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大利好!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0:18
医保目录新政核心内容 -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配套文件 包括申报指南、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和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 [2] - 新政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预计将纳入二三十种创新药 弥补基本医保目录空白 [6] - 商保创新药目录采用协商机制 不同于基本医保谈判 医保部门搭台让商保公司与药企直接协商价格 [6] 商保创新药目录运作机制 - 商保公司可根据支付能力设计不同保险产品 向医保部门申请纳入目录内药品 形成差异化保障清单 [6] - 医保部门将筛选有规模、有经验的商保公司参与协商 适当考虑覆盖面 保司意见将起重要作用 [8] - 目录一年一调整 专家预测更多创新药将被设计到短期健康险产品中 [8] 对医药行业影响 - 符合条件的独家药品可单独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 或同时申报商保和基本目录 [8] - 创新药最终市场表现取决于协商价格、需求、竞争力及实际进院与报销情况 [9] -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申报已启动 7月10日至20日企业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申报 [9] 政策意义 - 新政有利于商保公司扩大保障范围、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6] - 通过三方协商机制 创新药价格将低于原有市场价 提升药品可及性 [6] - 动态调整机制为公众选择药品提供参考依据 促进惠民利民 [6][8]
刘国中:加快医药创新发展 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快讯· 2025-07-10 20:13
医药创新发展政策导向 - 强调强化协同攻关和政策落实以推动医药创新发展 [1] - 加强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 - 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发展 [1] 医药产业优势与发展方向 - 发挥我国在产业体系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1] - 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医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产学研合作机制 -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1] -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攻关 [1] - 提高医药科技创新水平 [1] 研发重点领域 - 在药物、疫苗和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寻求突破性成果 [1]
商保创新药怎么谈?解读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新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9:52
医保目录新政核心内容 -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配套文件 包括《申报指南》《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等 [1] - 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预计首批纳入20-30种药品 将弥补基本医保目录空白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采用协商定价机制 与基本医保目录谈判机制形成差异 [1] 商保创新药目录运作机制 - 医保部门搭建协商平台 以商保公司为主导与药企进行价格谈判 最终价格将低于市场价 [2] - 保险公司可根据支付能力设计差异化产品 向医保部门申请纳入目录内药品 形成保障清单供公众选择 [2] - 医保部门将筛选有规模、有经验的商保公司参与协商 适当考虑公司覆盖面 [2] 对医药行业影响 - 医药企业可单独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 或同时申报商保目录和基本目录 [3] - 医保部门将强化基本目录与商保目录的衔接 实际效果取决于药品价格、市场需求及报销情况 [3] - 专家预测更多目录内创新药将被设计到短期健康险产品中 因目录实行年度动态调整 [3] 市场影响分析 - 对商保公司形成政策利好 既扩大保障范围又降低运营成本 [2] - 商保公司参与目录制定的话语权成为关注重点 协商过程将遵循市场原则 [2] - 动态调整机制为公众选择药品提供参考依据 有利于商保公司提升竞争力 [2][3]
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官方辟谣
证券时报· 2025-07-10 19:47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辟谣 - 核心观点:近期关于"7月起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的自媒体文章内容纯属谣言,官方明确表示不存在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情况 [2][5] - 政策背景:医保改革是按照中央部署和《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推进的,旨在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机制,不涉及取消个人账户 [5] - 改革实质:此次改革是在不增加社会和个人额外负担的前提下进行的机制优化,并非取消个人账户 [5] - 历史情况:类似谣言在2023年10月就曾出现并被辟谣,此次是虚假信息的再次传播 [5] - 官方态度: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公众应以官方渠道信息为准,对来源不明的"内部消息"保持警惕 [8]
财报解读|药明康德半年报业绩预喜,增速高于一季度
第一财经· 2025-07-10 19:35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07.99亿元,同比增长约20.64%,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4.24% [1] - 公司预计本期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5.61亿元,同比增长约101.92%,增速明显高于2025年一季度的89.1% [1] - 公司出售持有的药明合联部分股票预计收益约32.1亿元,对净利润增长有显著贡献 [1] - 扣除出售联营公司股权收益后,公司预计本期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15亿元,同比增长约44.43% [3] - 公司预计本期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55.82亿元,同比增长约26.47% [3] 行业动态 - 2025年以来A股及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有回暖趋势,部分生物科技企业成功实现再融资 [3] - 医药外包(CXO)行业可能受益于下游生物科技行业景气度回升 [3] -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医药外包板块下半年有望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国内需求复苏 [3] - 临床前CRO和CDMO企业收入主要依赖海外大药企订单,当前已出现增长迹象 [3] 未来展望 - 公司曾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将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比增幅达到10%至15% [4] - 公司预计2025年整体收入将达到415亿至430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幅为5.76%至9.6% [4] - 若达成上述目标,公司整体收入将突破2023年在新冠商业化需求驱动下形成的营收峰值 [4]
畅通消费循环,“北京方案”优化住房、汽车消费供给——支持公积金“既提又贷”、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28
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北京市政府印发《行动方案》提出24条措施 从居民增收减负 服务消费体验 商品消费动能等六方面优化消费供给 提升消费品质 2030年目标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 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地标 [1] - 政策聚焦住房和汽车消费痛点 支持公积金"既提又贷" 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 旨在降低购房门槛 提高二手车流通性 缓解家庭购车难问题 [1][2][4] - 方案强调收入增长对消费的锚定作用 提出健全最低工资调整机制 一季度北京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5.6% 当前月最低工资2420元 [6] 住房消费政策优化 - 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区供应住宅用地 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 支持公积金提取支付首付同时申请贷款 将研究"带押过户"政策 [2] - 公积金新政预计降低购房者前期资金压力30%-40% 二手房交易环节可减少3-5个工作日 专家认为政策将释放刚性需求并提升市场流动性 [2][3] - 中指研究院预测北京后续可能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延长还款期限 政策对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效应 未来或有20+城市跟进优化公积金政策 [3] 汽车消费生态完善 - 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 重点解决家庭"久摇不中"问题 当前北京油车指标中签率家庭仅1% 个人低至0.1% 56.3万家庭与256.8万人竞争9600个指标 [4] - 政策将拓展汽车改装 租赁 赛事及房车露营后市场 行业共识认为取消限购是趋势 国家信息中心指出放松限购可立即释放10%-15%消费潜力 [4] - 北京作为少数仍实施限购城市 今年3月国家文件已要求分年限保障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政策调整或使年新增汽车消费达50-80亿元 [4] 服务消费升级措施 - 深化"演艺之都""博物馆之城"建设 发展线上演出 直播拍卖等新业态 前6月北京互联网诊疗量达111.59万人次 同比增长44.98% [5] - 培育美丽健康 家政服务等消费业态 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智能健康产品开发将获支持 预计医疗新型服务业态规模年增速超20% [5] - 文娱消费弹性空间大 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持续增长 政策着力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 平台企业将获鼓励开展精准对接 [5] 居民收入增长机制 -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当前北京小时最低工资26.4元 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超60% 一季度拉动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 [6] - 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劳动力增收 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红率 证券机构需丰富养老金融等第三支柱产品 [6] - 财产性收入渠道拓宽涉及股票 基金等多类金融产品 预计政策将使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从当前8%提升至12%-15% [6]
为什么这些医疗黑科技诞生在绵阳?
创业邦· 2025-07-10 18:43
核医疗产业集群发展 - 绵阳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已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高达223亿元 [4] - 园区聚集了15家重点企业和8个科研平台,形成核素核药、核诊疗装备和核医疗中心三大板块 [11] - 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25.1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0亿元 [19] 先进技术突破 - 中玖闪光推出X-Flash与e-Flash放疗设备,治疗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1秒以内 [6][8] - 中广核技下线230MeV回旋加速器,实现质子治疗系统核心部件自主化生产 [9] - 中物院二所实现无载体镥-177居里级国产化批量生产,产品达欧洲药典标准 [16] 产业链协同优势 - 中广核技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与先通医药形成"就近生产,即时使用"供应模式 [11] - 绵阳研究堆成为碘-131、镥-177全国最大供给地,推动十余种同位素规模化生产 [11] - 长虹集团持股中玖闪光44.56%,助力Flash放疗技术产业化 [18] 科研制造基础 - 绵阳聚集20家国家级国防科研院所和260个创新平台,拥有26位两院院士 [23] - 玖谊源公司打破欧美日垄断,医用回旋加速器出口40个国家 [17] - 西南科技大学2006年成立核科学技术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 [23] 资本与政策支持 - 2021-2023年绵阳市政府通过130亿元专项债支持核医疗基建与科研 [27] - 游仙区成立3.1亿元白鹭基金聚焦核技术应用领域 [27] - "人才十条"政策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最高资助团队2000万元 [24]
议程持续更新!读者福利!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7-10 18:13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地点: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3]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3] - 参会规模:约500人[3] - 主办单位:思宇MedTech、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3] - 协办单位:启迪之星、禾芫科技孵化器、中关村科学城CGT产业孵化中心[2] 会议议程 - 10:15-10:35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探讨》 赵阳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生物科技部副主任[4] - 10:35-10:55 《可穿戴脑机接口与精神疾病诊疗》 左年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4] - 10:55-11:15 《医疗器械行业2025产业趋势和投资策略》 王在存,中信建投证券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4] - 11:15-11:35 《国产CT影像设备创新之路》 刘圣慧博士,赛诺威盛CSO首席科研官[4] - 11:35-12:15 圆桌环节[4] - 14:00-14:15 《多模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成式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弓孟春,神州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4] - 14:15-14:30 《AI+神经科学:重塑脑健康的未来防线》 范向民,中科睿医董事长,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4] - 14:30-14:45 《AI超声赋能肌骨临床--技术革新的未来图景》[4] - 14:45-15:00 《脉冲电场消融行业发展:从颠覆性外科能》[4] 报名信息 - 报名链接:https://hdxu.cn/1fwan[8] - 优惠信息:58元票的价格可变为0元[8] 其他活动信息 -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1][8] - 即将召开的活动: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8]
中红医疗:子公司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延续,拟6.97元收购东南亚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7-10 18:09
医疗器械注册证延续 - 子公司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近期取得3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延续,包括2项江西省药监局颁发的Ⅱ类注册证和1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Ⅲ类注册证 [1][2] - 注册证有效期分别延长至2030年8月23日(一次性使用无菌护理包)、2030年10月19日(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带针)、2031年1月24日(医用敷贴) [1][2] - 产品适用范围涵盖医疗采血/输液护理、液体抽吸/注入、留置针固定等临床场景 [2] - 注册证延续将保障原有产品持续销售,增强公司在一次性医用耗材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 东南亚SEA3公司收购 - 拟通过子公司中红香港(持股52.5%)和恒保国际(持股22.5%)以6.97元现金收购东南亚SEA3公司75%股权 [3][5] - 交易后计划增资7567.94万元(中红香港出资5297.55万元,恒保国际出资2270.38万元) [5] - SEA3公司主营医疗级手套生产,持有欧盟ISO13485、CE认证及美国FDA 510(k)认证,具备欧美出口资质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SEA3公司总资产1.36亿元,净资产-492.4万元,2025年Q1营收655.62万元,净亏损372.21万元 [6] 战略布局与业绩表现 - 收购旨在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拓展东南亚手套产能布局 [6] - 2025年Q1公司营收6.29亿元(同比+15.45%),归母净利润1892.11万元(同比+1369.95%) [7][9] - 二级市场方面,7月10日收盘价12.4元,总市值53.18亿元,当日成交量3.85万手 [9]
十二城巡回宣介收官,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招募全国创客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7:43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概况 - 大赛以"湾创未来 粤聚英才"为主题 旨在为内地创业者搭建链接湾区资源的黄金桥梁 [2] - 活动覆盖北京 上海 杭州等12个城市 举办27场宣介会 吸引超1500名高校师生 投融资机构及初创企业代表参与 [2] - 政企学研多方联动 包括10省市人社部门 港澳特区政府及多所重点高校共同推进 [5] 赛事组织与参与机制 - 设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等五大前沿赛道 [8] - 采用初赛(书面评审) 复赛/总决赛(现场路演)三级赛制 面向所有有意向在湾区创业的团队开放 [8] - 报名截止时间为7月31日 港澳项目可通过注册公司或团队含港澳居民方式参与 [9] 参赛支持政策 - 最高奖金达50万元 配套提供品牌赋能 资源对接等多元化扶持 [8] - 构建"政策支持+赛事引领+长效赋能"生态 提供成果转化 投融资等全链条服务 [8] -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孵化基地展示载体优势 投融资机构现场介绍基金投向 [5] 参赛资格要求 - 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无知识产权纠纷 成员无犯罪记录 [11] - 已成立企业须在2020年1月1日后注册 且非上市公司(新三板除外) [11] - 团队不超过5人 港澳项目需满足注册公司或包含港澳居民/在校生条件 [11] 战略意义与区域协同 - 大赛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促进内地与港澳青年深度合作 [5][8] - 通过赛事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 推动创业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5][8] - 依托大湾区庞大人口与经济规模 为参赛项目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