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总金额1400亿!京东方、TCL华星、惠科投资项目一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3 12:44
【集邦Display】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提升技术水平,面板厂需进行持续的投资。 据集邦Display观 察, 今年上半年,面板厂在OLED、LCD和MLED等领域 规划 了新的投资。 TCL华星( CSOT ) 计划收购第11代线(t6、t7)21.53%的股权,收购价格116亿元。 惠科( HKC ) 计划在四川南充投资100亿元建设MLED新型显示芯片项目;在长沙投资30亿元建设 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收购原柔宇的第5.5代柔性AMOLED产线,收购金额5亿元。 以投资领域来观察,OLED领域的投资金额占比最高,为45%,主要是第8.6代AMOLED产线的投 资金额较大。其次是LCD领域,占比20%。MLED领域占比19%, E-paper 领域占比9%。IC领 域的投资额占比不高,为6% 。 可见, 面板厂的主要投资金额当然还是放在了显示领域。 以厂商来观察,BOE的投资金额占比最高,为48%,主要是其第8.6代AMOLED产线的投资金额 较大。其次是HKC,占比34%,主要是其规划在多个地区投资MLED项目和 E-paper 项目,累计 金额较大。CSOT主要是在LCD领域 进行 投资,占比1 ...
总金额1400亿!京东方、TCL华星、惠科投资项目一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3 12:43
【集邦Display】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提升技术水平,面板厂需进行持续的投资。 据集邦Display观 察, 今年上半年,面板厂在OLED、LCD和MLED等领域 规划 了新的投资。 TCL华星( CSOT ) 计划收购第11代线(t6、t7)21.53%的股权,收购价格116亿元。 惠科( HKC ) 计划在四川南充投资100亿元建设MLED新型显示芯片项目;在长沙投资30亿元建设 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收购原柔宇的第5.5代柔性AMOLED产线,收购金额5亿元。 如果以最近1年半规划的投资项目来观察,国内三大面板厂投资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投资规模方面, 最近1年半国内三大面板厂规划的投资总金额约1,400亿元。 以投资领域来观察,OLED领域的投资金额占比最高,为45%,主要是第8.6代AMOLED产线的投 资金额较大。其次是LCD领域,占比20%。MLED领域占比19%, E-paper 领域占比9%。IC领 域的投资额占比不高,为6% 。 可见, 面板厂的主要投资金额当然还是放在了显示领域。 以厂商来观察,BOE的投资金额占比最高,为48%,主要是其第8.6代AMOLED产线的投资金额 较大。 ...
5月份深圳P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1%
深圳商报· 2025-06-13 12:39
深圳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深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 1% [1]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 2%,环比下降0 1% [1] - 1—5月平均PPI同比上涨0 4%,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 3% [1] 同比变化分析 出厂价格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 5%,其中采掘工业价格大幅下降23 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1 3%,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 0% [3] - 生活资料价格上涨3 1%,其中一般日用品价格显著上涨15 0%,食品价格微涨0 3%,衣着价格下降1 4%,耐用消费品价格持平 [3] 购进价格 -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同比大幅上涨17 9%,纺织原料类上涨1 0%,化工原料类上涨0 9% [3] -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7 1%,燃料动力类下降6 8%,木材及纸浆类下降5 1%,农副产品类下降3 3% [3] 环比变化分析 出厂价格 - 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上涨0 1%,其中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2 5%,采掘工业下降7 3%,加工工业持平 [3] - 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 2%,一般日用品价格领涨1 7%,食品微涨0 1%,衣着和耐用消费品均下降0 2% [3] 购进价格 -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环比上涨1 7%,纺织原料类上涨1 0%,农副产品类上涨0 4% [4] - 木材及纸浆类下降2 4%,燃料动力类下降2 1%,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下降0 6% [4]
腾讯云拿下一笔海外超级大单
华尔街见闻· 2025-06-13 11:40
全球云计算格局变化 - 印尼最大互联网科技巨头GoTo将即时出行配送业务Gojek迁移至腾讯云,金融业务GoTo Financial迁移至阿里云,这是东南亚迄今最大迁云实践[1][3] - 迁移决策基于腾讯云在性价比、基础设施能力、技术方案的优势,以及腾讯高层将其列为"最高优先级项目"的承诺[1][9] - 此举标志着中国云厂商具备与国际领导者正面竞争的技术实力,预示"中国技术"开始重塑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版图[1][2] GoTo迁云项目细节 - GoTo业务覆盖印尼2.7亿人口,服务该国近三分之二家庭消费,原有IT架构难以支撑业务扩张,采用多云架构成为最优解[5][6] - 迁移涉及Gojek千余个微服务,采用热迁移技术实现4小时54分钟平滑割接,比原计划提前1小时[17] - 项目目标包括降低50%以上运营成本,优化技术架构以实现更快速的新服务部署[18][19] 腾讯云战略突破 - 这是腾讯云首次获得东南亚本地科技巨头主干系统服务,大幅提升其在东南亚市场影响力[20][21] - 腾讯云全球基础设施已覆盖21个地区56个可用区,2024年亚太收入同比增长超50%,海外客户突破10000家[21][24][25] - 公司计划在中东投入1.5亿美元建数据中心,并在日本扩建第三可用区,加速海外布局[21] 中国云厂商出海趋势 - 阿里云计划未来三年在韩国、马来西亚等五国新建数据中心,全球运营87个可用区[27][28] - 全球云市场60%份额由AWS(30%)、Azure(21%)、谷歌云(12%)占据,中国厂商通过音视频、边缘计算等差异化产品竞争[29][30] - 中企出海浪潮催生本地化云服务需求,中国厂商凭借基础设施先行和生态绑定在亚太、中东形成优势[31][32]
从千万元到千亿元:零碳工厂投资背后的成本逻辑与产业阵痛|ESG新引擎
华夏时报· 2025-06-13 06:48
零碳园区与工厂建设政策推动 - 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4] - 广西、云南、福建等多地将零碳园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锡启动"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 - 零碳工厂被视为工业绿色转型的必答题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支撑 [2] 行业发展现状与成果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6429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27家 [3] - 累计推动培育省市级绿色工厂1.6万余家 [3] - 当前全球产业变革与绿色转型交织,工厂作为工业碳排放的核心单元面临转型压力 [2] 成本与技术挑战 - 单点检测设备监测成本超10万元,中小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 [2] - 中小型零碳工厂投资在数千万到数亿元,大型零碳产业园投资可达百亿甚至千亿元级别 [5] - 可再生能源设施安装、设备改造、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等前期投资成本高昂 [5] - 项目维护费用与运营初期折旧成本制约中小企业参与热情 [5] 市场标准与协同问题 -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数字化方案设计存在缺陷,数据联动性不强 [2] - 技术供应商与工厂业主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和市场割裂,技术匹配效率低下 [5] - 行业缺乏可规模复制的标准化建设范式,企业陷入"试错循环" [6] - 缺乏权威的技术集成展示平台,创新成果与终端用户之间存在触达壁垒 [5] 政策认知与产业协同 - 企业对最新零碳政策认知滞后,难以精准捕捉政策机遇和合规要求 [7] - 缺乏权威的技术路线指引,导致零碳转型方向不明、实施路径模糊 [7] - 需要搭建技术交流、成果展示、合作共赢的平台,促进全产业链协同 [7] - FCE2025中国工厂展将通过展览展示、案例征集等活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升级 [7]
协同推进车网互动
经济日报· 2025-06-13 06:04
不过,由于关系到交通、能源领域内多个部门、多类环节,电网公司、充电企业、汽车用户等主体可能 存在差异化诉求。因此,要深入推动车网互动成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让各方主体的核心诉求相 对均衡,这一规模化应用在基础设施更新与管理机制优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堵点、政策上的难 点,理应多措并举、协同推进。 一方面,提升技术成熟度。采用AI+边缘计算的技术融合方式,以车辆出行数据为基础,在后台系统建 立智能大脑,优化算力配置、强化算法供给,提升电网调度精准性。将边缘计算和分布式能源管理相结 合,实现车、桩、网的动态协同。 另一方面,优化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责任边界,形成职责清晰的联合体。制定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时 需有全链条开发思维,确保应用通信协议、功率调节、信息安全防护等标准的规范性、前瞻性与兼容 性。借鉴山东等地先行先试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式,众多车主参与充电运营商的整体性聚合,获得按照市 场规则结算的电费分成。深化"产学研",鼓励高校开设车联网、智能电网等交叉学科课程,并与企业成 立产业联盟、实训基地或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运营商要对充放电价格予以明示,将 电网需求响应时段清晰呈现,在充分尊重用户 ...
5G-A赋能前沿产业 产业链企业迎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6-13 02:27
5G-A技术应用与优势 - 5G-A覆盖范围达300-600米中低空,具备厘米级感知能力,可实时探测飞鸟、无人机等移动实体[1] - 5G-A超大带宽达10Gbps,支持超低时延传输高清画面并实时分析[1] - 5G-A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方面较5G显著提升,B端应用感受更明显[3] 低空经济解决方案 - 公司自主研发"万象智航"低空导航网,融合5G-A、北斗定位、AI大模型等技术,实现空域分层分级安全运行[1] - 系统通过5G-A和TDOA技术对黑飞无人机开展多源融合感知,雷视联动锁定目标位置[2] - 无人机在北斗高精定位和AI加持下可于狭窄区域安全飞行,巡检效率提升[2] 多产业场景赋能 - 低空经济是5G-A天然应用场景,5G-A基站可充当小型雷达实时监控无人机群[3] - L4+智能驾驶需5G-A支持零延时数据传输,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也有同类需求[3] - XR终端、裸眼3D、云设备等下一代消费电子依赖5G-A低延迟大通量传输[4][5] 运营商与产业链机遇 - 运营商推出5G-A套餐,预计带动DOU和ARPU两位数增长[6] - 5G-A基站密度增加使滤波器、天线、PCB等元器件需求成倍增长[6] - 金属滤波器将升级为陶瓷滤波器,元器件单价值量提升[6] 技术挑战 - 5G-A信号易受雨滴干扰导致感知误差,需算法补偿[7] - 高频段设备能耗比传统基站高30%-50%,需优化低使用时段能耗[7]
打通“最后一公里”:蔚来能源实现重庆换电县县通
中国青年报· 2025-06-12 21:48
统计数据显示,蔚来已在全国范围累计建设超3300座换电站,建成9纵9横14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布 局近千座高速公路换电站,连通全国超700个城市,实现全国主要城市间高速换电网络建设,累计为用 户提供超7600万次换电服务,基建示范效应明显。 同时,蔚来换电县县通的实践也为国家能源政策落地提供生动样本。蔚来换电站不仅是补能基建,还可 作为分布式储能节点,与电网进行互动。目前,蔚来换电站已成为"虚拟电厂"的一部分,通过储能和电 网调度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2024年4月,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与蔚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虚拟电厂 建设运营、车网互动型智能微电网、"光储充换-零碳"示范站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随着蔚来多品牌用户量的不断提升,蔚来换电站投资收益稳定,2024年开始,很多企业开始和蔚来合作 建站。2024年8月以来,蔚来能源在全国16个省级行政区实现产业合作,与31个合作伙伴达成合作签 约,其中有17家大型国资企业,包括陕投集团能动科技、云南交投经营公司等省级平台,武汉首义科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京辉)近日,随着重庆长寿区、綦江区、合川区、大足 区、巫溪县5座换电站同步上线,蔚来能源宣 ...
今夏最高用电负荷预计增长1亿千瓦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40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晨晨 "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电力供 应紧张情况。"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郝瑞锋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判断。 入夏以来,随着全国气温攀升,各地陆续进入迎峰度夏保障供电的关键时期。此前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 表示,综合研判,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约1亿千瓦,电力保 供面临一定压力。 去年,全国电力供应保障经受住了夏季高温、冬季寒潮等多重考验,28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而在 今年,全国电力消费继续增长,前四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多方从能源供应、运输和消费等环节入手,部署今夏能源电力安全稳 定供应。 煤价持续走低、库存同比提高 虽然去年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装机,但是从发电量和调峰能力来看,煤电依然是保障电力供 应的"压舱石"。从近年的情况来看,煤炭价格过高、电价疏导不畅导致火电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过大,曾是发 电侧电力保供的一大风险点。 6月10日,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公布的分析周报显示,CE ...
正力新能百亿动力电池项目即将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6-12 17:52
近日,从正力新能官方账号获悉, 其 银河B区基地25GWh汽车动力锂电池项目在6月7日举行封顶仪式, 正力新能董事长曹芳女士,正力新 能总裁陈继程先生出席见证。 该项目是 常熟高新区重点项目, 总投资100亿,占地面积约741亩,规划 产品覆盖BEV/PHEV/EREV多路径动力电池。 项目于2025年3月 份开工建设,6月即完成8万平米的钢结构厂房封顶,向行业展现了" 正力新能新速度 "。 今年4月 14日,正力新能 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全球发售1.215237亿H股, 首发募集资金10.05亿港元, 所得款净额约9.28亿港 元。 募集资金为其产能扩张、建设智能制造设施及柔性产线,核心技术研发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据悉, 项目一期计划将于2025年四季度投产。 届时,正力新能 将增设多条自动化新型锂电池生产线,采用新一代柔性数智化生产制造系 统,在保持品质和技术领先的同时推动量产能力突破,围绕六边形战士在规模化方向持续拓展。 这是 正力新能新一代软件定义的电芯工厂, 将在柔性制造、快速换型和软件定义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比如, 同一产线满负荷生产相同尺寸 不同电化学体系电芯产品的切换时间短至3天,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