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搜索文档
“数字活化术”解锁传统文化新玩法
新华网· 2025-04-29 13:11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活化 - 核心模式为"传统文化内核+数字技术+潮流玩法",通过游戏化思维、沉浸式体验等技术手段让文物和历史"活"起来,吸引年轻群体[1][5][9] - 福州冶山春秋园推出首个景区常驻AR剧本游《冶山守护者》,游客可扫码参与解密任务并与历史人物欧冶子互动,实现历史场景的趣味化重构[3] - 漳州博物馆"海底捞瓷"VR体验年吸引超1万人次,用户可操控机械臂打捞元代沉船青瓷,触觉反馈模拟文物出水震动,将海上丝绸之路转化为可触记忆[5] 世遗地数字化创新实践 - 鼓浪屿元宇宙以毫米级精度构建1.88平方公里数字孪生岛屿,AI导游支持AR寻宝、对诗互动,实现历史建筑的"可摸可玩"[7] - 永定土楼与《天涯明月刀》游戏IP联动,在1万平方米现实空间打造剧情融合式体验,玩家可边闯关边了解土楼文化[9][10] - 武夷山《月映武夷》采用全球首创270°环形水舞台+AI全息投影,70分钟演出将朱子理学转化为可触的"文化星河"[12] 沉浸式演出技术突破 - 中国船政文化城《最忆船政》运用300多套独立机械设备,实现50多种折叠动作,动态还原船政历史场景[14] - 乌山隧洞《寻梦闽都》利用400米天然隧洞空间,结合光雕艺术与裸眼3D技术,打造移步换景的实景演出[16] - 行业趋势显示,福建正通过AR/VR、元宇宙、机械舞台等"数字+"手段,构建"边走边看"的沉浸式文旅新业态[16]
墨拓科技总裁杨宏森:真正的数字文创玩家,永远在“拓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17:32
文章核心观点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活力十足,墨拓科技作为代表企业,以“内容 + 技术”驱动,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未来成都数字文创需提升内容与技术“原创力”,形成“产业合力” [1][17] 分组1:成都数字文创产业优势 - 成都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文旅与文博资源丰富,游戏、动漫、影视等赛道聚集众多优秀企业,产业生态逐渐成型 [4][11] - 成都重视并投入数字文创产业,适宜的产业政策支撑企业项目落地 [11] 分组2:墨拓科技对数字文创本质的理解 - 数字文创是高度融合化、跨界型产业,创业者应拓展产业边界,以技术或硬件为载体打造“核心内容”,找到或创造需求场景并落地 [5] 分组3:墨拓科技的行业“护城河” - 内容与技术的“原创力”重要,公司拥有十几项专利技术,基于自有版权开发20款VR游戏,打造多个原创IP,部分产品获奖 [6] - 公司早与中国科幻圈合作,拥有众多科幻大咖经典IP并转化为VR体验内容,进行长线运营与深度开发 [7] 分组4:墨拓科技的技术探索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研发建造一系列智能装备,可用于虚实互动多场景,填补行业空白 [8] - 公司与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深圳运营中心成立实验室,致力于前沿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孵化,在“高精度定位”与“多人交互技术”有突破 [8] 分组5:墨拓科技的重点项目及发展规划 - 公司筹备的新场景电影《太极熊猫》获国家电影局批复,影片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用AI等技术制作,以沉浸式观影体验区别于传统电影,未来将在特定场景播放 [13][15] - 公司着眼发挥“内容 + 技术”优势,深度打造数字文旅、数字文博创新产品与应用场景,复制成熟业务模式到全国 [15]
全国首个英歌舞AI数字体验馆亮相汕头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7 17:27
文旅数字化创新 - 全国首个英歌舞AI数字体验馆在汕头开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为核心载体,结合5G、AI、VR、XR等技术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1] - 场馆通过VR设备实现360度沉浸式交互体验,游客可"穿越"至英歌舞表演现场,并触发AR虚实融合互动剧情及获得VR彩蛋礼品 [1] - AI数字人生成系统仅需3秒即可生成身着英歌服饰的专属数字人形象,数字化大锣鼓交互体验让游客实时驱动英歌队列共舞 [1] 非遗文化展示与互动 - 体验馆内布置108张手工英雄脸谱组成的红墙艺术装置,构建视觉震撼的非遗时空隧道 [2] - 互动区提供与英歌舞脸谱彩绘大师互动机会,游客可亲手制作专属脸谱,直接接触英歌舞文化符号 [2] 战略与产业价值 - 项目践行文化数字化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潮汕文脉传承,激活文旅经济 [2] - 技术应用推动英歌舞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创新化表达和产业化发展,形成文旅新打卡点 [1][2]
扣非连亏八年,经营现金流五年为负!佳创视讯资产负债率逼近90%,新兴业务收入贡献仍未体现|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25 17: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上升14.2%,归母净利润亏损580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741万元,综合毛利率4.81%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610.27万元,同比上升207.34%,归母净利润194.01万元,同比上升115.85%,扣非净利润-125.35万元,毛利率25.16% [7]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748.80万元及资产减值损失451.52万元,合计占利润总额30.15% [5] 业务结构 - 广电行业营收1.44亿元,占总营收96.70%,同比增长18.42%,但毛利率降至3.55%,同比减少23.22个百分点 [5] - 第一大客户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金额1.0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1.04% [5] - VR业务中"大空间内容运营"项目因前期成本高、开业时间迟导致收入贡献未显现,未来计划在深圳、西安等地开设分店 [6] 现金流与负债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87.79%,有息负债9365.88万元同比增加14.15%,货币资金1535.43万元同比下降63.06%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五年为负,2025年一季度为-1008.06万元,流动比率0.88,速动比率0.70 [7] - 应收账款9595.21万元,其他应收款项936.71万元,合计占总资产46.46% [6] 行业与竞争 - 广电领域面临激烈竞争,需提升服务效率并探索新盈利点以改善毛利率 [5] - VR业务获市场关注但需持续投入内容研发和体验店开设成本,存在进一步亏损风险 [6] - 技术迭代或市场需求偏差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6]
婚恋变婚骗,合同藏陷阱!世纪佳缘让他们“人财两空” | BUG
新浪财经· 2025-02-26 08:47
世纪佳缘业务模式与争议 - 公司近期将DeepSeek模型接入App内置的"AI恋人"功能 延续其追逐VR 元宇宙 AI等科技风口的策略[1] - 主营业务婚恋服务表现持续低迷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7850条投诉 主要涉及虚假宣传 诈骗 难退款等问题[1][9] - 用户案例显示付费后服务质量骤降 如蒋先生支付9199元后牵线员服务态度急剧恶化且退款受阻[4][5] 合同条款与消费者权益问题 - 合同设置免责条款 明确不保证牵线结果成功 使红娘口头承诺无效化[6] - 条款规定用户通过其他渠道找到对象仍需支付全额费用 存在强制消费嫌疑[7] - 另一用户李先生遭遇未签合同且未获服务情况下仅退回799元(原支付999元)的退款纠纷[7] 监管处罚与行业乱象 - 主体公司上海花千树涉及301起司法案件 多次因虚假宣传 不按约定提供服务受罚[9] -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其利用年龄焦虑等诱导用户购买万元会员服务[9] - 行业存在诱导消费 霸王合同等套路 消费者常被线上接待员话术诱导付费[9] 行业规范与专家观点 - 上海 北京等地出台婚介机构合规指引 引入3-7天消费冷静期退费制度[10] - 专家指出婚介服务质量难量化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需强化平台主体责任[10] - 分析师认为世纪佳缘的用户匹配算法过于简单 无法满足复杂人性需求 导致平台转向过度营销[12] 公司回应与市场表现 - 央视曝光后公司发布致歉声明并成立调查组 但问题持续存在[12] - 分析师指出管理漏洞和红娘权限过宽是消费陷阱根源 婚恋生意逻辑正走向崩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