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搜索文档
智能体(Agent)时代到来,AI正在渗透多个保险关键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2:08
生成式AI在保险行业的战略布局 - 中国太保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规划,未来五年加大AI投入,目标成为保险行业AI应用领先者,重点领域包括客户经营、业务运营、投资管理、康养服务 [1] - 华为金融专家指出AI应用从价值提效转向生产价值创造,重塑业务流程 [1] - 行业普遍将生成式AI提上战略高度,年初deepseek的出现加速AI渗透 [1] AI智能体的技术演进与行业应用 - AI智能体(AI Agent)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焦点,具备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标志互联网进入智能体时代 [2] - 行业突破重点从知识问答转向数据分析与推理能力,多家企业试点内部超级办公智能体 [2] - 镁信健康构建AI Agent矩阵,覆盖"前端交互-中台决策-后端履约"全链路,如Xiaofu智能助手、ClaimMaster理赔审核智能体 [3] - 智能体核心特性包括决策自主性、长期迭代优化能力、数据驱动行为演进 [3] 保险领域AI技术深度渗透案例 **风控领域** - 暖哇科技发布"天鉴"智能风控产品,覆盖核保、理赔、调查全流程 [5] - 平安健康保险申请AI理赔处理专利,涉及人工智能技术 [5] - AI普遍应用于拦截骗保、缩短理赔时间,驱动理赔质效跃迁 [4] **销售领域** - 太保寿险智能客情助理使代理人触达率提升1.9倍 [5] - 水滴公司AI Agent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单次语音对话达50分钟,响应时效2秒,效率超越初级服务人员 [6] **产险领域** - 太保产险慧眼·智远平台通过AI+遥感模型服务16省374区县,覆盖4,000万亩农作物,实现防灾减损与精准定损 [7] - AI应用于车险、农险等细分领域,重大灾害时期提供数据支撑 [7]
喝点VC|BV百度风投:数据治理即生产力,现在是Data Agent的时刻
Z Potentials· 2025-07-30 11:37
编者荐语: 生成式 AI 下,数据治理已成为最快商业闭环。BV百度风投的本篇研究揭示 Data Agent 如何把"数据→洞察→行动"压缩到分钟级,带来 60%+ 效率跃迁与百 万美元级成本节约 以下文章来源于BV百度风投 ,作者探索明日的 BV百度风投 . BV百度风投官方公众号 作者| BV 软件组 引言|全文速览 生成式AI正把数据从静态资产推向实时决策的前台。 数据不再是 沉睡在表格里的行列,而是能被语义标注、即时调度、参与推理链路的数字化资源。当全球 数据量以每年十数ZB的速度膨胀,企业若仍停留在"人工找数+手动分析"的旧范式,就注定被压缩到边际。此刻崛起的Data Agent,本质上是一层嵌入模型、 工具与业务流程之间的新操作系统:它以自然语言驱动全栈数据管线,把"结构化读写 + 自动推理"变成分钟级的闭环,并直接映射到财务、营销、R&D等核 心KPI。 技术成本骤降、用户心智觉醒与资本加速下注正在同步发生。 三年前生成式推理百万token还要花60美元,如今降到不足一毛;AI搜索已占美国桌面端查询的 5%以上,表明市场已接受"问一句话,直接拿答案"的交互模式;而Databricks、Snowfl ...
AI影响两极分化:科技行业裁员8万,其他领域薪资年增1.8万美元
36氪· 2025-07-30 08:09
你可能已在各类报道(包括《财富》情报)中读到相关内容。或许你或身边朋友已受到影响:人工智能已在改变工作模式,尤其是招聘与解雇方面。其对 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最为显著。 作为AI应用的发源地,科技行业如今正面临自身员工被其参与创造的技术取代的局面。企业急于将AI整合到从云基础设施到客户支持的各个环节,因此 在软件工程、IT支持和行政职能领域缩减人力。 AI驱动的自动化加速了科技行业裁员,据统计受影响员工高达8万人。仅微软一家就计划裁员1.5万人,同时承诺投入800亿美元用于新AI项目。 不过,劳动力市场情报公司Lightcast带来了一线希望。非科技岗位中,要求具备AI技能的招聘薪资正大幅上涨。Lightcast基于对13亿份招聘信息的分析发 布的《Beyond the Buzz》报告显示,这类岗位薪资高出28%,平均每年多收入近1.8万美元。 该研究凸显了科技与非科技领域招聘的分化:科技岗位对AI技能的需求虽仍旺盛,但AI相关岗位在IT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占比已从2019年的61%降至 2024年的49%。这表明,随着AI承担更多工作,传统科技岗位正持续收缩。 01.AI需求向科技行业外爆发 Lightcast的研 ...
快手-W(01024):发布全新创意平台“灵动画布”,可灵AI诠释技术爆发到产业落地跃迁
长江证券· 2025-07-30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可灵AI技术迭代迅速,商业化表现喜人,建议关注快手投资机会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7月27日,快手可灵AI在WAIC 2025现场举办以“生成式AI应用元年”为主题的生态论坛,披露发布以来的成绩,请创作者分享使用情况和感受,并宣布全新创意工作台“灵动画布” [5] 事件评论 - 应用范围拓宽,快手可灵已成为AI落地标杆产品,全球超4500万创作者,产品迭代30余次,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通过API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服务覆盖149个国家和地区及多个垂类应用领域 [8] - 可灵AI发布“灵动画布”,7月27日“灵动画布1.0”开启邀请测试,2025Q3将推“工作室会员”,解决从单一素材到创作全链、从个人创作到团队协作问题,未来将完善能力覆盖并融入Agent能力 [8] - 多个领域创作者分享使用感受,可灵AI优势明显,技术迭代迅速,四个月从可灵1.6升级至2.0,解决传统拍摄痛点;表达能力持续提升,在影视细节等维度跃升;视频生成速度快,提示词遵循度高且支持镜头运动,标准模型视频生成时间约40秒 [8] - 投资建议方面,技术上可灵AI发布一年迭代30余次,视频生成能力领先;商业化上,市占率提升,2025年5月4日Kling2.0/1.6/1.5使用量达30.7%居首,收入增长迅速,2025Q1收入1.5亿元,4、5月月收入超1亿元,线性外推年收入有望超10亿元,建议关注快手投资机会 [8]
WAIC|自由量级CTO姜涛:音乐大模型对审美要求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3:5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自由量级创立于2023年7月,已完成自研大模型备案,旗下拥有音乐大模型"音潮"和AI创作平台"PI" [1] - 公司通过与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合作,组织专业音乐人参与音乐大模型训练调优,提升模型审美水准 [1] - 音潮大模型已完成WAIC英文主题曲《AI For Good》的词曲制作和演唱,展示技术能力 [1] - 公司商业模式包括B端API接口服务和C端创作分成,曲库API已面向电商平台销售并产生收入 [2]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全球音乐大模型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87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约32% [2] - 音乐大模型被视为生成式AI核心细分领域,预计2025年实现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商用 [2] - 国际市场上Suno等AI音乐生成企业迅速走红,国内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字节跳动等企业加速布局 [3] - 行业涌现众多初创团队,竞争加剧 [3] 产品创新与价值主张 - 音潮大模型旨在实现"音乐平权",将歌曲创作成本从数万元降低至文字输入即可生成 [2] - 平台打破音乐单向传播模式,让用户同时成为消费者、创作者和参考者 [3] - 创新版权机制确保收益归属创作源头用户,并提供唯一歌曲创作凭证 [3] - 用户创作内容被其他用户收听可获得分成,支持创作者打造个人IP [2]
Jinqiu Select | GPT-5将带火哪些创业新赛道?
锦秋集· 2025-07-29 18:22
核心观点 - 每一代基础模型的发布都会让一些原本不可实现的AI应用迅速成为现实 这种现象被称为"GPT台阶效应" [1] - 随着GPT-5或Claude X等下一代基础模型即将发布 一批当前尚未成熟的新兴领域可能将迎来爆发 [2] - 创业者应尽早进入这些目前还相对"困难"的领域 深入理解市场需求 提前做好布局 [2] AI市场发展历程 - 4年前GPT-3问世时 扩展定律在AI文献中被公开讨论 可以推断到GPT-4、5等的进步速度 意识到一场革命即将发生 [3] - 当时很少有人在创立生成式AI公司 OpenAI似乎是唯一明确的基础模型公司 [3] - 随着更多人意识到这个机会 AI世界变得更加模糊 谁可能是赢家并不清楚 [4] - 现在第一批AI市场已经固化 一批可能的赢家已经出现 [4] 基础模型市场 - 基础模型通常由规模驱动 需要高度可用的资本 现在已经进入数十亿的规模 [5] - 核心LLM公司已经明确成为未来的持续参与者 经常与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合作 [5] - 基础模型公司的收入在短短3年左右的时间里从0增长到数十亿美元 [5] - 主要云服务的"AI"云支出已达到每季度数十亿美元 [5] - LLM世界的核心参与者是Anthropic、谷歌、Meta、微软、Mistral、OpenAI、X.AI [6] - 中国公司也在积极开发开源模型 如Deepseek、阿里巴巴Qwen、Kimi [10] - 由于资本壁垒 不太可能有许多新的核心LLM公司成立 [11] 代码领域 - 代码是生成式AI和LLMs最早和最明确的大规模应用之一 [13] - 代码领域的收入增长在一些参与者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前2年内从0增长到5000万美元 最高达到5亿美元 [13] - 核心可能赢家是显而易见的 包括Anthropic的Claude Code、Cognition/Windsurf、Cursor、谷歌/Windsurf、微软/Github、OpenAI等 [14] 法律领域 - 核心法律市场的核心参与者已经固化 Harvey和CaseText是当前的领导者 [15] - 其他在重叠领域或新领域工作的初创公司开始出现 如Legora、Crosby、EvenUp、Eve、Supio [15] - 在完整的工作流程自动化方面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 [15] 医疗记录领域 - 医生工具和记录领域具有明确主要参与者 市场已经整合到包括Abridge、Ambience、Commure/Athelas和Nuance [17] - 一些国际参与者也已经在这个领域出现 [17] 客户服务/体验领域 - 美国的客户体验市场在短期内似乎已经整合为几个核心初创公司参与者——Decagon和Sierra [19] - 商业模式从"按用户席位收费"向"按认知工作量收费"的转变 [20] 搜索和信息检索重塑 - 专注于此的参与者包括谷歌、OpenAI、Perplexity和Meta [22] - Perplexity是这个市场的主要初创公司 [22] 未来重要市场 - 下一批看起来非常有趣且适合生成式AI的市场包括会计、合规、金融工具、销售工具和agents、安全等 [24][25][26][27] - 这些领域中的每一个都有一批令人兴奋的公司 其中哪些会领先或获胜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或几个季度明确化 [28] Agents发展 - 一个正在进行的重大转变是从纯工具"AI聊天"转向agentic工作流程 [34] - Agents是代表你执行操作的AI软件 [34] - 像Devin这样的编码工具和像Decagon/Sierra这样的客户服务工具似乎是agentic工作流程的最早B2B采用者 [36] - 支持agentic部署和工作流程的新基础设施正在加速 [36] AI并购 - 从生成式AI的最早期开始 很明显这种基于扩展变压器的新形式AI非常擅长人类知识工作 [38] - 在AI驱动的并购中 购买一家公司而不是仅仅向他们销售软件可以带来比仅仅销售软件更快的采用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38] - AI的采用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组织、流程和人员问题 [38] 终结市场的举措 - 随着市场整合 赢得市场的战略举措变得清晰 [39] - 应该很快看到大量的整合和并购 [39]
天风证券首次覆盖伟仕佳杰(00856.HK):稀缺的东南亚出海领军,有望显著受益于AI与跨境支付两大产业优势
格隆汇· 2025-07-29 14:23
公司概况 - 亚太区领先的科技产品渠道开发与技术方案集成服务商,专注于ICT行业解决方案,核心板块聚焦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领域 [2]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由637亿元升至81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0.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23年的8.3亿元增长至9.58亿元,同比增长14.09%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在2024年大幅提升至16.59亿元,同比增长185% [2]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ICT总支出规模约5.3万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6.9万亿美元,五年CAGR达7% [3] - 中国ICT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约6,26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7,517.6亿美元,CAGR为6.5% [3] - 2024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2,6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预计2028年将接近4,150亿美元 [3] - 截至2024年底,亚洲数据中心装机容量达到22,780MW,占比44%,位居全球首位 [4] 公司业务亮点 - 东南亚业务已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九国形成GPU、AI基建和消费电子多元布局,2024年区域收入同比大幅增至74%,净利润占比约51% [5] - 云业务与阿里云、华为云、AWS、Microsoft Azure、VMware等顶尖厂商共建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国内约30座以上智算中心 [5] - AI业务依托南京、重庆两大研发中心及1,000+认证工程师,自研DeepSeek一体机与大模型服务,2025年AI研发投入将增加50% [5] -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与跨境支付场景落地,与东南亚ICT分销主业、云与AI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037/1,296.26/1,555.51亿元,对应增速约为28%/25%/20%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51/15.32/18.83亿元,对应增速为30%/22.4%/22.9% [6] - 给予2025年PE为12x,对应EPS为0.96港元,目标价为11.52港元 [6]
探索落地新实践:毕马威中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召开新商业文明生态论坛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3:47
论坛概述 - 毕马威中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办"人工智能驱动创新商业文明生态论坛",聚焦技术前沿、企业转型与产业重构三大维度 [1] - 论坛发布全球调研成果与前沿AI工具"毕马威智速转型平台",解读《新智启新质:生成式AI赋能产业变革的实践与路径》,并启动第十届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评选 [1] - 多位毕马威中国合伙人及行业专家出席,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发展及机遇挑战 [1] 人工智能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中国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2] - 各国加速布局AI战略,中国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构建覆盖技术攻关、产业融合、伦理治理的全链条政策体系 [2] - 人工智能从"单点技术"进化为"通用技术",得益于高水平算法、高质量数据、高性能算力的螺旋式互促 [5]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信息孤岛",提高全要素配置效率 [6] 企业AI转型 - AI驱动的数智转型是深层价值塑造、思维创新、情感共生等全过程变革新范式,企业需通过"赋能、融合、演进"三个阶段推动AI应用 [3] - 毕马威中国积累众多案例及解决方案,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助力企业提升转型效率和可持续性 [3] - 企业AI转型需构建"道、法、术、器",提升产品及服务价值、优化流程、提升落地效能 [3] - 许多企业缺乏清晰的AI战略、实施计划、技术基础设施和信任框架,需聚焦"赋能员工、实现工作与人工智能融合和推动企业发展演进"三个阶段 [4] 生成式AI应用前景 - 生成式AI下游To B应用市场需求有望爆发,成为产业价值高地和竞争焦点,长期来看将向To C市场渗透 [4] - 毕马威发布《新智启新质:生成式AI赋能产业变革的实践与路径》白皮书,解析KPMG Velocity平台 [4] 毕马威智速转型平台 - "智速转型平台"覆盖企业转型全生命周期,整合行业洞察、人工智能、数据、ESG、信息安全等资源 [7] - 平台支持多模型灵活调用与跨层级任务分解,深度融合财税、风控等专业场景经验,助力企业实现安全高效的数字化转型 [7] AI与资本市场 - 2025年AI行业投融资逻辑与2024年相符,机器人与AI软件为代表的应用赛道投资热度明显 [8] - 在资本青睐、政策鼓励与市场热度的多重加持下,更多AI企业启动IPO计划,港股是现阶段AI行业偏好的资本市场之一 [8] - 2024年人工智能融资中,细分赛道大模型最多,其他依次为基础层、技术层、行业应用、通用应用等 [8] 金融科技与AI - 金融服务在人工智能渗透中加速进化,从"辅助工具"转变为"顾问专家",可优化流程、辅助决策执行、助力风控管理 [9] - 金融机构需加强训练基础模型,加大行业垂类模型应用的扶持,找到战略竞胜路径 [9] 毕马威中国战略 - 毕马威中国紧随中国"人工智能+"行动,构建更广泛智能服务和解决方案,推动AI技术与各个产业深度融合与应用落地 [9] - 毕马威中国以"智速转型平台"为核心载体,串联技术工具、行业洞察与生态共建,助力企业"智速转型" [10]
生成式AI迈入应用元年,快手盖坤:它将重塑生产关系
南方都市报· 2025-07-29 13:21
"2025年将是生成式AI技术走向深度应用的关键元年",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AI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给出了这样的判断。他认为,生 成式AI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生产关系的重塑。 本次人工大会期间,可灵AI重磅发布 了全新的多图参考、灵动画布等功能。其中,升级后的多图参考,在角色、主体和场景一致 性、动态质量、画风保持等方面显著提升;灵动画布功能则在7月27日正式开启邀测。根据 快手在大会上披露的信息显示,可灵AI目前已在全球拥有超过4500万创作者。 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AI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为论坛致辞。 万鹏飞表示,可灵1.0版本向全球证明视频生成技术可实际应用,2.0版本则通过性能与成本优化推动行 业标准化。1.0的发布直接验证了类似Sora的视频生成技术从概念到落地的可能性,而2.0的推出进一步 明确了新一代模型的技术范式,带动行业竞相跟进。未来,可灵将持续输出技术成果,助力企业降低创 作门槛,探索数字人交互、游戏内容生成等新场景。 在论坛上,导演薛晓路分享了使用可灵AI进行影视创作的实践经验。她以短片《喵心归处》为例,指 出可灵1.6版本已在动物生 ...
生成式AI下游ToB应用市场需求有望爆发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10:59
金融业中,生成式AI落地在前瞻性风险研判、复杂财务数据的精准检索与自动化报告生成,以及高效 构建领域专属知识库等场景,展现出巨大的降本增效潜力。 制造业正经历全链条变革,生成式AI不仅赋能生产侧,推动"灯塔工厂"与"智能生产工厂"的升级,更通 过"智慧家庭大模型"等方案深度重塑消费侧体验,贯穿"研、产、供、销、服"全环节。 而在汽车、医药、政务等行业,"销售人员智能陪练""高密度知识场景问答助手"等典型应用的落地,则 有力证明了生成式AI在优化复杂人机协作流程和提升高价值知识管理效能方面的独特价值。 报告发现,生成式AI已经掀起创新浪潮。依托中国当前的AI产业基础(2024年AI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 7000亿元,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生成式AI下游ToB应用市场需求有望爆发,成为生成式AI产业的价 值高地和竞争焦点。而鉴于To B市场的采购决策高度理性务实,深度聚焦特定应用场景并快速实现价值 验证和结果交付,将是云厂商、企业应用软件厂商、AI软件厂商等主要参与者的发力重点。长期来 看,随着To B市场规模效应显现,生成式AI服务有望以更低成本向To C市场渗透。 理解生成式AI引发的核心变革并展开实践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