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管理
搜索文档
 更好满足差异化资金需求
 经济日报· 2025-10-07 09:19
此外,调整中还提到"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田轩认为,这意味着央行将根据银 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市场利率走势等实时因素进行相机抉择,以更主动、灵活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 性充裕,有助于在关键时点更有效地熨平市场波动,维护货币市场的平稳运行,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 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通常在"十一"假期和春节长假前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启动时间根据节假日安 排和机构需求灵活调整,以提前为机构提供跨节资金,保持流动性充裕。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 示,本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启动时点略早于往年,使得实际占款日达到17天。叠加前期中国人民银行 已经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了3000亿元资金,这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季末、长假前机构的预防性资金需 求,保障跨季、跨节资金面平稳。 记者梳理中国人民银行近两年工作发现,央行操作框架不断优化完善,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 的政策地位得以明确。但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长期以来是7天期加15基点,也被市场参与者认为具有 一定政策属性。董希淼认为,此次调整后,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定位将更聚焦于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 同时,也将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公开市场十四天期逆回购机制调整—— 更好满足差异化资金需求
 经济日报· 2025-10-07 06:03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14天 期逆回购操作。此次操作是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后的首次开展。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通常在"十一"假期和春节长假前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启动时间根据节假日安 排和机构需求灵活调整,以提前为机构提供跨节资金,保持流动性充裕。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 示,本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启动时点略早于往年,使得实际占款日达到17天。叠加前期中国人民银行 已经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了3000亿元资金,这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季末、长假前机构的预防性资金需 求,保障跨季、跨节资金面平稳。 记者梳理中国人民银行近两年工作发现,央行操作框架不断优化完善,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 的政策地位得以明确。但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长期以来是7天期加15基点,也被市场参与者认为具有 一定政策属性。董希淼认为,此次调整后,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定位将更聚焦于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 同时,也将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更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变化。 "此次启动并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也是对中国人民 ...
 央行:10月9日将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
 经济观察网· 2025-10-03 02:12
经济观察网9月30日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 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
 三部门联合发文!涉及1170家境外机构,4万亿债券市场迎来巨变!
 搜狐财经· 2025-10-02 17:03
9月26日,央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的一纸公告——境外机构投资者终于可以全面参与债券回购 业务了。 别小看这个看似技术性的政策调整。要知道,截至今年8月末,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 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持有的债券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 说白了,这相当于给境外投资者手里的人民币债券装上了"变现按钮"。 "你知道吗?每次欧美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得卖中国国债。"一位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亚洲多策略 基金负责人,道出了境外投资者的普遍困境。 过去这些年,当欧美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境外机构为了填补保证金缺口,只能选择一个办法——抛售 手里的中国国债。 这种"割肉"式的操作,带来了三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一,投资策略被打乱了。 原本计划持有到期的债券,因为临时资金需求被迫卖出,整个投资计划都 得重新调整。 实际上,债券回购业务对境外机构的开放,走过了整整十年。 2015年,监管部门首次允许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外参加行这三类机构参与银行 间债券市场的回购业务。 但这个范围实在太窄了——银行、保险、养老基金、公募基金、对冲基金等主流投资机构都被排除在 外。 这就像给了钥匙,却不让进 ...
 央行10月9日买断式逆回购将操作1.1万亿元
 经济观察报· 2025-10-01 10:59
经济观察网 9月30日,人民银行披露,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将 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原标题:央行10月9日买断式逆回购将操作1.1万亿元) ...
 11000亿元!央行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9-30 17:46
9月30日,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 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看券商中国 知天下财经 弊中社 券商中国 X 券中社 扫码下载 券 中 社 A P P 扫码关注券商中国公众号 quanshangcn qzs.stcn.com 券中社APP 券 商 中 国 是 证 券 市 场 权 威 媒 体 《 证 券 时 报 》 旗 下 新 媒 体, 券 商 中 国 对 该 平 台 所 刊 载 的 原 创 内 容 享 有 著 作 权 ,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转 载 , 否 则 将 追 究 相 应 法 律 责 任 。 | 来源:央行官网 | 责编:杨喻程 | | --- | --- | | 校 | 对:苏焕文 | | 百万用户都在看 | | | 利好来了!外围,突传重磅! | | | 刚刚,集体爆发!海外,传来重磅利好! | | | 特朗普:征收100%关税! | | | 停牌!多只A股,集体公告! | | | 证监会:立案!A股公司,公告!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 ...
 央行10月9日将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11
 货币政策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计划于2025年10月9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1] - 操作方式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1]   政策目标 - 此次操作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
 2025年9月30日国债期货行情异动原因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30 12:24
 行情异动概述 - 2025年9月30日国债期货市场出现显著盘中异动,午盘各期限合约集体反弹上涨,与开盘时的普遍下跌形成鲜明对比 [1] - 当日开盘时市场情绪偏谨慎,30年期主力合约低开0.17%,10年期、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均微跌0.01% [1] - 午盘时段各合约全面翻红,涨幅呈现明显分化,30年期合约盘中波动较大,最终收涨0.07%,2年期合约价格稳定在102.368元,涨跌值0.036 [1][3]   各期限合约表现 - 10年期主力合约领涨,上涨0.21%,报107.890元 [6] - 5年期主力合约次之,涨0.13%,报105.645元 [6] - 30年期主力合约涨幅收窄至0.07%,报113.870元 [3][6] - 2年期主力合约微涨0.04%,报102.368元 [3][6] - 形成“中长端领涨、超长端跟涨、短端微涨”的格局,反映资金对不同期限国债的偏好分化 [6]   政策面驱动因素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精准的流动性投放与清晰的政策导向为市场注入稳定预期 [4] - 9月30日央行以1.40%的利率开展242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直接向市场净投放资金 [4] - 9月以来央行通过多维度工具组合持续注入流动性,包括9月15日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9月26日6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 [4] -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释放强烈逆周期调节信号,基调从“保持”转向“促进”,显示稳增长决心升级 [4][5] - 政策表述强调“加强货币政策调控”、“保持流动性充裕”和“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4] -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效应显现,财政部9月26日招标续发1570亿元3年期记账式附息国债,央行与财政部联合工作组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列为重点研讨议题 [8]   宏观经济数据影响 - 2025年9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8%,较8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回升态势,但仍处于荣枯线下方 [9] - 生产指数升至51.9%,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9] - 装备制造业PMI达51.9%,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PMI稳定在51.6% [9] - 需求端仍显疲软,新订单指数49.7%未能突破荣枯线,新出口订单指数47.8%持续处于收缩区间 [9] - 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激增20.4%,1-8月累计利润由负转正增长0.9% [12]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低于1-8月累计增速4.6%,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0.5% [12]   资金面配置需求 - 配置型资金的集中入场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保险资金的增量配置需求尤为突出 [14] - 2025年8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实现超季节性增长,增量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急需寻找安全资产 [15] - 30年期国债2.20%的到期收益率较同期1.25%的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高出近百个基点,形成“收益洼地”效应 [15] - 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最新规模达186.08亿元,其资金流入与期货近月合约价格呈现显著正相关性 [16] - 9月29日债券型ETF单日成交额达2226.39亿元,占当日ETF总成交的39.4% [16] -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续做等工具净投放流动性超万亿元,为配置型资金入场创造宽松环境 [17]   国际市场传导效应 - 美联储9月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为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18] -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年内降息次数预测由2次上调为3次 [18] - 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指数应声下跌,跌破7月初低点至96.22,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 [20] - 2025年9月人民币计价资产在8月短暂流出后再度显著流入,自5月以来实现4个月净流入 [21] -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78%左右,在全球国债抛售潮中展现出“收益稳健+波动可控”的特征 [21] - 中国7月减持美债257亿美元至2009年以来新低,反映出全球资金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分化 [23]
 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 呵护跨季资金面
 证券日报· 2025-09-30 00:11
 央行流动性投放操作 - 9月22日至9月29日央行通过逆回购累计投放29377亿元 对冲到期20673亿元后实现净投放8704亿元 [1] - 9月22日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投放3000亿元 9月26日操作规模扩大至6000亿元 [1] - 9月2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鉴于本月有3000亿元到期 9月份MLF净投放规模为3000亿元 [1] - 9月份央行开展1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对冲到期的13000亿元后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为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续做 [2] - 央行已连续7个月加量续做MLF 9月份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合计净投放达6000亿元 [2]   资金面表现与展望 - 临近跨季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力度 资金面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平稳跨季可期 [2] - 10月份是财政收入大月、支出小月 且政府债券会较大规模发行 财政因素对资金面有潜在收紧影响 [2] - 10月份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仅相当于9月份的一半左右 [2] - 考虑到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预计10月份央行将维护市场流动性充裕 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 [2]   未来政策工具预期 - 10月份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两项工具大概率还会加量续做 但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6000亿元水平有所回落 [2] - 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 [2] - 在央行降准注入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 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有可能相应收敛 [2] - 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有所升温 但今年以来央行都未开展过国债买卖操作 [3] - 随着货币政策工具箱更趋丰富多元 央行可通过多种流动性投放工具灵活搭配有效平抑资金面波动 [3]
 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9 10:02
 政策核心 -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 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1][2] - 债券回购是金融机构间以债券为标的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 是国际广泛应用流动性管理工具 [2]   政策适用范围 - 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 包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投资者 [2] - 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将采取国际市场通行做法 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 [2]   市场开放进程 -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5年起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 [2] - 2015年起支持境外主权类机构 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2] - 2025年与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出以"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为标的的离岸回购业务 [2]   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末 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2] - 境外机构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