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助残
icon
搜索文档
龙岗携手清华共建脑机接口产学研基地
深圳商报· 2025-06-13 00:48
科技助残脑机接口深圳科研基地建设 - 龙岗区残联联合清华大学高小榕教授团队及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共商"科技助残脑机接口深圳科研基地"建设事宜 [1] - 基地定位为五大功能方向:研究基地、产业孵化基地、临床试验基地、技术成果展示基地及科普教育基地 [1] - 清华大学团队核心成员包括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陈小刚等专家参与调研 [1] 合作机制与实施路径 - 参会人员实地考察区八院脑机接口平台及康复治疗设施 [1] - 探讨以医院为依托构建"科研-临床-产业"协同机制的具体路径 [1] - 龙岗区残联2024年两次赴清华大学考察学习为合作奠定基础 [2] 区域科技助残发展规划 - 深圳被确定为2025年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 [2] - 龙岗区近年推进孤独症精准医疗、脑机接口技术等科技助残项目 [2] - 未来将联合高校、医疗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示范效应与目标 - 龙岗区科技助残实践体现深圳示范作用 [1] - 计划打造全国科技助残标杆项目 [1] - 旨在为残疾人生活质量提升提供"龙岗方案" [2]
为残疾人安装强脑科技假肢 青年企业家爱心公益捐赠超10万元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公益捐赠活动 - 杭州市工商联和杭州市残联共同发起"青年企业家爱心助残"公益捐赠活动 捐款将用于帮助残疾人安装强脑科技假肢等产品 截至27日上午已累计募集捐款超10万元 [1] -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丽君参与捐赠 表示公司过去53年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反哺社会 [1] - 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华参与捐赠 认为科技创新不应只为经济效益 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技术和仿生假肢产品展现了科技的温度 [1] 强脑科技产品与技术 - 强脑科技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应用 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捐赠仿生假肢产品超千套 [1] - 公司产品包括智能仿生假肢和外骨骼机器人等 帮助残疾人摆脱身体限制 去年参与浙江省科技助力肢残人士公益项目 帮助1000名下肢残疾人安装智能腿 目前已有300余人受惠 [1] 科技助残发展 - 杭州市残联表示杭州是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 科技助残已成为杭州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假肢、外骨骼机器人等高科技辅具能有效帮助残疾人克服身体障碍 [2] - 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孔春飞指出以强脑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研发的智能产品切实改变了残疾人生活 本次捐赠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年企业家参与 体现了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2]
杭州市开展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活动概述 - 杭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金沙湖大剧院举行,主题为"共赴一场好春光",强调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1] - 活动分为"春生·破冰""春守·相融""春绽·畅想"3个篇章,通过科技与艺术融合展示残疾人事业新进展 [1] 科技助残成果 - 现场展示智能仿生手弹奏钢琴、机械狗引导浙江省盲人学校合唱团登台演出,体现科技助残的创新应用 [1] - 杭州市残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发布首批6个融合就业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1] 文化宣传与传播 - 发布沙画短片《潮未来·哢春生》和原创助残文化片《给春天的回答》,后者将通过330块户外大屏、7条地铁线、4000多辆公交车、80艘西湖游船同步展播 [1] 表彰与榜样力量 - 杭州1人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家单位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另有2人、2家单位分获浙江省级同类表彰 [2] - 获奖者将通过宣讲传递榜样力量,活动覆盖全市300余场助残日活动,包括体育融合、康复技能大赛、招聘会等 [2] 未来规划 - 杭州市残联表示将持续创新扶残助残形式,推动"春天的事业"发展,目标让"好春光"成为城市幸福底色 [2]
智慧辅具上线 黑科技来助残 深圳东部首个辅具智慧体验中心启用
深圳商报· 2025-05-26 08:06
科技助残中心成立 - 深圳市东部(龙岗)辅助器具智慧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由龙岗区残联、区民政局与深圳市盛立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 [1] - 该中心是深圳市首个集AI数字化辅具展示、体验、推广于一体的专业服务平台 位于园山街道中联展工业园区 [1] - 目前已与超100家高校、企业达成合作 引进开心果脑机接口系统、智能仿生手等100余件先进辅具产品 [1] 科技助残技术引进 - 刘河生团队pBFS®技术将落户区妇幼保健院 助力孤独症儿童康复 [1] - 高小榕教授团队"脑机接口研发与展示平台"将落户区第八人民医院 [1] - 加强与强脑科技合作 推动智能仿生假肢应用 [1] 合作与签约 - 区残联、区民政局与企业签订共建协议 [2] - 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等多家单位完成入驻签约 [2] - 深圳城市职业学院展示了创新成果 [2] 发展规划 - 中心将着力打造科技助残示范性基地 推动智能辅具产业发展 [2] - 将持续引入全品类辅具 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2] - 推动辅具产业优化升级 打造深圳东部智能辅具新高地 [2]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十五五”规划编制和外事助残等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5-23 11:26
科技创新与产业战略 -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紧密结合西安实际 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 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 笃定创新立市 产业强市 文化兴市战略 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 [2] 国际合作与经贸发展 - 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通道优势 积极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开展经贸 产业等领域合作 [2] - 积极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共享减贫经验 加强交流互鉴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 [2] 生态环境保护 - 认真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3] -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3] 科技助残与社会治理 - 全面落实惠残助残政策 大力推进科技助残 营造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3] 数字化转型与法规建设 -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党内法规工作科学化水平 [3]
用行动传递爱与尊重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6:02
助残活动与就业支持 - 全国多地开展助残日活动,包括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60余家企业提供300余个岗位,涉及零售、餐饮、加工制造、互联网等多个行业 [3] - 内蒙古包头50家企业提供796个适残岗位,湖南长沙招聘会通过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带岗 [3] - "美丽工坊"项目带动残障女性灵活居家就业超1.24万人、机构就业3359人,参与妇女2024年人均增收1.58万元,机构平均增收111.13万元 [3] 科技助残创新 - 智能仿生手、AI语音交互轮椅、无障碍居家改造系统等前沿科技辅具在成都全国助残日主场活动集中亮相 [5] - 专为盲人设计的智能眼镜可规划出行路线并语音提示障碍物信息,智能机器狗可精准导航、预警危险并执行指令 [6] - 国产辅具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福祉博览会上国产假肢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3,性能可媲美进口产品 [6] 残疾人自强典范 -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和天津举行,激励青年学生 [7] - 2024年巴黎残奥会金牌得主蒋裕燕分享游泳经历与人生故事,激励北大学子 [7] - 残疾人活跃在各行各业,包括工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 [7]
科技助残“苏州方案”:在孵化器里打通“研发-验证-转化”全链条
华夏时报· 2025-05-22 21:29
科技助残孵化平台建设 - 全国首个专注科技助残的创新型孵化平台——苏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运河能谷)暨阳光赋能示范基地正式启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助残生态 [2] - 孵化器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聚焦智能组件、信息无障碍、残健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四大产业领域,具备产业集聚、深度孵化、成果转化等六大核心功能 [3] - 目前已有近30家企业签约入驻,涉及智能辅具研发、康复技术创新等方向,部分产品已市场化或处于技术落地阶段 [3] 科技助残产品展示 - 孤独症神经电刺激干预仪通过3个月神经电刺激干预可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感觉反应、社交行为、整体智力水平 [4] - 脊柱侧弯预防系统采用三维结构光成像技术,可进行早期筛查和康复评估 [6] - 其他展示产品包括AI机器狗软件适配、支持13国外语实时互译的Starv智能眼镜、全球第一支不塞耳的悦享听开放式助听器等 [6] 助残产业生态构建 - 苏州市科技助残创新联合体成立,首批成员包括视界方舟、聆界智联、擎肢未来、心光智援四大专业助残企业联盟 [6] - 联合体将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围绕科技助残产业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6] - 预计未来三年将培育30家科技助残企业,开发50项创新产品,带动5000名残障人士实现高质量就业 [10] 示范基地功能定位 - 阳光赋能示范基地是科技助残产品的集中展示空间和技术验证"实战考场",形成研发成果可视化、技术验证场景化、产业转化直观化的展示体系 [7] - 基地包含残健融合就创业品牌、助残社会组织孵化园、孤独症科普宣教体验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资源调配中心等 [7] - "苏州云梯洁翼飞手队"成立,由残障人士组成无人机作业团队,开展外立面清洗、光伏检测等新型技术服务 [8]
科技向善 数字助力2159个孤独症者家庭获有效社区支持
中国能源网· 2025-05-20 21:12
项目启动与目标 - "社区星融合"(广东)项目正式启动,将为广州和深圳两地的孤独症人士和家庭发放总价值超百万的"爱星友好券",通过"赋能+物资爱心券+服务"的模式提供多元融合支持服务,预计2159个孤独症家庭受益 [1] - 项目通过腾讯基金会关爱平台拓展和连接多元在地资源,构建社区支持新生态 [1] - 受益家庭可领取面额为50元/张、共10张累计500元的"爱星友好券",并在指定时间内至"爱星友好商家"消费,满足孤独症人士购物、理发、看牙等基本日常需求 [2] 项目模式与进展 - "社区星融合"项目自2024年7月在河北省启动以来,已在云南、四川、广东等地开展实践探索,计划完成共计11000户家庭支持,目前已有5500户家庭受益 [3] - 项目借助微信支付促进孤独症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学习,通过数字化工具打破传统服务壁垒,推动从机构干预向社区融合延伸 [3] - 深圳市欣旺达慈善基金会捐赠50万元善款支持生态共建项目 [10] 多方合作与支持 - 项目整合社会资源,体现政府及多元社会主体对孤独症者及其家庭的联合行动支持,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探索 [2] - 腾讯基金会通过技术能力和资金支持发挥桥梁作用,链接激活更多社会资源 [6] - 会议现场举行生态共建单位授牌仪式,期待更多社会公益力量加入共建孤独症人士家庭社区支持新生态 [12] 社区支持体系建设 - 项目核心目标是为孤独症群体创造融入社区的机会,促进社会各界更深入了解孤独症群体,支持他们在社区内的自主生活 [5] - 围绕"数字助力多方有效协同"主题,多元主体代表开展对话,探讨科技助力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的长期、综合性需求 [15] - 期待借助数字关爱模式,联动本地各类主体,构建能自我循环、自我发展、自我迭代的社区生态圈,满足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的多元需求 [16]
帮助更多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全国助残日活动 - 全国多地开展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助残活动,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1] -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报告团成员赴多地巡回宣讲,分享奋斗故事 [1] - 全国自强模范黄莺作为盲人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推动融合教育发展 [1] 残疾人就业支持 - 北京举办全国残疾人专场公益招聘会,60余家企业提供300余个岗位,涉及零售、餐饮、加工制造、互联网等多个行业 [2] - 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多样岗位类型,满足多类残障朋友需求 [2] - 诚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提供长期就业跟踪服务,及时匹配合适岗位 [2] -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师持续促进残障学生就业10年,观察到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残疾人力度加大 [2] - 内蒙古包头50家企业提供796个适残岗位,湖南长沙招聘会通过多个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带岗 [3] 科技助残创新 - 四川成都全国助残日主场活动展示21家助残科技企业的数十款前沿科技辅具,包括智能仿生手、AI语音交互轮椅等 [4] -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门槛 [4] - 广西推出专为盲人设计的智能眼镜和智能机器狗,计划通过AI技术创新打造新型智能导盲犬 [4] - 粤港澳三地讨论人工智能助残远景,山东推进助残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 西部15城残联发布区域协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和辅具产业发展 [5]
全国助残日!江汉区残联携手萝卜快跑,启动科技助残行动
环球网· 2025-05-18 20:22
5月16日,在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江汉区残联携手萝卜快跑,联合举办了"无障碍督导体验活动",探索科技助残新路径,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创 新应用,为视障群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选择。 据了解,此次江汉区残联共组织百余人参与无障碍督导体验活动,通过无障碍督导、科技体验与公益倡议,共同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迈向新高度。 活动当天,湖北省残联、武汉市残联、江汉区相关领导、江汉区残联、江汉区人大代表、江汉区政协委员、江汉区残疾人代表、志愿者等组成无障碍体验队 伍,深度考察了自动驾驶技术在无障碍出行场景中的应用,并亲身体验萝卜快跑无障碍服务,切实感受科技创新对特殊群体的帮助与关怀。 未来,萝卜快跑将继续围绕视障群体出行需求,持续推动科技助残服务升级,让更多视障朋友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温暖与便利。(古雨) "以前很难独自出行,比如担心找不到车、打不开车门,也总觉得会麻烦到别人,今天体验萝卜快跑无障碍功能后,我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安全感,未来的 出行多了一种独立、安全、便捷的选择。"多名无障碍体验员在现场分享了他们的感受,"这是有温度的高科技,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视障群体的日常独立出 行。" 值得一提的是,面向员工,萝卜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