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
搜索文档
 到智能工厂感受新质生产力(探访)
 人民网· 2025-08-29 06:40
 工业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工作 为推进保护传承 价值发掘 载体建设和产业培育提供基础支撑[2] - 工厂游作为工业旅游的重要形式 打开了现代工厂和文旅潮流之间的大门 尤其在假期成为亲子活动的热门选择[2] - 合肥市文旅部门联动多部门共同培育近300家科创科普研学旅游基地 2024年全市接待科创科普游游客609万人次 同比增长达17.5%[6] - 柳州市拥有工业旅游资源点14个 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家 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家 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8家[9] - 泉州市级以上9家观光工厂2025年前半年游客总接待量超22万人次 营业收入超千万元 其中商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96%[11]   蔚来汽车工业旅游业务 - 蔚来合肥先进制造新桥二工厂自2023年10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预约参观 2023年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 节假日前参观名额供不应求[3] - 工厂设置用户中心展示最新车型 通过空中参观连廊可直达涂装车间 配备地面参观路线和观光车服务[3][6] - 涂装车间配备"魔方"车辆存取平台 最多能存取753个车身 实现同颜色车身集中调用和喷涂[4] - 车门装配区域采用8台机器人协作 98秒完成全车4扇门的全自动安装[5][6] - 2024年年初入选安徽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计划继续完善参观设施并推出自助游服务[6]   螺霸王食品工业旅游业务 - 螺霸王产业园于2021年3月正式开放 集观光 学习于一体 成为柳州工业旅游代表项目[7] - 园区设置文化展览馆 大数据平台实时显示产量 订单发货和消费者热力图 上海区域单日销售数据突破3万袋[8] - 配备研学教室供游客亲手分拣配料包 包装定制版螺蛳粉 设自助体验餐厅供游客亲手制作[8] - 2021年至今园区已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 透明工厂模式倒逼企业提升生产质量和技术效率[8] - 未来计划推出更多定制化路线 丰富场馆互动体验 打造沉浸式打卡点[9]   七匹狼服装工业旅游业务 - 七匹狼中国男装博物馆由老厂房改造而成 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分为9个展区[10] - 博物馆展示38台不同年代缝纫机 创新推出"接力式"参观项目 与晋江经验馆等联动[10] - 四楼设置透明生产车间展示裁剪 缝制 检测等工序 配备"潮流新搭 玩转科技"虚拟试衣小程序[10][11] - 采用展销一体模式 游客参观后可直接购买服装[10] - 2023年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年客流量近30万人次[11]
 生产线也是风景线(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29 05:48
 工业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 工厂旅游场景覆盖多个行业领域 包括汽车制造(蔚来工厂)、食品加工(螺蛳粉产业园)和纺织工业(七匹狼工业园)[1] - 现代化车间、自动化产线和智能化管理成为工业旅游标准配置[1] - 国家与地方层面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1]   消费者行为特征 - 游客对生产过程的求知需求驱动工厂旅游热潮 典型问题包括牛奶生产流程、无人机装配工序和汽车检测标准等[1] - 眼见为实的体验感与知识增量构成核心吸引力[1] - 特色体验项目如动手制作、免费试吃和VR体验增强参与度[1]   企业战略价值 - 工厂游有效拉近企业与消费者距离并增强用户黏性[1] - 通过生产过程展示提升品牌信任度与企业文化传播效果[1] - 工业文化价值与美好生活需求形成有机结合[1]
 参观生产线 体验高科技 “种草”新产品 到智能工厂感受新质生产力(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8-29 05:47
 工业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工作 为推进保护传承 价值发掘 载体建设和产业培育提供基础支撑 [1] - 工厂游作为工业旅游的重要形式 将现代工厂与文旅潮流结合 具有科技感和体验感 成为假期亲子活动热门选择 [1] - 工业旅游展示生产可视化过程 包括参观智能生产线 亲手制作美食 购买产品和周边文创等活动 [1]   汽车制造企业案例 - 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2023年10月起开放公众参观 通过官方APP预约 2023年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 节假日参观名额供不应求 [2] - 工厂设置空中参观连廊和地面观光车路线 包含涂装车间 智能装配岛 车辆终检区等打卡点 其中车门装配区域机器人98秒完成全车4扇门全自动安装 [2][3][4] - 基地入选2024年安徽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计划完善参观设施并推出自助游服务 [4] - 合肥市培育近300家科创科普研学旅游基地 2024年接待科创科普游游客6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7.5% [4]   食品加工企业案例 - 螺霸王产业园2021年3月开放 成为柳州工业旅游代表项目 已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 [6][7] - 园区配备文化展览馆 大数据平台(实时显示产量和销售数据 上海区域日销突破3万袋) 研学教室和自助体验餐厅 [6][7] - 透明工厂模式倒逼企业提升生产质量和技术效率 计划推出定制化路线和沉浸式打卡点 [7] - 柳州市拥有14个工业旅游资源点 包括2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1家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和8家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 [7]   服装制造企业案例 - 七匹狼中国男装博物馆由老厂房改造 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包含9个展区 2023年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8][9][10] - 博物馆展示38台历史缝纫机 设置透明生产车间和"一键换衣"科技互动装置 采用展销一体模式 [8][9] - 年客流量近30万人次 与晋江经验馆联动推出"接力式"参观项目 [8][10] - 2023年前半年泉州市级以上9家观光工厂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 营业收入超千万元 商品销售收入占比96% [10]
 厂区缘何成风景
 北京晚报· 2025-08-28 10:14
 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 工业旅游将制造与旅游结合 工业流水线转变为文旅风景线[1] - 工业旅游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 如机器人大世界展示机器人多种功能 汽车工厂展示"铁水变整车"过程[1] - 互动体验增强游乐感 老字号开放汽水工厂为趣味乐园 企业博物馆打造非遗手作体验场 食品工业园展示老物件博物志[1] - 工业风场景满足年轻人社交需求 798·751园区包豪斯厂房 首钢园钢铁管廊 郎园Station斑驳铁轨成为打卡地[1]   北京工业旅游资源优势 - 北京工业旅游资源分为三类:承载城市记忆的工业遗存(首钢园/电报大楼/珐琅厂/金漆镶嵌厂)彰显前沿科技的产业(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中关村壹号/亦庄自动驾驶示范区)记录百年变革的专业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光科技馆/二锅头酒博物馆)[2] - 三类资源相互融合构成核心优势 老厂房融入城市更新成为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承空间 智造工厂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工业博物馆融合趣味体验打造研学新课堂[3] - 全球工业旅游产值占比旅游总产值10%-15% 中国目前市场占比不足5% 发展潜力巨大[3]   工业旅游发展策略 - 需要鼓励上新 小米汽车工厂等优质供给不足导致一票难求 需引导更多企业开放高品质观光线路[4] - 需要推陈出新 开发DIY工坊/VR/AR沉浸场景/文创商品/特色餐饮等多元体验业态[5] - 需要组团探新 串联上下游产业链及周边景区 北京已规划老工业焕新游/工业创意游/智造体验游等多条精品线路[5]   工业旅游战略定位 - 工业旅游是城市发展新引擎 将工业生产历史空间与城市文化消费场景融合[2] - 北京致力于将工业旅游打造为首都新型工业化金名片 消费升级新引擎 城市文化潮窗口[3] - 工业旅游将成为彰显城市底蕴又引领消费升级的标志性业态 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5]
 生产线变身“风景线”
 内蒙古日报· 2025-08-24 23:38
 公司业务动态 - 蒙牛工业旅游区开展研学团参观活动 提供现代化生产线参观体验[2] - 公司工业旅游区提供乳制品品尝服务 增强游客互动体验[7] - 游客在园区参与合影留念活动 提升品牌互动性[9]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旅游成为暑期关注热点 吸引大量游客进入工厂参观体验[2] - 呼和浩特市以蒙牛伊利等企业为抓手 探索工业旅游新模式[5] - 行业积极拓展新业态新场景 挖掘工业旅游潜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5]   产品与服务特色 - 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 展现制造业独特魅力[4][2] - 工业旅游区包含现代化生产线参观 展示先进制造技术[2] - 通过乳制品品尝等增值服务 提升游客参与度[7]
 小米汽车和北汽新能源享界两座超级工厂见证北京智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7 07:43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生产与技术 - 工厂关键工序100%自动化 实现整车装配仅需数十名工程师指挥数百台机器人 [2] - 采用9100吨巨型压铸机生产车身大部件 精度达到一根头发丝的误差 [2] - 平均每76秒有一辆新车下线 一年多时间已生产3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 [2] - 工厂环境整洁安静 配备多种功能机器人负责压铸件制造 车门装配和货物搬运 [1]   工厂参观与市场反响 - 小米工厂上半年累计接待9.3万人次 单日参观报名达4600人 中签率仅0.4% [2] - 社交平台参观者普遍称赞工厂智能化水平 形容为"科幻片里的未来城市" [1][2] - 工厂开放参观直接促成订单转化 有参观者现场体验后立即决定购车 [1] - 暑期将增加参观场次并举办亲子快闪活动 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5]   北汽享界超级工厂技术特色 - 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 涵盖冲压 车身 涂胶 喷漆等核心工艺 [4] - 采用全球顶尖冲压线 加工精度达正负0.3毫米 配备可抓取1吨重车身的重载机器人 [3] - 工厂实现零重金属排放和废气100%处理 符合严格生态标准 [4] - 半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获得订单线索 合作机会及品牌美誉度提升 [5]   工业旅游与区域经济协同 - 工厂参观带动周边消费 游客会顺道体验密云当地美食和景点 [5] - 正试点"工业+生态"旅游线路 整合汽车试驾与水库 农业科技园等景点 [5] - 工业旅游成为教学实践平台 高校组织留学生参观了解中国汽车制造前沿水平 [3] - 工业旅游实现工业生产与旅游消费双向赋能 为汽车品牌积累流量价值 [5]
 在“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体验产业巨变
 新华网· 2025-08-12 20:52
 公司工业旅游业务发展 - 一汽文旅1号体验示范线路覆盖14个文旅点位 包含汽车历史展示和现代智能制造环节[1][3] - 2024年至今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荣获工业旅游创新之星称号[9] - 公司将持续挖掘汽车工业旅游资源 迭代文旅线路并丰富文旅生态[9]   生产基地与智能制造能力 - 红旗繁荣工厂焊装车间配备700多台焊接机器人 实现黑灯工厂自动化生产[7] - 总装车间采用集成机器人和超声波检查设备 替代传统人工工位[7] - 生产基地涵盖红旗 解放等民族品牌及大众 丰田等合资品牌生产线[1]   历史传承与文化展示 - 第一汽车制造厂一号门为标志性建筑 1953年7月15日正式奠基[3] - 红旗文化展馆陈列1958年第一辆东风轿车至最新款红旗车等珍贵展品[5] - 展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空间 展示汽车工业由弱到强发展历程[7]   品牌价值与社会影响 - 长春被称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 中国一汽享有共和国长子称号[1] - 工业旅游项目使游客感悟创业不易 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变迁[5] - 项目促进民族汽车品牌传播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9]
 打卡世界啤酒之城福建莆田 探索全球啤酒工艺与文化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13:02
 公司业务与产能 - 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是百威集团全球单体产量最大的生产基地 年产能达200万吨[1] - 公司生产百威 科罗娜 贝克 蓝妹等8大国际知名品牌啤酒[1] - 智能化车间全速运转 传送带上的啤酒瓶有序流动 产品运往世界各地[1]   产业链协同 - 长城华兴玻璃厂占地约500亩 4条生产线每月产出约1.4亿个啤酒瓶[1] - 玻璃厂60%的产品直接供应给百威雪津[1] - 莆田已构建起完备的啤酒产业链[1]   工业旅游拓展 - 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是福建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 - 博物馆集智慧工厂观光 啤酒文化展示 精酿啤酒体验等功能于一体[1] - 工业旅游成为莆田啤酒产业的又一道风景线[1]
 打卡世界啤酒之城莆田 探索全球啤酒工艺与文化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8:14
 公司产能与产业链 - 百威雪津是百威集团全球单体产量最大且生产国际品牌最多的世界级低碳智慧工厂 年产能达200万吨[1][2]   - 工厂占地约500亩 作为8大国际知名品牌生产基地 产品运往世界各地[1][2]   - 长城华兴玻璃厂4条生产线每月产出1.4亿个啤酒瓶 其中60%直接供应百威雪津[1]     智能化与低碳生产   - 智能化车间采用全速运转模式 传送带实现啤酒瓶有序流动[2]   - 酿造车间配备"智能巡检员"机器狗 体现自动化生产水平[3]   - 工厂被明确标注为世界级低碳智慧工厂 突出环保与科技属性[1][4]     工业旅游与品牌建设   - 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集智慧工厂观光 啤酒文化展示 精酿啤酒体验于一体[4]   - 博物馆入选福建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成为莆田啤酒产业新亮点[4]   - 工业旅游与生产基地结合 强化品牌文化输出与体验经济融合[4]
 变化超乎想象!10月底,我们相约城市原点,探寻不一样的“三线岁月”……
 搜狐财经· 2025-08-07 19:28
 项目概况 - 攀枝花市城市原点基础设施及工业旅游文旅融合建设项目以三线建设时期为主题 通过改造重现历史建筑风貌并融合现代审美 [5] - 项目依托兰尖社区兰一区现有11处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改造 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7] - 项目计划于10月底开始试运营 目前仅剩席棚子设计院预计8月底完成主体工程 [7]   建设进展 - 供销社复原改造 专家小院修建 两个形象入口区公交站建设 七户人家浓缩场景打造及沿街建筑风貌改造等工程均已完工 [7] - 席棚子设计院后续将转入内部装修和业态布局规划阶段 [7]   业态规划 - 项目将建设专家主题展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钒钛钢铁主题研学馆 "飞越攀枝花"沉浸式飞行影院等设施 [9] - 通过创新业态布局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满足研学教育 党建活动及市民休闲娱乐需求 [9] - 通过活化工业遗产构建具有攀枝花三线文旅特色的城市文化新场景 [9]   项目意义 - 东区作为攀枝花市三线建设主战场 承载深厚工业文化记忆 城市原点是三线精神的活态见证 [9] - 项目深度挖掘钢城发展历史及文化内涵 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打卡的新地标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