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搜索文档
拆解黄金赛道服务零售:如何发现小切口大纵深
搜狐财经· 2025-07-08 11:55
"那些你认为已经沦落为边缘夕阳的产业,正在变身为最具增长潜力,且富有生命力的新机 遇。" 撰文|程佳 编辑|翟文婷 服务零售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 当我们把目光更多聚焦在短视频、游戏等线上消费时,线下服务消费正展现出意想不到的生命力和爆发 力。 郑远元修脚房,平均单店面积不过50 平米,且主要在社区,已经在全国开出9000 家连锁店。兼具质价 比和运营效率,增长于无声。 成立仅18个月的小铁自助台球,通过「AI刷脸开台+智能教练系统」的无人化模式,精准匹配小镇青年 碎片化需求,在全国大大小小城市、区县开出了6000多家门店…… 这些蚂蚁雄兵式的存在,背后指向的是增速最快的服务零售板块。 2023年8月,国家首次将服务零售纳入消费整体数据,并将此作为反映中国整体消费市场的新指标。就 是看到,行业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 一、服务零售从点到面的蓄势 自「服务零售」这一概念于2023年正式进入官方视野,从宏观到产业,再到个体,均已呈现出蓄势待发 的全面态势。 宏观数据为服务零售未来的想象空间提供了最有力的背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3.0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 ...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708
第一创业· 2025-07-08 11:26
核心观点 - 比亚迪海豹06DM - i旅行版新车开售,有望激活旅行车小众市场;京东外卖订单量增长且切入酒旅业务,引发行业竞争补贴[3][5] 先进制造组 - 比亚迪海豹06DM - i旅行版有3个配置,官方指导售价10.98 - 12.98万元,填补10万级新能源旅行车市场空白,主打“实用经济 + 混动技术 + 智能化”组合[3] - 该车型搭载第五代DM混动系统,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配置12.8以及15.6英寸悬浮屏 + DiLink 100系统,支持全场语音控制[3] - 车型避开20万 + 高性能猎装车,聚焦12万级家用市场,以旅行车空间 + 混动经济型吸引家庭用户,在10 - 15万价格带无直接混动旅行车对手[3] - 中国旅行车市场年销量规模小,是小众市场,比亚迪入局有望将市场蛋糕做大[3] 消费组 - 截至2025年6月1日,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占全国外卖市场超31%份额,在品质外卖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约45%[5] - 京东加速切入“酒店 + 机票”业务,以3倍薪资挖人并发布大量酒旅行业招聘信息,面向酒店经营者发布公开信,APP“京东旅行”板块新增“商家入驻”且与外卖业务联动[5] - 淘宝闪购7月2日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补贴上线后餐饮连锁品牌和中小商家生意分别环比增长170%和140%,多品类美食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50%,多场景订单增长超170%[5] - 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突破1亿单,且从7月1日起在七个城市实施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计划,后续将推广至全国[5]
美团阿里商战,奶茶店员和骑手崩溃了
第一财经· 2025-07-08 10:32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阿里、京东等平台在茶饮和咖啡品类展开补贴大战,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如1分钱奶茶、5元2杯等促销活动[7][9][21] - 茶饮品类因高频消费、价格敏感度高、标准化程度高成为平台补贴核心,具备天然流量聚合和社交传播属性[15][21] - 京东3-4月加入外卖战局后,美团、淘宝闪购迅速升级补贴力度,形成多平台混战局面[21] 订单与销售表现 - 上海挪瓦咖啡单日外卖订单翻倍增长,周末整体订单量环比增30%,同比去年6月翻倍[3] - 山东蜜雪冰城单店日营业额从日常1.3万元冲至1.7万元,售出约2700杯饮料创纪录[7] - 益禾堂近两个月订单整体增长3-4倍,周末爆发式增长50%,收入利润较去年翻番[21] 门店运营压力 - 门店员工配置从2人紧急增至4人,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三点,需大量招募兼职和亲属帮忙[3][7][8] - 物料供应紧张,门店空间捉襟见肘,部分门店因压力过大短暂休息调整[3][7] - 出票机持续运转,小票堆积如山,店员需紧急关闭外卖通道应对爆单[1][7][8] 配送端影响 - 美团上海徐家汇站点订单从日常3200单飙升至4370单,"单王"日跑134单比日常多30单[9] - 蜜雪冰城周末订单从200-300单激增至600单以上,配送时间从20分钟放宽至两个半小时[9][10] - 骑手收入从补贴前六七千元升至一万多元,单日配送费增加500-600元,但仍面临人手短缺[2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补贴战释放消费潜力但暴露供应链响应、人力配置、系统算法等问题[22] - 平台补贴预计持续至8月底,短期带动行业声量和加盟咨询,但需筹划后补贴时代营销预案[22] - 薄利多销模式被接受,单杯利润虽降但总量提升显著推高整体营收与总利润[21]
QuestMobile 2025即时零售行业流量竞争分析报告:聚合平台再掀战火,三大阵营格局初现,厮杀“刺刀见血”
QuestMobile· 2025-07-08 09:59
即时零售行业整体发展 - 2025年即时零售APP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达5.51亿,同比增长6%,其中生鲜电商APP月活用户1.28亿,增速达15% [3][12] - 行业形成三大竞争阵营:平台聚合模式(美团/京东/淘宝)、店仓一体自营模式(盒马/山姆会员商店)、前置仓自营模式(叮咚买菜/朴朴超市) [3][23] - 用户消费时段从"午晚双高峰"向全天覆盖转变,非正餐时段活跃度提升,如美团外卖14-16点活跃用户比例提升0.7% [39] 头部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秒送"模块月活用户1.65亿,占APP总流量26.6%,用户月均使用次数47.9次,同比提升51.1% [17] - 美团618大促期间日均活跃用户1.69亿,同比增长18.7%,闪购业务扩展至生活消费品领域 [21] - 淘宝闪购业务推动日活用户达4.57亿,点餐高峰时段活跃度提升1.6%(11-12点)和0.9%(17-18点) [19] - 京东/美团/饿了么重合用户达7761万,同比增长32.4%,用户多平台切换倾向加强 [27] 细分市场与用户特征 - 生鲜电商赛道中,盒马/山姆会员商店/永辉生活用户量分别为6097万/3044万/1978万,增速分化(+10.9%/-8.2%) [4] - 90后和00后占生鲜电商用户55%,家庭采购需求驱动对叮咚买菜/盒马等偏好 [35] - 下沉市场外卖商家版用户规模920万,同比增长12.6%,美团/饿了么商家版下沉市场活跃占比达52.4%/46.1% [37][46] 供应链与骑手生态 - 达达秒送骑士APP月活超600万,同比激增368%,美团众包/蜂鸟众包月活分别为546.3万/282.9万 [52] - 骑手多平台切换现象显著,达达与竞品APP徘徊用户比例超50%,反映灵活就业选择倾向 [56] - 京东秒送商家APP月活376万,同比提升13倍,新流量主要来自竞品平台 [44][48] 商业模式创新 - 前置仓模式(叮咚买菜/朴朴超市)通过垂直品类仓配一体实现差异化,朴朴超市用户量同比增长59.8% [4][29] - 店仓一体化模式中,盒马与山姆会员商店用户重叠率达35.5%,大润发优鲜等线下平台与盒马徘徊用户比例提升7.9% [31][32] - 旅游场景中外卖服务渗透率达40.8%,同比提升3.9%,显示消费场景多元化趋势 [41]
即时零售大战,淘宝闪购成美团“头号敌人”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53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联合表现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1] - 淘宝闪购上线两个月内日订单从4000万增长至8000万,增速迅猛 [2] - 淘宝闪购全量上线后,饿了么履约潜力被充分激发,联合日订单数直追美团峰值数据 [5] 美团的市场反应与竞争态势 - 美团7月5日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占比超80%,创下新纪录 [4] - 美团在淘宝闪购冲单日发放海量优惠券,针对新茶饮订单冲高销量,导致App短暂宕机 [4] - 美团Q1财报发出利润预警,预计Q2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速放缓,经营利润同比下降 [8] 京东外卖的战略布局 - 京东外卖推出利润红线(净利润率不超5%)、骑手保障(全职骑手全员五险一金)和品质外卖三大策略 [7] - 京东外卖618期间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品质餐饮门店入驻超150万家,全职骑手规模达12万人 [8] - 京东物流推出"秒送仓"仓配一体服务,降低商家即时零售入场门槛 [8]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调整 - 外卖大战本质是对流量入口的争夺,最终导向电商、本地生活等大消费市场 [6] - 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等业务至中国电商事业群,目标是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升级 [12] - 美团与阿里、京东的核心区别在于外卖是其利润支柱(占比超60%),而后者不依赖外卖盈利 [10] 淘宝闪购的战略意义 - 淘宝闪购通过高频即时零售需求带动淘宝交易转化,提升用户活跃度和规模 [14] - 阿里通过500亿补贴保障商家利润空间,倡导"卷自己不卷商家"的良性竞争 [19] - 即时零售被视为阿里新零售概念的延续,探索远场与近场电商结合的可能性 [17] 行业未来趋势 - 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在本地生活领域蓄势待发,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8] - 即时零售与电商协同模式逐渐跑通,品牌在天猫618期间加码即时零售成效显著 [16]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用户体验和商家生态,平台需平衡补贴与可持续经营 [20]
外卖大战硝烟四起,市场竞争要规范更要包容
第一财经· 2025-07-08 09:21
2025.07. 08 本文字数:1309,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硝烟四起的外卖大战,在反内卷的大背景下格外引人关注。 7月5日夜间,淘宝闪购、美团掀起了外卖大战,大量外卖红包如雨后春笋般撒落,部分外卖甚至可 以"零元购"。 这场事关"即时零售+电商+丰盈流量入口"的决战,各参与主体都在大战中获得了福利的精进,消费者 获得了消费者剩余,平台企业提升了数字资产价值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商家有了更多外卖平台可供选 择,骑手则获得了更多业务和选择机会。 方兴未艾的外卖补贴大战,各大平台争夺的是即时配送、新零售业务等的流量入口,尽管补贴本质是 一场变相价格战,但这背后较量的是各大平台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数字资产的贴现能力等,可看作是 国内市场在消费交易环节的一场系统性的竞相升级。支撑各大平台发出竞争性补贴的是,平台复杂多 元的盈利渠道和能力,以及多元化的商业场景,即补贴在商业上可看作是平台运营模式的内部转移定 价。 当前国内正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而外卖大战正用鲜活具象事件,为人们提供如何辨识正常商业竞 争与"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区别,从而有助于避免误判误伤。 当然,要有效保护正常市场竞争,需要在包容竞 ...
时报观察丨别让补贴大战成为“新内卷”
证券时报· 2025-07-08 08:25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 - 淘宝闪购推出500亿补贴计划引发"史诗级"外卖大战 推出"满25减21"、"0元购"等极端优惠活动 [1] - 即时零售市场成为电商平台争夺焦点 品类从餐饮扩展到数码3C、美妆、服饰等 是巩固用户黏性和生态卡位的关键战场 [1] - 当前竞争呈现同质化低价补贴趋势 部分平台将补贴成本转嫁商家 导致餐饮行业陷入"赔本换流量"的恶性循环 [1] 补贴模式可持续性 - 同质化补贴仅能短期抢占市场 消费者对平台无忠诚度 补贴减少即流失用户 [2] - 长期低价补贴扭曲消费预期 如"3.9元咖啡""2.9元汉堡套餐"破坏正常行业生态 [2] - 充电宝行业因价格战导致劣质产品流入市场 印证低价竞争不可持续且危害行业信任 [2] 行业竞争路径建议 - 企业护城河应建立在产品力与服务力 而非价格补贴 [2] - 需从短期利益转向长期价值构建 从价格战转向服务质量竞争 [2] - 有序竞争生态需各方共同维护 才能实现行业健康发展 [2]
电商平台发力即时零售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20
自5月上线以来,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已突破8000万。在高速增长过程中,淘宝闪购保持高质量的履约水 平,订单准时率达97%。 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宣布,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 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此次调整体现了阿里巴巴对内部资源整合和优化的重视,能够更好地协调各业务板块之间的资源分配 和战略执行,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保持饿了么、飞猪的公司化管 理模式,能够在业务决策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以适应不同业务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介绍,飞猪、饿了么、淘天合并后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更加完整的大消费服 务体系。特别是即时零售领域,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将加强协同,全面打通各项资源。 行业人士分析,过去两个月,淘宝闪购协同各方展现出的业务潜力,促使阿里进一步坚定了加大投入、 整合资源的决心。此次调整,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优惠与便利,也为品牌及商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和生意增长创造更大空间。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一起,描绘出阿里即时零售新蓝图,让基于淘宝天猫的闪购业务形成了新商业模式, 也给平台 ...
时报观察 别让补贴大战成为“新内卷”
证券时报· 2025-07-08 02:18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 - 淘宝闪购推出500亿计划,发起"史诗级"外卖大战,推出"0元购"奶茶、汉堡等促销活动 [1] - 京东和淘宝等电商平台争夺即时零售市场,因传统电商增长放缓,即时零售成为巩固用户黏性和未来消费生态的关键 [1] - 即时零售从餐饮扩展到数码3C、美妆、服饰等品类,成为平台战略重点 [1] 价格战的影响 - 外卖大战演变为同质化低价补贴,呈现粗放的"价格战"模式,商家被迫"赔本换流量",餐饮行业陷入低价竞争漩涡 [1] - 高额补贴导致商家利润空间被挤压,可能影响食品安全 [1] - 消费者因补贴力度选择平台,但补贴减少后购买热情下降,低价竞争难以培养长期用户黏性 [2] 行业生态与长期发展 - 低价补贴形成非常态化消费预期,侵蚀长期行业生态 [2] - 充电宝行业因价格战导致劣质产品流入市场,行业信任受损,凸显"内卷"危害 [2] - 企业应转向产品力与服务力,构建长期价值,避免低价竞争,实现行业健康发展 [2]
海澜之家20250707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海澜之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5年上半年市场表现 - 核心观点:市场表现相对波动,二季度线下流水保持单位数增长,主业盈利正向成长,但二季度规模利润可能小幅波动,主业收入和扣非利润仍正向成长 [2][4][5] - 论据:线下零售客流波动是多数品牌面临的挑战,海澜之家凭借高性价比定位、品类扩充、线下渠道革新和线上扩品类实现增长;去年二季度斯博兹收购带来一次性收益影响今年二季度规模利润 [4] 京东奥莱业务进展 - 核心观点:2025年初期发展迅速,二季度拓展速度放缓,三季度起进入加速开店期,新业务后续将贡献更多收入和利润 [2][6] - 论据:夏季是零售淡季,公司在打磨单店模型;截至目前已签约待开门店超17家,不少七八月份开店;冬季产品单价和毛利率较高 [6] 估值及股息情况 - 核心观点:估值回落至2025年约14倍市盈率水平,过去两年分红率超60%,当前股息率超6%,估值具有吸引力 [2][7] - 论据:作为行业龙头,主业表现领跑、新业务加速发展 [7] 新业态布局 - 核心观点:从多品牌矩阵尝试转向零售新业态布局 [2][8][9] - 论据:多品牌矩阵受宏观环境影响,子品牌收入贡献接近20亿但利润贡献有限;布局思博兹、FGC项目和京东奥莱项目 [8][9] 思博兹及FGC项目发展 - 核心观点:业务扩展,显著增加公司收入端贡献,计划2025年继续快速扩张 [2][10] - 论据:2024年4月并表后与阿迪合作推出FGC项目,截至24年底已开433家店;2024年5 - 12月实现收入约9.9亿元,利润约6700万元,按51%股权比例确认投资收益3000多万元 [10] 金海奥莱及京东奥莱发展 - 核心观点:以城市奥莱新业态进驻低线城市,三季度起加速开店,下半年收入和利润贡献提升 [4][11][12] - 论据:目前持有65%股份,已签约待开门店超17家,不少七八月份开店 [11] 海澜之家是否为优质红利资产 - 核心观点:仍是优质红利资产,股息率有吸引力 [12] - 论据:主品牌业绩波动直接影响股息,2025年二季度收入预计同比回正;与苏超赛事合作有望提振销售;渠道结构革新、直营店增加、电商和海外市场有增长潜力;子品牌减亏对股息率形成支撑 [12][13] 京东奥莱能否成第二驱动力 - 核心观点:目前对整体利润贡献有限,公司寄予厚望,计划拓展增强其作为第二驱动力的潜力 [13] - 论据:仅开设一家门店 [13] 京东奥莱开店速度与预期对比 - 核心观点:春节后开店速度放缓,6月新门店签约速度加快,预计七八月份进入开店加速期 [14] - 论据:截至6月底已开设23家门店,目前待开业门店接近20家,签约到开业需两三个月 [14] 京东奥莱在国内零售市场前景 - 核心观点:相较传统综合性奥莱有较大想象空间 [15] - 论据:位于城市中心或副中心购物中心,交通便利、面积小,能解决商场空置率问题,为品牌商去库存,与京东合作确保正品背书满足低线城市消费者需求 [15] 京东奥莱品牌入驻及折扣情况 - 核心观点:有多个品牌入驻,折扣力度大 [16] - 论据:划分十个大专区,运动服等专区以阿迪达斯等头部品牌为主,共90多个品牌入驻;有1.5折等代金券、3至6折常规优惠,新品不高于8折优惠并叠加代金券活动,与线上平台价格持平或略低 [16] 京东奥莱单店盈利能力 - 核心观点:盈利能力强劲 [17][18] - 论据:主力门店面积四五千平方米,每家店流水可达3000多万元,报表收入打五六折,整体经营利润率超10%,报表净利润率达20多个点;300家门店可贡献60多亿报表收入和10亿左右净利润 [17][18] 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海澜之家当前是值得重点推荐的投资标的 [19] - 论据:主品牌业绩企稳回升,全年业绩下修风险小,维持高分红率股息率可达6%以上;京东板块发展趋势良好,当前位置进可攻退可守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5 - 12月,思博兹实现收入约9.9亿元,利润约6700万元 [3][10] - 2024年海澜之家归母净利润为21.6亿元,主品牌贡献接近20亿元,团购定制业务贡献一到两个亿,兴业泰资博资并表期间贡献几千万,京东奥莱仅一家店几乎无贡献 [12] - 截至2024年底,海澜之家直营店达1500家,加盟店减至4300多家;电商收入从22年的28亿多增至24年的44亿,同比增长36%;海外市场在2024年底开设101家门店,实现3.5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1% [12] - 出售亏损子品牌“男生女生”每年减亏一个多亿,婴童装英氏自23年以来盈利,OBB和海澜优选亏损幅度小且逐步实现盈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