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者权益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不查询就不退款!美团退款,到底退给了谁?
新浪财经· 2025-08-24 15:49
退款延迟问题 - 多位消费者反映美团订单退款存在多年未到账情况 甚至有2018年审核通过的退款直至近日才到账[3] - 消费者反馈2017年订单显示退款失败 但在查询后立即实现秒到账 存在不查询就不退款的可能性[5] - 2015-2019年间持续出现退款延迟问题 有用户反馈2016年申请的退款三年后仍未到账[7] 退款路径异常 - 消费者遭遇退款未原路返回支付账户 而是被转入美团钱包余额[3] - 多位用户通过美团月付支付的订单 退款直接进入美团钱包而非原支付渠道[9] - 美团客服回应称部分退款或保险理赔可能退至美团钱包 与消费者声称的原路返回承诺存在差异[9][10] 客服处理机制 - 美团官方回应退款到账时间一般为1-3个工作日 将延迟原因归咎于银行或支付方处理问题[3][7] - 客服坦言订单完成48小时后超出处理权限 对历史订单查询存在困难[10] - 公司对多年未退款情况定性为"比较少见" 但历史数据显示该问题持续多年且涉及多个年份[3][7][8]
筑牢消保防线 书写为民新篇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多场景、全方位守护消费者“钱袋子”
北京商报· 2025-08-24 10:03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通过多场景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将消保融入业务全流程 [1][14] 医院场景防诈宣传 - 在属地医院门诊大厅开展防诈课堂 结合冒充医务人员/医保退费/虚假就医报销等高发诈骗类型拆解手法 [2][5] - 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点 解答账户安全与信息保护疑问 发放宣传材料50余份 [5] - 帮助医患群体提升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筑起金融防线 [5] 市集场景反诈宣传 - 在朝阳区褡裢坡市集设立金融宣传摊 讲解防范电信诈骗要点及存款保险制度 [6][8] - 重点普及网络电信诈骗防范知识 提醒警惕信息泄露风险 [8] - 发放100多份含一次性雨衣的金融礼包 实现宣传与关怀结合 [8] 社区精准宣传教育 - 聚焦一老一少一新重点群体 深入社区开展反诈课堂 [9] - 广安门支行联合菜北社区举办亲子反诈课堂 通过情景模拟与互动问答向40组家庭揭示网络刷单/冒充亲属骗局 [9] - 丽泽支行携手百顺社区解析三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吸引50多位居民互动 [11] - 分行营业部联合吉庆里社区开展专题宣传 通过PPT演示让25名老人与儿童学会识别虚假理财/征信修复诈骗手段 发放20余份材料 [12]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将消保理念融入业务发展与经营管理全流程 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14] - 未来持续创新宣传形式与拓展服务半径 构建安全温暖可信的金融环境 [14]
“十四五”时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4:09
营商环境优化 - 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并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 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 [1]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2] 市场规范建设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 查办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用监管制度 [2]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4218件 [3] 质量提升行动 - 实施重点质量攻关项目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问题1.8万个 [3]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3]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5.86 生活性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1.33 [3] 安全监管强化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99.4%以上 [3]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处置不合格产品22万批次 [3] -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3] 执法效能提升 - 销毁侵权假冒商品货值27.9亿元 覆盖30大类200多个品种 [4] - 依法撤销注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1242家 [4] - 开展民生计量专项检查包括加油机作弊治理和三表计量监督 [4] 合规体系建设 - 发布《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规范》等指导文件 [5] - 制修订企业信息公示条例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 [5] - 发展20余万家企业参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推动直接和解1038.2万件 [5]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5] - 全国消协受理投诉574.9万件 挽回损失57.8亿元 [5] - 推动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及配套制度 [5]
数说“十四五”成就丨五年间经营主体发展量增质提
新华网· 2025-08-22 17:40
经营主体发展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3] - 个体工商户净增33394.6万户 [4] 市场监管与执法 - 查办违法案件483.2万件 [5]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128.6提升至2025年161.61 [5]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5] - 受理消费者投诉574.9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 [5] - 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71件 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 [6] - 组织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销毁行动 涉及货值27.9亿元 [7]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案件10.5万件 [8]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 查办食品案件226.04万件 [10] - 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 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 [10]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年抽检药品超20万批次 [10] - 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中药创新药27个 [10] - 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 [10] 标准体系建设 - 新发布国家标准1.3万项 国家标准总数达4.7万余项 [11] - 发布重点领域国家标准2400余项 强制性国家标准500余项 [11] -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 采用国际标准6900余项 [11] - 推动500余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 [11] 产品质量保障 - CCC目录内产品涵盖17大类106种 [13] - 对133万余家企业285万余批次产品开展监督抽查 [14] - 累计召回汽车3647万辆 消费品3467万件 [14]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多场景、全方位守护消费者“钱袋子”
新京报· 2025-08-22 14:47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通过多场景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将消保工作融入业务全流程 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1][5][6] 医院场景防诈宣传 - 在属地医院门诊大厅开设防诈课堂 针对医患群体解析高发诈骗类型包括冒充医务人员/医保退费/虚假就医报销等 [2] - 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诈骗手法 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点 发放宣传材料50余份 提升公众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2] 市集场景反诈宣传 - 在朝阳区褡裢坡市集设立金融宣传摊 重点普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及存款保险制度 [3] - 发放宣传折页同时提供一次性雨衣 当天完成100多份金融礼包发放 通过暖心服务延伸金融关怀 [3] 社区精准化宣教 - 聚焦"一老一少一新"重点群体 深入辖内社区开展反诈课堂 [4] - 广安门支行联合菜北社区举办亲子反诈课堂 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向40组家庭揭示网络刷单/冒充亲属骗局 [4] - 丽泽支行携手百顺社区针对50多位居民解析三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4] - 分行营业部联合吉庆里社区开展专题宣传 通过PPT演示和案例分享使25名老人与儿童学会识别虚假理财/征信修复等诈骗手段 发放20余份材料 [4]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作为国有金融力量 将消保理念融入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全流程 [5] - 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拓展服务半径 构建安全温暖可信的金融环境 [6]
“十四五”期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挽损217.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04
二是经营主体合规引导机制更加健全。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构建激励约束并重的合规体系,发布《经营者 公平竞争合规管理规范》《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积极规范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制修订《企业信 息公示暂行条例》《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严 重违法失信名单和经营异常名录进行公示,以制度的刚性来强化信用约束。 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加有效。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制修订配套制 度,进一步筑牢维权的法治保障体系。积极处置投诉举报,整个"十四五"期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处 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74.9万 件,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同时,全力化解消费纠纷,发展20余万家企业参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推 动直接和解1038.2万件。5年来,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维护、满意度稳步提升,全国消费环境持 续优化。 柳军指出,"十五五"时期,市场监管总局将多措并举、综合施治,努力以良好的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 力、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民生福祉,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8月22日电 国务院新 ...
京东赠卡陷阱:谁在透支消费者信任?
搜狐财经· 2025-08-21 18:26
宣传误导行为 - 购机赠手机卡活动存在虚假宣传 实际资费仅前四个月为19元/月 后续自动恢复至29元/月[3] - 限制性条款被刻意隐藏在商品详情页折叠区域或附属协议中[3] - 利用消费者对免费赠品的信任心理掩盖手机卡作为核心营销产品的真实属性[5] 消费者权益侵害 - 承诺的按时返费未能兑现 客服要求消费者提供超出合同约定的证明如晒图评价[6] - 赠品承诺缩水成为系统性风险 包括雅诗兰黛礼盒赠品缺失和折叠洗衣机需晒图激活等案例[8] - 2024年虚假宣传投诉量同比上升37% 其中六成涉及赠品争议[12] 法律合规风险 - 涉嫌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利用虚假价格手段诱骗交易的规定[3] -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10] - 可能面临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及集体诉讼风险[10] 行业影响 - 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制造信息不对称 短期提升销量但长期导致用户流失[12] - 部分商家擅自将套餐资费从19元调至39元 严重破坏市场秩序[12] - 可能加剧电商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12] 消费者应对措施 - 对宣传页面进行截图录屏 重点保存未展开的折叠条款[12] - 下载完整电子合同核查资费调整和自动续期等条款[12] - 通过12315平台或消费保等第三方机构申诉 成功率达68%[12]
抓“朋友”?博主直播提SU7 Ultra,交付主管竟直接报警
凤凰网财经· 2025-08-18 23:56
小米SU7 Ultra双风道设计争议事件 - 博主"风云XTony"因质疑小米SU7 Ultra前舱盖双风道设计与宣传不符,在提车过程中进行直播并要求公司给出明确答复[1][4] - 该博主此前因听到双风道设计宣传而将原有SU7亏本出售,换购SU7 Ultra导致数万元损失[4] - 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为价值4.2万元选装件,被质疑实际仅为装饰件无功能性作用[9] 直播提车过程冲突 - 交付中心以隐私权为由要求停止直播,博主提出在无人角落面向墙面直播的方案被接受后,公司仍以"拍摄其他客户面部"为由报警[3][4][13] - 警方认定直播行为不违规,建议双方依法处理[6] - 博主强调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对产品疑问作出真实明确答复,但未获回应[5][14] 公司应对措施 - 小米曾发布致歉声明承认信息表达不清晰,提供未交付订单改配铝制前舱盖或已提车用户获赠2万积分及终身免费基础保养的补偿方案[10] - 补偿方案未能平息争议,大量车主仍对处理方式不满[11] - 交付主管报警行为被博主指责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6][14][15] 事件后续发展 - 当地商务局工作人员介入后直播结束,但双方未达成共识[7] - 博主表示官方已介入调查,工作展开需要时间[9] - 此前传言博主与小米和解获赔被公司否认[9]
新华视点|99克拉进口钻石只要22元?——部分电商平台假钻石泛滥现象调查
新华社· 2025-08-16 18:54
电商平台钻石销售乱象 - 电商平台出现大量低价钻石饰品 价格区间为几十元到上百元 与实体店上万元价格形成巨大反差 [1] - 记者购买2克拉培育钻石钻戒价格为153元 99克拉进口钻石价格为22元 [3] - 经专业检测机构鉴定 两款产品均为假货 99克拉产品实际为玻璃 2克拉产品为合成立方氧化锆 附带证书系伪造 [5] 行业监管建议 - 专家建议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加强线上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 [8] - 线上平台需建立严格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体系 保障消费者权益 [8]
21现场|律师诉王者荣耀案开庭 技术秘密与知情权边界成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9:15
案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 青岛律师孙千和起诉腾讯要求公开《王者荣耀》匹配算法机制 指控系统在玩家连胜后匹配实力偏弱队友以控制胜率 提升用户留存和游戏时长 [1] - 案件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双方就玩家知情权与商业秘密界定展开辩论 庭审持续近5小时 [1][9] 玩家知情权争议 - 原告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主张知情权 要求公开匹配机制具体因素及各模式权重占比 [2] - 腾讯辩称匹配机制不属于知情权范畴 胜负取决于团队配合/阵容搭配等非算法因素 且已通过官方渠道说明机制目标与影响因素 [2] - 法律专家指出现行法规仅明确要求公开随机抽取概率(如抽卡) 对匹配机制尚无强制性披露义务 [4] - 韩国《游戏产业振兴法》修正案要求概率公示 并成立专门监管小组持续更新指南 反映国际监管细化趋势 [10] 商业秘密认定争议 - 腾讯主张匹配机制属技术秘密 是解决"公平匹配10名实力相当玩家"的技术方案 具有商业竞争价值 [6] - 原告质疑秘密性认定 指出腾讯未提交具体保密措施证据 且游戏运行近10年存在漏洞可能性极低 [7] - 腾讯警告过度披露可能被黑产利用 举例某游戏因机制披露导致玩家恶意退出对局获取补偿点数 [8] 行业影响与平衡机制 - 匹配机制作为竞技游戏生命线核心设计 直接影响用户留存与产品可持续性 [11] - 专家建议需平衡消费者权益与产业发展 适度监管算法公平性但避免过度披露损害商业竞争 [11] - 腾讯表示披露程度已参照社交平台标准 进一步公开细节将损害玩家利益 视本次诉讼为与玩家共建游戏生态的契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