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

搜索文档
大摩:维持新东方(EDU.US,09901)“持有”评级 预计2025Q4核心收入同比增长13%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8:04
2025年第四财季前瞻 - 预计核心收入以美元计同比增长13%或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15% [1]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8% 国内备考培训收入同比增长9% 高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17%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35% [1] - 核心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主要由于低基数和成本控制举措 [1] 2026财季展望 - 预计以人民币计核心收入同比增长14-15%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0-5% 国内备考培训收入同比增长10% 高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13%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30% 旅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20% [2] - 预测总收入同比增长12% 非GAAP营业利润为5.81亿美元(营业利润率10.7%) 非GAAP净利润为5.09亿美元(净利润率9.3%) [2] - 管理层维持核心营业利润率同比扩张的指引 得益于严格的成本控制 [2] 股东回报计划 - 预计不迟于2025年第四财季业绩报告发布日公布常规股东回报计划 设定股东回报占年度利润的一定比例 在现金股息和股票回购之间灵活抉择 [2] AI一对一教学应用 - 收入将计入K9新业务的"智能图书"类别 将于7月2日在新东方的直播商店推出 定价待公布 [2]
114股筹码连续3期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7:55
股东户数变动情况 - 654家公司公布了截至6月20日最新股东户数,114股股东户数连续减少3期以上,股东户数最多已连降15期,筹码呈持续集中趋势 [1] - 中建环能最新股东户数为22849户,已连续减少15期,累计降幅为20.86% [1] - 康欣新材股东户数连降11期,最新户数为41737户,累计降幅30.67% [1] - 国光连锁、东山精密、中欣氟材最新股东户数分别下降20.13%、17.59%、16.57% [1] 市场表现 - 股东户数连降股中,筹码集中以来股价上涨的有64只,下跌的有50只 [2] - 涛涛车业、湘潭电化、东山精密累计涨幅较高,分别上涨60.91%、49.93%、39.17% [2] - 相对沪指来说,其间股价跑赢大盘的有56只,占比49.12% [2] - 涛涛车业、湘潭电化、创益通超额收益率较高,分别为59.62%、48.63%、37.28% [2] 行业分布 - 股东户数连降股中,机械设备、汽车、基础化工等行业最为集中,分别有13只、11只、11只个股上榜 [2] - 板块分布上,主板有71只,创业板有40只,科创板有3只 [2] 机构动向 - 股东户数连降股中,近一个月获机构调研的有23只 [2] - 博实结、汇绿生态、万通智控机构调研次数较为频繁,分别获机构调研8次、5次、4次 [2] - 肇民科技、涛涛车业、万通智控机构调研家数较多,分别有281家、99家、70家机构参与调研 [2] 业绩表现 - 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共有1只,业绩预告类型为预增 [2] - 大连重工预计净利润中值为3.15亿元,同比增幅为15.02% [2]
多家中小公募机构股权被挂牌转让
快讯· 2025-06-27 17:01
金十数据6月27日讯,浙江产权交易所披露,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挂牌转让持有的20% 德邦基金股权,转让底价为1.42亿元。对于转让原因,公告表示,是为了"盘活存量资产、集中精力发 展主业"。资料显示,德邦基金成立于2012年3月,注册资本5.9亿元,目前德邦证券持股80%,浙江土 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持股20%。业内人士表示,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此次转让德邦基金股 权,或是近年来国有企业非控股股东退出公募基金股权趋势的延续。近期,嘉合基金、东海基金的部分 股权也被公开挂牌转让。山东通汇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持有的4.9%嘉合基金股权,转让底价为 3196.37万元。东海基金22%股权目前在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上架,采取的是询价模式,目前意向竞 买人数为两名。 (中证金牛座) 多家中小公募机构股权被挂牌转让 ...
华森制药控股股东半个月减持315.82万股 套现5495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5:09
控股股东减持情况 - 成都地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68.76%降至68.00%,减持0.76%(3,158,200股),其中通过集中竞价减持0.23%(948,400股),大宗交易减持0.53%(2,209,800股)[1] - 减持均价17.40元,合计减持金额5495.27万元[1] - 2025年6月6日至6月9日期间,成都地建通过集中竞价减持0.73%(3,040,300股),大宗交易减持0.07%(308,000股),合计减持0.80%(3,348,300股),减持均价18.46元,金额6180.96万元[2][3] - 2025年1月24日至6月9日,成都地建累计减持835.19万股,持股比例从69.56%降至68.00%[3] 股东结构变动 - 成都地建无限售股份从41.24%降至40.49%(减少1.75%),有限售股份维持0%不变[2] - 一致行动人游洪涛、王瑛、添橙添利一号私募基金持股比例未变动,分别为17.34%、8.76%、1.41%[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无限售股份从49.18%降至48.42%,有限售股份保持19.58%不变[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12.04%,净利润7673.02万元,同比增长134.66%,扣非净利润5121.03万元,同比增长146.94%[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2亿元,同比下滑26.25%,主要因营运资金投入增加[4][5] - 基本每股收益0.1837元,同比增长134.6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8%,同比提升2.65个百分点[5] 公司控制权关系 - 控股股东成都地建由游谊竹控制,游谊竹与股东游洪涛为兄弟关系,游洪涛与股东王瑛为夫妻关系[3] - 游洪涛于2022年10月将587.80万股转让给添橙添利一号私募基金并签订一致行动协议[3]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内生扎实、外延提份额,上调目标价
华泰证券· 2025-06-27 14: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7.00港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优质会员质量及全生命周期深度管理,以传统美容服务为基石,医疗美容服务/亚健康服务延长客户生命周期,客户高粘性;品牌势能强/卡位黄金地段/网络覆盖广泛,内生+外延持续提升份额,渠道话语权有望持续巩固提升,且有更多优质产业链资源合作机遇;公司正布局提高分红比例、股东结构优化、长效激励机制等战略举措,或有利于优化流动性,PE估值存在修复空间,上调目标价 [1] 各部分总结 传统生美业务 - 2024年生美营收14.43亿,同比增长20.9%,其中内生同比增长6%;截至2024年底美容和保健服务直营/加盟门店数量分别达239/276家,年内分别净新开68/77家(加盟含奈瑞儿69家门店);2H24奈瑞儿并表,为集团贡献2.87亿收入,2025年5月公司公告拟进一步收购广州奈瑞儿20%股权,完成后股权比例将提升至90%;预计未来公司或将继续进行行业内整合、推进业务收购以提升市占率及强化规模效应 [2] 医美与亚健康医疗服务 - 2024年医美/亚健康医疗服务收入达9.28/2.01亿,同比增长9.1%/98.9%;生美会员向医美及亚健康渗透率达24.9%,高端美容服务会员向亚健康业务渗透率7.2%,同比增加2.8pct;女性特护中心收入超1亿元,同比逾300%,占亚健康医疗业务收入超50%,活跃会员人数同比+200%,成为集团增速最快的细分业务;据美丽田园投资者关系公众号,2.28 - 4.20女神节期间四大主要品牌销售额同比+9.7%,客流同比+10.5% [3] 三大战略举措 - 确立长期股东回报机制,2025 - 2027年除特殊情况外拟将年度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0%用于分红;持续吸引优质长线机构投资者,构建更为健康多元的股东生态体系;实施核心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指标同时涵盖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及利润提升的双重维度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3.15/3.68/4.18亿元(维持);公司账面现金充沛(2024年底近14亿),主营业务发展稳健并持续内生外延提升份额、亚健康管理业务快增;可比公司2025E一致预测PE均值17倍,考虑公司为美容与保健品牌龙头、正布局多举措提升股东价值,给予2025年25xPE,目标价37.00HKD(汇率0.91;前值24.23HKD,对应2025年17倍PE)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145|2,572|3,080|3,280|3,579| |+/-%|31.16|19.91|19.75|6.49|9.1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215.66|228.46|315.33|367.89|418.15| |+/-%|109.14|5.94|38.03|16.67|13.66|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91|0.97|1.34|1.56|1.77| |ROE (%)|43.54|26.16|35.94|38.98|34.09| |PE (倍)|29.25|27.61|20.01|17.15|15.09| |P/B (倍)|7.87|6.68|7.78|5.86|4.58| |EV/EBITDA (倍)|13.49|12.73|11.55|9.86|9.10| [7] 可比公司估值表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总市值(亿港元)|PE TTM|PE 2025|PE 2026|PE 2027| |----|----|----|----|----|----|----| |2138 HK|医思健康|7.11|-4.25|-|-|-| |1951 HK|锦欣生殖|85.76|28.58|21.46|18.61|15.49| |6078 HK|海吉亚医疗|93.02|14.67|12.04|10.56|9.28| |2273 HK|固生堂|81.68|25.12|17.81|13.84|11.09| |平均值| - |66.89|16.03|17.10|14.34|11.95| [13]
天宇股份遭实控人一致行动人近乎清仓式减持 预计套现金额超2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6-27 14:17
减持方案核心细节 - 减持规模: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屠善增计划减持不超过1043.9万股(占总股本3%),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348万股(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696万股(2%)[2] - 减持金额:以最新收盘价22.27元计算,减持金额上限超过2.3亿元[3] - 时间窗口:减持期为2025年7月18日至10月15日,避开禁售期且正值公司下半年经营关键阶段[4] 减持主体的特殊性与动机 - 身份关键性:屠善增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父亲,减持后持股比例将从3.01%降至0.01%,近乎清仓[5] - 减持动因:公告称"自身资金需求",但背景显示公司2020年定增价仍高于当前股价,且2024年可转债发行计划已失效,融资渠道收窄[5] 市场影响与股价压力 - 短期抛压:集中竞价减持348万股将直接冲击二级市场流动性,大宗交易减持696万股可能形成后续抛压[6] - 情绪冲击:实控人关联方近乎清仓式减持释放潜在负面信号,叠加可转债融资失败,市场可能担忧公司现金流和新项目进展[6] 公司基本面与资本运作困境 - 融资能力受损:可转债失效反映募资受阻,减持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可能影响未来再融资估值[6] - 项目不确定性:原计划使用可转债资金建设的"年产60亿片固体制剂项目"面临资金缺口,产能释放或延迟[6] - 估值压力:当前股价低于2020年定增除权价,重要股东减持或使股价长期承压[7] 总结 - 本次减持构成显著利空,短期股价承压不可避免,中长期需观察公司能否突破资金瓶颈并兑现业绩[8]
纽威股份实控人全资公司拟减持 去年净利增速远超营收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48
股东减持计划 - 纽威集团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7,490,62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7%,减持时间为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价格视市场情况确定 [1] - 纽威集团当前持股7,490,620股,全部为IPO前取得,公司最终控制方为王保庆、陆斌、席超和程章文四人,纽威集团系其共同持有的持股平台 [2] - 公司表示本次减持为股东正常行为,不会对公司治理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具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2] 财务表现 2024年全年业绩 - 营业收入62.38亿元,同比增长12.50% [3][4] - 归母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10%,扣非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53.23%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12亿元,同比增长74.50% [3][4] - 年度分红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含税),合计派发8.76亿元,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4日 [4]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15.56亿元,同比增长14.44% [5][7] - 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33.52%,扣非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6.75% [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5亿元,上年同期为-1.03亿元,实现显著改善 [5][7]
知名基金公司股权,挂牌出售!
中国基金报· 2025-06-27 11:21
【 导读 】 德邦基金 20%股权挂牌出售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募基金公司与股东有业务隔离的要求。德邦基金包括基金管理、投资决策在内的各业务环节均遵循监管要求及公司制 度,与股东保持独立。本次浙江省土产畜产集团的股权挂牌属于非控股股东方的正常战略调整,不会对德邦基金日常经营产生影响。 近年来,德邦基金发展稳中向前。 规模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德邦基金管理规模约为466.94亿元,全行业位列第84 名;在管基金数量(按不同份额合并统计)31只,其中非货基金29只,规模为366.77亿元。 财务表现方面,德邦基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66.6%;实现净利润1332.4万元。 产品业绩方面 ,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截至2025年3月31日,德邦基金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近1年、 近2年、近3年业绩排名 分别为 12/167、19/161、12/158 ; 固定收益类基金绝对收益近1年、近2年、近3年业绩排名 为69/177、 24/166 、 52/150 。 金融领域非控股国有股东退出频现 记者从浙江产权交易所网站获悉,浙江省 ...
招商银行行长的风险管理经:股价两次大跌,分红仍达四千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0:50
市值破1.2万亿的招商银行股价站上2025年以来的新高。如何处理好股东回报、市值管理和风险控制等 难题?6月25日,在招商银行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关于银行的宏观风险管理成为热点话题。记者注意 到,有股东代表提出,招商银行上市以来,有两次股价及市值的大幅下跌,第一次在2007-2008年期 间,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招行市值下跌了76%。第二次是2021-2022年末,市值下跌了 53%。回顾招行发展史,结合这两次市值大幅下跌的市场波动,值得管理层汲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是什 么?未来如何更好避免能否避免上述市值大幅下跌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王良曾和同事联合撰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实践管理》。该书是在学习借 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商业银行多年资产负债管理实践的总 结,也是对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探索。 该书提到,全球银行业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导致失败的关键一点就是"风险管理的失控"。 回应"宏观风险管理"之问,王良认为,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所以风险如影随形。中国银行业这些 年也在积极化解、处置中小银行风险。这反映出我国处置风险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
皮海洲:管理层应尽快出台未盈利企业股东减持规则|立方大家谈
搜狐财经· 2025-06-27 07:27
政策动态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宣布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重点提升制度包容性[1] - 政策核心亮点是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设立科创成长层作为未盈利企业专属板块[1] - 创业板同步启用第三套标准,北交所也在推进未盈利企业上市,形成三大板块同时接纳未盈利企业的格局[2] 未盈利企业上市现状 - 科创板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接纳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但2022年7月起收紧受理标准,2023年6月后进入停滞状态[2] - 新政策将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纳入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1] - 允许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活动[1] 国际比较与政策意义 - 全球主要股市普遍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中国此举符合国际惯例[3] - 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被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3] - 该政策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支持[3] 潜在问题与监管考量 - 未盈利企业上市后可能面临股东过早减持问题,存在风险转嫁至二级市场的隐患[3][4] - 现行减持制度可能不适合未盈利企业特点,需建立差异化监管机制[4][5] - 建议将股东减持与企业盈利挂钩,要求连续两年实现盈利且正增长方可减持[5] - 若企业再次亏损,未减持股份应重新锁定直至恢复稳定盈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