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陈光炎长文剖析稀土与贸易平衡:美国超过8成精炼稀土来自中国,短期内难以改变
聪明投资者· 2025-10-13 11:33
稀土的战略地位与贸易影响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是美国的23倍,美国储量仅为190万吨[41][44] - 美国超过80%的精炼稀土依赖中国供应,这些稀土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和清洁能源领域[8][53] - 美国及其盟友若要构建完全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预计需要5至15年时间,短期内难以替代[10][63] 中国的稀土管理政策 -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许可制度,许可证有效期为6个月,并对军工、半导体等敏感用途实行逐案审批[4][8][11] - 中国拟禁止非国有企业从事稀土开采、冶炼和分离,未来仅授权大型国有企业运营,并要求企业每月上报生产数据[73] - 中国将出口管制扩展至镓、铋和钨等其他战略性矿物,并加强技术信息管控以防知识外泄[73][74] 稀土在国防与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 稀土元素对现代军事系统至关重要,美军F-35战斗机使用超过400公斤稀土金属,"爱国者"反导系统等均依赖稀土构件[43][52] - 稀土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雷达系统、无人机电机、喷气发动机及夜视光学系统等国防技术[45][47] - 稀土还支撑电动车、风力发电、消费电子等民用领域,福特汽车曾因磁体供应受阻导致工厂停产一周[58][69][70] 关税政策对供应链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达100%的关税,导致美股单日蒸发2万亿美元市值[5] - 高关税下,中国对美服装出口在2025年5月同比下降52%,市场占比降至9.9%,为数十年来较低水平[21][22] - 尽管面临高关税,部分企业如Pashion Footwear仍选择中国制造,因中国供应链在效率、工人技能和灵活性上具有优势[24][25] 全球供应链调整与应对 - 美国启动《国防生产法》并投入稀土回收研究,但本土唯一运营的稀土矿场MP Materials仍需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55][56] - 缅甸供应全球50%至60%的重稀土,近期动荡导致中国从缅甸的稀土进口量减少一半,引发全球供应趋紧和价格上涨[64][84] - 中国通过加强在东盟地区的投资合作进行回应,2024年投资超过100亿美元,以应对美方关税影响并保持市场准入[27]
全球芯片供应链正在为中国稀土限制做准备
傅里叶的猫· 2025-10-12 22:35
中国稀土出口控制新规 - 中国针对稀土矿物实施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出口控制 新规要求外国公司必须向中国申请批准才能转出口这些产品 [2] - 中国控制了全球稀土供应的绝大部分 在镝、铽、钆等关键元素的开采和加工中占比超过90% [2] - 新规是突然实施的 目的是控制全球科技供应 [3] 对半导体行业的潜在影响 -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为中国可能的稀土出口限制做准备 稀土矿物在半导体生产中不可或缺 用于芯片制造的精密激光、磁铁和其他设备 [2] - 荷兰ASML公司正在评估潜在中断 其光刻机需要用到稀土磁铁 最直接的风险是价格上涨 [2] - 美国芯片巨头也在评估影响 最明显的风险是稀土依赖磁铁的价格上涨会直接传导到芯片供应链成本上 [2] - 新控制会打击芯片制造过程的核心部件 如整合稀土磁铁的设备 整个价值链从化学品到工具制造都会受影响 [3] 行业应对与供应链调整 -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 已开始与受影响企业及欧盟委员会沟通 准备应对措施 [3] - 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包括Intel、台积电和三星 都在努力多元化稀土来源 但短期内很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3] - 如果贸易谈判没有进展 未来几个月价格波动和供应中断可能会成为常态 [3] 稀土应用的广泛领域 - 稀土在电动车、风力发电和国防领域都很关键 但半导体是最敏感的环节 [3]
美加征关税100%,储能影响几何?
行家说储能· 2025-10-11 18:23
中美贸易政策变动 - 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美国将对华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2] -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宣布将于2025年11月8日起对锂电池、稀土、超硬材料等军民两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3] - 特朗普此前签署的OBBB法案保留了储能行业全额税收抵免至2032年底,但通过严格“受关注外国实体”条款限制中国供应链参与[7] 美国储能市场影响分析 - 若新关税实施,储能电池总关税将超过140.9%,2026年1月1日起进一步升至158.4%[4] - 美国本土产线到2030年仅能满足该国40%的储能需求,公用事业规模储能项目长期成本可能增加12%至50%以上[9] - 若现行关税持续至2026年底,项目相关关税成本可能达到约5亿美元,成本上涨可能导致项目推迟或取消[10] - 今年美国已有16个电池储能项目缩减或取消[11] - 新关税政策将急剧拉高美国储能市场整体成本,严重拖累美国储能装机增速和清洁能源目标进程[14] 中国储能企业应对与市场格局 - 1-9月中国储能企业对美订单为7.16028GWh,仅占海外总订单的1.76%,位居海外国家第七位[15] - 澳大利亚和日本分别以超37GWh和23GWh以上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订单第一和第二大市场[15] - 中国企业已积极拓展非美市场以转嫁单一市场风险[15] - 包括宁德时代、瑞浦兰钧、天合光能等多家中国企业在今年宣布获得美国储能订单或合作[17] - 长期看,限制措施将倒逼中国产业通过技术升级与非美市场开拓构建新核心竞争力[18]
撼动美元霸权,人民币结算澳铁出口,中国重塑国际贸易规则
搜狐财经· 2025-10-11 02:39
行业格局与市场动态 - 中国在2025年9月暂停采购澳大利亚铁矿石,导致澳大利亚铁矿企业股票跌幅超过8% [1][2] - 2025年1至8月,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占比下降12%,造成数百亿人民币的贸易缺口 [5] - 全球铁矿石市场格局生变,卖方市场的定价权开始松动,传统规则被打破 [5][10] 供应链多元化与替代来源 - 非洲几内亚西芒杜矿区在2025年取得新进展,首船铁矿石已发往中国山东港口 [5] - 巴西矿业公司淡水河谷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铁矿石贸易结算 [5] - 2025年俄罗斯铁矿石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到45% [6] 定价与结算机制变革 - 中国在2025年铁矿石谈判中要求以人民币结算,取代传统的美元结算和普氏定价体系 [3] - 有传言称必和必拓准备采用人民币和美元各占一半的“混合结算”方式 [10] - 中国港口到岸价可能被加入新合同,标志着铁矿石定价权出现重大变化 [10]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2025年9月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挂牌 [6]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半年内处理了90万亿人民币的交易额 [6] - 境外货币当局动用的人民币余额飙升至800多亿元,欧洲、印尼等地区企业开设人民币账户需求增加 [6][8]
10月14日开征对华“入港费”!美国把贸易战烧到港口
搜狐财经· 2025-10-09 10:36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正式对中国籍或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入港费"。该政策以船舶属性为核心划分标准,旨在通过分层 费率调整航运结构与供应链依赖。具体征收分为三档: 其一,对中资运营/船东的船舶,按净吨(NT)每航次收费50美元/NT,并自实施日起每年递增30美元,至2028年将升至140美元/NT。此费用按"每艘船、 每次进入美国港口"征收,每年每船最多计费5次。其二,对中国建造的非中资运营船舶,采用"孰高原则"征收:按净吨18美元/NT或按每个卸下集装箱 (TEU)120美元,两者取其高者。该费率同样逐年提高,至2028年净吨费达33美元/NT,按箱计费升至每箱250美元。其三,对外国建造的车辆运输船 (汽车/滚装船),无论是否与中国有关,统一按净吨14美元/NT征收。 政策同时设有豁免条款,美国籍船舶、参与美国海事管理局(MARAD)特定项目的船舶、小型船舶(载箱量低于4000 TEU或载重低于5.5万吨)以及空 载或压载驶入的船舶均可获得豁免。此外,由于美国目前缺乏本土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能力,因此LNG运输船享有过渡期,暂不征费,但美国计 划自2028年起强制要 ...
7票通过!美国要完了?特朗普怒吼:结果已定!
搜狐财经· 2025-10-09 01:27
法律判决与权力边界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以7票对4票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的全球关税违法,该法文本从未出现“关税”一词 [1][6] - 法院判决核心依据是总统越权,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征税权属于国会,总统无权单方面设立税种或提高税率 [8][9][10] - 此次判决为总统权力设立明确边界,未来任何总统以“紧急状态”推行重大政策需先评估法律依据和国会反弹 [33][35] 经济与财政影响 - 判决可能导致财政部必须退还通过争议性关税征收的1847亿美元资金 [1] - 普通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关税成本,进口汽车、家电、服装、红酒等商品价格均被推高 [25] - 若最高法院维持原判,退税资金来源和退还给谁(进口商或终端消费者)将面临巨大操作难题,可能引发系统性追溯压力 [27][28] 行业与企业反应 - 全球企业重新评估风险,政策不确定性已超越关税本身,迫使跨国公司加速供应链多元化 [22][23] - 部分公司已准备集体诉讼要求退还多缴关税,但更多企业持观望态度,政策不确定性制造寒蝉效应 [31] - 最被动的是已将生产线迁出中国的公司,若关税政策逆转,来回迁移的成本高昂,供应链调整是漫长且昂贵的过程 [33] 国际贸易关系 - 国际反应迅速,德国、法国、意大利联合要求重审此前在美国压力下做出的贸易让步,包括数字服务税妥协、农业标准调整等 [20] - 日本经济产业省直接暂停美日半导体供应链合作升级谈判,理由是美国政策稳定性存疑 [20] - 中国商务部表态克制,希望美方尊重法治精神,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美国法院判决证明单边主义不可持续 [20][22] 政治与制度影响 - 共和党内部裂痕显现,强硬派主张上诉至最高法院甚至推动修法,务实派则警惕违背保守主义原则,分歧将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激化 [29][31] - 判决展示美国制度自我修复能力,制度设计预留制衡空间,总统可强势但不可独裁,国会可怠惰但不可缺席,法院可沉默但不可失职 [37][39] - 特朗普团队已宣布将上诉至最高法院,当前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6人为保守派,但若推翻原判将动摇宪政根基 [35][37]
万吨大豆失去“最大买家”,美国全球急寻下家,有那么容易?
搜狐财经· 2025-10-08 21:41
美国中西部粮仓已爆满,大豆库存量高达2200万吨,爱荷华州的仓储容量仅剩12%。这是2025年秋天美 国农业的真实写照。 曾经,中国每年从美国购买数千万吨大豆,占据了美国大豆出口的相当大比例。如今,这片市场的大门 几乎关闭。 大豆之战:关税改变贸易格局 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4%关税后,中国迅速反制,将美国大豆关税提高至97%,叠 加基础关税后最高达105%。 价格测算显示,美国大豆到岸成本已从此前的每吨400美元飙升至776美元,而巴西大豆仅需约380美元 每吨。 面对如此巨大的价格差距,中国买家毫不犹豫地转向了南美市场。 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报告显示,2025年1-8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331.24万吨,其中巴西仍是主要供 应国(占比71.6%),美国占比降至22.8%。 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新季大豆对华出口量较上年同期骤降35%,截至7月,中国购买的美国大豆比 去年同期减少了51%。 救助计划:政府停摆雪上加霜 面对农业危机,特朗普政府计划推出120亿至130亿美元的农业援助计划,但由于政府"停摆",这一计划 的实施时间已被迫推迟。 失去中国市场后,特朗普政府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为 ...
外媒发出感慨,中方的最新声明直接挑明,丝毫不考虑美国利益了
搜狐财经· 2025-10-08 02:16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重塑。 必和必拓的股价,在10月1日遭遇重挫,单日跌幅高达6%,这绝非寻常的市场噪音。当日,新加坡铁矿石期货市场也随之下探4%。此番震荡的源头,在于 中国方面采取的果断行动: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钢铁企业发出明确指令,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即便是已装船在途的 货物,也一概叫停。 此举的深层逻辑,在于中国正积极推动结算货币的多元化与安全化。一个关键信号是,中方推动并促成了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的长期供货协议,新订单规模 直接增添了5000万吨,且人民币结算比例显著提升至28%。这意味着,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元结算体系,正被撕开一道实质性的裂 口。 对于必和必拓而言,处境无疑颇为尴尬。这家巨头在美国拥有多处重要的矿山和加工基地,美元结算根植于其商业惯例,且对华出口额占据其总营收的六成 以上。今年,在面临涨价15%的谈判诉求,以及澳大利亚老矿品位下降、导致成本与供应稳定性双双承压的背景下,中方选择以调整采购渠道和结算方式的 方式予以回应。 美国的反应迅速而紧张。美国财政部随即向巴西政府"表达关切",但收效甚微。其担忧显而易见:铁 ...
美国招数用尽,卖出去的大豆“不够中国零头”,美企后悔为时已晚
搜狐财经· 2025-10-07 13:26
自2018年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对华大豆的出口量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一半。这一"断供"风险促使全球买家,尤其是中国,加速了多元化的供应链 建设。2024年初,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总进口量的六成以上,而巴西通过长期采购协议稳固了自己作为最大供应国的地位。这种供应链的重构几乎不可 逆转。即使美国未来调整贸易政策,全球买家对其政策反复性的担忧已经深深扎根,很多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时,倾向于与政策更加稳定、供应更可靠的国 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美国大豆因此不仅失去了短期的订单,更失去了长期的市场信任。 特朗普在之前的贸易谈判中,曾多次要求其他国家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尤其是大豆,目的是消化美国的过剩产能。美国试图与尼日利亚、菲律宾、越南和孟 加拉国等国家进行谈判,希望他们能够购买美国的大豆。共和党的设想是,虽然美国失去了中国市场,但如果其他国家能分担一些进口量,就能部分弥补损 失。然而,现实远没有特朗普想的那么简单。 自从5月下旬以来,中国再也没有从美国进口大豆,这让特朗普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他拒绝妥协,试图通过其他方式将这些大豆销往其 他国家。然而,这一计划并不如特朗普所预期的那样顺利。 据路透 ...
拒绝买单!美损失超100亿美元,特朗普急了:想跟中国好好谈
搜狐财经· 2025-10-06 13:48
特朗普在8月时曾亲自推销美国的大豆,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回应。美国农业州的农民开始向华府发声,抱怨找不到买家,收割机的忙碌却没有人前来购 买。到了10月1日,特朗普终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计划在即将召开的APEC峰会上将大豆问题作为一个"主要议题"进行讨论。他甚至表示,将用从关税 中"赚到的钱"来补贴农民,同时指责前任总统拜登,让中国放弃了数十亿美元的大豆订单。 从今年5月起,中国已经没有再从美国进口大豆,这一变化意味着27年来的首次。造成这一局面的,是双方互相加征的高额关税。美国挑起了贸易冲突,而 中国则做出了回应。虽然两国的行动都符合贸易规则,但它们的后果却充满了冲突。 此前,中美曾达成共识,暂停关税战,窗口期持续到11月10号。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美国计划对中国加征145%的关税,中方则会对美方加征125%的关税。 这一举措几乎意味着双方的贸易将陷入全面瘫痪。美国的通胀将会飙升,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将会进一步增加。而美国这两年已经面临着较大的生活成本压 力,牛奶、鸡蛋和汽油等商品的价格,已经让不少家庭感到吃力。这些问题远不是简单的政治话术,而是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困境。 许多人猜测,中国会不会在APEC峰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