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产业基金|苏州发布两大百亿级基金;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2
苏州发布两大百亿级基金 近日,苏州发布两大百亿级基金,瞄准人才与重大产业发展;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以下简称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规模 达到155亿元。 此外,北京、西安、广州等地均有新基金设立,投资方向涵盖文化科技、人工智能、数字产业等领域。 近日,苏州发布两大百亿级基金,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即苏州人才壹号基金,由苏创投集团作为发起人,总规模100亿元,首期25亿元,存续期15年。同 步设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青年创业等子基金,重点投向领军人才、赛事选手、初创企业和硬科技,为人才发展构建全生命周期金 融支持体系。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市、区两级国资联动设立,苏产投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专注于重大产业领域的"链主级"项 目,助力苏州"1030"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呼和浩特将设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近日,在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呼和浩特发布《关于促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呼和浩特将设立总规 模不低于30亿元的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同时,每年再安排1300万 ...
官宣!宇树启动IPO,王兴兴持股35%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1
公司上市进展 - 宇树科技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2] - 辅导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7月7日,辅导机构最早将于2025年10月评估公司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 [4][2] - 辅导工作安排包括法规知识学习、公司治理完善等内容,计划在2025年7月至9月实施 [5] 股权结构与控制人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兴兴直接持有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控制10.9414%股权,合计控制34.7630%股权 [2][6] - 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注册资本为36,401.7906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兴兴 [6]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完成C轮融资,规模接近7亿元,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字节系基金)、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投后估值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7] - 首程控股旗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向宇树科技追加投资 [8] 产品与商业化 - 公司产品线覆盖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机器人组件,出货量位居国内乃至世界前列 [8] - 预告将推出数千美元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新品 [8] - 与智元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规模为1.24亿元 [8] 财务与运营 - 公司年度营收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约1000人 [8] - 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五年实现盈利 [8] 行业分类 - 公司行业分类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及通用设备制造业(C34) [6]
港股“科技双雄”你方唱罢我登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上探2%,创新药热度持续,520880连涨8日
新浪基金· 2025-07-18 20:11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18日港股持续走强 恒指和恒科指均上涨超过1% 科技和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 [1] - 科网板块领涨 哔哩哔哩-W上涨超4% 阿里巴巴-W上涨近3% 快手-W上涨超2% 小米集团-W和美团-W上涨超1% 腾讯控股跟涨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一度上涨逾2% 收盘上涨1.61% [1] - 创新药板块震荡整理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早盘冲高逾1% 午后回落 尾盘再度发力收涨0.61% 日线转阳 自7月9日以来已连续8日上涨 [2] 行业分析 - 港股稀缺性资产主要集中在互联网 新消费 创新药和红利等领域 基本面修复和资金面改善有望推动港股市场继续上行 [4] - 科技和新消费是港股市场两条成长主线 科技方面建议关注AI 智能辅助驾驶 机器人和创新药等领域 [4] - 宏观环境 AI技术发展和市场结构优化三大因素将共同推动港股下半年维持反转行情 建议关注互联网板块 创新药板块和技术进步催生的消费新方向 [4]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本轮行情启动至6月末累计涨幅超28% 优于恒指和恒科指同期表现 区间最大涨幅达56.21% [4]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5年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 2021年-36.61% 2022年-23.01% 2023年-24.74% 2024年23.04%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58.95% 领涨创新药指数 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达75.85% [6]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发布以来各年度涨跌幅为2021年-22.72% 2022年-16.48% 2023年-19.76% 2024年-14.16% [7] ETF持仓情况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重仓"ATM三巨头" 合计持有"阿里系" "腾讯系" "小米系"权重达61.06% [4]
华东理工大学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本硕贯通培养
中国青年报· 2025-07-18 20:07
创新创业学院成立 - 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正式成立,由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工程创新实践中心联合组成 [1] - 学院以工程创新为核心,技术转化为路径,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目标分层分类培养"强能力、善落地、宽视野、有担当"的创新英才和创业领袖 [1] 人才培养模式 - 采用本研贯通培养,课、训、赛、创一体管理模式,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结合问题 [3] - 协调科技教育、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贯通融合 [3] - 打通企业出题师生答题渠道,以科技创新竞赛促进成果转化 [3] AI双星育人目标 - 设计AI双星育人目标,培养"有智、有识、有能、有责"且"懂科学、会技术、能应用、善革新"的新时代人才 [5] - 近一半学生采用交叉复合型培养模式,10%加入本博贯通拔尖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等 [5] 学科研讨与创新 - 开展横跨文、理、工等学科的分组研讨,聚焦交叉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等议题 [5] - 探讨"学院何为""学科何为""专业何为",为智慧工程教育提供新思路 [5]
中国消费名品产业创新大赛在西安启动
环球网· 2025-07-18 20:07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敏介绍,大赛以"人工智能赋能消费品工业创新发展"为主题,聚 焦产品创新、技术攻关、消费新场景三大方向,构建"需求牵引研发—赛事淬炼方案—市场反哺创新"政 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机制,挖掘一批利用AI技术精准解决行业痛点、提升制造效能、 引领品牌升级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产品创新方向围绕适老化设计、智能家居、功能性纺织服装、新国潮文创四大领域,聚焦产品功能创新 和场景适配,挖掘一批顺应消费升级需求的创新产品。技术攻关方向瞄准电动自行车智能交互、婴配乳 粉配方开发、现代食品标准化加工、服装智能裁剪等八项关键技术,聚焦行业共性难点问题,挖掘一批 易复制推广的引领性解决方案。消费新场景方向锚定人工智能与消费场景融合应用,围绕消费数据驱动 产品设计、智能感知引领体验升级、数字全域营销助力品牌推广三大核心场景,挖掘一批适配消费新风 向的前瞻性案例。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康宁介绍,三秦大地上诞生了西凤、美羚、安康富硒茶等家喻户晓的本 土品牌,培育了居家照护、智能家居、柔性定制等领域的诸多"新兴力量",为加快构建中国消费名品方 阵增添一抹亮色。此次中国消费名品产业创新大赛 ...
北斗及视觉融合、光计算与人工智能、先进玻璃材料等专题论坛举办
环球网资讯· 2025-07-18 2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正在北京持续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 会,近日分别举办"基于北斗及视觉融合的大型风电设备安全状态""光计算与人工智能""先进玻璃材料 技术与产业发展"三场专题论坛。 "基于北斗及视觉融合的大型风电设备安全状态"专题论坛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承办,发电、电网、 能源、电力建设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和北斗相关科技领域的11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 专家代表还分别以"基于北斗+视觉融合的新能源发电场站安全监控""北斗+AI融合技术在新能源电力中 的应用与展望""北斗赋能风电安全监测与发电能效提升""高可信、快响应、低虚警风力发电机塔健康监 测系统""电力行业北斗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技术探索"为题作报告,聚焦大部件运输路线监测、风力发 电零部件可靠性、单北斗与融合北斗的优势与区别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 该论坛总结建议,通过学术交流不断细化北斗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分类,持续增强北斗系统的竞争力;通 过协同合作,探讨研究如何将北斗短报文技术更高效地应用于能源行业的广泛领域;通过跨行业协作创 新,将北斗技术与人工智能、低轨卫星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驱动能源 ...
牛市氛围点燃做多热情!有色金属领涨两市,有色龙头ETF劲涨2.15%!TDI供应告急价格飙涨,化工ETF摸高2.28%
新浪基金· 2025-07-18 20:0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5% 深证成指涨0.37% 创业板指涨0.34%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5710.55亿元 较上一日增量316.8亿元 [1] - 有色金属板块领涨 锂业股和稀土股表现突出 有色龙头ETF(159876)盘中涨幅达2.64% [1][4] - 化工板块表现强势 化工ETF(516020)涨幅达2.28% [1][12] - 港股科网龙头表现亮眼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涨幅达1.61% [1][18] 有色金属行业 - 有色金属板块年内累计上涨20.08%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首 [4] - 稀土板块受四大利好推动:国家安全部截断稀土非法出境渠道 内蒙古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人形机器人需求爆发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最高预增2014% [5] - 锂板块受青海锂盐湖停产事件影响 市场解读为供给收缩信号 盐湖提锂技术突破预期升温 [6] - 有色金属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3.70亿元 北方稀土单日吸金37.42亿元 [7]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市净率2.24 处于历史34.45%分位 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8][10] 化工行业 - TDI价格持续上涨 华东市场价格达14000元/吨 较月初上涨2000元/吨 [15] - 欧洲科思创工厂事故导致全球TDI供应紧张 万华化学作为全球最大TDI供应商有望受益 [16] - 基础化工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2.37亿元 万华化学大涨8.29% [14][16]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1.94倍 处于近10年12.91%分位 配置价值凸显 [16] - 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周期 需求旺季来临叠加"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侧优化 [17] 港股科技板块 - 港股科技双雄表现活跃 科网龙头和创新药板块领涨 [18]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年内涨幅28.82% 最大涨幅达56.21% 显著跑赢恒指和恒科指 [21][22] - 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上涨58.95% [23][24] - 机构看好港股科技板块 认为AI、智能驾驶、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具有投资机会 [20][21]
商务部详解“十四五”发展成就 消费活力、外贸韧性共促高质量发展
经济观察报· 2025-07-18 20:03
国内消费市场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预计2024年全年突破50万亿元 [4]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达50.2%,"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惠及4亿人次 [5]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家政、健身、旅游等服务消费占比显著提升 [5] - 新型消费亮点包括老字号创新、新中式服装、数字消费、智能家居等,国内外市场联动通过进博会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6] 外贸发展 - 中国货物贸易总额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 [9]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38% [10] - 东盟连续5年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 [11] -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2020年56%提升至64.8%,外贸经营主体近70万家 [9] 贸易结构优化 - 货物进口占全球份额13.3%,与美国13.6%基本相当,为近8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目的地 [9] - 首次对跨境服务贸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数字贸易服务进出口额较2020年增长近40% [10] - 对美出口占比从2020年17.4%降至2024年14.7%,但整体出口增长7.2%,展现市场多元化韧性 [11]
习近平: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8 20:0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产业布局 - 习近平指出产业布局应遵循规律,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防止"三拍"干部现象[1] - 强调不应全国各省份都扎堆发展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等热门产业[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推进"五统一、一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2] - 会议强调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信息披露[2] 招商引资模式变革 - 传统"税收优惠"和"奖补"式招商模式终结,"基金招商"模式兴起[4] - 政府投资基金强调投资与招商联动,设立专项招商基金[4] - 出现"招商前置化"现象,GP需先通过招商部门审核才能获得引导基金出资[4] 政府投资基金规范 -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国家层面规范政府投资基金[6] - 明确提出"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6] 地方招商实践创新 - 广东将吸引基金投本地项目纳入招商绩效评价,体现培育本地产业的耐心[7] - 招商重心转向培育内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7] - 并购招商成为最新打法,通过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现确定性招商[10][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投资机构在产业价值发现和项目赋能方面仍有专业优势[8] - 预计各地招商工作将更加规范化、透明化[12] - 招商模式从土地招商、基金招商向并购招商演进[11]
寒武纪定增方案 “瘦身”:募资总额下调20%
国际金融报· 2025-07-18 20:02
募资调整 - 公司主动下调定增募资规模 由49 8亿元调减至39 85亿元 缩减9 95亿元 降幅达20% [1] - 调整后募资规模仍创上市以来融资纪录 发行股票数量上限增加4 47万股至2091 75万股 [1] - 总投资金额保持49 8亿元不变 大模型芯片平台项目投资额由29亿元降至20 54亿元 软件平台项目由16亿元调至14 52亿元 [1] 发展历程 - 公司2016年由陈天石 陈云霁兄弟创立 获中科院计算所支持 主营AI芯片研发 [1] - IPO前完成7轮融资 合计筹资超45亿元 投资方包括科大讯飞 阿里巴巴 中金公司等 [1] - 2020年7月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295元 较发行价64 39元涨超3倍 市值一度超千亿元 [1] - 2022年定增募资经历两次下调 最终募资16 72亿元 用于先进工艺平台芯片等项目 [2] 业务转型 - 成立初期以IP授权业务为主 华为贡献97%以上收入 [2] - 2019-2023年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依赖地方政府和国企订单 [2] - 2024年云端芯片产品线成为主力 年度涨幅387 55% 市值最高超3200亿元 [2] - 受益于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 国内云厂商加速导入寒武纪作为国产替代方案 [2] 财务表现 - 2018-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 累计亏损超50亿元 [3] - 2024年研发投入10 72亿元 占营收比例高达91 3%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 18亿元 较2023年-5 96亿元进一步恶化 [3] - 2024Q4和2025Q1首次连续两季度盈利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 82亿元和3 55亿元 [3] - 2025Q1营收11 11亿元 同比猛增4230 22% 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 [3] 市场表现 - 7月18日报收582 62元/股 年内累计跌幅超10% 最新市值2437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