护、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 [8] - 保险功能从事后补偿升级为事前防范、事中干预、事后恢复的综合治理体系 成为社会"稳定器"和国家治理"新动能" [8]
北京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多家保险公司简化流程启动理赔
新浪财经· 2025-07-29 17:38
灾情损失情况 - 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65.9毫米 因灾死亡30人(密云28人 延庆2人)[1] - 道路损毁31处 涉及16条线路未修通 136个村电力中断[1] - 通信设施损毁光缆62条 基站退服1825个[1] 保险业应急响应措施 - 保险机构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运用科技+服务组合拳提升抗灾效率[2] - 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锁定156辆救援车和147辆查勘车 前置4个保全场地并备足应急物资[2] - 多家机构简化理赔资料 免气象证明 平安产险对河道水淹车直接按全损赔付[4] - 人保财险通过先赔付后补单证模式 40分钟内完成西芹大棚7200元赔款支付[4] - 中华财险通过卫星遥感技术锁定密云113亩苹果园损失 预赔付20万元[4] - 中国人寿简化理赔申请资料 免交纸质材料 扩大保险责任范围至非社保药品和诊疗项目[4] 保险报案及赔付数据 - 平安产险截至7月29日9点累计车险水淹报案526笔(北京本地392笔 异地134笔) 已结案44笔[4] - 北京本地出险主要集中在密云136笔 怀柔47笔 朝阳33笔[4] - 非车暴雨累计报案45笔(团财11笔 家财32笔 农险1笔 意健险1笔)[4] - 人保财险7月24-28日累计报案445件 估损1350万元(车险241件 家财险200件 农险2件)已全部赔付完成[5] 行业转型与创新 - 保险业从被动理赔向主动防灾转型 推动灾前预防-灾中处置-灾后理赔全周期管理[5] - 北京市2024年起在房山 门头沟试点巨灾保险 建立三层保障体系[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扩展巨灾保险责任至暴雨洪水 基本保额提至城镇居民10万元 农村4万元[5] - 人保财险推动成立巨灾保险共同体 尝试发行巨灾债券[6] - 深圳试点低空天气保 水务天气保等创新产品 通过气象指数触发赔付实现按灾赔付模式升级[6] 行业挑战与全球背景 - 部分区域农房保险覆盖率仍低于50% 保额不足问题尚未完全解决[5] - 极端天气频发考验再保险市场承受能力[5]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保险损失达1080亿美元 较前十年均值增长15%[5]
信息发展(300469) - 300469信息发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4
2025-07-04 21:2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型为其他业务交流会,时间是2025年7月4日下午15:30 - 16:20,地点为线上会议 [1] - 参与单位为新华资产、大家资产等众多专业投资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助理郑小龙、副总裁徐云蔚、常务副总经理王少章 [1] 业务模式与定位 - 开展北斗规模化应用要求不增加企业负担、不破坏行业生态,商业模式是终转服,用风险减量和保险业务提升行业安全水平 [2] - 与北斗服务商是深度融合的共赢关系,共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红利 [2] 市场份额与覆盖区域 - 预估具体市场份额较困难,但从已落地情况看公司比重较高,已签约北斗服务商覆盖超20个省份,包括天津、湖南等主要区域 [3] 业务合作进展 - 2024年与重卡销售头部企业尝试合作,7月团队组建完成并打通与厂商系统壁垒,后续将与更多主流厂商开展前装业务合作 [4] - 在河北地区与合作伙伴就业务达成共识,将推进落地工作 [4][5] 业务数据情况 - 2024年GBCM系统接入量超20万台,2025年签约量、发货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6] - 2025年累计出货量超40万套,未按季度拆分,业绩会持续改善,目前不能明确2025年能否盈利,单季度盈利早于年度盈利 [7] - 2025年落地签约数量超百万套,还在拓展高质量签约,业务考核口径为签约量、发货量、发行(安装并回传数据) [8] 保险业务相关 - 保险降赔对应实际降赔部分的提成比例大概在50% - 80%,不同区域业务质量和提成比例有差异 [9] - 与保险公司总部签署战略框架合同,具体项目与区域级公司签约 [9] 其他业务问题 - 订单要求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会联合当地合作伙伴提前完成 [9] - 正在对接咨询机构争取数据要素资产入表,但最终能否实现暂不确定 [9] 市值与股价预期 - 公司专注北斗规模化推广和应用,随着北斗业务业绩改善,相信股价会修复,下半年有好表现,会用业绩回报股民 [9][10]
解码暴雨中的“风险防护网” “真金白银”为百姓织密织牢“保障伞”
央视网· 2025-07-04 17:43
财产险行业概况 - 家庭财产险年保费约200-500元 覆盖房屋装修家电等损失 [3] - 农业保险保额最高达每亩1100元 覆盖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 [6] - 中央财政每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超500亿元 [6] 巨灾保险机制 - 政府购买巨灾险覆盖台风洪水地震等灾害 广东怀集县获1200万元预赔款 [8] - 巨灾险采用"救灾合伙人"模式 居民无需承担费用 [8] 保险服务创新 - 保险公司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包括暴雨预警短信无人机搜救等 [8] - 贵州榕江超市获200万元水灾赔款 武汉居民获5万元家电损失赔偿 [1] 理赔注意事项 - 家财险不赔付违章建筑如加盖阳光房 [10] - 理赔需保留受灾现场照片视频作为证据 [10] 行业社会价值 - 保险机制帮助快速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10] - 形成覆盖城乡的家庭企业风险防护网络 [1]
中国平安构建“保险+科技+服务”灾害防护网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大湾区风险减量协同创新中心 - 中心采用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对施工建筑进行360度测绘扫描,生成精度达5厘米的3D建模报告,实现"数字化工地"概念 [4] - 通过AI监测预警系统实时识别施工现场风险,包括未戴安全帽、脚手架防护缺失等22类隐患,已累计预警超3700次 [7] - 创新"AI三级安全管理"模式:AI实时识别→专家远程干预→高危隐患现场巡检,半年内远程干预445次,现场处置128次 [7] - 部署东莞市全域房屋沉降监测系统,结合InSARAI技术、物联网设备和卫星遥感技术提升风险排查精确度 [8] 保险行业转型 - 行业从传统"风险等量"模式转向"风险减量"战略,将风险预防纳入核心职能,构建"保险+科技+服务"的灾害防护网 [4][10] - 2023年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推动行业向事前事中预防转型 [10] - 公司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如在湖南排查340家高危企业发现2000处隐患,在广西组织消防演练 [9] 科技应用成果 - 自主研发"鹰眼系统"融合AI、物联网、卫星遥感技术,覆盖灾前预警-灾中施救-灾后理赔全流程 [11] - 2024年通过该系统累计预警台风暴雨41.1万场,发送预警信息105.5亿次,覆盖6700万客户 [12] - 物联网安防技术应用于3343家企业,接入设备1.1万台,处置中高风险1137次,如为深圳餐饮商户安装燃气监测设备 [12] 社会协同机制 - 中心由2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动打造安全管理生态闭环 [6][8] - 确立三大角色定位:基层安全宣教人、风险隐患吹哨人、风险地图测绘人,形成保险参与公共治理的湾区样板 [8]
2025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启动,AI底座赋能青年学子创新研究
新浪财经· 2025-06-24 11:04
励志计划启动 - 2025年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启动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这是今年首场大型校园活动 [1] - 项目在共青团中央指导下通过挑战杯"揭榜挂帅"擂台赛发布"基于多模态的巨灾预警及减损技术研究"榜题 [1] - 为对榜题有卓越洞见的大学生设置78万元奖金池 并提供中国平安实习 校招推荐 国际访学等机会 [1] 项目报名与参与 - 项目自5月30日起报名 6月30日截止 登录挑战杯官网即可注册报名 [3] - 不设学科门槛 鼓励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 人文社科等专业背景学子跨学科组队参赛 [3] - 期待学子用云计算 AI 大数据科技创新等多种手段赋能应急管理 [3] 校园合作与活动 - 公司将与更多高校合作"励志计划进校园"专项行动 [3] - 开展灾害防御 校园安全知识科普活动 包括"校园公益防灾节目" "古今防灾智慧碰撞"等大型主题活动 [3] - 活动现场开展心肺复苏技巧培训 防灾减灾主题集市吸引众多学生参与 [6] 嘉宾发言与观点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昕表示选题直面国家防灾减灾迫切需求 鼓励多学科协同攻关 [4] -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学军表示项目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号召 [4] - 公司董事会秘书盛瑞生表示防灾减灾需要社会多股力量共同参与 今年借助挑战杯机制向青年学子出题 [4] 科技赋能与支持 - 公司产险科技中心数据智能平台团队总经理谢文峰解读"保险+服务"的风险减量模式 [5] - 公司将依托AI科技底座为参赛学子提供技术实验室参观等多种形式支持 [7] - 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依托"953"AI科技底座构建领先的风险减量能力 [9] 科技应用成果 - "平安地震巨灾模型"实现地震风险精准量化 [9] - "鹰眼系统(DRS)"能对台风 洪水 地质等多种灾害进行高精度识别 预警与动态管理 [9] - 2024年"鹰眼系统"发出风险预警超105亿次 覆盖个人及企业客户逾6700万 [9] 项目历史与影响 - "励志计划"是公司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2003年起联合主办的长期教育公益项目 [9] - 项目已连续开展21年 累计奖励超6000名优秀大学生 发放奖金2200余万元 [9]
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创新保障体系,夯实“吨半粮”根基
齐鲁晚报· 2025-06-23 15:05
德州"吨半粮"建设与农业保险创新 - 山东德州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创建"吨半粮"的城市 正推进"一亩两季三千斤"的高标准农田目标 农业保险成为稳产保供的关键支撑 [1] - 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通过"保险产品创新+风险减量协作"双轮驱动 构建全产业链农业保险供给体系 深度服务粮食安全战略 [1] 保险产品创新 - 开发10余款覆盖主粮作物全产业链的保险产品 包括特色产量保险 已为近2万亩主粮作物提供超1000万元产量保障 [3] - 突破传统农险仅覆盖"中段"风险的局限 将保障延伸至地力培育 种子制种 收获仓储等前后端环节 [3] - 创新节气气象指数 收割期降雨指数等风险减量产品 推动农险从"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防 灾中救"模式 [4] 风险减量成效 - 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率提升3 5个百分点 带动产能提升超800万元 [4] - 全链条产品为31 95万亩主粮作物提供自然灾害补充保障超1亿元 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覆盖6万亩 保障金额达6600万元 [4] - 创新产品合计促进产能提升超2000万元 [4] 风险减量协作机制 - 建立"防 救 减"一体化实战体系 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发布4万余条灾害预警信息 [6] - 开展10余期农技培训会 覆盖超1000位种植大户 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50余次 [6] - 联合主管部门捐赠防灾物资 一线救灾降低损失 [6]
人保财险: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提供全方位支持
证券日报· 2025-06-22 23:10
金融支农创新模式 - 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的"统筹涉农保险产品助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综合保障模式"入选2024年度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 [1] - 该模式针对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耕地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风险提供全方位保险支持 [1] 创新保险产品 - 开发三大产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包括质量缺陷、自然灾害造成的物质损坏及管护故障维修费用 [2] - 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保障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及第三者人身伤亡 [2] - 四川省案例中支付维修费用5.75万元用于渠道破损、蓄水池渗漏等修复 [2] 产品推广与赔付数据 - 三款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份推广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44亿元 [3] - 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9亿元 [3] - 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8亿元 [3] - 三款产品累计支付赔款超过1.35亿元 [3] 全程管护服务 - 实施建设前、中、后期全过程介入,包括风险查勘、定期巡检、第三方维修及理赔 [4] - 四川省组建三支专业团队,2024年发现风险点585项、建成项目隐患164处,提交风险报告133份 [4] 科技应用 - 自主研发"农田管护"平台,实现流程数字化、作业线上化和服务智能化 [5][6] - 四川省通过平台实现承保区域地图化、巡查打卡线上化、事故处理规范化 [6] 风险减量机制 - 采用"耕地地力补偿保险+管护服务"模式,构建事前预防与事后补偿一体化机制 [7] - 辽宁省通过"保险产品+设备服务+培训指导"模式免费提供土壤改良物资及技术指导 [7] 未来规划 - 计划深化产品功能、拓宽保障范围、扩大承保面积,探索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7]
人人关注安全 人人参与安全——山东国寿财险开展安全宣传咨询
齐鲁晚报· 2025-06-21 10:33
公司参与安全宣传活动 - 公司积极参与2025年山东省暨济南市"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 [1] - 公司通过发放安全宣传折页和播放安责险科普视频向公众普及社区及"九小场所"安全隐患知识 [8] - 公司设置宣传展台开展针对性咨询、安全知识答题集卡等活动加深市民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8] 公司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成就 - 公司连续两年在山东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组织的安责险事故预防效能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 [3] - 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在潍坊市昌乐县开展"安全生产数据化管控项目"试点 构建"政府+保险+企业+员工+高校"五位一体安全防范模式 [5] - 项目运营期间化解各类风险隐患107万余条 入选"中国保险十大服务创新经典案例"等多项荣誉 [5][6] 公司创新安全管控模式 - 项目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切入点 通过"保险+科技+服务"实施数据化风险管控 [5] - 项目将专业化、精细化安全防范措施嵌入管理与生产全流程 有效落实企业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5] - "国寿—清华数据化管控项目"在活动现场引起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0] 公司社会价值体现 - 公司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协同推进参保企业隐患排查整治 [10][11] - 公司提供系列安全生产保障服务 获得相关部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