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脸识别
icon
搜索文档
售楼处“偷”了我的“脸”?
虎嗅APP· 2025-06-24 07:45
核心观点 - 售楼处普遍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记录看房者信息,用于区分客户来源并作为佣金结算依据,但未明确告知或取得同意,违反《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3][6][13][14] - 开发商通过密集部署摄像头实现无感抓取人脸数据,看房者动线被全程监控,但现场缺乏显著提示标识[5][6][9][17] - 行业存在渠道飞单、内单外转等乱象,开发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控制佣金支出,但实际执行中侵犯消费者隐私权与公平交易权[13][14][21] 记者看房调查 - 浦东三林某楼盘前台区域设2-3个摄像头,沙盘区部署3个摄像头,抓取信息存储1-3个月,无提示标识[6][8] - 康桥某楼盘大堂、沙盘区、洽谈区共安装3-6个摄像头,登记小程序协议未明确数据用途,工作人员催促用户快速点击同意[9] - 部分楼盘通过iPad扫码同步完成人脸扫描,隐私政策条款模糊化处理[9] 中介佣金机制 - 中介确认售楼处通过人脸识别标记客户来源,首次自行到访者后续无法通过中介获取佣金返利[12] - 开发商要求签约时二次采集人脸信息,与到访记录比对验证渠道来源,作为佣金结算依据[13] - 存在规避手段:家属代登记房产后再加名,以获取中介返佣优惠[12] 技术服务商方案 - 明源云等公司提供"智慧案场解决方案",支持实时判客分客、全程业绩追踪,合作开发商众多[16] - 典型方案包含4个摄像头组网,覆盖入口、沙盘、洽谈区等场景,支持口罩识别,数据上传云端存储[17][18] - 系统自动弹窗提示客户历史到访记录,签约时强制人脸+身份证双重验证匹配[17] 行业合规动态 - 重庆某售楼处因违规采集1.2万条客户数据(含5000条人脸信息)被罚1万元,系当地首例[20] - 上海松江区某地产公司因同类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25万元[21] - 专家建议采用门禁卡、VR看房等替代方案,通过合同明确渠道责任划分[23]
人脸识别概念涨2.67%,主力资金净流入3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17:10
人脸识别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26日收盘,人脸识别概念上涨2.6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位 [1] - 板块内97股上涨,20股涨停,包括智莱科技、星宸科技、中科信息等20%涨停,云内动力、同为股份等涨停 [1]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安凯微(15.30%)、*ST汇科(8.85%)、利尔达(8.45%)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天迈科技(-3.99%)、盛视科技(-3.02%)、奥比中光(-2.17%) [1] 资金流动情况 - 人脸识别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24亿元 [2] - 3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中科信息净流入2.65亿元居首,云内动力(2.14亿元)、星宸科技(2.05亿元)、智莱科技(1.45亿元)紧随其后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云内动力(66.24%)、同为股份(40.21%)、智莱科技(25.48%)居前 [3] 个股资金明细 - 中科信息:涨幅19.99%,换手率11.27%,主力净流入2.65亿元,流入比率24.12% [3] - 云内动力:涨幅10.03%,换手率4.09%,主力净流入2.14亿元,流入比率66.24% [3] - 星宸科技:涨幅20.00%,换手率11.86%,主力净流入2.05亿元,流入比率15.45% [3] - 智莱科技:涨幅20.00%,换手率25.80%,主力净流入1.45亿元,流入比率25.48% [3] - 同为股份:涨幅10.01%,换手率7.38%,主力净流入6893万元,流入比率40.21% [3] 资金流出情况 - 盛视科技:跌幅3.02%,主力净流出3655万元,流出比率7.66% [8] - 奥比中光:跌幅2.17%,主力净流出2241万元,流出比率6.78% [8] - 科大讯飞:涨幅0.17%,主力净流出2801万元,流出比率5.10% [8] - 欧菲光:涨幅1.06%,主力净流出7853万元,流出比率5.74% [8]
一款“虚拟相机”竟能解锁人脸识别!多平台现“过脸教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17:44
在手机上改装植入一款"虚拟相机"应用程序,竟能轻松突破平台"人脸识别"防线。近日,一起"帮助网 约车司机非法改装手机"的刑事案件再次引发了对AI技术滥用的关注——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改装"虚拟 相机"应用程序,再结合AI换脸技术,便帮助被封号司机绕过了网约车平台的人脸识别。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随即调查发现,在主流的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及电商渠道中,潜藏着 大量宣称可"规避人脸识别"的灰色服务,这些技术原理基本相似——通过为手机植入"虚拟相机"应用程 序,替换本地手机相机,再利用AI换脸技术合成一段动态验证视频,当平台调取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 验证时,屏幕中的人脸就自动被替换成了这段合成视频。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服务商声称,"任何平 台的人脸识别都能'直接过'"。 调查: "过脸教程"现身多平台 为灰色服务引流 "网约车远程刷脸教程""替换系统相机""网约车过脸""苹果安卓均可,全平台通用"……南都记者留意 到,在多个社交、短视频平台上,有着不少宣称可"规避网约车人脸识别"的账号。 这些账号所发布的视频演示了在滴滴、高德打车、货拉拉、哈啰顺风车、阳光车主等多个网约车平台上 操作一款"虚拟相机"应用程序,从 ...
山姆被立案,4亿中产害怕了
商业洞察· 2025-03-07 17:02
山姆会员店人脸识别争议 - 广西大学法学研究生丁先生起诉山姆超市,因其强制要求会员码"专人专用"并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身份,拒绝提供其他核验方式 [5][9] - 山姆规定线下消费必须上传本人照片作为会员头像,否则无法提供服务,但线上购物不受影响,更改照片需持身份证到店办理 [9] - 法院已对案件立案,原告要求山姆提供替代身份核验方式并公开道歉 [9] 用户隐私与法律风险 - 山姆此前因强制刷脸支付遭消费者投诉,工作人员最初称自助结账只能刷脸,后改口称可应要求取消 [12][13] - 消费者认为山姆强制采集人脸信息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必要性与最小化原则",且侵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19] - 社交平台反映家庭场景下使用副卡不便,即使提供结婚证、身份证仍被要求本人到场 [16][17] 会员制度与商业表现 - 山姆通过260元/620元年费建立会员壁垒,中国付费会员超500万人,年费收入达13亿元 [21][22] - 2025财年Q4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51亿美元(同比+27.7%),山姆贡献七成营收,电商增长34% [22] - 山姆中国门店数达53家,过去12个月新增6家,成为沃尔玛在华核心增长引擎 [22][23] 品牌声誉挑战 - 2024年山姆10天内被五次曝光食品安全问题,2025年持续出现蛋糕异物、车厘子坏果等事件 [23] - 强制人脸识别引发"隐私收割机"质疑,削弱其"中产天堂"的品牌定位 [24]
山姆被立案,4亿中产害怕了
创业邦· 2025-02-27 11:03
山姆会员店人脸识别争议 - 广西大学法学研究生丁先生因无法使用朋友会员码被拒之门外,起诉山姆强制人脸识别涉嫌违法 [3] - 山姆规定会员码必须"专人专用",线下消费必须通过人脸识别验证,线上购物则不受限制 [4] - 用户更改照片需持身份证到店办理,亲友卡也需上传个人信息 [5] 隐私保护法律风险 - 山姆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身份认证方式,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必要性与最小化原则" [10] - 该做法可能侵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10] - 此前已有消费者投诉自助结账被强制刷脸,经投诉后山姆才改口称可不刷脸 [8] 会员制度商业价值 - 山姆中国付费会员超500万人,仅260元/年的基础会费年收入达13亿元 [12] - 2025财年Q4沃尔玛中国市场净销售额51亿美元(同比+27.7%),山姆贡献中国区七成营收 [12] - 山姆门店数达53家,过去12个月新增6家,成为沃尔玛在华核心增长引擎 [14] 品牌形象挑战 - 2024年10天内被五次曝光食品安全问题,2025年又出现蛋糕异物、车厘子坏果等事件 [14] - 强制人脸识别政策被质疑为"隐私收割机",影响品牌信誉度 [15] - 会员制度虽构建中产优越感,但实际使用中给家庭用户带来不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