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从手工迈向中试,头部厂商有何突破?企业称“下一步是量产测试”
华夏时报· 2025-07-03 17:09
固态电池行业进展 - 固态电池指数(8841671WI)6月末涨至年内新高 近两月连续走高 距离2022年高点仍有30%差距[1][3] - 2024年5月固态电池领域迎来约百亿元项目落地 包括内蒙古中统能源10吉瓦项目(30亿元)和遂宁新质交通产业园(52亿元)[1][7] - 行业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比亚迪/国轩高科/一汽集团车规级电芯已下线 比预期快半年[3] - 预计2025-2026年试制20-100安时电池样品 2027年多家企业计划小批量生产[3][4][5] 技术路线发展 - 氧化物路线已有20+企业能拿出产品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400Wh/kg(液态为200-300Wh/kg)[4] - 硫化物路线进展最快但难度大 比亚迪2024年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2025年实现0.2GWh中试线[4][5] - 固态电解质占比达77.8% 正极占比降至7% 负极升至8.2%[3] - 半固态三元电池成本0.8-1.1元/Wh 是液态高镍三元电池的一倍[4] 设备与工艺突破 - 干法设备正在进行电芯级别测试 负极表现优于正极 需优化压实力度/速度/温度控制[2][7] - 璞泰来过去3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超2亿元 涵盖干法成膜/复合/叠片等设备[6] - 纳科诺尔开发锂带压延/电解质成膜等设备 计划2026年出货小批量设备[2][7] - 干法电极设备有望2025年实现负极侧GWh级别量产交付[7] 性能与成本现状 - 全固态电池成本超3.0元/Wh 是液态电池的7-8倍 固态电解质价格几百万元/吨[8] - 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首发全固态样车 能量密度400Wh/kg 续航1500公里 安全性提升70%[5] -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导电率高但安全生产难度大 需解决电极界面接触问题[5][6] - 当前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无人机/医疗等领域 出货量较小[8]
港股概念追踪|固态电池0-1快速发展 机构看好产业迭代开启(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8:33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加速产业化突破 半固态电池已规模化装车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小批量上车 2030年规模化应用于储能 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将成新增长点 [1] - 海外车企加速布局 我国政策强力推动产业化落地 企业普遍计划2027-2028年实现量产 [1] - 预计固态电池2025年陆续完成中试 2026-2027年陆续小批量装车 2028-2029年形成规模化量产 [1] - 当前中试阶段单GWh设备价值量在5-6亿元 后续有望降至2.5亿元/GWh 假设2029年新增全固态电池产能80-100GWh 对应当年新增设备需求有望超200亿元 [1] -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 能够满足车端、低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特殊需求 人形机器人、低空等成本敏感度相对较低的领域应用早于车端 [1]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 产业化进程早于全固态电池 [1] - 行业产业化进程加速 迭代正式开启 正在从0到1加速迈进 [1] - 赣锋锂业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 覆盖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 [2] - 赣锋锂业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 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 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 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 [2] 相关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全资子公司涉及固态电池三元前驱体开发 部分材料已小批量送样并通过客户测试 暂未对外销售产生收入 [2] - 天齐锂业已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硫化锂产业化相关支持工作 累计与十余家下游客户进行打样 已完成硫化锂产业化相关工艺、设备开发及验证 [3]
国泰海通证券:固态电池产业迭代开启 长期看好固态电池发展
快讯· 2025-07-02 08:21
固态电池行业分析 -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够满足车端、低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特殊需求 [1]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早于全固态电池 [1]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领域对成本敏感度较低,固态电池应用早于车端 [1] - 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正在从0到1加速迈进 [1] - 长期看好固态电池发展,因其性能不断提升且产业化加速落地 [1]
倒计时7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1 20:08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1] - 会议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开幕式与致辞 - 开幕式致辞嘉宾包括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成都市及邛崃市领导、璞泰来董事长梁丰、英联复合集流体总经理翁伟嘉 [2] - 成都市和邛崃市将进行投资环境及招商推介 [2] 电池材料变局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探讨全场景需求下的电池材料新格局 [3] - 中创新航将分享新材料应用驱动电池迭代升级的议题 [3]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析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3] - 璞泰来将讨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对综合供应商能力的提升 [3] 新材料技术进展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博士将介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产业化与市场破局 [3]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探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3] - 圆桌对话将聚焦多场景需求分化、规模化降本路径及生态协同关键点 [3] 新材料应用蓝海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研判2025年锂电池新材料应用与产业化趋势 [4]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将分享新一代负极材料的量产进展与未来方向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分析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4]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将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4] 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 - 尚水智能材料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总监杜保东将讨论设备企业如何适配新材料工艺需求 [5] - 华友循环副总经理陈雄辉将分享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 [5] - 合肥恒力副总经理赵平将分析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的路径 [5] - 圆桌对话将探讨装备赋能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及生态构建的降本与可持续发展 [5]
国泰海通|电新:固态电池产业迭代开启,0到1加速迈进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正在从0到1加速迈进,长期看好固态电池发展[1] - 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持续加速,比亚迪启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可行性验证,计划2027年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应用[2] - 国轩高科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计产能0.2GWh,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并已开启装车测试[2] - 头部企业在固态电池端的布局有望吸引更多企业入局,产品技术迭代持续向好[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固态电池发展形成"车企+电池厂"协同特点,如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合作[3] - 材料端从电池到正负极、固态电解质、集流体等主材及粘结剂、添加剂等辅材均在加速研发与改进[3] -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厂商进展顺利,包括干法电极、等静压等设备[3] - 预计2027年全固态电池或迎来产业化元年,产业化进程加速[3] 应用领域拓展 -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满足车端、低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特殊需求[3]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早于全固态电池[3] - 人形机器人、低空等成本敏感度较低领域,固态电池应用早于车端[3] - 随着性能提升及产业化加速,固态电池在多领域将逐渐实现应用[3]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深度:固态电池0-1快速发展,产业化初期设备商优先受益
东吴证券· 2025-07-01 09: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未来应用场景广阔,产业化进程中设备商将优先受益。预计2029年新增全固态电池产能对应的新增设备需求有望超200亿元 [2] - 全固态电池以干法工艺为主线,前道、中道、后道设备均有变化,打开全新需求空间 [2] - 列举本土重点设备公司,如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并给出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先导智能、联赢激光、杭可科技,建议关注赢合科技、先惠技术等公司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未来应用场景广阔 - 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本质区别在于电解质形态,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无低温衰减等优势,能量密度可达300 - 500Wh/kg,针刺通过率100%,不存在锂枝晶 [10][11] - 半固态电池已导入消费电子领域,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小批量上车,2030年后规模化应用于储能领域 [16][17] - 固态电池应用场景广阔,在低空经济中,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高,固态电池能满足需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长续航和安全性能成为最优动力解决方案 [21][27] -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呈梯次渗透趋势,从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遵循“固态电解质→新型负极→新型正极”顺序,目前半固态电池量产,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预计2025 - 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200 - 300Wh/kg [30] - 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核心,硫化物为主流技术路线,后续迭代将导入高性能正负极,负极从石墨向硅基、金属锂发展,正极短期沿用高镍体系,长期向超高镍、富锂锰基等发展 [31][38] - 政策层面推进固态电池研发,海外加速布局,我国多部门重点支持,目标2027年小批量量产全固态电池,实现千辆级示范运营 [42][45] - 海外玩家全固态布局较早,计划量产时间集中在2026 - 2030年,技术路线以硫化物为主;国内电池厂和整车厂多数计划在2027 - 2028年实现小批量装车或量产目标 [48][51][52] - 假设固态电池2025年完成中试,2026 - 2027年小批量装车,2028 - 2029年规模化量产,2029年全球产能有望达190GWh,新增设备需求超200亿元 [2][54] 全固态电池干法工艺为主线,打开设备全新需求空间 - 液态电池采用湿法工艺,半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设备工序差别不大,全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相比前道变化最大,中道、后道也有区别 [61][67][68] - 全固态电池前道电极片制造和固态电解质成膜是关键,干法工艺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带来新设备需求,包括高混机、辊压机、纤维化设备等;前道极片制造有静电喷涂和辊压复合两种方法,辊压复合提升对辊压机需求 [74][80][84] - 全固态电池前道电解质成膜湿法工艺需溶剂参与,操作简单但有缺点,干法无需溶剂可提升导电率;转印设备可形成“电极 - 电解质”一体化结构,有热压转印、3D打印转印、辊压预热转印三种技术路线 [95][101][106] - 全固态电池中道工艺叠片和等静压带来设备增量需求,叠片机需求增加,等静压技术可改善固固界面接触问题,拉动等静压机成为核心增量设备 [110][114] - 全固态电池后道工艺需新增高压化成设备,以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问题和激活离子传导通道 [122] 本土重点设备公司 - 先导智能率先打通整线设备,中试线级别整线已量产,重视研发,与宁德战略合作 [126][129] - 赢合科技深度布局前道设备,已向龙头出货中试设备,锂电设备业务国内外需求共振 [130][132] - 曼恩斯特完成干法 + 湿法设备双线布局,相关设备已在多家客户端验证,构建全产线连续生产模式 [133][135] - 纳科诺尔辊压设备先发优势显著,携手产业共同研发,已推出多款前道设备,建成电芯级试线 [136][139] - 联赢激光是激光焊接龙头,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装配设备需求量提升,2024年11月向头部客户发送固态电池装配试线 [140][145] - 华亚智能子公司冠鸿智能布局辊压设备,携手客户推进中试,设备稳定性强 [146][149] - 利元亨完成整线设备布局,硫化物路线整线交付广汽,突破多项技术难点,设计三级防护体系 [150][154] - 先惠技术携手固态电池先发玩家,布局辊压机,与清陶能源合作开发干法辊压设备 [155] - 宏工科技干法混料纤维化设备先发布局,方案稳定,与清研电子合资开发产品,与头部客户签订订单 [158][163]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固态电池设备整线供应商先导智能、激光焊接设备商联赢激光、化成分容设备商杭可科技,建议关注干/湿法电极设备商赢合科技、干法电极&模组PACK先惠技术、整线供应商利元亨、干法电极设备商曼恩斯特、干法辊压机纳科诺尔、干法电极设备商华亚智能等 [167]
ETF复盘0630-A股半年度红盘收官,科创新能源ETF(588830)近五日涨幅达7.31%
搜狐财经· 2025-06-30 18:44
市场行情回顾 - A股三大股指全线上涨 上证指数收涨0.59% 深证成指收涨0.83% 创业板指收涨1.35% [1] - 科创综指上涨1.70% 涨幅居前 全市场超4,000只股票上涨 [1] - 港股主流指数集体收跌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2% 恒生指数下跌0.87% [4][5] - 行业板块方面 国防军工上涨4.35% 传媒上涨2.82% 通信上涨1.90% 非银金融下跌0.77% 银行下跌0.34% [7] 科创新能源 - 全固态电池电动自行车换电试点项目在北京经开区正式启动 标志着全固态电池产品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 [8] - 美国公司成功整合Cobra隔膜工艺至标准生产线 热处理速度提升25倍 设备占地面积大幅减少 推动千兆工厂规模化生产 [8] - 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明确 看好干法工艺设备、叠片机及等静压设备等核心工艺设备环节 [8] - 相关产品包括科创新能源ETF(588830)及其场外联接基金 [9] 国防军工 - 国防ETF(512670)收涨4.88% 主力资金大举涌入国防军工板块 [9] - 军工行业基本面受"十四五"收官之年提振 下游需求呈恢复性增长 中长期目标明确 [9] - 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行业安全边际高 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 [9] - 相关产品包括国防ETF(512670)及其LOF基金 [9] 宽基及行业指数表现 - 北证50上涨39.45% 科创100上涨13.55% 科创200上涨19.25% [11] - 中证国防上涨14.22% 国证有色上涨14.52% 中证银行上涨12.98% [12] - 光伏产业下跌11.64% 中证酒下跌11.62% 800地产下跌8.01% [12] - 科创生物上涨22.90% 中证传媒上涨10.47% 国证油气下跌5.97% [13]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30 09:50
市场行情回顾 - 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及汽车行业指数上周涨跌幅分别为4 10%、5 11%及2 88%,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分别为第10、5、19位 [2] - 同期沪深300涨跌幅为1 95% [2] 固态电池产业化 - QuantumScape成功整合Cobra隔膜工艺至标准生产线,热处理速度提升25倍,设备占地面积大幅减少,推动千兆工厂规模化生产进程 [1][3] - QuantumScape股价在宣布后两日累计上涨76 67%,全球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预期提升 [3] - 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明确,看好干法工艺设备、叠片机及等静压设备等核心工艺设备环节 [3] 工程机械行业 - 2025年5月塔机台天利用率56 8%,同比降低1 6pct,最大起重力矩利用率56 7%,同比降低2 8pct,为近3年首次低于台天利用率 [3] - 5月塔机租赁价格指数为518 96点,比去年同期低115点,仍处于下行通道 [3] - 房地产低迷导致需求下降,租赁行业持续承压,过剩设备被动参与低强度施工作业 [3] 光伏行业 - 光伏主材价格承压下跌,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各型号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 [4] - 逆变器5月出口总额8 31亿美元,同比增加6 52%,出口规模达589 94万台,同比增加26 18% [4] - 亚洲市场表现亮眼,5月出口亚洲逆变器233 3万台,环比增加36 36%,出口额22 6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加19 45% [4] - 亚洲需求受益于大项目招标拉动、配储政策支持与缺电限电催生分布式能源装机 [4] - 下半年终端需求较弱,主材价格或面临下行压力,欧洲光伏库存持续去化,部分欧洲国家需求回暖 [4]
固态电池:潮涌先立樯,设备启新章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固态电池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看好设备环节弹性 - **观点**:当前固态电池行业特别看好设备环节弹性 [2] - **论据**:新技术开启最先受益是资本开支环节,新产品和产线落地伴随大量订单快速兑现;行业基本面好,2027 年需求确定性强;工信部 60 亿研发专项资金推动 2027 年电池生产测试,当前是技术方案落地和设备导入阶段,今年将有大量订单落地 [2] 设备环节变化 - **前段极片制备**:固态电池采用干法涂布,省略湿法烘烤涂布步骤,可降低成本和减少溶剂使用;固态电池设备投资成本高于传统液态电池,单 GW 需求对应约 3 亿元投资,预计 2030 年设备成本将下降至与液态电池相当 [3][4] - **中段电芯模组生产**:多采用叠片机技术提升能量密度并减少对固态电解质成膜的损害,还需进行等静压过程解决固界面问题,等静压设备压力要求从几十兆帕提升到百兆帕级别 [5] 设备环节弹性大原因 - **观点**:设备环节弹性更大 [6] - **论据**:设备本身价值量提升,引入新供应链,进入锂电体系的设备供应商门槛高;材料环节未来长期存在不确定因素,需识别头部企业及供应商业绩弹性 [6] 固态电池板块行情及边际变化 - **观点**:当前固态电池板块行情热度及产业链波及范围超以往,预期边际变化更强,历史估值分位更高 [1] - **论据**:市场对固态电池认可度增强,工信部 60 亿补贴推动产业化落地,包括材料体系选择与资本开支 [7][8] 固态电池市场发展趋势 - 2026 年全固态动力电池逐步渗透,消费电子、EVOTO 机器人等领域率先导入;2030 年动力端从小批量过渡到大批量生产,渗透率约 4%-10%,需求约 212G 瓦时;2040 年渗透率预计达 20%,2050 年可能达 45%,对应 5T 瓦时需求 [3][12] 干法涂布技术应用前景 - 干法涂布技术适用于固体和液体锂离子,可省去溶剂使用并节省成本等,到 2030 年液体锂离子干法涂布需求预计约 70 多 G 瓦时,2030 年设备空间测算约 500 亿元 [13] 新增产能及设备订单预期 - 2026 - 2030 年新增产能约 200 多 G 瓦时,大部分在 2029 - 2030 年下单,2030 年新增订单预计可达 165G 瓦时,考虑稼动率和良率实际新增产能需求超 200G 瓦时;2040 年每十年变化约 200 多 G 瓦时,2050 年约 400 多 G 瓦时;2030 年设备空间约 500 亿元 [14] 设备投资及降本情况 - 当前液态固态电池设备投资成本比传统液态电池高 2 - 3 倍,单 GW 需求对应约 3 亿元设备投资;预计 2030 年设备成本从 3 亿多降至 2 亿多,最终回到 1.2 - 1.5 亿元;2030 年锂电设备整体需求将达 533 亿元,复合增速为 151%,快于电池端 139%的增速 [15] 锂电设备市场细分及关注环节 - 锂电设备市场细分包括前道、中道和后道产线,前道设备占 30% - 35%价值量;应重点关注前道设备、干法电极和等静压设备,干法电极受益最大;关注企业在锂电设备端的布局,如宏工、纳科诺尔和仙慧等公司 [16] 固态电池领域企业进展 - 大族、立元亨、海悟星和先导等企业已获得百兆瓦级别甚至 GW 级别订单,在 EVOTO 消费端及海外欧美日韩企业中导入固态设备订单;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上半年,动力端变化最大,易博通和消费端会持续导入大几兆瓦甚至几 GW 级别订单 [17][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固态电池制造工艺面临等静压设备压力要求高、焊接封装难度大等挑战;软包工艺能提高能量密度并缓冲应力,化成分容过程对材料体系、温度和压力要求提升 [1][10] - 除锂电设备外,还需关注材料体系特别是硫化锂和硫化物,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上半年可能是材料体系落地或技术路线选择的重要窗口期 [19]
固态电池行业周报(第三期):固态电解质硫化锂路线进一步明确,QuantumScape隔膜工艺实现突破-20250629
开源证券· 2025-06-29 1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阶段向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 - 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建议关注固态电池板块后续行情表现,推荐标的宁德时代,还有众多受益标的 [3][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板块回顾 - 本周(6月23日 - 6月27日)固态电池指数上涨+8.3%,成交额较上周+130.5%,统计范围内相关标的本周平均+10.2%,电解质复合膜环节领涨,涨幅17.4%,铝塑膜、集流体等多环节涨幅超10%,涨幅前五标的为英联股份等,跌幅前五标的为中一科技等 [4][11][12] - 周观点认为QuantumScap隔膜工艺突破,硫化锂路线进一步明确,全固态电池推出节奏加速,如格林美高镍等正极材料吨级以上出货,QuantumScape隔膜工艺提升热处理速度,亿纬锂能等计划推出全固态电池,嘉元科技匹配五家头部电池企业等 [20][21][22] 行业动态 - 美国厂商Ion固态电池开始投产,其技术能量密度高、充电快、起火风险低,有望加速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24] - 瑞智新能源半固态电池隔膜产品通过针刺安全测试并符合国家标准 [25] - 首届“硫化锂与硫化物固态电池论坛”在苏州召开,聚焦材料创新等路径 [20][26] - 智租换电等开启全球首个电动自行车全固态电池换电试点,若规模化落地将使市场洗牌 [27] - 2025年ACMI第四届电解液创新发展论坛暨固态电池研讨会7月9 - 11日将在衢州举办 [28] 个股动态 - QuantumScape成功将Cobra隔膜制造工艺整合进基准电池产品生产,热处理速度提高约25倍,为商业化奠基 [21][29] - 格林美固态电池主要前驱体材料高镍等均有吨级以上产品出货 [21][30] - 嘉元科技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商业化进展,完成匹配五家头部电池企业,产品用于新能源车和低空经济 [31] - 星源材质开发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型固态电解质膜,参股公司氧化物电解质有百吨级产能和十吨级出货,硫化物电解质预计2025年吨级出货 [32] - 利元亨中标国内某头部企业第一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预计2025Q3完成交付 [33] - 亿纬锂能国内首个实现大圆柱电池量产,2026年计划推出全固态电池1.0,2028年计划推出2.0产品 [34] - 赣锋锂业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覆盖关键环节,推进双路线研发,部分产品有进展 [35] - 瑞泰新材参股公司合源锂创向客户交付高性能无人机固态电池,用于特种无人机场景 [36] - 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半固态电池已获多客户定点,不同代半固态电池有不同量产计划 [37][38] - 金龙羽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业务已有订单,子公司签订无人机用高能量密度固态电芯采购订单,孙公司拟投资12亿元建设量产线项目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