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版权
icon
搜索文档
收到迪斯尼110页诉讼起诉,却让用户疯狂,Midjourney到底做了什么?
混沌学园· 2025-06-25 18:12
核心观点 - AI图像生成平台Midjourney通过颠覆性产品设计和社群共创模式,重塑数字创意行业范式,年营收达2亿美金,人均产出超500万美元[10] - 公司以"想象力平权"为核心理念,将AI定位为人类思维的延伸而非替代工具,挑战传统内容巨头的审美垄断权[35][37][38] - 差异化战略避开与Adobe等巨头的功能竞争,在边缘市场构建新价值网,实现从极客社群到主流商业市场的S曲线跨越[25][30][31] 产品与技术 - 基于Diffusion模型的AI图像生成平台,用户通过Discord输入文字指令(Prompt)即可生成高质量图像,强调风格化与美学控制[7][17] - 完全依托Discord社群运营,形成"晒图-模仿-共创"的独特文化,注册用户超1600万,催生Prompt经济和新职业生态[8][10][21] - 采用"文本→图像"的对话式交互,消除传统设计软件的复杂界面,使创作过程从技术操作转为意念表达[14][16][20] 商业模式与增长 - 团队不足50人,采用订阅制按需付费模式,拒绝开放商业API保持产品纯粹性,商业化节奏缓慢但用户自发传播强劲[10][41][46] - 错位切入非专业创作者市场,满足快速低成本产出专业级视觉内容的需求,价值主张从工具供给转向想象力服务[25][26][29] - 通过Discord社区实现"反馈-迭代-传播"闭环,作品质量达到"专业结果+非专业路径"的组合,正向主流商业场景渗透[21][30][31] 创始人理念 - David Holz视AI为"思想交通工具",主张技术应透明化以释放个体创造力,反对工具复杂性和专业门槛造成的精英垄断[35][36][37] - 产品设计注入独特AI美学,鼓励非常规创意探索,组织架构采用"社区即公司"模式,用户反馈直接驱动产品演化[44][46][47] - 坚持"商业是副产物"的慢增长战略,拒绝功能堆砌和资本裹挟,通过连接想象力×技术×社群构建结构性创新[43][48][49] 行业影响 - 打破传统"一对一封闭式"创作模式,构建多维交互的创意平台,将分散的创作者、观众、AI连接成实时协作网络[18][19][23] - 挑战Adobe等工具厂商的"技能垄断"和迪士尼等内容巨头的"审美主权",推动视觉创作从专业垄断走向大众平权[37][38][40] - 展示AI技术与人本主义结合的可能性,为生成式AI领域提供"不追求替代人类而专注扩展感知边界"的范式样本[50][51][52]
邓紫棋版权纠纷背后:创作者与资本方的长期博弈,如何破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0:14
版权纠纷核心 - 邓紫棋与前公司蜂鸟音乐就103首歌曲的录音、词曲版权归属存在争议,纠纷持续超过6年[1][4] - 蜂鸟音乐主张依据合约拥有邓紫棋合约期间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的完整著作权及邻接权[2][9] - 邓紫棋通过《著作权法》第42条"法定许可"条款及香港CASH协会授权,成功上线重录专辑《I AM GLORIA》[1][5] 法律条款应用 - 《著作权法》第42条允许录音制作者在支付报酬前提下,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已合法录制的音乐作品[5] - 该条款设计初衷为防止版权垄断,降低后续录音制作者授权交易成本,鼓励作品多元化传播[5][6] - 信息网络传播权需单独取得,邓紫棋通过14岁加入的CASH协会获得该权利管理[7][8] 行业案例对比 - 泰勒·斯威夫特以3.6亿美元回购6张专辑版权[2][10] - 苏打绿因合约纠纷被迫改名"鱼丁系"并重录旧作[10] - 全球范围内类似争议反映传统"版权终身买断"模式与数字时代创作者主权意识的冲突[2][10] 商业模式演变 - 传统唱片工业中公司承担录制、发行、营销成本,创作者常签订权益让渡条款[11] - 数字时代降低创作门槛,个人工作室可能推出热门单曲,创作者更重视词曲版权保留[11] - 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降低音乐制作门槛,改变行业权力结构[11] 合约建议 - 需明确区分词曲著作权与录音制作者权归属[11] - 应细化授权范围、地域、期限及权利转让细节[11] - 建议保留签约证据,定期审查履约情况,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12]
盐言故事出手,短剧还能“抄”多久
36氪· 2025-06-24 09:53
盐言故事短剧侵权现状 - 盐言故事成为短剧抄袭重灾区 因强情绪、多反转、梗密集等特征被大量侵权 [1] - 公司已跟进超过50起短剧侵权线索 10起案件完成立案 其中《破落宗大师姐》侵权案将于7月开庭审理 [4] - 2024年公司识别侵权线索超3.5万条 封禁盗版社群150个 发起民事诉讼20起 刑事诉讼10起 关停盗版网站20家 打击盗版团伙10个 [8] 短剧侵权特点 - 侵权形式多样 包括一比一抄袭 洗稿融梗 先上车后补票等 [5] - 短剧每日上线几十至百余部 多数难进入大众视野 导致侵权发现困难 [5] - 相较于长剧 短剧抄袭规模更大 更难发现 更少忌惮 且维权成功案例不多 [5] - 短剧生命周期短 诉讼机制跟不上 作者维权成本高收益低 [6] 盐言故事维权措施 - 2023年起诉多家侵权短视频MCN机构和博主 其中一起案件入选2023年度网络文艺版权保护典型案例 [8] - 2025年通过"人工+AI"技术强化侵权识别 与"知天监"反盗版系统协作 [8] - 成立版权交易中心"盐珍阁" 促进网络文学与短剧合法合规产业融合 [8] - 开通"知天监"反盗版处理中心官方举报渠道 鼓励网友提供线索 [4] 短剧抄袭盐言故事原因 - 短篇网文与短剧都主打快节奏高效率叙事 内容高度契合 [13] - 盐言故事内容具有强情绪冲击和社会热点结合 符合短剧追求的情绪价值 [13] - 知乎用户群体集中于一线城市 内容审美较高 故事价值与格局更有保障 [15] - 精品化趋势下 盐言IP符合短剧迭代需求 但部分制作方不愿支付版权费 [18] 行业影响与趋势 - 短剧抄袭挫伤作者利益与热情 破坏上下游合作信任基础 [23] - 2024年7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微短剧版权保护倡议书 各大平台积极响应 [23] - 抖音短剧与红果短剧整合成立版权中心 [23] - 有影响力的法律判决能起到警示作用 如于正琼瑶案等历史案例 [24]
图博会5天吸引客流30万人次
北京晚报· 2025-06-23 14:23
展会概况 -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历时5天,吸引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展出22万种中外图书,举办1000多场文化活动 [1] - 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826项,其中版权输出1955项,引进753项,合作出版118项 [1] - 1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万人次入场参观,图书"走出去"和"引进来"成为最大亮点 [1][4] 北京展区表现 - 北京展区以"书香京城 悦读世界"为主题,与20余个国家近40家海外出版机构达成输出意向350余种,引进意向14种 [1] - 版权输出签约及意向150种(已签约40种),实物出口意向200余种,订单金额约20万美元 [1] - 组织40家出版单位参展,展出3500余种精品图书及文创产品,举办32场文化交流活动 [2] 国际合作成果 - 北京出版企业与企鹅兰登、德古意特等国际一流出版社达成版权合作,并与Overdrive达成电子馆配项目合作意向 [2] - 北京出版集团加入国际出版教育联盟,与意大利特雷卡尼大百科出版研究院、泰国红山出版社建立战略合作 [2] - 与马来西亚主宾国举办《北上》《中国画的艺术》等马来文版图书首发式,启动中意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 [2][6] 出版成就与奖项 - 《平安批》(泰文版)和《正在消失的美丽》(西班牙文版)获"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3] - 6家北京出版社入选"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109种图书被海外图书馆永久收藏 [3] - 《北上》阿拉伯文版译者叶海亚·穆赫塔尔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3] 特色出版项目 - "科学人文系列"由北京燕山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首部作品《中国量天尺》入选"中国好书"推荐 [5] - "岩波科学图书馆"书系首次以套系形式引进中国,包括4册鸟类科普图书 [7][8]
触目惊心,大量热播剧被盗!业内:一年被偷200亿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01:42
影视盗版现状 - 盗版行为猖獗,剧集行业面临"播出即盗版"现象,所有剧集上线后数分钟内即可被非法传播至短视频、网盘等平台 [1][2] - 2023年10月至今,安徽涡阳警方破获一起盗版影视网站案件,犯罪嫌疑人搭建上百个盗版网站,非法采集热播剧如《藏海传》《折腰》,通过广告获利数十万元 [2] - 行业统计显示,仅长剧盗版每年造成平台损失超200亿元,未包含电影和微短剧的侵权损失 [3] 盗版危害与行业影响 - 盗版导致创作者无法获得利益回报,损害创作积极性,同时助长用户错误的内容消费观念 [2] - 盗版传播过程中常夹杂境外黄赌毒内容,威胁青少年健康及意识形态安全 [3] - 盗版形式多样化,从3分钟速食剪辑升级为1-2小时涵盖关键剧情的超长解说,甚至原片拆条合集播放 [4] 盗版屡禁不止的原因 - 盗版收益远高于判罚金额,惩罚后果与利益诱惑不匹配 [6] - 互联网平台流量导向导致版权投诉速度滞后于盗版传播,监管失位 [6] - 跨境取证难、责任认定难、维权成本高,赔偿金额普遍偏低,如《狂飙》侵权案获赔3000万元仅为少数成功案例 [6] 行业治理与政策行动 - 中制协联合四大视频平台推动版权保护预警片单制度,51部剧集纳入预警名单,侵权链接下架效率提升 [8] - 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剑网2025"专项行动,5-11月重点打击视听作品非法搬运、传播及平台帮助侵权行为 [9]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提高侵权赔偿至制作成本的30%,并对恶意侵权实施惩罚性赔偿 [7]
LABUBU火爆出圈 泡泡玛特离“中国迪士尼”还有多远?
南方都市报· 2025-06-20 23:24
LABUBU的崛起与市场表现 - LABUBU由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创作,2019年与泡泡玛特合作后商业化,近年因名人效应成为潮玩圈顶流[2][4] - 2024年LABUBU系列销售额达12.7亿元,占泡泡玛特总营收31%,THE MONSTERS系列营收同比增长726%[4] - 二手市场溢价显著:搪胶系列溢价率300%-500%,联名款如VANS毛绒玩偶溢价超百倍[4] 名人效应与社交属性 - BLACKPINK成员Lisa、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国际名人公开晒出LABUBU产品,推动全球热度[6] - 产品二次创作自由度高,用户可通过DIY增强社交炫耀属性,形成"社交货币"效应[17][19] - 社交媒体涌现抢货群组,年轻人通过交换、共同抢购强化社群互动[19] IP联名与国际化拓展 - 已推出超300个系列版本,与VANS、《航海王》、瑞幸咖啡等跨界联名,联名款在二级市场价格达数万元[11][14] - 泰国市场表现突出:开设6家线下店,LABUBU获"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推出本土化产品如鱼尾狮款式[4][14] 知识产权保护挑战 - 盗版问题严重,电商平台及深圳水贝黄金仿制品泛滥,因供需失衡导致盗版产业链快速响应[20][24] - 专家建议全品类商标注册、区块链存证、官方二手平台建设等五维防护策略[26][28][30] 泡泡玛特战略布局与瓶颈 - 市值达425亿美元,超孩之宝4倍,但市盈率超100倍存估值泡沫风险[31][35] - 内容布局滞后:2024年才启动《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本及歌曲,世界观设定近期完善[38][41][43] - 线下场景试水遇挫:北京乐园面积仅环球影城1%,被指项目少且门票性价比低[46][48] 与迪士尼的差距分析 - IP生命周期短:MOLLY系列销售额下滑,新IP如CRYBABY同质化严重,缺乏故事支撑[49][51] - 迪士尼具备内容-渠道-实体闭环,泡泡玛特依赖设计师与社交运营,产业链协同效应弱[51]
百纳千成: 关于签署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6:22
合同签署情况 - 公司与芒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署《专有许可使用合作协议》,涉及影视剧授权合作 [1] - 合同总金额为3.72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50.65% [2] - 合同为公司日常经营合同,已履行内部审批程序,无需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2] 交易对手方介绍 - 芒果影视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发行等 [2] - 芒果影视与公司无关联关系,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2] - 芒果影视信用状况与财务状况良好,具备合同履行能力 [3] 合同主要内容 - 公司授权芒果影视获得影视剧的新媒体及传统媒体播放权,芒果影视享有维权和转授权权利 [3] - 授权期限为影视剧首轮播出完毕之日起20年 [3] - 合同费用由固定费用和分成费用构成,分成基于影视剧播出效果 [4] - 公司需提供授权作品的完整版权链文件、介质和物料等资料 [4] - 违约方需支付授权费用总额20%的违约金,并赔偿损失 [4] 合同对公司的影响 - 合同履行将对公司2025年度及未来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4] - 合同为日常经营合同,不会对公司业务独立性造成不利影响 [5] 其他相关说明 - 公司将按规定披露合同进展情况及履行情况 [5]
主宾国马来西亚文化交流活动亮相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4
文化交流活动 - 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组织20余家出版商、大学出版社和创意工作室参展,展示儿童及青少年文学、多元文化遗产、当代小说、学术著作等多种类型图书 [1] - 马来西亚以"阅读,引领"为主题,安排每日文化表演、作家分享、版权推介、专业对话及主题展览等活动 [1] - 特别展览"马来西亚50佳国际版权推荐图书"精选50种图书,代表该国创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新兴力量 [1] 国际合作与出版行业 - 马来西亚积极推动来自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东盟成员国的出版商参与本次图博会 [1] - 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表示希望加强马中两国出版行业深度交流,促进图书版权国际合作 [1] 作家与文学活动 - 马来西亚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许友彬和马来西亚国家文学奖得主安瓦尔·立瑞将为观众带来作品分享与文化交流活动 [2]
当歌手失去自己的歌
36氪· 2025-06-19 21:39
音乐版权体系现状 - 音乐产业版权结构将创作者剥离出自身作品 歌手常因早期签约条款丧失音乐作品著作权及录音制作者权 [6][9] - 典型案例:邓紫棋15岁签约时让渡全部版权 虽保留词曲版税分成但六年未收到 且需通过重录专辑削弱原版价值以争取议价权 [5][6][11] - 行业普遍现象:苏打绿吴青峰因合约纠纷被迫以"鱼丁糸"名义活动 耗时三年诉讼并重制专辑才部分夺回权益 [14][16][17] 歌手维权策略 - 重录成为有效手段:泰勒·斯威夫特通过重录专辑使旧版商业价值贬值 最终以3.6亿美元购回母带权 其《1989(Taylor's Version)》首周销量达165万张超越原版 [18][20][22] - 法律途径与舆论结合:吴青峰两度胜诉词曲版权案但商标权败诉 通过社交媒体呼吁粉丝抵制旧版收听 [16][17] - 长期博弈:保罗·麦卡特尼需等待美国《版权法》56年条款生效才能在2026年收回披头士录音权 [24] 合约陷阱与行业痛点 - 未成年人签约漏洞:邓紫棋签约时公司提供全英文合同致监护人无法核实 陆虎误将词曲授权合同当作冠军待遇签署 [33][27] - 资本压榨模式:大张伟14岁作品《静止》版权被公司永久占有 重编版本遭下架 陈奕迅解约后仍被英皇用精选集拦截新专辑 [29][17] - 流媒体时代变革:传统"资本换发行"逻辑失效 歌曲长尾收益显著提升 但早期合约仍使歌手丧失短视频/流媒体二次爆红收益 [35][37] 行业变革趋势 - 版权价值重估:社交媒体与流媒体使歌手可自主推广 需重新谈判收益分配结构 避免一次性卖断长尾收益 [37] - 标杆案例影响:泰勒·斯威夫特维权推动行业谈判标准 吴青峰诉讼确立创作者权益保护先例 [38][40] - 新晋歌手意识觉醒:更多艺人开始重视版权条款 避免重复前辈抗争困境 [40]
中制协召开影视版权保护媒体会并发布典型案例
快讯· 2025-06-19 21:00
行业动态 -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联合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三大视频平台召开媒体通气会,聚焦影视行业盗版治理问题 [1] - 会议正值"剑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针对视听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展开整治之际 [1] 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案例 - 优酷与爱奇艺共同起诉短视频侵权案,法院一审判偿80万元,是两大平台首次联合作为原告的标志性案件 [1] - 《狂飙》短视频平台侵权案,法院判决赔偿3000万元,是目前国内同类案件中判赔金额较高的案例之一 [1] - 《藏海传》《折腰》等热播剧遭盗播,一男子搭建上百个盗版影视网站非法采集未授权作品,累计违法所得数十万元,已被刑事拘留 [1] - 某短视频平台侵权《庆余年》案,二审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判决赔偿964万元,是少见的采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例 [1] 海外案例 - 腾讯诉安博电视盒子侵权案,美国法院判赔8475万美元(人民币约6.16亿元),其中《长相思》获赔1170万美元(人民币约8527万元),创国内企业海外视频维权最高判赔记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