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更正

搜索文档
科达自控会计差错背后:应收款营收占比超100% 机器人业务成色待考
新浪证券· 2025-05-23 17:06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随着年报季收关,不少上市公司却出现会计差错。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已经会计差错更正公司数量 超40家。 公司究竟因何差错调整? 公告显示,在 2022 年、 2023 年以及2024 年新能源充换电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根据中国证监会 2024 年发布的《上市公司 2023 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指出,部分上市公司通 过自建充电桩向客户提供充电服务,认为其属于主要责任人,将充电服务全部所得确认为收入,同时将 其自电网采购的电力支出确认为成本。对于电力供应类业务,上市公司应谨慎判断其在提供充电服务过 程中是否取得了相关电力的控制权,若未取得控制权,其收取的应付给电网公司的电费部分实质上为代 收代付性质,应当按照净额确认收入。 基于上述原则,公司将此前总额法调净额法确认。 事实上,今年财政部也就充电桩业务总额法净额法确认给出了相关实务指导,其中列举两大情形: 情形一:甲供电公司为港区企业及港口运营提供电力供应服务并收取电费。 对于出现会计差错的公司我们该如何看待?所谓会计差错更正,根据相关定义,即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 误运用准则等,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 ...
舜宇精工差错背后:会计质量堪忧?审计机构也收监管函 业绩持续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5-23 17:02
会计差错概况 - 2025年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1] - 会计差错定义为非故意过失导致的财务报表遗漏或误报 [1] - 部分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掩盖财务造假 如康美药业300亿现金差错案例 [1] 舜宇精工会计差错详情 - 涉及2023年报及2024年三季报 调整科目包括营收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净利润 应收账款 存货等 [2] - 调整原因包括:总额法转净额法确认收入 收入跨期确认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及时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错误 费用跨期及增值税漏提 [3][4][5][6][7] 审计机构问题 - 审计机构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程序不到位收北交所警示函 [8] - 具体问题:收入及应收账款审计程序缺失 未执行替代测试 仅依赖访谈记录 存货及固定资产监盘不足 未发现折旧少提 [8] - 审计底稿存在发票核对记录与事实不符 未识别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 [9] 财务表现 - 近三年营收同比变动:+16 72% -2 65% -4 92% 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39 73% -38 97% -53 31% [10] - 2025年一季报营收1 16亿元(-2 35%) 归母净利润-175 19万元(-206 98%) [10] - 业绩下滑主因:新基地折旧费用增加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 项目未达预期 计提存货跌价及坏账损失 [1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子公司舜宇贝尔AGV机器人解决方案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与物流领域 客户包括一汽红旗 北京奔驰 蔚来等 [12][13]
三问润泽科技:近30亿会计差错是否调干净?“一骑绝尘”的数据是否可靠
新浪证券· 2025-05-21 17:21
会计差错与财务数据异常 - 润泽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因收入确认方法从"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导致三季报营收更正金额达29.53亿元(原营收64.10亿元调整至34.57亿元)[4][5] - 调整后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从139.11%骤降至28.95%,全年营收同比仅增长0.32%至43.65亿元,净利润增速从35.13%降至1.62%[6][7][9][10] - AIDC业务成本结构出现异常波动:调整后2024年运营成本占比从3.13%激增至21.79%,设备成本占比从32.72%骤降至9.62%,23年与24年成本可比性存疑[14][24] 毛利率异常与行业对比 - 公司近三年平均毛利率达50%,显著高于万国数据(27.02%)、世纪互联(22.28%)等头部同行20-30%的水平[19][22][23] - 2024年四季度毛利率骤降至18.26%,但公司未在投资者交流中明确解释原因[34][36] - 成本结构中折旧摊销占收入比仅10-16%,远低于万国数据的31-34%,财务费用占比16%也显著低于万国数据的50%水平[29][30][34] 业务匹配度疑点 - 2023年机柜数量增长65.22%至7.6万架,但同期电费支出仅增长6.01%,2024年机柜增至8.2万架时电费增速不足1%,与行业耗电规律不符[27][30] - 子公司润泽发展与项目公司的电力关联交易被监管问询定价公允性,涉及最低档电价承诺[28] - AIDC业务中算力模组存货从零激增至2024年一季度末17.55亿元,公司解释为"引流业务"的高性能服务器未交付所致[12] 市场地位与商业模式 - 第三方评估显示润泽科技在算力中心服务商中综合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低于万国数据等头部企业[15][17] - 公司采用100%自持物业的园区级批发模式,与同行自持+租赁的混合模式形成差异[22] - 公司宣称核心优势包括园区级模式、"四自"运营体系等,但未充分解释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36]
司尔特: 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9:45
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部分主要负责人员虚构成本、费用侵占公司资金,导致2021-2023年度财务报表不真实 [2][3] - 虚构交易涉及贵州开阳龙享劳务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劳务工程及台车掘进业务,成本费用核算违反会计准则 [4] - 公司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会计差错,调整2021-2023年度财务报表,并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增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 [3][4] 财务数据追溯调整影响 - **2023年调整**:资产合计减少4580万元(重述前74.92亿元→重述后74.46亿元),股东权益合计减少5938万元(重述前50.38亿元→重述后49.79亿元) [6] - **2022年调整**:资产合计减少2846万元(重述前69.43亿元→重述后69.15亿元),股东权益合计减少4894万元(重述前53.46亿元→重述后52.97亿元) [6] - **2021年调整**:资产合计减少1111万元(重述前63.39亿元→重述后63.28亿元),股东权益合计减少3945万元(重述前52.47亿元→重述后52.07亿元) [7] - 营业成本累计调减:2023年减少2708万元,2022年减少1954万元,2021年减少1883万元 [6][7] 公司治理及审议程序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及监事会一致通过会计差错更正议案,认为调整后财务数据更客观反映公司状况 [8][9]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鉴证报告,确认更正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信息披露规则 [9][10] - 公司承诺强化财务监督及信息披露审核,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0]
嘉和美康: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5-16 20:24
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基本情况 -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主要办公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法定代表人为江禹,联系人为孔祥熙、王琛 [1] - 发行人为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246.SH,注册资本137,585,598元,注册地址和主要办公地址均在北京市海淀区,法定代表人为夏军,实际控制人为夏军 [1] - 本次证券发行类型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时间为2021年12月3日,上市时间为2021年12月14日,上市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 [1] 保荐工作概述 - 保荐机构对发行人情况进行尽职调查,组织编制申请文件并出具推荐文件,配合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和中国证监会注册 [1] - 持续督导期内,保荐代表人对募集资金的存放和使用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现场检查,督促发行人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规章制度 [3] - 发行人募集资金净额为1,240,457,179.15元,投资于专科电子病历研发项目、综合电子病历升级改造项目、数据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累计投入1,046,515,544.09元,专用账户余额为205,826,740.20元 [3][4] - 保荐机构对发行人2021-2024年各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专项核查意见4次,对募集资金使用、限售股上市流通等事项发表核查意见18次 [4] 股东承诺履行情况 - 公司股东咸宁市凯旋机会成长基金(有限合伙)在未提前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减持公司股份1,878,77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6%,违反前期承诺 [5][7] - 凯旋成长于2024年2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下发的警示函 [7] - 保荐机构持续督促嘉和美康及相关当事人切实履行承诺,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 [7] 会计差错更正 - 公司发现2022年度、2023年度财务报表部分会计处理及披露存在差错,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 [10] - 调整内容包括未及时结转外采技术服务费成本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以及对预计可变现净值影响的重新评估 [10] - 中兴华会计师认为公司编制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专项说明》符合相关规定,如实反映了前期会计差错的更正情况 [10] 募集资金使用审阅 - 保荐机构认为发行人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使用募集资金,有效执行了三/四方监管协议 [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嘉和美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保荐机构将继续履行持续督导责任 [11]
赛诺医疗“低级”差错考验公司内控有效性?量增价减盈利不佳 遭多位高管集中减持
新浪证券· 2025-05-16 17:34
会计差错概况 - 2025年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差错属于非故意过失,但近年部分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掩盖财务造假 [1] - 赛诺医疗在收购eLum Technologies时股权比例计算错误,导致投资收益误增2071.42万元,商誉虚增5945.18万元 [2] - 差错更正后调减投资收益958.82万元,归母净利润调减417.14万元,商誉调减1323.52万元 [3] - 公司采用追溯重述法对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财报进行调整 [5] 公司内控问题 - 公司多次出现会计差错,包括AlchiMedics未计提补缴税费事项,且对差错认定前后矛盾 [6][7] - 基础财务计算错误引发对内控有效性的质疑,内部复核程序可能存在缺陷 [6]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冠脉支架(收入占比56.97%)和球囊产品(39.58%),2024年营收恢复增长但业绩波动与集采政策强相关 [9][11] - 2024年支架产品销量增长45.44%但单价下降8.26%,颅内支架销量增55.56%但单价降7.23%,呈现量增价减趋势 [13][15]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达40.12%,集采中标对公司业绩持续性至关重要 [11][12] 高管减持动态 - 2024年3月六位高管拟减持90.53万股(占总股本0.219%),套现约983.16万元,其中五位曾在1月减持套现1004.3万元 [16]
泰豪科技不仅是会计差错?费用跨期确认 警惕财报埋雷
新浪证券· 2025-05-16 17:32
会计差错概况 - 2025年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1] - 会计差错属于非故意过失 但近年部分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掩盖财务造假 如康美药业300亿现金差错 东方集团以会计差错调整巨额财务造假 [1] 泰豪科技会计差错事件 - 公司因投资公司失控导致会计差错调整 8360万元收购的德塔动力38%股权因股东纠纷无法并表 但2023年前三季度仍按控制处理 需对2023年Q1至2024年Q3共7份定期报告进行更正 [2] - 公司因信披不规范及财务核算不及时收到江西证监局责令改正监管函 涉及2023年10月丧失对被投资单位重大影响未及时财务处理 [3] - 监管指出公司销售费用列报有误 将应计入营业成本的支出误计入销售费用 且部分销售费用确认跨期 [4] 财务数据异常 - 2023年公司营收下降但三费同比增长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合计7 65亿元 占营收比重从10 86%升至17 88% 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其他"项目达1 56亿元 [5] - 近五年非经常性损益累计超1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6亿元 显示盈利依赖非经常性损益 [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达8亿元 主要来自国科军工上市后公司放弃董事会席位 将其股权投资转为金融资产 转换日与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差额1 37亿元计入损益 [8][9][10] 资产质量问题 - 应收账款金额高企 2021-2024年分别为38 06亿元 43 56亿元 38 6亿元 37 09亿元 占营收比重从62 78%升至90 12% [10] - 2024年应收账款期末余额47 47亿元 一年以上账龄占比48% 其中1-2年9 18亿元 2-3年6 48亿元 3年以上7 5亿元 [10]
“牛股”ST华通年报虚假记载后续:七名高管遭警示 牵出超1亿股业绩补偿事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22:5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世纪华通的股价从去年7月开始波动上涨,从约3元/股(前复权)上涨至目 前约8元/股。 去年,中国证监会对世纪华通作出行政处罚,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2年年报商誉有关情况存在虚假记载, 同时还存在虚构业务或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最新的警示函则是这一处罚的延续。 此外,世纪华通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致使子公司原本已"完成"的业绩承诺未能达成,相 关业绩承诺人需承担超过1亿股的业绩补偿责任。 七名高管遭警示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魏官红 5月12日,ST华通(SZ002602,股价8.01元,市值596.95亿元,即"世纪华通")公告称,公司相关人员收到 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 此前称完成业绩承诺,现需补偿12.6亿元 2019年,世纪华通向盛趣科技包括曜瞿如、熠趣盛及吉虞梵在内的29名股东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 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上海盛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盛跃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盛趣科 技")100%股权。 补偿义务人承诺,盛趣科技在业绩承诺期(即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内实际实现的合并报表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 ...
向部分供应商多支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 ST帕瓦2024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00:2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年度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健所) 对帕瓦股份2024年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天健所表示,帕瓦股份存在与供应商交易价格不公允的情形,累计向部分供应商多支付工程及设备款 1.8亿元。 帕瓦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宝出具承诺,将对相关供应商未归还的多付工程及设备款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 公司在3月收到警示函 2024年,帕瓦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亿元。天健所对其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 计报告。 4月29日,ST帕瓦(前证券名称帕瓦股份,SH688184,股价8.86元,市值17.62亿元)发布2024年年度报 告。 据帕瓦股份2024年年报,其经过自查确认,公司2023年度存在与供应商交易价格不公允的情形,累计向 部分供应商多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截至公司财务报表批准对外报出日,相关供应商尚未归还上述 多付的工程及设备款。 2025年3月,浙江证监局在对帕瓦股份下发的警示函中要求帕瓦股份进行整改。 4月29日,帕瓦股份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 ...
向部分供应商多支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 帕瓦股份2024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9:17
4月29日,帕瓦股份(维权)(SH688184,停牌,市值17.62亿元)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年度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健所)对帕瓦股份2024年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 告。 天健所表示,帕瓦股份存在与供应商交易价格不公允的情形,累计向部分供应商多支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 帕瓦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宝出具承诺,将对相关供应商未归还的多付工程及设备款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每经记者 赵李南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图片来源:由每经财报智能体一键生成 2024年,帕瓦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亿元。天健所对其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据帕瓦股份2024年年报,其经过自查确认,公司2023年度存在与供应商交易价格不公允的情形,累计向部分供应商多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截至公司财 务报表批准对外报出日,相关供应商尚未归还上述多付的工程及设备款。 "公司对自查发现的上述问题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了更正。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宝出具承诺,将对相关供应商未归还的多付工程及设备款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帕瓦股份表示。 对于上述多付1.8亿元事项,天健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