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国资系基金加速涌现,央企创投母基金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成立,国企共赢ETF(159719)、大湾区ETF(512970)震荡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6-06 10:15
国企共赢ETF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6日09:53,国企共赢ETF(159719)上涨0.40%,最新价报1.52元 [1] - 近1月累计上涨2.64% [1] - 盘中换手2%,成交223.24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1756.77万元 [1] - 紧密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由100只成分股构成,包括80个A股公司和20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 [4] - 前十大成分股均为"中字头"股票,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移动(A、H股)、中国铁建、中国海油、中国中铁、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 [4] 大湾区ETF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6日09:51,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下跌0.05% [1] - 大湾区ETF(512970)上涨0.34%,最新价报1.2元 [1] - 近1月累计上涨3.29% [1] - 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广东宏大领涨1.88%,深桑达A上涨1.62%,科达制造上涨1.59% [1] - 稳健医疗领跌2.93%,华利集团下跌2.53%,南网能源下跌2.44% [1] - 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1%,包括比亚迪、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美的集团、立讯精密、汇川技术、迈瑞医疗、格力电器、中兴通讯、TCL科技 [4]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北京)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100.1亿人民币 [1] - 由中国诚通牵头,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设立 [2] - 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核心领域 [2] - 采用"股权投资+生态孵化"的组合策略,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场景应用的完整投资链条 [2] 中资金融股投资策略 - 中资金融股高股息策略的支撑因素进一步强化 [2]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及其高不确定性加剧了经济和资本市场波动,使得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进一步凸显 [2]
创业板收涨超1%!未来哪些新兴领域可能会主导市场
全景网· 2025-06-04 18:13
创业板新兴领域展望 - 创业板收涨1 11% 未来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 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科技领域有望成为重要增量[1][3] 行业权重变化 - 过去3至5年医药行业权重从30%降至接近20% 新能源权重从2022年8月峰值超40%回落至30%出头 TMT领域权重呈上升趋势[3] 人工智能领域 - AI国产算力有望在一两年内快速发展 中国AI芯片产业链自主可控成为必然选择 2025年国内几大云厂商资本开支预计翻倍[3] - 大模型成本下降推动下游应用发展 参数压缩促进端侧部署 AI耳机 AI眼镜等产品市场预期较高[3]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关注度高 半导体测试设备 精密制造设备等国产替代加速 国产化意识提升[3]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 量子计算 6G通信技术研究进展突破 6G未来可能实现空天一体 相关企业有望崭露头角[4] 相关指数产品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 技术及应用支持的公司作为样本股[4] - 中证机器人指数选取70只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涵盖系统方案商 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等[4]
【蝶阀】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蝶阀行业市场规模约130亿元 化工市场占比约25%~30%
前瞻网· 2025-06-04 12:26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蝶阀行业市场规模约130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速5 86% [1] - 蝶阀是一种以阀板为阻流部件 通过旋转控制流体通道的阀门 具有快速启闭和流量调节功能 [1] - 行业正将先进控制技术 传感器技术等融入产品 实现远程监控 自动调节等智能特性 [1] 应用市场 - 下游主要应用于化工 电力能源 天然气及水处理行业 [3] - 化工领域应用占比最高 达25%-30% 用于控制腐蚀性 有毒有害介质的流动 [3] 产业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较低 国际龙头包括美国艾默生(KEYSTONE FISHER系列)和福斯(DURCO VALTEK品牌) [5] - 国内主要厂商纽威股份产品覆盖石油 化工 电力等多领域 江苏神通在冶金 核电领域具有优势 [5] - 方正阀门专注通用阀门市场 以化工 建筑行业为主 注重性价比策略 [5] 代表企业布局 - 艾默生产品线涵盖KEYSTONE K-LOK系列 FISHER8532等36种型号 [5] - 福斯提供内衬蝶阀 三偏心蝶阀等差异化产品 [5] - 江苏神通蝶阀产品已形成多系列规格 应用于核电 火电等高端场景 [5]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开展质量标杆遴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6-04 06:47
质量标杆遴选工作背景 - 陕西省工信厅组织开展2025年质量标杆遴选工作 旨在发挥质量标杆示范引领作用 引导企业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质量管理能力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 [1] - 遴选工作依据工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 [1] 遴选范围 -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深化运用卓越绩效模式 质量管理小组等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理念 工具和方法 实现全员 全过程 全要素 全数据的先进质量管理 [1] - 通过5G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面质量管理融合应用 推动质量管理活动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1] - 创新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 协同上下游企业开展质量共性技术攻关 质量瓶颈问题分析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 [1] - 聚焦"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 挖掘其在质量管理创新和质量发展能力提升方面的典型经验 [1] 遴选条件 - 申报企业需在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注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 [2] - 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近3年内未发生诚信 安全 环保 质量事故 [2] - 申报方法经验需在本单位成熟应用 对质量和绩效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 在地区和行业内表现突出 具备可借鉴 可推广的示范效应 [2] 申报流程 - 遴选工作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线上申报截止时间为6月23日 [2] - 线下申报由各市(区)工信主管部门组织遴选和推荐 需在6月30日前提交推荐文件 企业汇总表和3份企业申报材料 [2] 评定与推广 - 省工信厅将组织专家按照公开 公平 公正原则进行综合评定 确定2025年陕西省质量标杆名单 [2] - 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授予"陕西省质量标杆"牌匾 [2] - 通过网络媒体及"中国品牌日"等活动宣传推广质量标杆单位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 方法和经验 [2]
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下跌1.22%,前十大权重包含九号公司等
金融界· 2025-05-30 17:42
金融界5月30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低走,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 (科创信息,000682)下跌 1.22%,报1327.32点,成交额176.06亿元。 从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信息技术占比88.35%、可选消费占比5.04%、 工业占比4.45%、通信服务占比2.16%。 数据统计显示,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近一个月下跌2.54%,近三个月下跌9.60%,年至今上 涨0.17%。 据了解,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家市值较大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 心、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 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 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中芯国际(9.96%)、海光信息 (9.54%)、寒武纪(8.98%)、澜起科技(6.8%)、中微公司(5.88%)、金山办公(5.06%)、传音 控股(2.58%)、石头科技(2.57%)、九号公司(2.47%)、芯原 ...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科实融合启航计划(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融资私董会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5-30 14:39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融资私董会概况 - 活动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技转专家专委会、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旨在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潜企业搭建资本对接平台 [1] - 吸引近百位来自国央企、头部投资机构、科研平台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人士参与,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精准对接和地方落地模式 [1] - 后续将围绕硬科技、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形成定期交流、联合尽调与成果展示平台 [21] 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链重塑、智能化转型和全球竞争格局中具有关键作用 [5] - 云研资本提出投资需关注产业真实价值创造,结合红杉资本及中关村投资体系实践经验 [7] 前沿技术项目展示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 讯飞幻境拥有增强现实感知交互、跨操作系统平台原生引擎等核心技术,专注AI新消费领域 [8] - 猿点科技开发全国首个AIGC人人创作的元宇宙游戏柜和MR混合现实线下入口平台,覆盖景区、商业区等场景 [14] 芯片与光电子技术 - 华夏芯智慧光子科技具备光芯片-器件-模块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为AI智算中心提供光互联解决方案 [16] - 北京微纳米气泡科技开发能耗降低百倍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解决气液混合底层技术难题 [12] 工业智能化 - 深圳艾灵网络深耕工业现场算网基础设施,领导全球工业算网标准制定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13] - 行至智能团队由清华北大等高校人才组成,专注军事装备智能化转型应用如情报融合分析和无人装备自主化 [17] 产业服务与验证 - 北京创元成业开发硬科技概念性验证工厂,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量产的二次开发服务 [9] - 北京微链道爱科技开发革命性机器人视觉平台,简化深度学习模型的数据标注和训练流程 [10] 产业化路径与生态建设 - 九星智元聚焦伴游机器人及AI数智化管服系统,覆盖行浸式休娱平台、数字博物馆等场景 [18] - 国家工业互联网工程实训基地阐释科技保险政策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助力作用 [19] - 浦发银行分享科技金融如何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21] 产融合作平台 - 产融社推出"2025高质量创新产业海上峰会",计划用5天4夜重构产业与资本方程式 [21]
郑州拟出台措施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
快讯· 2025-05-28 22:09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起草《郑州市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及配套政策 公开征求意见 [1] - 对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 医院等独立法人单位按年度研发经费支出给予最高500万元梯次资金支持 [1] - 开展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 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应用项目 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1] - 采取"事前拨付与事后补助相结合"方式支持创新项目 [1] 科技金融支持 - 推动"郑科贷"与"郑好融"融合发展 单一企业贷款余额上限2000万元 [1] - 鼓励银行对"郑科贷"业务采取无还本续贷 减轻科技型企业负担 [1]
今年广西重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28项工作
广西日报· 2025-05-27 10:33
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28项重点工作154项具体任务,旨在提升"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完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助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1] - 围绕加快建设公平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效便捷的便利化营商环境、保障有力的产业营商环境,重点开展26项工作 [1] 重点工作内容 - 探索开展"土地码"应用,实现规划用地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减少办证材料、压缩办理时间 [2] - 开展工业项目"分期验收",将工业项目"先竣工、再验收、后投产"改为建筑单体"先验收、先投产、先融资"模式 [2] - 探索开设远程虚拟窗口,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提供远程帮办服务 [2] - 探索推行非现场监管,运用大数据筛查、自动巡检、智能预警等手段,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线索 [2] - 对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审批模式,探索采取"沙盒监管"等包容审慎措施 [2] 政企沟通机制 - 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建立征求企业家意见或邀请企业家共同参与制定政策的工作机制 [3] - 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企业中,民企代表不低于七成、中小企业代表不低于五成 [3] - 完善"接诉即办"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畅通经营主体通过"桂商码""智桂通"App、12345-1营商环境热线等渠道反映问题诉求 [3] 实施机制 - 构建自治区、设区市、市县纵向贯通,行业部门横向联通的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机制 [3] - 开展营商环境改进提升先行先试、"揭榜挂帅",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3]
【西安】着力培育全国领先、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链群
陕西日报· 2025-05-25 07:49
西安市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西安市将以数字政府建设场景需求为牵引,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产业链,推动工业软件、信创、人工智能适配应用,培育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 [1] - 目标到2027年实现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全覆盖,带动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2] 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 需求侧管理 - 建立行业部门需求分析机制,制定智慧系统规划、产品需求清单和解决方案 [1] - 2025年优先在交通、水务、城管、燃气等12个领域开展示范建设 [2] 技术研发体系 - 组建技术联盟开展根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构建,提供全周期技术咨询服务 [1] - 统筹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和适配中心,建立标准化认证流程形成产品适配清单 [1] 产业链协同 - 推动"芯片-模组-板卡-整机"全链条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壮大 [2] - 促进芯片设计、器件制造、终端集成等环节协同创新 [1] 应用推广措施 - 编制创新产品推荐清单,鼓励市属国企优先采购并替换老旧设备 [2] - 搭建供需对接渠道,为适配企业提供验证环境和试点支持 [2] - 通过数字政府场景开放带动先进技术与本地制造深度融合 [1]
张江高科拟斥资1亿参投产业基金 首季投资收益2.36亿大增333.7%
长江商报· 2025-05-21 07:38
产业投资布局 - 全资子公司张江浩成认缴出资1亿元参与元禾璞华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该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首关规模7.75亿元,投资期4年+管理退出期4年+延长期2年 [1][2] - 基金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及国内半导体发达地区,投资领域包括IC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EDA及泛半导体硬科技(如人工智能、汽车电子) [2] - 通过"直投+基金"模式累计投资规模超95亿元,其中直投项目56个(40.77亿元),参与基金30个(认缴54.64亿元),撬动外部资金588.96亿元 [4] 业务转型与战略定位 - 加速从地产运营商向产业综合运营平台转型,业务涵盖园区开发、运营及产业投资,定位为张江科学城核心开发主体和产业生态构建者 [1][3] - 2024年参与智己汽车B轮融资(出资2亿元)及EDA创新中心投资,强化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3] - 投资方向中集成电路占比28%、新能源汽车35%、生物医药20%、新一代信息技术8%、智能制造8%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19亿元(同比+24.41%),净利润2.94亿元(同比+147.38%),投资收益2.36亿元(同比+333.74%)占净利润80% [1][5][8] - 三费合计1.55亿元(占营收12.69%,同比减少2.54个百分点),净利率23.33%(同比+11.14个百分点) [8] - 2003-2024年累计分红47.06亿元,年均分红率超30% [8] 行业影响 - 参投集成电路基金旨在强化产业链布局,推动上海集成电路强链补链,助力浦东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2] - 投资企业已上市54家(科创板16家、主板20家、创业板7家、新三板2家、境外9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