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搜索文档
京新药业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金鑫药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地达西尼情况** - **销售情况**:2025 年上半年销售额突破 5000 万元,预计全年达 1.2 - 1.3 亿元,整体销售额逐月增长,从 3 月约 3 万盒到 6 月超 13 万盒,全年目标 18 万 - 20 万盒 [2][4][7] - **医院覆盖**:目前覆盖约 470 家医院,上半年新增 270 多家,目标年底覆盖 700 家,部分医院月均发货量达 4000 - 5000 盒以上 [2][7] - **销售节奏**:综合医院销售节奏比专科医院慢约 20%,公司采取病例分享和交流等措施提高医生熟悉度 [8] - **优势**: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疗效覆盖轻到重症失眠患者,能延长重度患者睡眠时间,缓解轻度患者入睡困难,优于仅适用于轻症患者的新靶点药物 [12][13] 2. **口服 RPA 情况** - **研发进展**:2025 年春节后启动临床一期试验,单剂量组完成四个,多次给药组完成三个,预计年内完成一期并启动二期,现有数据 LC 降幅良好 [6] - **开发进度**:国内开发进度排礼来和恒瑞之后,是国产第二位、整体第三位 [14] - **发展目标**:今年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并尽快启动二期,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伙伴,若国内一期数据好可能自行启动海外一期,若达成合作则与合作方共同开启海外一期 [14] 3. **创新药研发方向**:集中在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两大领域,精神神经领域包括抗抑郁、精神分裂等疾病治疗,心脑血管领域以降脂为核心,涉及降血脂和心衰治疗等 [3] 4. **精神神经管线发展** - **研发管线**:有四个候选分子进行最后筛选,预计今年申报治疗精神分裂症新靶点 IND,另有癫痫、慢性疼痛等多个分子在开发,活跃分子近 10 个,今年预计两个分子报 IND,明年上半年可能增至两到三个 [15][16] - **发展计划**:公司董事长及管理层关注其发展,未来专注精神神经类创新产品研发 [15] 5. **销售团队及代理商合作**:拥有约 80 多人自营团队,与多个区域专业代理商合作,自营团队和代理商各占市场份额约四五成 [10] 6. **院内外差价调整**:去年开始调整,采取逐步、有序方式,结合区域政策、合作伙伴诉求和医保局要求,今年逐级调整以应对经济形势影响 [4][17] 7. **财务表现**:2025 年二季度经营节奏改善,一季度因续约收入下降约 10%,二季度基本消除影响,上半年收入下降幅度收窄,利润预计与收入变化幅度相似或略好 [18] 8. **巨峰资产情况** - **重要意义**:是优质资产,每年给金鑫药业分红超 50%,基本为现金分红,分红比例六七十,收入和利润稳定增长,在细分行业国内领先 [19] - **未来计划**:支持其良好有序经营,有好机会考虑置换,若能获创新药资产或管线布局更符合公司战略 [19] 9. **回购计划**:计划金额 7 亿元,借鉴上一轮经验,若用于员工激励金额可能稍大,剩余未使用部分注销以缩小流通股比例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失眠治疗领域情况**:在中国沉寂近 20 年,集采前样本医院市场容量 60 亿元,集采后降至 40 亿元,近两年销售额回升至 60 亿元,需求旺盛,新药上市将推动领域发展 [11] 2. **地达西尼销售限制**:属于精二类产品,销售场景主要在院内,进入医院后无科室或医生限制,未来可能考虑开发低剂量 OTC 机型 [20]
先达股份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先达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增长原因**: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增长,一是西草酮涨价推动,二是新创新药比多奎早指上市后销售额大幅提升[3] - **二季度毛利构成**:二季度整体毛利约3亿元,洗澡桶贡献超1亿元,占比约30%,异恶草松、乙草烟等产品亦贡献显著,比多奎早指收入已入账约50%-60%,剩余部分7月入账[2][4] - **洗澡桶价格情况**:4 - 6月价格波动,目前大客户价格稳定在13 - 14万元,小客户接近14万元,预计四季度旺季结束后价格可能回落,但幅度待定,公司对外报价未下滑,维持大客户报价13万多[2][5][7] - **复产对市场影响**:印度无复产计划,一帆即使复产也难赶上旺季订单,对市场价格影响有限[2][6] - **成本控制情况**:去年下半年至今,通过焚烧炉工艺改进和新焚烧炉投运,成本控制显著改善,处于行业中上水平[2][9] - **葵草酮和吡唑葵草酯**:是水稻田除草剂,吡唑葵草酯市场空间更大,目标收入五六亿元,预计三到四年内实现,公司正进行试验和海外登记,扩大国际市场份额[2][10] - **创新药合作及登记**:北美小龙(北北小棕)与跨国公司合作,已签署保密协议,待取得登记证后签订正式协议,产品正在评审,需补充材料,预计下一次会议可能上会[2][11] - **创新药收入贡献**: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贡献约40 - 50万元,毛利2000多万元,预计七八月份有较大收入贡献[2][12] - **三季度订单及出货**:三季度订单已签至8月中旬后,预计9月烯草酮满产出货3000斤左右,上半年烯特铜毛利占比约30%,七八月份交付硝酮单价大致每吨13 - 14万元,预计第三季度价格高于第二季度或上半年3 - 4万元[4][16][18] - **未来毛利预期**: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可能增加超1亿元,2026年本丙草酮顺利获证预计贡献1.4 - 1.5亿利润,2027年利润或增至2 - 3亿[2][4][20] - **美国市场情况**:2025年6月订单结束,9月后处理2026年订单,因关税过高今年缺货严重,当前关税下降但仍有30% - 40%,价格优势仍在[21][22][23] - **产品销售占比**:除肖彤外其他产品上半年销售占比约60%,下半年约40%[24] - **未来发展预期**:2025年关注三季度系统价格持续性,四季度价格或回落,2026年关注创新药放量增长[4][25] - **创新药市场拓展**:海外市场体量约为国内四倍,计划自主登记并授权销售,预计2028年海外市场大幅增长[26] - **今年收益及重点**:2025年主要收益来源于涨价超额收益和西草酮意外收获,长期重点在于创新药研发、登记、推广和销售,还投入资金进行老产品环保处理和降成本[27] - **海外市场贡献**:预计光北草酮一个产品在海外市场能贡献至少五六个亿利润,增速快[28] - **制剂推广团队**:销售团队分为技术、市场和销售团队,总人数约320人,各区域有市场人员下沉一线[29] - **上半年传统原药毛利**:上半年传统原药总体贡献3亿多毛利,其他原药贡献约1.1亿[30] - **洗澡龙产品价格**:旺季价格可能下滑,但维持在10 - 11万左右,市场需求每年增加,会协商保持利润率[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疫情氟草胺原药**:主要用于出口,效果好,今年未贡献业绩,预计明年量产,正在测量并等待登记证[13] - **24滴丁酸**:今年销售量与往年相似,用于花生田登记,预计明年有结果,2027年真正放量,今年营收约1000多万元[14] - **公司生产能力**:满产情况下一个月大约能生产1200吨,实际一个月生产量约为1000吨[19] - **金泰控股创新药**:目前还没有继续接触,公司老板正在国外考察海外试验效果,包括水稻田启动登记等工作,需等待进一步结果[32]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711
山西证券· 2025-07-11 08:34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银行、通信、生物医药Ⅱ、新能源等行业及爱旭股份公司评论,涉及稳定币监管、AI算力、创新药进展、光伏产业链价格等内容,指出各领域发展动态与投资机会 [5]。 市场走势 - 2025年7月11日,上证指数收盘3509.68,涨0.48%;深证成指收盘10631.13,涨0.47%;沪深300收盘4010.02,涨0.47%;中小板指收盘6634.33,涨0.40%;创业板指收盘2189.58,涨0.22%;科创50收盘979.99,跌0.32% [4]。 行业评论 - 银行 - 2025年5月21日,中国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5月30日刊宪,8月1日生效,要求发行稳定币须申领牌照,符合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规定,利于稳定币和数字资产生态圈发展 [6]。 - 2021年国内多机关联合发文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6]。 - 2014年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7年末开始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交易金额达7万亿元 [6]。 - 2024年7月18日,香港金管局公布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名单;2025年6月20日,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建立跨境支付通协作机制 [6]。 - 随着稳定币监管完善和应用场景丰富,建议关注众安在线、国泰君安国际等公司 [6][7]。 行业评论 - 通信 - CoreWeave 7月3日宣布部署GB300 NVL72系统,预计2025年GB200出货量突破百万颗,GB300在25Q4放量,其出货将带来AI算力链投资机会,行业预计供需两旺,开启补涨行情 [9]。 - ORACLE签署300亿美金算力大单,北美四大CSP的AI算力需求增长,新兴AI云期望打破竞争格局,中东、欧洲、日韩主权AI增加算力需求 [9]。 - 中国星网新领导班子就位,有望加速低轨卫星互联网建网和商用,当前卫星互联网投资处于主题阶段,未来将向订单逻辑转变 [9][10]。 - 建议关注海外算力、卫星互联网、AI物联网相关公司,本周市场涨跌不一,设备商、光模块、IDC板块涨幅居前 [13]。 行业评论 - 生物医药Ⅱ - PD - 1(L1)/VEGF双抗是潜在肿瘤免疫基石药物,可治疗多种肿瘤,安全性良好,多款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14]。 - 依沃西在一线PD - L1阳性、一线鳞状、二线EGFR突变NSCLC III期临床达到PFS终点,在结直肠癌、头颈鳞癌、胆道癌一线II期临床获益明显 [14][15][16]。 - PM8002在一线TNBC Ib/II期、二线SCLC II期临床生存获益突出,707在NSCLC、结直肠癌II期临床ORR获益明显 [16]。 公司评论 - 爱旭股份 - 7月10日,爱旭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亿至-2.8亿元,Q2归母净利润0.2 - 1.3亿元,扭亏为盈因ABC组件产销两旺、海外占比提高、运营效率提升 [16]。 - 7月4日,公司定增获上交所审核通过,表明BC新技术获顶层认可 [16][17]。 - ABC组件效率领先,较TOPCon溢价显著,公司坚持差异化战略,成长空间大 [20]。 行业评论 - 新能源 - 多晶硅价格持平,硅料提价因企业亏损清库存,下游拉晶企业观望,新订单成交量有限 [21]。 - 硅片价格结构性下降,受硅料报价上涨影响,下游提货加快,库存降低 [21]。 - 电池片价格结构性下降,7月排产环比下降3%,厂商低价惜售,库存压力上升 [19][22]。 - 组件价格持平,硅料涨价未传导至下游,需求端项目未大规模启动,预计价格弱势下行 [22]。 - 光伏玻璃价格结构性下降,3.2mm镀膜玻璃价格持平,2.0mm镀膜玻璃价格下降1.82% [22]。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供给侧改善、海外布局、电力市场化、国产替代方向相关公司,建议关注信义光能等公司 [22]。
我国脑图谱研究系列成果集中发布 解密人类大脑有了关键手段
快讯· 2025-07-11 08:06
脑图谱研究突破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多国科学家实现单细胞分辨率下从啮齿类到灵长类的脑图谱绘制跨越 [1] - 十项重要成果在《细胞》系列期刊以专刊形式发表 [1] - 研究覆盖爬行类、鸟类、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人类等关键物种 [1] 研究成果意义 - 扩充国际脑图谱在跨物种比较和时空动态解析方面的内涵 [1] - 推动从结构到功能研究的跨越 [1] - 为解密大脑提供全新视角与关键手段 [1]
晨光生物2025上半年预盈超2亿 加码技改主力产品优势领先
长江商报· 2025-07-11 07:52
7月9日晚间,晨光生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2亿元—2.32亿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102.33%—132.38%。 晨光生物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棉籽类业务行情回暖,实现扭亏为盈。此外,辣椒 红、辣椒精、甜菊糖苷等植提类业务的毛利润也同比增长,从而推动公司整体业绩上升。 长江商报消息 晨光生物(300138.SZ)业绩逐渐恢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晨光生物已成为国内植物提取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全球植物提取 行业位居第一梯队。公司已有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三大主力产品位居世界第一或前列。 晨光生物正在加码技改和项目建设,随着业绩回暖,有望进一步支持公司业务布局。 进入2025年,棉籽类业务行情回暖,同时辣椒红、辣椒精、甜菊糖苷等植提类业务的毛利润也同比增 长,带动公司实现扭亏。根据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预计为2.02亿元—2.32亿元,较上 年同期的9983万元增长102.33%—132.38%。 在此前的调研会上,晨光生物表示,2025年棉籽业务情况得到改善,上个生产季度采购的棉籽到现在实 现正常生产交货,未来逐渐扩大60%含量蛋白 ...
【汉中】夯实制造业硬实力 释放发展新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7-11 07:51
汉江药业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70年,旨在缓解西安等地用药紧张问题,专注于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医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目前拥有4间高端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车间、1间口服液体制剂车间和甾体激素类综合制剂车间 [1] - 产品覆盖甾体激素类、驱虫类、心脑血管类、抗真菌类等多种药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汉江药业生产技术与环保 - 车间配备自主研发的药物反应炉,采用全密闭管道实现自动投料,提高药品纯度和质量 [1] - 设备外设有尾气检测装置,可实时分析气体成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生产污染 [1] - 工厂配备蓄热式焚烧炉、特殊污水处理装置、密闭地上管道等废料处理装置,确保排放合规达标 [1] 汉江药业研发创新 - 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建有省级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多次获得科技领域重要奖项 [2] - 自主研发的生产设备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固达数控公司概况 - 主要生产数控双侧铣床等16种高端智能装备,核心部件及控制系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2] - 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远销欧洲等地 [2] 固达数控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的数控龙门铣床仅需1台设备即可完成传统4台设备的工作量,效率提升4倍(5天完成传统20天工作量) [3] - 具备精准高效的自动量测功能和高品质铣削加工性能 [3] 汉中市产业发展规划 - 南郑区工业园区计划完善上游配套和产业链,招引铸件、软件研发等企业,形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产业链 [3]
研究生艰难上岸后,他们决定退学
虎嗅· 2025-07-11 07:44
近年来,尽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进入研究生体系的门槛相对降低,但学生面临的学业和心理压力并未随之减轻。相反,在学术 要求、就业焦虑与个体期待的多重夹击下,不少顶着名校光环的研究生陷入持续的内耗与倦怠之中。 当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通过考研延缓就业压力,名校研究生退学,听起来就像是一次掉队。 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388万人,计划招生总人数为87.22万人,这意味着有将近300万人落榜。而在中国高校在校大学 生(包括本科硕博)中,每年约有50万人退学,在校生主动退学率接近3%。在研究生群体中,未按期毕业者占比高达四分之一。 "像只老鼠一样,"她回忆,"我干的是一件这么大逆不道的事。" 导师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她不敢直接敲门,只在门口踟蹰。这位导师是出了名的脾气大,一言不合就拍桌子骂人。大家背后称他是"院里的牌 面",一边调侃,一边敬而远之。 她把退学表夹在文件夹里,站在办公桌前,把文件小心地推了过去。 他们曾是被家人和老师寄予厚望的"尖子生",如今却在课题中止、实验半途、论文未完的情况下选择离开。他们为什么选择放弃?我们找到 几位退学的研究生,想要了解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经历与思考。 他们 ...
上海医药受益并购净利预增15亿 销售费两连降控股股东增持显信心
长江商报· 2025-07-11 07:3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加15.08亿元,涨幅约52% [2][3]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3.33亿元,同比下降13.56%,但通过收购和黄药业股权扭转下滑趋势 [4] - 2024年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均创历史新高 [5] 收购与财务影响 - 完成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持股比例从50%增至60%,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会计核算方式变更带来投资收益增长 [2][3] - 根据会计准则,对购买日前的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3]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37.31亿元,同比下降9.62%,医药商业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 [5] - 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3.95%,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85亿元,同比增长1.05% [5] 成本控制与研发投入 - 销售费用连续两年下降:2023年139.02亿元(-2.64%),2024年127.14亿元(-8.55%) [7]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27.61亿元,同比下降16.11%,营销模式转型优化自营终端能力 [8] - 研发费用连续三年增长:2022年21.12亿元(+6.29%),2023年22.04亿元(+4.35%),2024年23.94亿元(+8.64%) [9]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4.97亿元,同比微降0.88% [10] 股东行动与分红 - 控股股东上实集团增持H股74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1.995%,显示对公司发展信心 [11]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57.46亿元,其中A股114.14亿元,港股43.32亿元 [12]
华大九天研发费率超70%致净利降45% 重组芯和半导体折戟市值单日蒸发32.8亿
长江商报· 2025-07-11 07:32
重组终止及市场反应 - 公司决定终止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推进3个半月后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而失败 [1][6] - 消息公布后次日股价下跌5.27%至108.64元/股,单日市值蒸发32.8亿元至589.85亿元 [1][6] - 本次重组是公司被中国电子集团入主后的首单资产重组,原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并募集配套资金 [3][4] 标的公司芯和半导体背景 - 芯和半导体为EDA工具软件研发企业,2023-2024年营收从1.06亿元增至2.65亿元(+150.38%),净利润从-8992.82万元扭亏为4812.82万元 [4] - 标的资产总额4.41亿元,负债1.1亿元,所有者权益3.31亿元(截至2024年末) [4] - 芯和半导体曾于2025年2月启动IPO辅导,重组终止导致其曲线上市计划中断 [1][4][5]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采用"自研+并购"双轮驱动战略,2024年研发费用8.68亿元(+26.77%),占营收比例达71.02% [2][7] - 2024年研发技术人员914人,占总员工76%,通过收购亚科鸿禹、菲斯力芯等企业补足EDA工具短板 [7][8]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75亿元(同比降5.9%),营收2.34亿元(+9.77%),扣非净利润-38.78万元(同比改善97.65%) [8] 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年营收12.22亿元(+20.98%),但净利润1.09亿元(-45.46%),扣非净利润亏损5706.77万元(上市后首次) [2][8] - 销售费用2.33亿元(+40.28%),管理费用1.55亿元(+21.74%)加剧利润压力 [8] - 境外收入5774.61万元(-13.32%),占比降至4.72%,反映国际贸易摩擦影响 [8]
中国医药企业破浪扬帆加速全球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1 07:25
中国医药工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中小型医疗器械与设备生产国,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1] - 国内市场规模庞大且产业链完整,为生物医药企业海外拓展奠定基础 [1] - 医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内生动力强劲 [1] 政策与创新驱动 - 药品审评审批提速,新药获批上市与纳入医保时间缩短,加入ICH为创新药出海开辟快车道 [2]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动传统制药企业转型升级,行业集中度提高 [2] - 监管改革政策涵盖研发创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领域,激发产业活力 [4] 创新药出海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3] - 产业国际化从中间体、原料药出口转向创新产品全方位出海 [2] - 创新药研发从"跟跑者"迈向全球舞台中央,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果 [3] 出海策略与经验 - 精选国别分层布局、法规先行主动沟通、卓越运营深耕本土为东南亚市场关键策略 [4] - 技术授权、本土化生产和构建合作伙伴网络是实现目标市场快速渗透的有效方式 [5] - 制剂国际化经历从低端到高端、从仿制药驱动到创新药对外授权的转型 [5] 行业协作与生态构建 - 呼吁行业抱团出海,监管部门深化国际合作以铺设"政策航道" [3] - 需搭建涵盖CRO/CDMO、咨询法律金融中介、信息共享的全链条服务平台 [3] - 医保商会将协助应对风险挑战,在规则制定、资源嫁接等方面发挥平台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