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比较基准
搜索文档
 市场活跃机会增多 公募指增产品超额收益“加速跑”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8
 公募量化指数增强基金表现 - 近八成公募指数增强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实现超额收益 其中跟踪中证1000 中证2000等小微盘宽基指数的产品超额收益尤为显著 [1][2] - 具体案例显示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收益率达20.80% 较基准中证2000指数9.74%的涨幅高出11个百分点 多只中证1000指增产品集体跑出8个百分点以上超额收益 [2] - 跟踪沪深300 中证500等大中盘宽基指数的指增产品超额收益相对较弱 业绩靠前产品仅实现5个百分点以上超额收益 [2]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进展 -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超额收益出现分化 国金中证A500指增A实现5个百分点以上超额收益 汇添富和人保资管产品超额收益升至6个百分点以上 [3] - 产品超额收益差异主要源于建仓节奏和选股模型有效性 该指数在行业分布和市值分布上较沪深300更均衡 有利于获取超额收益 [5]   量化策略市场环境与因子表现 - 2024年A股市场活跃度较高 行情平稳 有利于量化策略发挥作用 量化产品规模回落使超额收益恢复正常水平 模型迭代升级改善表现 [4] - 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严格风控下选股模型的预测能力 人工智能量价系列因子贡献略大 成长类和交易行为类因子表现突出 [4]   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与产品发展 - 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强化 量化指增策略可作为业绩稳定器缓解行业偏离与风格漂移 控制跟踪误差和回撤风险 [6] - 量化基金系统完善 指增产品因严格约束条件跟踪误差更小 能较好满足业绩基准要求 未来需侧重获取稳定超额收益 [6] - 量化基金管理人加强风险敞口约束 指增产品需分散超额收益来源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取得超额收益 同时控制风险敞口避免大幅波动 [7]
 三只产品同日首发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8:34
 产品发行 - 8月4日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建信医疗创新股票三只浮动费率基金同日首发 募集结束日期分别为8月20日、8月15日、8月22日[2] - 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发行规模上限为30亿元[3] - 三只产品均为A股和港股双市场配置 港股通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3]   产品设计特点 - 浮动费率基金根据产品跑赢或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情况适用不同费率 设置1.2%基准档、1.5%升档和0.6%降档三档费率水平[5]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设置"达标季季分红"条款 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可供分配利润高于0.01元/份时进行收益分配[1][3] - 建信医疗创新股票投资于"医疗创新"相关股票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3]   业绩比较基准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8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5%+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15%[4] - 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5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25%[4] - 建信医疗创新股票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7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15%+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收益率15%[4]   基金经理配置 - 易方达价值回报由唐博伦管理 建信医疗创新由马牧青管理 中欧核心智选由张聪和宋婷共同管理[3]   产品类型分布 -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包含2只股票型和10只偏股混合型产品 覆盖医药、制造业、高端装备等多个行业主题[4]
 三只产品同日首发,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22:38
 产品发行情况 - 8月4日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建信医疗创新股票三只浮动费率基金同日首发 募集截止日分别为8月20日、8月15日及8月22日 [2] - 建信医疗创新股票设置30亿元发行规模上限 [3] - 三只产品均为A+H股双市场配置 港股通股票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3]   产品费率与分红机制 - 浮动费率产品设置三档管理费率水平: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 [5] - 持有一年后赎回时按业绩表现适用对应费率:显著跑赢基准适用1.5% 明显跑输适用0.6% 基本符合适用1.2% [5] - 一年内赎回统一按1.2%基准费率收取管理费 [5]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设置"达标季季分红"机制 每季度末可供分配利润高于0.01元/份时强制分红 [3]   业绩比较基准设置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8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5%+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15% [4] - 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5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25% [4] - 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7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15%+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收益率15% [4]   投资策略与基金经理 - 建信医疗创新股票要求投资"医疗创新"相关股票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3] - 易方达价值回报由唐博伦管理 建信医疗创新由马牧青管理 中欧核心智选由张聪与宋婷共同管理 [3]   产品类型分布 -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包含12只产品 其中2只为股票型 10只为偏股混合型 [4] - 产品覆盖医药、制造业、高端装备等多个行业主题 包括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东方红医药创新混合等具体产品 [4]
 重仓,all in!押注式投资的是非成败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23:11
 公募基金"押注式"投资现象   - 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在合同未明确投向的情况下采取极端集中持仓策略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普遍超过80% 部分产品二季度末达95% [1]   - 典型案例包括某创新药主题基金成立不足年实现净值翻倍 前十大权重股全部为创新药标的 多只个股权重触及10%上限 [2]   - 另一黄金股主题基金前十大持仓近90%为金矿开采公司 今年以来涨幅超30% 但其业绩基准仍为沪深300指数 [2]     赛道投资的两极分化表现   - 地产主题基金前七大重仓股权重均近10%红线 合计持仓超85% 但因板块疲软年内收益为负 [3]   - 白酒主题基金前八大重仓股均为白酒龙头 权重达10%附近 合计持仓85%以上 年内跌幅超8% [3]   - 两类产品实际持仓与沪深300基准出现显著偏离 但合同未作相应约束 [4]     中小公募的生存策略   - 中小机构普遍通过改造存量产品为赛道型工具化产品 以提升业绩锐度吸引资金流入 [5]   - 行业存在"季报披露战术"等营销手段 但赛道持续性存疑 部分产品会因行情回调被迫调仓 [6]   - 投资者仅能通过季报识别真实持仓 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 [6]     监管政策与行业趋势   - 新规要求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明确产品定位与投资风格 限制随意变更持仓行为 [6]   - 未来产品或需细化业绩基准 例如采用细分行业指数 这对基金管理人前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7]
 你的投资收益率该跟谁PK?我跑赢基准的秘密,根本不在沪深300里!
 雪球· 2025-07-29 21:01
 资产配置策略表现 - 采用三分法资产配置方案(60%股票+30%债券+10%商品),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达9.32%,超越基准指数(7.85%)和沪深300(5.11%)[3] - 过去7年多时间,该方案累计收益率近100%,年化收益率超10%,回撤仅12.8%,同期沪深300累计收益率仅3.96%,年化0.54%,回撤超45%[14] - 在A股震荡市中,6个月份中有4个月份跑赢沪深300,但在A股急涨行情中会跑输单一资产策略[16]   沪深300指数的局限性 - 沪深300代表A股大盘风格,集中在银行、资源能源、传统消费等行业,无法全面反映多元资产配置表现[7][9] - A股牛短熊长特征明显,沪深300过去20年年化收益率约8%,但最大回撤超70%,过去10年跑输黄金,过去3年跑输债券[20][21] - 作为单一资产基准,既无法客观衡量多资产策略在熊市/震荡市的优势,也不能反映其在牛市中的相对劣势[12][15]   多资产配置优势 - 通过股票(含A股/港股/美股)、债券、商品(黄金/原油)的多元组合,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来源多元化[10][11] - 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捕捉部分资产上涨机会,如7月A股急涨行情中仍能通过50%A股仓位获得收益[16] - 典型6:3:1股债商配置方案可实现约15%年化收益,且回撤远低于沪深300,风险收益比更优[21]   定制化资产配置方案 - 三分法通过风险测评定制基准指数,成长型投资者典型配置为60%股票+30%债券+10%商品[24] - 高风险偏好者可调整至70%股票+15%债券+15%商品等更高权益比例配置[25] - 提供历史回测功能及优质基金选择(如纳指100、恒生指数、黄金ETF等),支持动态再平衡[27][31]
 银行理财子公司调整销售文件 规范理财产品营销模式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4
 理财销售新规实施情况 - 银保监会《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于6月27日正式实施 过渡期为6个月 旨在规范理财产品营销模式 防止变相宣传预期收益率 [2]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调整举措 - 工银理财自6月25日起对理财产品销售文件进行补充修订 包括投资协议书、销售协议书、说明书、风险揭示书等文件 [2] - 交银理财在6月28日对理财产品合同进行多项调整 新增"理财产品投资协议书" 在产品说明中增加业绩比较基准提示性描述 增加客户信息保护条款 [2] - 某国有银行已按新规要求采用区间或相对业绩基准方式展示基准 并提供测算依据 [3]   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方式 - 工商银行在销售界面显示绝对数值或区间数值 同时添加警示标识说明业绩基准不构成收益承诺 [5] - 信银理财在产品说明书中披露测算依据:基于信用债等资产收益率4.15% 扣除流动性资产配置及税费后预计收益率中枢为3.7% [5] - 招商银行采用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4.22%等方式展示 并提供测算公式 [5] - 中邮理财参照公募基金模式 使用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作为基准 该指数2017-202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96% [7]   行业观望态度及实施难点 - 部分银行仍未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方式 仅单独显示绝对数值或添加警示标识而未披露测算依据 [8] - 银行理财产品存量规模较大 客户接受程度低 新规设6个月整改期需逐步调整 [8] - 机构担忧复杂业绩基准展示方式不易被投资者理解 且存在"囚徒困境"博弈 可能导致银行推迟调整 [8][9]   监管导向与行业影响 - 监管明确禁止未说明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 禁止宣传预期收益率 [3] - 新规推动银行理财从"预期收益率"向透明化业绩比较基准转型 打破刚性兑付预期 [9] - 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对投资者理财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提出更高要求 需理解产品关键说明要素 [9]
 公募基金上半年赚6390亿,银行、通信、非银成加仓三大方向
 第一财经· 2025-07-22 19:12
 公募基金盈利表现 - 公募基金行业连续六个季度盈利,上半年累计盈利6390.31亿元 [1][2] - 二季度公募基金利润合计3863.1亿元,环比上涨52.86%,同比增幅超14倍 [2] - 权益类基金成为盈利核心驱动力,上半年盈利3350.18亿元,占比52.43%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上半年盈利1931.57亿元,扭转过去三年上半年均亏损超1400亿元的颓势 [3] - QDII基金上半年盈利747.73亿元,同比增长2.3倍 [4]   资金流动与产品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净赎回近1764亿份,二季度净赎回1076.04亿份,环比增加56.43% [3] - 债券型产品二季度盈利1037.9亿元,实现一季度亏损72亿元后的逆转,上半年合计盈利965.81亿元 [3] - 货币市场型基金上半年利润965.55亿元,同比减少20% [3] - 另类投资基金、FOF基金、REITs分别贡献利润301.22亿元、43.69亿元、16.04亿元 [4]   市场表现与指数涨幅 - 二季度上证指数累计反弹超11%,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14.19%和14.37% [2] - 中证银行指数年内累计涨幅13.31%,触及8570.16点历史新高 [8]   行业配置与重仓股调整 - 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行业为公募前三大重仓方向,持仓市值分别为5131亿元、3009亿元、2571亿元 [7] - 银行、通信、非银金融板块获公募加仓,银行板块持股数量环比增加30.65亿股,持有市值提升508.2亿元 [8] - 食品饮料板块连续两季度遭减持,但部分白酒股获逆势加仓 [9] - 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稳居公募前两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分别为1426.57亿元、1252.31亿元 [6] - 腾讯控股为第三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770.31亿元,但二季度被减仓1718.53万股 [6] - 招商银行持仓量激增6429.55万股,排名升至第四 [6]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中国平安被加仓1.02亿股,排名从第六升至第五 [7] - 紫金矿业一季度加仓10.51亿股后,二季度减仓0.55亿股,排名升至第六 [7] - 东方财富被加仓7859.56万股,从第十位升至第八位 [7] - 比亚迪、阿里巴巴-W被踢出前十大重仓股,由长江电力、中芯国际取代 [7] - 部分基金经理逆势增持白酒股,如易方达蓝筹精选增持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9]
 业绩比较基准仍具吸引力 封闭式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偏离度收窄
 证券时报· 2025-07-09 02:36
 理财行业整体表现   - 6月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兑付年化收益率为2.78%,落后基准0.16个百分点 [1]   - 今年以来理财产品实际兑付收益率与业绩基准差距逐渐缩小 [1]   - 业绩比较基准在制定投资策略、限定风险容忍度、约束投资经理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开放式与封闭式产品收益分化   - 开放式固收理财平均兑付收益率达2.73%,环比上涨7BP,超出业绩基准4BP [2]   - 封闭式固收理财平均兑付收益率为2.78%,环比下跌3BP,落后业绩基准16BP [2]   - 开放式产品通过灵活申赎机制捕捉债市波段行情,增配中短端利率债及信用债实现收益 [2]   - 封闭式产品受持有到期策略限制,重仓1~3年期信用债涨幅微弱,叠加估值整改影响操作空间 [2]     封闭式产品收益与基准偏离度变化   - 封闭式产品实际兑付收益率与业绩基准偏离度明显缩窄,波动下降 [3]   - 2023年3月末落后业绩基准100BP,2023年12月末缩窄至58BP,2024年6月末进一步缩至14BP [3]   - 封闭式产品需更高择时能力,资产处置成本高,非标资产流动性风险和集中度风险更高 [3]     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与作用   - 业绩基准区间设定需有逻辑,反映产品定位、规范投资策略、限定资产风险范围 [4]   - 业绩基准是核心产品要素,投资经理基于此制定策略并控制偏离 [4]   - 业绩基准设立需科学合理、动态调整、易于销售端与客户沟通 [4]   - 业绩基准制约投资经理过度追求风险,确保产品以客户为中心 [4]     业绩达标率考核优化   - 理财公司引入业绩波动率、最大回撤控制、兑付业绩与基准偏离度等指标综合考核投资经理 [5]   - 达标率应与产品风险波动程度匹配,高波动率下高达标率反映投资经理能力过硬 [5]   - 业绩比较基准用于考察投资经理是否尽到职责,达标率仍是硬性考核指标之一 [5]
 理财业良性信号凸显!产品到期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的偏离度正持续缩窄
 券商中国· 2025-07-08 22:14
 银行理财市场表现   - 6月开放式固收理财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达2 73%,环比上涨7BP,超出平均业绩比较基准4BP [1][2]   - 封闭式固收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为2 78%,环比下跌3BP,落后平均业绩基准16BP [1][2]   - 开放式产品通过灵活申赎机制捕捉债市波段行情,增配中短端利率债及信用债实现收益 [2]   - 封闭式产品受持有到期策略限制,重仓1-3年期信用债涨幅微弱,叠加估值整改影响操作空间 [2]     兑付收益与业绩基准偏离度变化   - 封闭式产品兑付收益率与业绩基准偏离度持续缩窄:2023年3月末差距近100BP,2023年12月末缩至58BP,2024年6月末进一步缩至14BP [3]   - 偏离度缩窄反映产品波动性明显下降 [3]     业绩比较基准的功能与优化   - 业绩比较基准用于制定投资策略、限定资产端风险容忍度、约束投资经理行为 [1][4]   - 区间型业绩基准需上下限设定合理,反映产品定位并规范投资策略 [5][6]   - 科学合理的业绩基准需动态调整市场变化,便于销售端与客户沟通 [7]   - 达标率考核需匹配产品风险波动程度,高波动率下高达标率体现投资能力 [7]     投资经理考核体系演进   - 除业绩达标率外,引入波动率、最大回撤控制、兑付业绩与基准偏离度等综合指标 [8]   - 业绩基准作为核心要素,确保投资策略以客户为中心,避免过度追求风险 [6][7]
 ★公募基金迎重要改革 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服务能力,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 [1] - 方案涉及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方面改革,以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优化,需20余件配套规则细化落地 [1] - 提出25条改革措施,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2]   业绩比较基准改革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指标 [2] - 业绩比较基准发挥"锚"和"尺"作用,约束投资行为防止风格漂移,衡量基金是否跑赢市场 [3] - 将出台监管指引并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披露等机制,强化基准对比结果在考核评价中的运用 [4] - 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越者可适度提薪 [7]   浮动管理费率机制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4]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头部机构新注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需采取浮动费率安排 [5] - 已有20余家公募基金准备申报发行此类新产品 [5]   薪酬考核改革 - 基金公司高管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6] - 降低管理规模、收入利润、行业排名等指标权重 [6] - 提高高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延长跟投锁定期 [7]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发展 - 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支持特色化经营 [8] - 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推动降低信息技术系统费用 [8] - 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提高行业竞争力 [8]   实施安排 - 改革举措需20余件配套法规细化落地,已制定落实时间表 [1][8] - 区分存量增量、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充分调适时间 [8] - 适时评估落实情况并进行优化完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