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良贷款率
icon
搜索文档
中小行半年报:有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21%
第一财经· 2025-09-11 20:52
中小银行资产规模与市场格局变化 - 42家A股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21万亿元 其中27家城农商行资产总额36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3万多亿元[3] - 城农商行在上市银行资产占比从去年末不足11%提升至11.21%[4] - 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资产规模超越北京银行(4.75万亿元)成为城商行新"一哥" 两者资产增速分别为21.16%和12.47%[5] - 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农商行新增3家:西安银行(5391亿元)、兰州银行(5097亿元)、青农商行(5053亿元)[6] 银行盈利表现与区域分化 - 江苏银行上半年营收448.64亿元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7.08%和8.05% 北京银行同期为362.18亿元和150.53亿元 增速仅1.02%和1.12%[5] - 6家城商行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1家[7] - 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归母净利润76.99亿元 沪农商行70.13亿元 后者营收同比下滑3.4% 净利润增速仅0.6%[7] - 最赚钱城农商行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7] 净息差分化与资产质量状况 - 上市城农商行净息差首尾相差150BP 常熟银行2.58%居首 厦门银行1.08%垫底[9] - 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1.42% 城商行1.37% 农商行1.58%[9] - 5家城商行和7家农商行净息差低于同业平均水平[9] - 西安银行净息差逆势上升34BP 重庆银行升4BP 齐鲁银行升2BP[9] - 10家银行净息差降幅超10BP 紫金银行、长沙银行、江阴银行、贵阳银行降幅均超20BP[9] 不良贷款风险暴露 - 兰州银行不良率1.81%最高 郑州银行1.76% 青农商行1.75% 贵阳银行1.70%均高于行业1.49%水平[11] - 11家城农商行不良率下降 12家持平 4家上升[12] - 贵阳银行不良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1.7% 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攀升70BP至1.75%[12] - 青农商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从7.17%骤增至21.32% 不良余额增加约12亿元至21亿元 占全部不良贷款比例从25%大幅提升至61.54%[12] - 郑州银行房地产不良率9.75% 重庆银行7.19% 杭州银行6.44% 江苏银行3.95%[13] 非上市中小银行经营特征 - 部分农商行资产规模大幅下降 宁波鄞州农商行降15.45% 山东莱州农商行降12.04%[14] - 农商行金融投资占比显著提升 多家中小银行金融投资占资产比例超45% 最高达52.34%[14] - 广州农商行贷款逾期率从4.45%升至7.12% 株洲农商行不良率升至4.15% 大通农商银行升至4.97%[14] - 仅1/5银行实现净息差逆势走阔 厦门国际银行净息差0.72% 江苏东台农商行0.67% 湖北咸宁农商行仅0.3%[15] - 上半年仅1/3银行资本充足率明显上升[15] 区域银行治理与风险管控 - 山东省审计发现8家农商行各项贷款占比等核心指标低于监管要求[16] - 4家农商行接收的16.93亿元抵债房产难以处置导致长期闲置[16]
盘点中小行半年报:净息差普遍承压 有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21%
第一财经· 2025-09-11 17:57
中小银行资产规模与市场格局 - 上市城农商行资产总额达36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超3万亿元,在上市银行中占比从不足11%提升至11.21% [2][3] - 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资产规模超越北京银行(4.75万亿元)成为城商行新龙头,增速达21.16%为上市银行最高 [3][4] - 资产规模5000亿以上俱乐部新增3家:西安银行(5391亿元)、兰州银行(5097亿元)、青农商行(5053亿元) [5] 盈利能力与区域分化 - 江苏银行上半年营收448.64亿元、净利润202.38亿元,均领先北京银行(营收362.18亿元、净利润150.53亿元) [3] - 6家城商行净利润超百亿,新增杭州银行(116.62亿元) [5] - 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净利润76.99亿元领先沪农商行(70.13亿元),后者营收同比下滑3.4% [5] - 最赚钱银行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青农商行净利润(21.34亿元)显著高于西安银行(14.52亿元)和兰州银行(9.52亿元) [5] 净息差分化与变动 - 上市城农商行净息差首尾差达150BP,常熟银行2.58%最高,厦门银行1.08%最低 [7] - 西安银行净息差逆势上升34BP,重庆银行、齐鲁银行分别上升4BP、2BP [7] - 10家银行净息差降幅超10BP,紫金银行、长沙银行、江阴银行、贵阳银行降幅均超20BP [7] - 城商行平均净息差1.37%,农商行1.58%,分别有5家城商行和7家农商行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 资产质量与风险暴露 - 兰州银行不良率1.81%居首,郑州银行、青农商行、贵阳银行不良率均超1.7% [9] - 贵阳银行不良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1.7%,主因房地产领域风险暴露 [10]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从7.17%骤增至21.32%,不良余额达21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61.54% [11] - 郑州银行、重庆银行、杭州银行房地产不良率分别达9.75%、7.19%、6.44% [11] 非上市银行经营状况 - 部分农商行资产规模大幅下降,宁波鄞州农商行降15.45%,山东莱州农商行降12.04% [12] - 多家中小银行金融投资占比超45%,陕西神木农商行达52.34% [12] - 株洲农商行不良率升至4.15%,大通农商银行达4.97% [12] - 厦门国际银行净息差仅0.72%,江苏东台农商行0.67%,湖北咸宁农商行0.3% [13] 资本充足与改革进展 - 仅1/3银行资本充足率明显上升,内源性增长难度较大 [13] - 山东审计发现8家农商行贷款占比低于监管要求,4家农商行16.93亿元抵债房产难以处置 [14]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大扫描: 地产风险持续出清 零售贷款承压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27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42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保持优秀水平 其中35家银行资产质量平稳或优化 仅7家银行不良率较年初小幅反弹 [1] - 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不良资产拨备计提 近七成银行拨备覆盖率出现下滑 [1] - 国有大行不良贷款率保持1.21%的行业均值 优于行业平均水平0.28个百分点 [3] 不良贷款率变化情况 - 20家银行不良率较年初下降 降幅在0.01至0.12个百分点之间 另有15家银行不良率与年初持平 [2] - 西安银行不良率压降幅度最大 6月末不良率为1.6% 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 该行上半年计提信用减值23.93亿元 同比增长91.94% [2] - 齐鲁银行 重庆银行 浦发银行和江苏银行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下降0.1 0.08 0.05和0.05个百分点 [2] - 国有大行中交通银行不良率下降0.03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下降0.0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均下降0.01个百分点 [3] 房地产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 房地产领域风险持续出清 房地产业仍是境内新发不良第一大行业 但实质新增同比呈现下降趋势 [4] - 农业银行房地产业务风险基本稳定 6月末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 [4]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化解见行见效 农业银行实现融资平台客户数量和债务规模双下降 [4] - 兴业银行对公房地产新发不良同比下降45.7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没有新发不良 [5] -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银行涉房贷款资产质量预期持续改善 城投风险可控 [6] 零售贷款资产质量 - 零售领域资产质量承受压力 个人经营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 [1] - 10余家银行个贷不良率较年初上升 包括华夏银行和渝农商行等 [7] - 工商银行表示零售贷款资产质量存在下迁情况 但处于同业可比合理区间 [7] - 招商银行指出消费降级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给信用卡和个贷风险带来巨大挑战 [7] -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资产质量前瞻压力主要来自零售贷款领域 取决于居民现金流状况和房地产市场复苏进度 [8] 行业展望 - 随着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同向发力 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实现止跌回稳 [4] - 消费和服务业贷款贴息 政策性金融工具等财政新工具落地 预计银行经营指标下半年继续改善 [8] - 工商银行预计个人消费贷款劣变势头将逐渐放缓 [7]
兰州银行高管回应不良贷款率为何高于同业,将从四方面着手压降
新浪财经· 2025-09-05 19:5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公司不良贷款率1.81% 为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高 超过行业平均1.76% [3] - 不良率高主因系对标优秀上市银行并执行严格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 [3] - 公司计划通过四大措施改善资产质量:严格新增授信准入、完善智能风控体系、加大清收处置力度(含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债转股)、健全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 [3] - 不良率较年初下降2BP 公司承诺坚守风险底线确保资产质量可控 [3]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全年分红率30.47% 较2023年30.56%略有下滑 显著低于2022年39.44% [4] - 上市三年累计分红23.98亿元 达上市募集资金规模的1.18倍 年均分红比例33.49% [4]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已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 具体方案待后续公告 [4] - 公司强调将持续保持稳健分红政策以提供稳定投资回报 [4] 战略发展与经营成果 - 公司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 达5097亿元 正式跻身中型银行行列 [5] - 未来战略聚焦资产质量优化、盈利效率提升和业务结构调整 [5] - 公司将通过数字化布局与特色化经营深化本地优势 强化风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浦发银行换帅后营收升仍股份行第二梯队 按揭不良率升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7:0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2] - 扣非净利润299.84亿元 同比增长11.86%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2.57亿元 较上年同期-3826.42亿元大幅改善 [1][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31% 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2] - 不良贷款余额736.72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5.18亿元 [2] - 企业贷款不良率1.19% 较上年末1.34%下降0.15个百分点 [4] - 信用卡不良率2.29% 较上年末2.45%下降0.16个百分点 [4] 业务结构 - 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1.11% 较上年末1.08%上升0.03个百分点 [3][4] - 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1.94% 较上年末1.70%上升0.24个百分点 [4] - 零售贷款总额1.91万亿元 不良率1.65% [4] - 通过调诉结合策略解决33亿元不良资产 [4] 行业地位 - 2024年营业收入1707.48亿元 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四 [5][7] - 与第三名兴业银行营收差距414.78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05.59亿元 低于招商银行1699.69亿元/兴业银行1104.58亿元/中信银行1057.62亿元 [5][7]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下降 [5]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2月张为忠获核准担任董事长 [8] - 2024年9月谢伟获核准担任行长 [8]
“把脉”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期资产质量: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向好,零售贷款仍处风险暴露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35
资产质量整体态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42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3] - 国有六大行中五家不良率下降:工商银行1.33%(降0.01pp)、建设银行1.33%(降0.01pp)、农业银行1.28%(降0.02pp)、中国银行1.24%(降0.01pp)、交通银行1.28%(降0.03pp)[2]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升0.02pp),仍为六大行最低 [2] - 股份制银行中4家不良率下降: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2家持平: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2家上升:民生银行1.48%(升0.01pp)、兴业银行1.08%(升0.01pp)[3] - 城商行与农商行变化显著:齐鲁银行不良率1.09%(降0.1pp)、重庆银行1.17%(降0.08pp)[3] - 优质银行资产质量突出:成都银行不良率0.66%为行业最低,杭州银行0.76%、常熟银行0.76%、宁波银行0.76% [1] 拨备覆盖率变化 - 国有行拨备覆盖率249.16%(升1.16pp),农商行161.87%(升5.47pp)[4] - 股份行拨备覆盖率212.40%(降3.9pp),城商行185.53%(降2.55pp)[4] 贷款结构分化趋势 - 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零售贷款不良率普遍上升 [1][5] - 工商银行企业贷款不良率1.47%(降0.11pp),个人贷款不良率1.35%(升0.2pp)[5] - 零售贷款中高风险品类:信用卡透支不良率3.75%(升0.25pp)、个人消费贷款2.51%(升0.12pp)[5] -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保持低位但升幅达0.13pp [5] 零售贷款风险成因 - 零售贷款增长接近饱和导致增长乏力 [6] - 灵活就业人群增加影响借款人现金流稳定性 [6] - 部分行业环境变化导致从业人员收入受损 [6] - 对公贷款改善主因融资环境优化及现金流接续改善 [6] 房地产贷款风险演变 - 房地产与批发零售业仍为不良率高发行业 [7] - 部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下降:杭州银行、沪农商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 [7]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21.32%(升14.15pp),贷款规模压降21亿元至98.25亿元 [7] - 工商银行、浦发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上升 [7] - 风险上升主因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及房企高杠杆模式难持续 [8]
从银行半年报看不良信号:风险主要还在地产和个贷
第一财经· 2025-09-02 15:01
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增长情况 - 42家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21.3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35% 占银行业总资产467.3万亿元的68.76% [2] - 国有大行资产规模214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7.18% 增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城商行资产增速领跑 江苏银行(21.16%)、重庆银行(14.79%)、北京银行(12.47%)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紫金银行(0.79%)、浙商银行(0.63%)、民生银行(-0.59%)资产增速不足1% [2] 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趋势 - 多数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延续下降趋势 20家银行较去年末下降 15家持平 7家上升 [2] - 相较于一季度末 16家银行不良率下降 21家持平 5家上升 [2] - 商业银行二季度末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49% [3] - 西安银行不良率下降12BP 齐鲁银行下降10BP 贵阳银行上升12BP [3] 重点银行资产质量表现 - 国有大行除邮储银行外不良率均改善 下降幅度1BP-3BP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仍为最低 [3] - 不良率较高银行包括兰州银行(1.81%)、郑州银行(1.76%)、青农商行(1.75%)、贵阳银行(1.70%) [3] - 贵阳银行不良率上升主要因房地产领域不良率提升70BP至1.75% 个人贷款不良率增长33BP至3.19% [5]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从7.17%骤增至21.32% 不良余额增加约12亿元至20.95亿元 [5] 房地产领域风险状况 - 房地产不良率抬升超1个百分点的包括江苏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等 [6] - 房地产不良率较高银行包括青农商行(21.32%)、郑州银行(9.75%)、重庆银行(7.19%)、杭州银行(6.44%) [6] -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上升0.38个百分点至5.37% 交通银行上升0.44个百分点至4.32% [6][8] - 农业银行(5.35%)、建设银行(4.74%)房地产不良率分别下降0.05个百分点 [8] 个人贷款质量变化 - 近10家银行个贷不良率上行幅度超过30BP 包括华夏银行、渝农商行、青岛银行等 [6] - 六大行房贷不良率全面上行 4家增长超过0.1个百分点 [7] - 消费贷方面4家大行不良率上行超0.1个百分点 信用卡不良率全面上行 [7] - 经营贷方面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不良率均上行超过0.3个百分点 [7] 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 中国银行加强房地产风险出清 强化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贷后管理 [9] - 工商银行优化个人贷款准入管理 加强全流程风险管控 [10] - 农业银行通过数字化风控体系加强普惠零售风险防控 [10] - 邮储银行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作业 强化集中催收队伍建设 [10] - 针对房地产风险采取"一户一策"资金封闭管理 运用金融16条等政策化解风险 [12] - 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一省一策" 推进债务结构优化和风险敞口降低 [12]
十家股份行7家营收“踩刹车”,净息差承压下挑战几何?
南方都市报· 2025-09-01 20:11
总资产规模 - 十家上市股份制银行总资产合计73.38万亿元,整体呈现多数增长、少数下滑格局 [2][3] - 招商银行总资产126571.51亿元居首,较上年末增长4.16%,增速领先 [3][4] - 兴业银行总资产106143.76亿元位列第二,增长1.01% [3][4] - 民生银行总资产77689.2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59%,为少数负增长银行 [3][4] - 光大银行总资产72385.91亿元,增长4.02%,增速仅次于招商银行 [4] 营业收入 - 十家股份行中七成营收同比下滑,仅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实现正增长 [5][6] - 招商银行营收1699.69亿元居首,但同比下降1.72% [6] - 民生银行营收723.84亿元,同比增长7.83%,增速显著 [6][7] - 渤海银行营收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增速最高 [6][7] - 平安银行营收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4%,降幅最大 [6][7] 净利润表现 - 十家银行净利润合计2781.25亿元,六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2][5] - 招商银行净利润749.30亿元领跑,同比增长0.25% [6][8] - 浦发银行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增幅亮眼 [6][8] - 民生银行净利润213.80亿元,同比下降4.87% [6][8] - 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5] 净息差变化 - 受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影响,八家银行净息差延续下滑趋势 [2][9] - 招商银行净息差1.88%最高,但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10] - 平安银行净息差1.8%,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降幅最大 [10] - 民生银行净息差1.39%,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 [10][11] - 渤海银行净息差1.32%,同比上升0.25个百分点,逆势提升 [10][11] 资产质量 - 十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较上年末上升,渤海银行增长4.79%最快 [12][13] - 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1.81%最高,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13][14] -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3%最低,且下降0.02个百分点 [13][14] -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31%,改善明显 [13][14] - 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与上年末持平 [13][14] 风险抵补能力 - 十家银行拨备覆盖率七家下降,三家上升 [14][15] - 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410.93%最高,但较上年末下降1.05个百分点 [15] - 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193.97%,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14][15] - 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145.06%最低,但较上年末上升3.12个百分点 [14][15] - 平安银行拨备覆盖率下降12.23个百分点至238.48%,降幅最大 [14][15]
贵阳银行连续三个年中报“双降”:不良贷款率创历史新高
观察者网· 2025-09-01 14:5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5亿元同比下降12.2% 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 连续三年中期业绩双降 [2] - 净息差1.53% 较去年同期1.81%下降0.28个百分点 较2023年同期累计下降0.66个百分点 [2] - 利息净收入49.2亿元同比减少8.86亿元(降15.26%) 其中规模因素减少1.6亿元 利率因素减少7.26亿元 [2] - 非利息收入15.8亿元同比微跌1.22% 投资收益增长但被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冲 [2] 同业对比 - 江苏银行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增长19.1% 净息差1.78% 成都银行与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增长7.69%和12.22% [3] - 贵阳银行净息差1.53%高于重庆银行1.39% 但利息净收入大幅下跌 反映内部结构或经营效率问题 [3] 资产与贷款结构 - 总资产7415.4亿元较去年底增长5.08% 存款4337.7亿元增长3.47% 贷款总额3434.6亿元增长1.27% [4] - 对公贷款余额2907.7亿元占比85% 较去年底仅增长0.71% 个人贷款余额523亿元增幅4.5% [4]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58.24亿元较去年底增加4.76亿元 不良率1.7%上升0.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4] - 正常类贷款占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关注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占比分别上升0.15/0.18/0.03个百分点 [5] - 房地产贷款余额527.6亿元不良率1.75% 建筑业460.4亿元不良率1.21% 批发零售业447亿元不良率4.58% [4] 风险抵御能力 - 拨备覆盖率238.64%较去年底下降18.43个百分点 持续呈下降趋势 [6] - 资本充足率14.97% 一级资本充足率13.7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73% 较去年底分别下降0.23/0.23/0.21个百分点 [7]
邮储银行 总资产突破18万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01 09:59
财务表现 - 资产总额达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1] - 负债总额达17.0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1% [1] - 营业收入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0% [1] - 净利润494.15亿元 同比增长1.08% [1] - 净息差1.70% 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1] 业务发展 - 客户贷款总额9.5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99% [1] - 客户存款16.1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37% [1] - 利息净收入1390.58亿元 [1] - 非利息收入贡献提升 中间业务收入169.18亿元 同比增长11.59% [1] - 其他非息收入234.70亿元 同比增长25.16% [1]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率0.92% 继续保持优秀水平 [2] - 拨备覆盖率260.35%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2] - 资本充足率14.57% 较上年末提升0.13个百分点 [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 较上年末提升0.96个百分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