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融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银协报告:2024年年末金租行业实现净利582.76亿元 增长13.79%
中国经营报· 2025-09-02 15:03
行业规模与业绩 - 截至2024年末行业总资产达4.58万亿元 同比增长9.56% [1] - 租赁资产余额4.38万亿元 同比增长10.24% [1] - 利润总额762.44亿元 同比增长13.36% 增速较上年提升6.75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582.76亿元 同比增长13.79% 增速较上年提升5.03个百分点 [1] 资产质量 - 不良资产余额323.62亿元 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0.95% 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1] 核心业务领域 - 飞机和船舶业务形成行业支柱 金融租赁公司成为国产飞机订单最大持有者 [1] - 新造船订单中国产船舶占绝大比例 在飞机和船舶租赁市场主导地位日益凸显 [1] 业务模式转型 - 直租资产余额6405.38亿元 同比增长52.73% [1] - 当年直租投放3522.98亿元 同比增长25.16% [1] 创新业务拓展 - 拓展储能设备、智算中心、低空飞行器等新业务领域 [2] -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业务方向 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2]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领域 深化产融协同合作 [2] - 打造差异化服务方案 形成"融资+融物"特色优势 [2] - 项目公司业务正面清单扩充至8类租赁物 积极拓展新赛道 [2] 风险管理体系 - 建立健全以租赁物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 [2] - 通过科技应用提升租赁物管理能力 发挥租赁物风险缓释作用 [2]
中远海发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7亿元 同比增8.36%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0:3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22.58亿元,同比增长4.2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8.36% [1] - 基本每股收益0.0729元,并派发中期股息每10股0.22元 [1] 业务板块 - 集装箱制造业务营收109.63亿元,同比增长12.07%,销量84.57万TEU同比提升13.61% [1] - 集装箱租赁业务营收26.06亿元,同比增长1.16% [1] - 冷箱、特箱规模稳步提升,租造资源联动与全球送箱网络布局持续优化 [1] 战略发展 - 推进10艘21万吨级甲醇及氨预留散货船、4艘沥青船及1艘LNG船产融结合项目 [1] - 把握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强化产融协同效应和产业链生态协同 [1] - 坚持大客户策略,加强国际租箱合作并拓展新箱租赁业务 [1]
国网英大发布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18%,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增强
第一财经· 2025-08-27 20: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3.06亿元 同比增长6.35% [1] - 利润总额19.90亿元 同比增长22.3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亿元 同比增长25.1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 同比增长25.63% [1]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2元(含税) [1] 金融业务发展 - 英大信托管理资产规模稳健增长 为特高压及东西帮扶等重点工程提供专项融资 [2] - 获评2025年供应链金融产业数智化领军企业 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案例入选行业典型案例 [2] - 英大证券拓展经纪业务 为系统内上市公司提供市值管理服务 [2] - 设立首支多因子驱动混合资管产品 11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产品保持净值稳定增长 [2] - 英大期货立足电力产业链需求推进经纪业务 [2] 碳资产业务进展 - 构建"碳+金融"产品体系 市场规模与经营质量同步提升 [2] - 亮相第三届碳博会国家电网展区 展示数智碳资产管理平台等创新成果 [2] - 聚焦电力公司碳管理服务 打造一站式绿色低碳综合服务 [2] 电力装备业务突破 - 置信电气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雷电监测系统及运维检修服务中标额平稳增长 [3] - 直流线路避雷器投入规模化应用 中标多项系统外及海外重大项目 [3] - 实现欧洲市场新突破 武汉南瑞通过基础级"零碳工厂"认证 [3] - 完成900kVA中频变压器等新产品研制 [3] 战略发展方向 - 坚持产融协同发展 做优做强金融业务、碳资产业务和电力装备业务 [1] - 深化产融协同与资源优势发挥 完善治理体系并加强风险防控 [3] - 致力于打造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典范 [1]
史星海主席应邀出席香港中缙集团上市庆祝典礼
搜狐财经· 2025-08-27 20:30
上市庆典与市场认可 - 中缙集团于2025年8月26日在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港股上市庆祝典礼 开启产融协同发展新征程 [2] - 庆典吸引200余位重要嘉宾出席 包括政府领导、合作券商代表、核心股东、媒体及管理层 体现市场对公司发展成果的认可 [7] - 公司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股票代码08547 HK 标志双轮驱动战略进入新阶段 [12] 战略发展方向 - 强化科技赋能 重点推进2026年AI选股平台"ricecracker"的研发与迭代 以技术创新提升金融业务效率 [10] - 深化实体产业布局 加快短剧IP规模化开发与直播电商供应链建设 挖掘内容生态与消费市场增长潜力 [10] - 拓展国际业务版图 重点布局东南亚金融服务与健康产品市场 推动全球化运营升级 [10] 业务模式与行业定位 - 公司采用"香港业务突破+国内业务聚焦"双轮驱动战略 构建难以复制的长期护城河 [12] - 作为横跨金融与实体的多元化产业集团 左手串联全球资本脉络 右手深耕产业创新土壤 [14] - 公司具备产业链资源整合与生态协同的深厚基础 成为资本市场备受关注的跨界样本 [7][14]
凯盛资源:实现从风险对冲到产融协同的进阶
期货日报网· 2025-08-27 04:55
行业转型升级背景 - 玻璃产业正经历转型升级浪潮 价格波动和成本管控成为企业生存关键 [1] - 玻璃和纯碱产业变革中 风险管理从"选择题"变为"必修课" [2] - 期货工具改变了传统经营模式 为企业提供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的新机遇 [2] 公司期货应用发展路径 - 公司通过基差贸易间接参与期货交易 逐步尝试累购和后定价等模式 [2] - 2024年在集团支持下开通自有期货账户 直接进行买入套保 [2] - 次年获准参与卖出套保 完成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的跨越 [2] - 初期与期现贸易公司合作以系统学习期货规则和套保策略 [3] - 加大人力资源投入组建专业团队 建立自有操作体系 [3] - 实现从被动避险到主动创效的转变 通过期现结合锁定远月价格和优化库存管理 [3] 具体操作案例与成效 - 2024年4月以1800元/吨价格在期货远月合约锁定货源 期货端盈利对冲现货采购额外支出 [3] - 2024年6月通过后点价模式采购5000吨纯碱 最终单吨采购成本较初始高位降低超200元 [4] - 点价模式让贸易定价更灵活 累购模式适合在震荡行情中分批建仓 [4] - 这些模式不仅控制成本 还增强与上下游协同能力和供应链议价主动权 [4] 期现结合模式的影响 - 打破传统现货经营局限性 使产业链参与者具备主动管理价格和库存风险的能力 [5] - 推动行业从分散交易向专业化系统化风险管理转型 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 [5] - 促进实体产业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 提升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6] - 金融工具与实体产业有机结合能筑牢风险防线 激发创新活力和重塑竞争优势 [6]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制定相关制度并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建立日报和周报等风险预警机制 [6] - 根据经营实际设置合理风险值 在风险值内实行授权制度提高效率 [6] - 构建全流程风控体系:制度先行明确闭环 配置专职风控人员 定期复盘套保效果 [6] - 坚守套期保值定位 精准匹配现货敞口杜绝投机行为 [7] 产业链协同与社会责任 - 聚焦上下游企业实际需求 通过金融工具和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应对价格波动和降低运营成本 [7] - 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注重金融工具与实体业务深度融合 [7] - 搭建平台加强信息沟通 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7] - 积极分享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 带动产业链企业共同提升 [7] -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绿色发展要求 履行社会责任 [7]
特区45周年:“与圳同行”的平安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09:59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公司前身为2003年12月中国平安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更名而来 后于2006年11月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并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 2012年8月完成对深圳发展银行整合后形成全新主体[1]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资产总额达58749.61亿元 不良贷款率1.0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1%[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 净利润248.70亿元[1]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针对科技企业设立"总-分-支"三级联动组织架构 总行设科技金融中心 重点分行设分中心 认证科技特色支行及专业团队[2] - 创新推出"科技企业打分卡"评估体系 从科创能力/科技资质/发展质量/偿债能力四维度综合评估 突破行业评价限制[3] - 开发"腾飞贷""上市贷"等特色产品 "腾飞贷"采用贷款利率挂钩企业营收增长率模式 获2024年度深圳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案例[3] - 为锂离子电池模组龙头企业XWD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2004年给予2000万元信用贷款 2025年一季度为子公司提供期限10年/承贷比例80%的产业链授信[2][3] 产业金融服务生态 - 构建"一纵一横一张网"产业金融服务生态 纵向覆盖产业客户初创/成长/成熟阶段全谱系产品 横向通过"银行+险资""股+债"联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5] - 为某新能源车企累计提供600亿元授信 服务约700户下游经销商并提供近750亿元资金支持[4] - 创新"订单预付融资+KYB定制化服务"模式 2025年2月以来为8家科技企业经销商发放贷款超3亿元[5] 跨境金融业务 - 打造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依托在岸/离岸/自贸区/非居民账户及香港分行五大账户体系 构建跨境投融资/贸易金融/支付结算/资金管理四大产品体系[6] - "跨境瞬利汇"平台应用AI大模型提升效率 上线全球GPI收款功能和跨境人民币支付透镜 业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3万家企业[6] - 通过"五个畅通"优化跨境支付便利化体系 包括畅通跨境支付服务/移动支付流程/账户服务通道/外币现金服务/外卡受理环境[6] 特殊群体金融服务 - 线上打造口袋银行APP"颐年专区" 提供"同屏助手"远程指导功能 服务32万余名会员 线下举办超3000场颐年主题沙龙[8] - 设立手语专员团队为听障群体提供云端金融服务 助力残疾人协会合作小微企业为听障人士开户 为听障骑手提供远程支持[9] - 网点设立"绿色通道"与"爱心服务窗口" ATM机提供大字版界面 配置爱心座椅/老花镜/养生茶饮等适老设施[8]
中哲物产集团携手银河期货举办产业强国——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丁二烯橡胶产业链交流会
期货日报网· 2025-08-11 18:14
会议概况 - 会议于8月7日在宁波举办,主题为“产融协同・产业强国”,由中哲物产集团主办、银河期货协办 [1][3] - 活动吸引了丁二烯橡胶产业链近60家企业的百余名核心决策层及业务骨干参与,覆盖炼化生产、贸易流通、下游制造等全链条环节 [1] 会议核心目标 - 旨在搭建产业与金融的深度对话平台,共同研判产业新格局与发展方向 [3] - 推动产业链企业灵活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3] - 助力交易所、期货公司精准把握实体企业需求,提升产业服务质效 [3] 会议核心内容 - 行业专家围绕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丁二烯橡胶期货期权运用、产业链格局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 [5] - 圆桌论坛聚焦丁二烯和丁二烯橡胶市场价格波动规律、产能扩张与供需平衡、全球贸易流向变迁等行业焦点 [5][6] - 会议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数据、前沿专业见解及高效的交流研讨平台 [6] 衍生品工具的市场反馈 - 参会嘉宾普遍肯定丁二烯橡胶期货期权在产业中的功能发挥,认为其为企业应对价格波动提供了有效工具 [6] - 期货期权的上市为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定价参考,助力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节奏 [6] - 衍生品工具在产能扩张与供需平衡调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6] 会议成效 - 跨行业的思维碰撞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提高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认知 [6] - 活动践行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赋能产业”的使命 [6]
产融协同 韧性成长
金融时报· 2025-08-06 10:32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财务公司数量达236家 覆盖20多个大类行业 [2] - 表内资产总额8.52万亿元 同比增长4.82% 存款余额7.02万亿元 同比增长6.08% [2] - 不良资产规模降至182.53亿元 同比减少140.75亿元 不良资产率降至0.2% 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2]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净收入276.09亿元 同比下降16.35% 为近6年最低值 [3] - 营业支出33.37亿元 同比增加0.76亿元 上涨2.34% [3] - 净利润202.47亿元 同比减少31.78亿元 下降13.57% [3] 业务转型创新 - 定位从"集团资金管家"向"产融协同赋能者"升级 注重长期价值沉淀 [3] - 首钢财务公司打造全链条金融护航体系 提供低成本信贷资金和创新关税保函产品 [3] - 开立首钢财票保障核心原燃料稳定供应 强化支付渠道建设 [3] - 行业普遍围绕产业链核心环节设计专属金融产品 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4] 数字化转型 - 通用技术财务公司通过API接入银行函证区块链平台 完成全国首单验资回函 [5] - 招商局财务公司和山东港口财务公司获批接入函证区块链平台 实现电子函证全流程线上化 [6] - 财政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加快函证数字化发展 [6] - 行业加大科技投入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风控和服务效能 [6] 发展方向 - 下半年将深度挖掘成员企业需求 开发贴合实体的金融产品 [7] - 持续优化风险防控体系 提升复杂风险应对能力 [7] - 加强财银合作与同业交流协作 打造智能化运营管理体系 [7]
激活北疆数字经济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8-05 10:35
核心观点 - 内蒙古银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以乳业和大数据双轮驱动 支持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1] - 银行提供定制化信贷解决方案和快速审批通道 实现产融协同和高质量发展[1][2][3][4][5] 乳业智能化升级 - 向兰格格乳业提供1500万元集团授信 通过诚信贷产品和绿色审批通道支持企业扩产升级[1][2] - 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和14条智能生产线 推动传统乳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2] - 银企合作始于2014年 基于长期战略互信和专业积淀[2] 数字经济发展 - 向中金数据乌兰察布项目投放7亿元建设贷款 支持算力中心设备采购和基建工程[1][3] - 贷款审批仅用10个工作日 体现金融服务速度 推动园区核心设备安装和运营[3] - 项目占地数百亩 是乌兰察布从传统能源基地向数字经济转型的核心项目[3] 金融服务模式 - 设立乳业服务专班和专项服务团队 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2][3] - 提供定制化信贷解决方案和实质性减费让利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5] - 计划推出数字经济专项信贷产品 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新模式[5] 产业协同效应 - 金融活水促进智能化生产车间与智能生产线建设 推动科技与金融驱动的产业变革[2] - 算力中心实时处理全国数据请求 形成大数据产业神经中枢 服务绿色算力需求[3][4] - 构建政银企协同生态平台 梯度培育优质民营企业集群[5]
腾讯减持中金公司,两大资管巨头刚增持;券商最新私募资管规模达5.52万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9:39
腾讯减持与机构增持分歧 - 腾讯减持中金公司H股496万股 套现1.05亿港元 均价21.16港元/股 [1] - 贝莱德与易方达基金同步增持中金公司 持股比例分别升至5.01%和5.13% [1] - 机构操作分歧反映券商股估值判断差异 或加剧板块内部分化 [1] 券商资管业务发展态势 - 券商私募资管规模达5.52万亿元 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 [2] - 固收类产品规模4.55万亿元 占比82.5% 较去年末增加319.68亿元 [2] - 业务结构向稳健风格转型 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 [2] 量化基金限购动态 - 国金基金旗下量化产品密集限购 申购门槛从1000万元下调至1万元 [3] - 限购原因为保护持有人利益及维持策略有效性 [3] - 资金快速流入导致管理压力 或引发资金分流至其他策略类型 [3] 券商人事调整与战略方向 - 五矿证券郑宇正式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层人事调整落地 [4] - 公司以"建设特色产业投行"为核心战略 债券承销业务表现亮眼 [4] - 管理层变动或引发行业对治理结构与战略执行力的关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