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美国化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又在媒体上放话!加州州长直接反击硬刚,日本看到邻国的勇敢后坚持不对美屈服
搜狐财经· 2025-05-05 18:44
加州贸易自主行动 - 加州签署《贸易自主紧急法案》,对欧盟、加拿大等32国开放"绿色技术零关税通道",并授权州商务厅直接与海外企业签订供应链协议 [1] - 加州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共建"氢能走廊",成为全球产业链重组中"去美国化"的桥头堡 [1] - 加州2024年对欧新能源设备出口额已超越对华传统贸易规模,占全美同类出口的41% [1] 联邦与州政府冲突 - 加州联合纽约、华盛顿等12州组成"关税受害者联邦",以违反宪法"商业条款"为由起诉白宫 [3] - 加州司法部援引州宪法"贸易自由权"条款,要求最高法院承认其"国际经济谈判代表"身份 [3] - 加州2024年对欧盟出口额达820亿美元,占全美对欧贸易总额的21% [6] 日本的双面策略 - 日本暗中批准丰田在加州扩建氢燃料电池基地,并承诺对符合加州排放标准的汽车豁免关税 [4] - 日本对美贸易依赖度从2017年的19%降至11%,而加州市场占其汽车出口的23% [4] - 日本通过《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预留对美贸易反制条款 [4] 经济影响与行业变化 - 得克萨斯州能源出口因特朗普关税暴跌37% [6] - 加州州长纽森强调要守护3900万人民的饭碗 [6] - 加州新能源设备出口已成为重要经济支柱 [1]
全球资产配置:高波动下的范式变更|新刊亮相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5 18:30
全球资产配置范式变更 - 高度不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金融主题 受中美博弈 新冠疫情 俄乌冲突等多因素影响 2025年特朗普2.0关税政策重启与地缘风险恶化加剧资产波动 [2][8] - 美国信用受损导致全球化逆转 过去高配美债美股的资产配置格局将转向去美元化 美债风险显著上升 2025年4月美债总额达3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35% 人均负债超10万美元 [2][3] - 中国资本市场展现稳定性优势 在美债美股美元大幅波动背景下呈现上行势头 建议在国际贸易投资中增加人民币使用 [4][5]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路径 - 投资者结构需优化 个人投资者比重过高问题亟待改善 应重点促进机构投资者增持 [12] - 依托完整产业链和科技实力 在半导体 AI等领域输出优势产能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4] - 专项债成为逆周期调控关键工具 需更好发挥撬动社会资本作用 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持续扩容 [15] 行业创新与金融科技 - 证券公司通过跨境业务布局形成综合资产配置方案 助力全球投资 [14] - 银行理财行业需提升资产配置能力 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保障投资者权益 [15] - AI技术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升级 深度求索(DeepSeek)模式降低大模型研发成本 促进AI生态拓展 [19] 区域化投资策略 - 建议挖掘欧洲 日本等发达市场及"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潜力 跨市场多元化配置黄金等另类资产 [5][14] - 绿色金融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碳减排工具有效提升银行市场价值 需强化政策落实促进绿色债券创新 [15][20]
中美关系最大“压舱石”,正在沉底,最新调研报告,信号很强烈
搜狐财经· 2025-05-03 17:29
文章核心观点 中美经贸关系发生结构性剧变,“压舱石”沉底,双方战略逻辑对立,“去美国化”进程转向主动进攻,若“脱钩”完成全球或分裂为两大经济阵营,可能引发“新冷战”热冲突 [2][4][7] 中美经贸现状 - 近50%中国外贸企业表示会减少对美业务,75.3%企业考虑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美贸易占比 [2] - 2025年1至3月中美货物贸易额仅占中国进出口总额11.2%,低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水平,美国从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跌至第三 [2] -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比攀升至42%,RCEP框架下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同比增长27% [2] 转变原因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科技脱钩”重塑全球产业链,中国以“双循环”战略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 [4] - 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撕裂中美经贸平衡,2025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商品扩大至5200亿美元,单边限制措施数量连续8个月居全球首位 [5] - 美国无法接受中国在高端制造业崛起,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达28.7%,半导体自给率从2018年15%跃升至2025年45%,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突破60% [7] 潜在影响 - 中美关系将步入“零和博弈”危险水域,“脱钩”完成后全球或将分裂为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同盟”和中国构建的“发展共同体”两大经济阵营 [7] - 体系对抗将重塑地缘政治规则,局部摩擦可能升级为“新冷战”热冲突 [7]
加拿大“全民抵制”美国货,货架上掀起一场“枫叶”热潮
凤凰网财经· 2025-04-28 21:42
加拿大商品身份认同趋势 - 加拿大超市货架上带有枫叶标志和"加拿大制造"等标签的商品数量激增 [1] - 商家通过"枫叶漂洗"或"枫叶镀金"策略美化商品加拿大血统以迎合反美购物潮 [3] 跨国公司的标签争议 - 金宝汤公司旗下Habitant系列豌豆汤因标注"加拿大设计"引发消费者质疑 [6] - 卡夫亨氏澄清其魁北克工厂使用本地番茄原料以回应政治言论影响 [6] 政治因素推动商业运动 - 加拿大四大政党领袖在竞选辩论中展示"去美国化"购物清单 [6] - 现任总理卡尼誓言戒除所有美国酒精饮料 [6] 民间商业机会涌现 - 蒙特利尔科技企业家推出"Buy Beaver"应用程序根据产品产地和原料来源进行评级 [8] - 该应用程序下载量已达15万次 [8]
刘肇宁:美国“掀桌子”怎么办?这三种应对措施对中企而言很关键
观察者网· 2025-04-14 19:07
刘肇宁:首先,针对中国的外贸行业,关税影响的核心是成本结构变化。严格意义上讲,关税是由进口国消费者和出口国生产者共同承担的,具体比例取决 于需求弹性。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中,中国出口商往往无法完全将关税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导致利润被压缩。中国对美出口占中国整体出口的15%左右, 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率本就较薄,在高关税压力下可能被迫放弃美国市场。 我个人认为,对于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企业,现在应对关税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种是调整供应链布局。以前很多做美国市场的企业会去墨西哥或东南亚设厂,比如去越南、马来西亚或印尼,这样就能享受这些国家对美国的低关税待 遇。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次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确实有大量出口企业选择通过在东南亚或墨西哥设厂,进行转口贸易以规避新增关税,特别是在纺织、 电子产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更为明显。 4月以来,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操作令外界直呼"特朗普疯了"。从4月2日发布"对等关税"政策,到4月9日暂缓对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政策;亦或是,一开始 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从34%提高到125%,而到4月11日却又"悄然"宣布对智能 ...
美元债市“暴动”倒逼政策调整: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引发全球关注
环球网· 2025-04-13 10:50
美元债市波动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飙升逾40个基点 创2003年以来最大涨幅 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反向而行 表明投资者加速抛售美债 [1][3] - 美债风险溢价持续高企 反映市场对长期通胀 财政赤字及地缘冲突的担忧加剧 [3] - 债券市场动荡直接施压特朗普政府调整贸易政策 促成部分冻结关税攻势的决策 [3] 贸易战与美债融资链 - 美国主要海外债主中国 日本等恰是此轮关税战主要目标 贸易顺差国传统上将美元收入回流美债市场 为美国财政赤字提供融资 [3] - 特朗普政府削减贸易赤字的政策目标与美债融资机制形成根本矛盾 若顺差缩水 各国购买美债的意愿和能力恐同步下降 [3] - 若贸易伙伴减少对美债配置 美国财政部将被迫以更高成本发行债券 进一步加剧赤字压力 [4] 全球"去美国化"趋势 - 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削弱其作为经济伙伴和地缘政治盟友的可靠性 各国或加速减少对美贸易依赖 转向区域供应链和盟友体系寻求替代方案 [4] - 欧洲战略自主倾向增强 亚洲经济体推动本币结算以规避美元风险 [4] 美债结构性矛盾 - 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逼近6% 创非危机时期新高 [5] - 美联储缩表与海外投资者撤离形成"供需双杀" 美债长期吸引力面临考验 [5] - 投资者仍在为美国政策反复性与债务可持续性索要高额补偿 当前风险溢价水平反映市场持续担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