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禁酒令
icon
搜索文档
7月15日茅台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市场信心濒临崩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0:00
茅台价格暴跌 - 2025年飞天茅台原箱价从1940元跌至1930元,散瓶价格从1880元跌至1870元 [1] - 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价从1960元跌至1950元,散瓶价格跌破1850元 [1] - 茅台1935价格跌至590元一瓶,仅为官方指导价的三成 [1] - 与2021年高峰时期相比,茅台价格缩水超过30% [1] - 彩釉珍品酒逆势上涨,从3200元涨至3300元,单日涨幅100元 [2] 价格崩盘原因 - 史上最严"禁酒令"落地,政务消费从四成萎缩至不足1% [3] - 房地产等行业萎靡导致商务宴请开瓶率大幅下降 [4] - 社会库存高达1.2亿瓶,加上基酒可勾兑成5.6亿瓶成品酒 [4] - 近六成未开封茅台被清仓甩卖 [4] - 电商平台价格跌至1700-1800元,低于经销商拿货成本 [5] - 茅台直销比例提升至45%,批零价格倒挂 [5] 行业影响 - 1700元价格击穿大部分渠道成本红线 [6] - 千元价格带失守,五粮液试图在900元价格带站稳 [6] - 白酒行业产量连续缩水8年 [7] - 茅台股票价格跌破1400元,市盈率从50倍压缩至10倍出头 [10] 消费趋势 - Z世代饮用白酒比例不足9%,73%年轻人选择减少饮酒量 [10] - 茅台冰淇淋和酱香咖啡等产品三年投入50亿元,营收未达5亿元 [10]
这5%的消费场景,倒逼星级酒店摆摊、白酒狂跌![长图文]
搜狐财经· 2025-07-15 01:52
政策影响分析 - 2025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修订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政策规格提升且执行范围扩大至国企及事业单位[1] - 相比2012年"八项规定"导致白酒板块蒸发3000亿市值,此次影响相对有限因政务消费占比已从2011年40%降至不足5%[1] - 新规约束范围显著扩大,覆盖国企、国有金融企业及非参公事业单位,受约束人群数量激增[7] 高端白酒市场表现 - 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短期股价承压,主因政务场景的"身份符号"效应减弱影响品牌溢价能力[2] - 次高端白酒品牌面临更严峻挑战,失去政务消费的"品牌加持"后需直接竞争产品力和口碑[6] - 茅台董事长公开表态支持新规并提出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显示头部企业主动转型意向[10] 餐饮行业连锁反应 - 高端餐厅包厢上座率从70%骤降至30%,单桌人均消费从300-500元腰斩至150元以下[2] - 部分高端餐饮企业转向平价小吃业态维持经营,出现星级酒店街头摆摊卖快餐现象[2] 消费场景结构性变化 - 商务宴请场景占比42.22%,虽非直接受限但出现"分酒器替代酒瓶"等规避行为[5] - 家庭聚会(49.11%)和朋友相聚(48%)成为核心消费场景,消费文化向"少喝点、喝好点"转变[6] - 线上渠道崛起成为白酒最大销售品类,占比达80%,女性低度酒消费者比例提升至40%[5]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行业复苏需跨越库存消化、价格体系稳定、消费场景重构及宏观经济回暖四重门槛[8] - 政策加速行业洗牌,挤压依赖政务消费的泡沫,倒逼企业转向品质与口碑竞争[10] - 消费文化呈现从社交属性向个人享受转变,家庭独酌场景稳定性增强[5]
“禁酒令”后,小城酒店餐厅为谁亮灯?
虎嗅· 2025-07-09 08:24
行业现状 - 东北地级市外资五星酒店面临严重业绩压力,需通过七折促销吸引婚宴、升学宴等家庭宴请客户[1][2][4] - 酒店以往主要依赖体制内公职接待、地方国企和银行饭局,占收入大头,人均消费达2000-3000元/桌[9][10][14] - "禁酒令"和反腐政策导致公职宴请市场一夜消失,高端白酒消费锐减(半箱飞天茅台/晚的订单消失)[10][11] 业务转型 - 酒店被迫转向婚宴市场,但面临价格战,客户议价能力强("嫌贵就去隔壁海鲜酒楼")[15][16][18] - 家庭宴请(升学/满月/寿宴)成为新客源,但人均消费仅300元/位,毛利率远低于以往[20][21] - 推出亲子周末游套餐(客房+儿童餐)、中餐厅平价套餐等创新产品弥补收入缺口[24] 市场变化 - 社交媒体打卡消费(五星自助餐)吸引年轻人但复购率低,属于一次性消费[23] - 重庆荣昌书记公开消费事件(2000元餐费实际消费1108元)释放政策松动信号[27][28] - 官媒表态区分"违规吃喝"与"正常聚餐",部分客户开始谨慎回流[30][31][32]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酒店在小城市具有稀缺性,曾是地标建筑和城市名片[6][7] - 老牌私人会所抗风险能力更弱,面临倒闭危机[11] - 婚宴市场进入买方市场,酒店间价格竞争激烈("抢矿式"谈判)[17][18]
湾财周报 事件 深圳半年卖房5万套;10人租四千平办公?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20:28
央行旗下公司办公超标 - 中国人民银行旗下金电云(深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办公用房严重超标,10名员工租用3937.03平方米办公用房,人均393.7平方米,其中3041.05平方米闲置 [1] - 实地走访显示该公司办公区域占据整层,内部空间大但人员稀少 [1] 餐饮行业招聘现象 - 湘菜连锁品牌费大厨深圳门店招聘服务员要求本科学历以上,薪资5000-6000元/月 [2] - 服务员工作内容包括基础餐厅服务,年龄要求16周岁以上 [2] 广州公积金政策调整 - 广州拟推出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政策,要求唯一住房且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 [3] - 2025年广州公积金年度结息达44.72亿元,同比增加3.1亿元 [3] 白酒行业政策影响 -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上酒,影响高端白酒及"平替酒"市场 [4] - 茅台股东会晚宴改喝蓝莓汁,飞天茅台补贴价跌破2000元 [4] 深圳房地产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深圳新房二手房成交超6.5万套,同比增长53.2%,其中住宅成交超5.1万套,同比增长41.8% [5][6] - 新房住宅成交21867套(同比增49.3%),二手住宅成交29231套(同比增36.6%) [6] 饮料企业上市 - if椰子水母公司IFBH Limited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27.8港元/股,首日涨幅最高超65%,市值107.33亿港元 [7] - 公司员工仅46人,产品靠代工生产,引入11名基石投资者包括瑞银、南方基金等 [7] 金融监管政策 - 央行要求8月起单笔或单日黄金交易超10万元需上报,从业机构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8] - 上半年银行业被罚没7.87亿元,农商行罚单数量最多,个人罚单达1672张 [9]
县城餐饮寒冬
投资界· 2025-07-01 11:10
县城酒店餐饮现状 - 县城酒店餐饮营收占比通常达到总收入的一半或以上,但今年收入不足往年的三成[6] - 公务接待曾是县城酒店最核心的营收来源,因其人数稳定、消费集中且有"酒局需求"[17][18] - 体制内消费群体是最稳定、最可预期且能撬动更多消费链条的群体,如招商接待、媒体走访、庆功宴等[22][23][24] 政策影响 - 国家层面重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公务接待烟酒全禁[8] - 地方升级执行力度,如"三人以上聚餐一律上报"、"节假日聚餐也在管控范围内"[8] - 禁酒令不只影响体制内饭桌礼节,而是直接影响到整个县城酒店餐饮生态[9] 消费行为变化 - 顾客消费行为明显变化:不喝酒、点菜快、用餐时间从三小时缩短至三十分钟[11][12] - 体制内人员消费更加谨慎,如财政局四五人中午吃火锅被谈话警告[13] - 春节酒店餐厅流水曾因体制内人员加薪上涨六成,但禁酒令后收入被拦腰斩断[32] 行业应对措施 - 调整菜单:砍掉大桌菜,主推一人份或双人份套餐[36] - 改变套餐名称:从"府宴一号"改为"轻午简食"、"无酒小聚"[38] - 改造包间:将大包间拆成开放式"透明卡座",避免顾客被误会[39] - 公开声明:支持"厉行节约"政策,拒绝劝酒文化[40] 行业挑战 - 县城消费客群单一,主要依赖体制内消费,政策变化直接影响行业生态[43] - 价格战不可行:县城人流有限,价格战会导致行业整体受损[44] - 工作餐收入无法与以往动辄两千块的接待桌相比[44]
“禁酒令”下的昔日高端“平替酒”们:持续破价,腹背受敌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08:16
政策影响分析 -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饮品,政务消费占比已降至5%以下[2][3] - 政策对市场情绪冲击显著,茅台股东会晚宴用蓝莓汁替代白酒,飞天茅台补贴价跌破2000元[2][6] - 禁酒范围从高档酒水扩展至所有含酒精饮料,标志着政策调控进入新阶段[3] 高端白酒市场变化 - 高端酒降价形成"降维打击",茅台1935等次高端产品批发价降至700元左右[6] - 800-1500元价格带产品倒挂程度最高,500-800元价位带生存最为困难[7] - 摘要酒(500-800元价格带)市场建议零售价1399元/瓶,实际出现严重价格倒挂[10] 次高端白酒困境与转型 - 次高端白酒面临市场缩量压力,婚庆寿宴和家庭独酌成为主要消费场景[6] - 水井坊通过婚宴甜品台等方式抢占婚宴市场,与即时零售渠道合作拓展增量[12][13] - 2025年1-6月市场动销最好价格带为100-300元,消费持续向中低端下沉[7] 大众消费市场崛起 - 玻汾年销量超2亿瓶,90后消费占比超50%,预计2025年收入突破百亿元[14] - 2013-2021年光瓶酒市场规模从352亿元增至998亿元,CAGR达13.8%[16] - 低度白酒成为新增长点,五粮液将推29度产品,泸州老窖研发6度酒[16] 消费场景结构性变化 - 商务宴请占比加速下滑,婚宴市场成为次高端白酒重要出路[6][12] - 终端消费从盒装酒转向光瓶酒,行业向健康化、年轻化转型[16] - 中国酒业协会预测2024年光瓶酒规模将超1500亿元[16]
1800元不是底?茅台价格突然崩盘
搜狐财经· 2025-06-25 23:34
茅台品牌定位与市场变化 - 茅台在股东大会上未使用茅台酒而改用蓝莓汁,引发市场对品牌多元化转型的猜测 [2] - 飞天茅台价格从3000元高位跌破1800元(散装1780元/原箱1830元),标志权力赋能品牌时代结束 [2] 经销商行为与市场反应 - 中小经销商恐慌性抛货,部分以1840元/瓶价格出货(进货价约2100元),亏损幅度达12% [4] - 部分经销商坚持持有,预期7月酒厂可能减产以稳定价格,但1800元心理防线已被击穿 [4] 政策影响与行业冲击 - "史上最严禁酒令"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工作时间及含酒精饮料,执行力度超预期 [5] - 地方政策加码:重庆实行喝酒即处分、北京连带追责、贵州开放举报热线,直接冲击高端酒需求 [8] - 2013年限制"三公消费"后,茅台政务团购占比从60%降至5%,此次禁酒令进一步斩断隐秘需求纽带 [9][10] 历史转型与市场结构演变 - 2013年后公司转向商务/百姓用酒市场,价格2015年止跌、2018年成"理财产品",但实际需求仍依赖商务宴请等变相权力交易 [9] - 品牌长期与权力/财富绑定,形成"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畸形生态,偏离大众消费市场 [9]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价格下跌有助于剥离权力标签,推动产品回归白酒本质,未来或转向婚宴/寿宴等大众消费场景 [12] - 高端消费品市场可能开启去符号化进程,重塑健康市场生态 [12]
公务消费政策收紧,“禁酒令”激活口粮酒市场生机
搜狐财经· 2025-06-20 17:57
政策影响 - 政务监管政策逐步收紧,从2012年"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酒水"到2025年"全面禁酒",旨在破除"酒桌办公""以酒谋私"的潜规则 [2] - 2025年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公务接待烟酒全禁,多地政府推出升级版"禁酒令",实施全天候酒精检测巡查 [2] - 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现象,新华社等央媒发声指出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 [4] - 随着央媒集体发声,A股白酒板块迎来大涨,皇台酒业涨停,金种子酒、迎驾贡酒涨超6% [8] 行业格局变化 - "禁酒令"促使白酒消费摆脱政务依赖,转向市场化竞争,大众消费场景成为重要阵地 [8] - 头部名酒将资源倾斜至高端会所、私房菜等场景,开展品味非遗、名酒品鉴等活动 [8] - 餐馆、夜市等大众餐饮渠道中,盒装酒让位于光瓶酒,玻汾、光良酒等50-100元价格带产品迎来爆发 [8] - 光瓶酒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3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元,占中国白酒总体销售收入超过18%,2025年剑指2000亿元 [11] 消费趋势 - 消费环境变化推动高性价比产品需求激增,光瓶酒契合消费者对于"质价比"的需求 [10] - 超过65%的Z世代消费者拒绝为"华而不实的包装"支付溢价,青睐"简单好看又好喝"的产品 [10] - "即时零售"模式让消费碎片化、即时化,光瓶酒凭借随时随地畅饮、简单包装等优势天然适配 [10] - 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助力光瓶酒崛起,撕下"低端""低质"标签 [10][11] 产品与价格 - 光瓶酒不断突破价格天花板,江小白金盖定价108元,泸州老窖黑盖98元,光良59plus定价109元,献礼版玻汾突破百元/瓶 [13] - 光瓶酒市场进入品牌、品质、渠道等多维度综合竞争阶段 [13] - 头部名酒推出主流价格50-100元/瓶的战略大单品,如汾酒玻汾、五粮液尖庄、郎酒顺品郎等 [13] - 区域名酒产品主流价格20-60元/瓶,老牌光瓶酒品牌主流价格10-50元/瓶 [13] 挑战与机遇 - 光瓶酒面临产品同质化、利润空间有限、后劲乏力等问题,60元以下价格带长期主导 [15] - 部分品牌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导致行业利润空间压缩 [15] - 品质升级是破局之道,需撕掉"低价低质"标签,实现品质突破 [15] - 低度酒与养生酒或将成为突破口,需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 [15] - 加强与电商、即时零售等渠道合作,提升产品触达效率 [15]
商贸零售行业5月社零报告专题:5月社零同比亮眼,国补叠加大促助发展
东海证券· 2025-06-17 1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社零同比增长6.4%,高于wind一致预期,城镇增速连续3个月高于乡村市场,线下表现优于线上,餐饮和商品零售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国补政策积极,部分品类同比表现优秀,CPI、PPI同比均下降,失业率持续回落,建议关注高端酒、区域龙头、餐饮供应链相关个股以及美容护理核心龙头企业“618”业绩表现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社零 - 2025年5月社零同比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高于wind一致预期 [5][10] - 城镇5月消费品零售额36057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月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乡村5月消费品零售额5269亿元,同比增速为5.4%,增速较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 [5][12] - 1 - 5月,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分别同比增长8.5%和6.3%,增速较上月环比+0.8pct和+0.5pct;5月网上商品和服务同比下滑4.25%,环比下降5.6pct;5月线下社零同比增长10.50%,较上月增速环比提升5.13pct [5][15] 分品类 - 5月社零餐饮服务总额4578亿元,同比上涨5.9%,增速环比提升0.7pct;商品零售总额36748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环比提升1.4pct,对当月社零贡献比例达到90% [24] - 5月必选、可选、地产后周期、其他类零售额同比分别为+11.38%、+7.87%、9.81%、+4.70%,增速分别较上月环比+1.15pct、+0.27pct、+2.59pct、+1.85pct [30] - 必选消费中烟酒类增速环比提升7.2pct,同比增长稳健;可选消费中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表现亮眼;地产后周期中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家具类表现优异;其他类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和通讯器材类表现亮眼 [34] 价格表现 - 2025年5月CPI同比-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PPI同比-3.3%,PPI - CPI剪刀差为-3.2%,环比-0.6pct [5][37] - 5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0.2pct,鲜果、猪肉、水产品同比增速较快,牛肉环比提升4.8pct;非食品类中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和交通通信分别同比+0.9%、+1.5%、+0.3%、+0.1%、+0.1%和-4.3% [5][39] 就业情况 - 2025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0%,环比下降0.1pct,连续3个月下降,与2019年同期持平 [46] - 5月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5.0%,较上月环比下降0.1pct,与城镇调查失业率相同,对比2019年同期持平 [48] - 5月外来户籍人口失业率为5.0%,与上月环比提升2.0pct,高于去年同期0.3pct;本地户籍失业率为5.0%,低于上月0.2pct,低于去年同期0.1pct;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4.9%,较上月环比提升0.2pct [50] 投资建议 - 5月社零烟酒类同比+11.2%,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4.8%,“禁酒令”下白酒板块经过调整更具配置价值,建议关注高端酒和区域龙头,餐饮场景有望逐步修复,建议关注餐饮供应链相关个股 [5][54] - 5月化妆品类同比+4.4%,美容护理板块悦己和新消费属性强,“618”大促优质国货增长强劲,建议关注核心龙头企业“618”业绩表现 [5][54]
高端白酒格局生变?新禁酒令难撼贵州茅台“供不应求”基本盘
搜狐财经· 2025-06-16 00:40
政策影响 - 5月18日修订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类,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 [1][2] - 2012年"八项规定"和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导致贵州茅台公务消费占比从30%以上降至1%,公司成功转向民营企业家和普通大众消费群体 [3] - 本次政策针对公职人员、军人、武警及部分国企/事业单位员工,预计影响程度小于2012年 [3]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年销售量从2015年起持续下滑,2024年销售量415万千升不足2015年一半,反映饮酒人群减少和人均饮酒量下降 [4] - 消费需求转向"少喝酒、喝好酒",对贵州茅台等高端白酒形成利好 [4] - 行业整合加速,依赖政务消费的酒企将出局,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9] 公司表现 - 贵州茅台2024年营业收入1741.44亿元,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5.2倍和5.6倍 [6] - 公司毛利率常年维持在90%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受赤水河地理环境和菌群限制,茅台酒设计产能46412吨/年,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