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禁酒令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白酒格局生变?新禁酒令难撼贵州茅台“供不应求”基本盘
搜狐财经· 2025-06-16 00:40
政策影响 - 5月18日修订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类,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 [1][2] - 2012年"八项规定"和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导致贵州茅台公务消费占比从30%以上降至1%,公司成功转向民营企业家和普通大众消费群体 [3] - 本次政策针对公职人员、军人、武警及部分国企/事业单位员工,预计影响程度小于2012年 [3]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年销售量从2015年起持续下滑,2024年销售量415万千升不足2015年一半,反映饮酒人群减少和人均饮酒量下降 [4] - 消费需求转向"少喝酒、喝好酒",对贵州茅台等高端白酒形成利好 [4] - 行业整合加速,依赖政务消费的酒企将出局,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9] 公司表现 - 贵州茅台2024年营业收入1741.44亿元,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5.2倍和5.6倍 [6] - 公司毛利率常年维持在90%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受赤水河地理环境和菌群限制,茅台酒设计产能46412吨/年,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0]
禁酒令,白酒何时止跌?
集思录· 2025-06-15 22:11
白酒行业现状与投资逻辑 - 高端白酒价格全线下跌:53度飞天茅台从最高3800元跌至2000元以下 生肖茅台从溢价1000元到价格倒挂 茅台1935从1500元跌至900元以下 [5][6] - 行业下行受多重因素影响:禁酒令仅是催化剂 房地产行业低迷导致基建相关社交场景减少是根本原因 年轻人社交方式改变导致自发需求下降 [5][7][9] - 区域市场受政策冲击明显:安徽等地禁酒令执行严格 超过三人聚餐即被监管 公务场景消费基本冻结 [1][7] 白酒企业财政贡献与政策博弈 - 头部酒企是地方财政支柱:茅台税收占贵州省收入的57.8% 古井贡酒为安徽纳税大户 [11] - 政策存在长期收紧可能:烈酒税或按酒精浓度阶梯式提高 参照全民医保国家经验 现行税费难以覆盖饮酒导致的医保支出 [15] - 短期存在政策纠偏机会:市场对禁酒令反应过度 头部酒企超卖可能引发技术性反弹 [16] 消费行为与投资认知误区 - 股票投资本质是股权交易:买入股票仅实现前股东套现 与企业融资无直接关系 [2][3] - 支持企业应通过消费行为:重复强调"真正要支持企业就去购买其产品"的核心观点 [4] - 年轻消费群体流失危机:宅文化兴起导致社交饮酒需求萎缩 行业面临代际需求断层 [9][16] 价格体系与市场供需 - 渠道价格全面倒挂:茅台系列酒实际成交价均低于官方指导价 生肖茅台/茅台1935溢价消失 [5] - 供给端尚未出清:行业需等待二线品牌退出才能见底 当前广告投放强度仍维持高位 [16] - 地下市场难以替代:历史经验表明禁酒令可能催生黑市 但无法扭转需求下降趋势 [8]
茅台经销商慌了!有评论分析,飞天若到1900元,多数经销商要赔钱
搜狐财经· 2025-06-15 02:03
飞天茅台价格下跌分析 价格现状 - 飞天茅台最新市场价格跌至1980元/瓶,业内人士预测若跌破1900元,多数经销商将面临亏损 [1] - 6月12日数据显示:2025年飞天散瓶批发价降至1990元/瓶(日跌10元),原箱报价2080元/瓶(日跌30元) [8] - 电商平台价格分化显著,拼多多部分店铺散瓶售价低至1900元/瓶 [8] 经销商成本结构 - 出厂价1169元/瓶实际成本高于账面,需叠加运费、营销费用、水电房租及人员工资等隐性成本 [3] - 一级经销商需强制配售其他滞销茅台系列酒(部分需亏本甩卖),且需为下级经销商保留利润空间 [3] - 多级分销体系导致终端零售价包含各级加价,当前价格已逼近经销商盈亏平衡点 [1][3] 价格下跌驱动因素 - 端午旺季需求不及预期,经销商被迫赔本出货加速回笼资金 [8] - 电商618大促以低价茅台引流,拉低市场均价 [8] - 消费环境变化叠加禁酒令影响,金融属性弱化引发抛售潮 [8] 行业连锁反应 - 茅台价格体系崩塌可能挤压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竞品市场份额 [3] - 买方市场特征显现,消费者持币待购情绪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9] - 禁酒令政策进一步削弱高端白酒的政务/商务消费场景 [8][9] 市场情绪与预期 - 批发价持续下跌强化观望心态,部分消费者等待价格进一步探底 [9] - 经销商库存压力与现金流风险上升,或引发行业短期调整 [1][8]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白酒持续筑底,重视新消费趋势
东海证券· 2025-06-03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1.06%,跑赢沪深300指数0.02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板块中排名第27位,软饮料子板块表现亮眼上涨9.27% [4][9] - 白酒板块持续筑底,受“禁酒令”影响有情绪面冲击,但新规对行业直接影响有限,板块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建议关注高端酒和区域龙头 [4] - 啤酒需求旺季临近,终端动销已改善,随着气温升高、“618”刺激及消费政策提振,行业有望延续修复 [4] - 大众品中零食板块高景气高成长,魔芋和鹌鹑蛋品类表现好;餐饮供应链受益于消费券政策,长期是稀缺成长赛道;乳制品需求向好,奶价有望企稳,关注上游牧业公司和头部乳企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级市场表现 - 板块及个股表现: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1.06%,跑赢沪深300指数0.02个百分点,排名第27位;软饮料子板块上涨9.27%;涨幅前五为均瑶健康、会稽山、李子园、欢乐家、ST通葡,跌幅前五为好想你、迎驾贡酒、三只松鼠、山西汾酒、泸州老窖 [4][9] - 估值情况:截至2025年6月1日展示了各子板块PEttm估值 [15][16] 主要消费品及原材料价格 - 白酒价格:截至6月1日,2024年茅台散飞批价2070元,周环比降10元,月环比降50元;原箱批价2135元,周环比降5元、月环比降65元;五粮液普五批价950元,周、月环比持平;国窖1573批价855元,周环比持平,月环比降5元 [4][18] - 啤酒数据:2025年4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289.60万千升,同比+4.8%;1 - 4月累计产量1144.00万千升,同比 - 0.6% [4][23] - 上游原材料数据:截至2025年5月23日,牛奶零售价12.17元/升,周环+0.16%,同比 - 0.49%;酸奶零售价15.80元/公斤,周环比+0.06%,同比 - 1.25%;生鲜乳3.07元/公斤,同比 - 8.90%;4月中国奶粉进口金额66112.9万美元;截至5月30日,生猪14.40元/公斤,周环比+1.41%,同比 - 18.00%;仔猪20.66元/公斤,周环比 - 1.38%,同比 - 6.98%;猪肉价格41.99元/公斤,周环比 - 1.01%,同比 - 10.28%;白羽肉鸡7.37元/公斤,周环比+0.14%,同比 - 0.81%;牛肉63.49元/公斤,周环比 - 0.36%,同比+2.24%;玉米2380.39元/吨,周环比+0.18%,同比 - 2.33%;豆粕2975.14元/吨,周环比 - 1.75%,同比 - 14.13%;PET瓶片6350元/吨,周环比 - 0.78%,同比 - 13.61%;瓦楞纸3240元/吨,周环比+1.57%,同比 - 2.26% [25][27][28] 行业动态 - 京东618开启一小时红酒名庄酒成交额同比增长200%,洋酒礼盒成交额同比增长180%,葡萄酒品类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清酒品牌白鹤销量同比增长超4倍 [50] - 2025年4月广东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41.65万千升,同比增长13.1%;1 - 4月累计产量143.79万千升,同比增长1.3% [50] 核心公司动态 - 5月27日涪陵榨菜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4.20元现金,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85亿元,股权登记日6月3日,除权日6月4日 [52] - 5月29日海天味业每10股派8.60元现金,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7.73亿元,股权登记日6月4日,除权日6月5日 [52]
白酒市场化40年,公务用酒退出餐桌
新浪财经· 2025-05-23 09:38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白酒行业影响分析 - 新《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类 进一步强化公务用酒禁令 [1] - 5月19日A股11只白酒股下跌0.19%-2.73% 高端酒企跌幅更大 迎驾贡酒(-2.73%)、泸州老窖(-2.62%)、山西汾酒(-2.39%)领跌 [4] - 公务用酒市场占比从2011年40%降至当前不足5% 且可能继续缩减 [3] 中国公务用酒历史演变 - 古代酒文化长期具备政治属性 商周时期起纳入国家管理体系 设有专门官职管控 [2] - 1988年白酒价格管制放开后 公务用酒在市场化发展中地位微妙 [2] - 三次重大禁令节点:1989年首次出台规定、1996年部委联合承诺、2012年"八项规定" [3] 历次禁酒令对白酒行业冲击 - 1989年禁令后茅台从208元降至95元 五粮液从百元降至45元 白酒产能同比下滑14.8% [6][8] - 1996年禁令期间全国白酒产量从1997年708.7万吨降至2002年378.5万吨 年复合降幅11.8% [8] - 2012年禁令叠加塑化剂事件 2013年行业利润同比下滑1.92% 上市酒企仅1家股价上涨 [8][10] 当前白酒消费市场结构 - 2024年主要消费场景:家庭聚会(49.11%)、朋友相聚(48.00%)、商务宴请(42.22%) [12] - 年轻消费者更关注口感(48.00%)、品牌(45.78%)、价格(41.78%)和包装(39.78%) [14] - 行业呈现多元化特征 个人小酌场景占比达34.67% 与传统宴席场景接近 [12][14] 白酒行业发展趋势 - 三次禁令推动产业结构变化:1989年民酒爆发、1996年高端化转型、2012年市场两极分化 [16] - 当前个性化需求推动产品创新 消费主力向年轻群体转移 [14][16] - 公务用酒退出历史舞台后 行业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12][16]
禁酒令最大的“杀伤”在哪?
虎嗅· 2025-05-22 12:05
核心观点 - 新"禁酒令"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规格和标准较以往提高,对白酒行业形成刚性约束 [1][2] - 政务消费占比已从2011年40%降至5%左右,直接影响有限,但会通过品牌加持和示范效应间接影响行业 [2][3] - 高端品牌如茅台受影响较小,次高端品牌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5][6] - 行业长期趋势是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驱动,竞争格局持续分化 [7][8] - 酒企积极布局年轻化场景和生活方式转型,如茅台推动"友饮"、五粮液发展酒旅结合 [11] 政策变化 - 新规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任何含酒精饮料,包括白酒、红酒、啤酒等 [2] - 将国企、国有金融企业等纳入执行范围,消除"价格规避"和"渠道变通"空间 [2] - 部分省份如贵州、江苏已实施"工作日禁酒",较早期政策更严格 [2] 对酒企影响 高端品牌 - 茅台2023年政务渠道销售额约20亿元,占总销售比例低于2% [5] - 茅台品牌价值583.8亿美元(Brand Finance2025),在高端商务接待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5][6] - 五粮液可能跟随茅台价格下探,但品牌力支撑消费转化 [6] 次高端品牌 - 区域性次高端品牌如洋河、今世缘已转向大众和商务消费,公务饮酒占比有限 [5] - 失去政务消费品牌加持后,竞争优势可能减弱 [6] 行业格局演变 - 1989年经济整顿催生古井贡酒大众化、五粮液高端化 [7] - 1996年限制倒逼五粮液4次提价成为价格标杆,茅台改革销售模式 [7] - 2012年"八项规定"后商务和大众消费崛起,形成茅五泸超高端阵营与光瓶酒两极格局 [7] 消费场景转型 - 当前白酒消费场景前三位:家庭聚会49.11%、朋友相聚48.00%、商务宴请42.22% [8] - 茅台推动"朋饮"向"友饮"转变,培育家庭消费群体 [11] - 五粮液建设501古窖池文化圣地项目,发展酒旅结合 [11] 市场反应 - 新规发布后茅台市值一度跌破2万亿,但两日内收复失地 [1] - 市场认为短期股价波动但对投资逻辑影响有限 [2] - 行业估值处于低位,茅台股息率在低利率环境下具性价比 [12]
公务接待工作餐明确 “不上酒”,白酒股初夏遇寒冬?
搜狐财经· 2025-05-21 15:05
新修订《条例》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 新修订《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类 对白酒行业形成政策压力 [1] - 政务消费群体占高端白酒主要客群 此次政策可能直接削减50%核心消费需求 [1] - 与2012年"八项规定"类似 政策冲击可能引发行业深度调整 [2] 白酒市场反应与行业现状 - 5月19日白酒股集体下跌 贵州茅台跌2.37% 五粮液跌1.5% 泸州老窖跌2.82% 跌幅较2022年10月传言禁酒令时更温和 [3] - 当前政务消费占比已显著下降 高端白酒主要依赖商务接待 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存不确定性 [3] - 2024年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头部企业主动降速控库存 探索友饮、自饮等新消费场景 [4] 头部企业应对策略 - 贵州茅台强调维护飞天茅台价格稳定 同时加大系列酒推广和国际市场拓展 [5] - 五粮液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覆盖不同价位段需求 拓宽市场空间 [10] - 茅台管理层表示将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应对行业调整 [4]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渠道优势抗风险能力更强 中小酒企面临市场份额下滑和退出风险 [11] - 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资源向茅台、五粮液等优势企业集中 [11] - 消费升级推动产品创新 低度酒、健康型白酒研发成为新方向 [11] 投资者视角 - 白酒股长期作为资产配置重要组成部分 短期需警惕政策波动但长期价值仍被认可 [6][9] - 茅台品牌护城河深厚 投资者关注其价格策略与多元化发展路径 [5][10] - 行业调整期需更关注企业基本面 区分短期波动与长期竞争力 [12]
公务接待“禁酒令”再升级,白酒行业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5-21 08:49
政策影响 -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和酒类,导致白酒股应声下跌[2] - 贵州茅台股价下跌2.18%,迎驾贡酒、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多支白酒股跌幅超过2%[3] - 政务消费在白酒市场占比已不足5%,但政策仍对市场心理预期产生冲击[3][6] 行业历史 - 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高端白酒价格大幅下跌,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3] - 2016-2020年间国家和多个省份持续颁布"禁酒令",政策限制越来越严格[3] - 行业已逐步适应政策环境,消费结构向多元化转变[4] 市场趋势 - 消费升级推动白酒消费场景多元化,商务宴请、家庭聚会、个人收藏等需求增长[4] - 行业需加速适应新的消费结构,摆脱对政务消费的依赖[4][6] - 长期来看新规对行业影响有限,但短期会加速行业整合[4][7] 企业应对策略 - 调整产品结构,研发面向大众市场的小瓶装、低度数、价格亲民的产品[6] - 拓展电商、新零售等多元化销售渠道,加强终端合作和线上营销[7] - 创新营销方式,挖掘品牌文化内涵,通过品鉴会、酒旅融合等活动增强消费者体验[7] - 行业可能出现并购重组机会,优势企业可通过整合资源提升集中度[7]
“禁酒令”升级!白酒还行不行?
搜狐财经· 2025-05-20 03:09
白酒板块震荡 - 5月19日A股白酒板块整体下跌,贵州茅台股价下跌2.18%至1578.98元/股,总市值跌破2万亿元 [3] - 多只白酒股跟随下跌:迎驾贡酒(-2.73%)、泸州老窖(-2.62%)、山西汾酒(-2.39%)、今世缘(-2.06%)、五粮液(-1.36%)等 [4][5] - 白酒板块指数下跌0.42%至3598.00点 [4] 政策影响 -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 [5] - 贵州茅台股东大会取消传统晚宴改为自助餐,未提供茅台酒,改用蓝莓复合果汁(售价210元/10瓶) [6][8] - 2023年股东大会每桌配2瓶飞天茅台并赠送股东茅台酒,2024年形式大幅简化 [8] 行业业绩放缓 - 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放缓,2023年半数酒企保持两位数营收增长,7家增速超20%,2024年能保持两位数增长已属优秀 [8] - 2025年一季度6家酒企归母净利润跌幅超30% [8] - 2024年一季度部分企业业绩:贵州茅台(268.47亿/+11.56%)、五粮液(148.60亿/+5.80%)、洋河股份(36.37亿/-39.93%)、金种子酒(-0.39亿/-320.62%) [9] 禁酒令历史影响 - 2023年人保财险发布"禁酒令"后白酒板块市值蒸发超1300亿元 [15] - 2012年"八项规定"后茅台股价13个月跌68%,飞天茅台价格从2300元/瓶跌至850元/瓶 [16] - 茅台公务消费占比从30%以上降至不足1%,完成向大众消费转型 [16] 行业现状 - 2024年春季糖酒会人气明显下降,核心酒店展位价格从27万降至3万 [17] - 2024年超20家酒企发生近80项高层人事变动 [19]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渠道供需失衡、产业结构矛盾等问题 [19] 复苏路径 - 白酒销量与经济回暖正相关,2016年复苏与房地产涨价去库存相关 [23] - 2023年末19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1485亿元,2024年三季度增至1527亿元,年底达1678.63亿元(同比+13%) [24] - 白酒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仅约3%,远低于帝亚吉欧30%的全球市场份额,出海是重要发展方向 [25][26]
财经观察|茅台股东大会撤酒换果汁!董事长张德芹:发自内心赞成公务接待不供酒新规
搜狐财经· 2025-05-19 21:31
禁酒令影响 -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 包括高档菜肴和香烟 [1] - 贵州茅台股东大会欢迎晚宴取消飞天茅台供应 改用子公司开发的"悠蜜"蓝莓复合果汁 并改为自助餐形式 [1][3] - 公司董事长张德芹公开表示支持新规 强调让白酒行业回归初心 [1] 股东大会动态 - 2024年股东大会期间 股东可原价购买多款茅台产品 包括珍品茅台 精品茅台 陈年茅台(15年) 公斤装茅台及蛇年生肖酒 其中生肖酒限购1瓶 [5] - 股东购买热情高涨 出现整箱采购现象 [5] - 相比2023年赠送50ml小飞天伴手礼 2024年福利升级为原价购买特权 [5] 公司战略与财务 - 2025年营收目标设定为同比增长9% 重点聚焦主业发展 ESG建设 数字化转型 品牌文化强化及风险管控 [7] - 提出构建"T"型多元化产品矩阵 从市场 渠道 服务 品牌四端发力 [7] - 通过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 每10股派现276.24元 合计派发346.71亿元 [7] 产品营销调整 - 股东大会期间推广"悠蜜"蓝莓汁产品 提供235ml*10整箱装并附赠雨伞 电商平台显示活动价210元/箱 [4] - 营销策略转向非酒精类产品 应对政策环境变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