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搜索文档
1.14亿主力资金净流入,毛发医疗概念涨1.77%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6:59
毛发医疗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0日收盘,毛发医疗概念上涨1.7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 [1] - 板块内17股上涨,小方制药、百诚医药、九芝堂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65%、6.05%、6.00% [1] - 跌幅居前的有民生健康、水羊股份、*ST金比等,分别下跌0.87%、0.24%、0.1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硅能源板块涨幅最高达3.39%,兵装重组概念跌幅最大为-3.20% [1] - 毛发医疗概念涨幅1.77%,高于水泥概念(1.75%)和物业管理(1.70%) [1] 资金流动情况 - 毛发医疗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4亿元 [1] - 1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九芝堂净流入7455.76万元居首 [1] - 百诚医药、朗姿股份、澳洋健康分别净流入3491.77万元、2014.24万元、1081.42万元 [1]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百诚医药、澳洋健康、益盛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10.73%、7.21%、6.37% [2] - 九芝堂换手率27.18%,主力资金净流入7455.76万元,净流入比率3.52% [2] - 小方制药换手率30.86%,主力资金净流入603.29万元,净流入比率1.43% [2]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民生健康主力资金净流出718.19万元,净流出比率-7.76% [3] - 仙琚制药净流出777.60万元,净流出比率-7.87% [3] - 辉隆股份净流出864.03万元,净流出比率-8.79% [3]
兄弟科技(002562)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6:4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参与投资机构有国泰海通、杭州东方嘉富资产等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9 日 13:30 - 16:30,地点在公司总部一楼会议室和海宁基地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钱志达、财务负责人兼副总裁张永辉、董事会秘书钱柳华 [1] 公司情况介绍 - 董事会秘书钱柳华从多方面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1] 业绩相关 -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原因是部分维生素产品价格上涨和部分产品成本下降,最大利润贡献来自维生素产品 [1] 产品推广 - 对苯二酚已正式销往 PEEK 领域,完成国内主流 PEEK 厂家送样,处于验证阶段 [1] 价格因素 - 维生素产品价格变动受供需结构、成本波动、产业周期及行业竞争等因素综合影响 [2] 库存情况 - 2024 年底存货约 8.8 亿,目前变化不大,因业务板块多、满足客户需求和应对检修等原因备货规模大 [3] 扩产布局 - 未来投资支出集中在江西九江基地,利用其完善基础配套和发展空间布局,增强项目竞争力 [4] 激励计划 - 2015 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1 年实施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近期暂无计划,未来视情况安排 [5] 投资逻辑 - 立足于精细化工行业向医药领域延伸,形成两大业务板块协同体系,投资围绕现有产品产业链布局 [6] 股东情况 - 减持计划未到期,股东根据情况实施,未来降低整体质押比例 [7] 法律案件 - 与中华化工的技术秘密侵害案件处于审理阶段,无实质性进展,有进展将公告 [8]
和讯研究员靳文云:浅谈投资风格
和讯财经· 2025-07-10 16:40
投资风格分析 - 我国社会普遍认可的财富积累方式是交易型投资,如古董收藏、房地产投资、黄金珠宝投资等,通过低买高卖实现盈利 [1] - 日本社会更倾向于产业型财富积累,许多日系企业通过家族传承持续经营百年以上 [1] - 交易型投资风格需要频繁交易,通过追热点、挖题材、利用资金扎堆优势获取短期收益 [1] - 价值型投资风格以精选标的、长期持股为主,选择高成长赛道或稳定分红股票 [2] 价值投资特点 - 高成长产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航天军工等往往超预期发展 [2] - 高成长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龙头公司可能多次更替 [2] - 价值投资需要投资者具备耐心、定力和洞察力,能够面对财富波动和不确定性 [3] - 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稀少,但正确判断后可能获得丰厚回报 [3] ETF产品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0.53%,市盈率19.89倍,份额增加2550万份,主力净流入919.4万元 [5]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2.57%,市盈率44.35倍,份额减少1.8亿份,主力净流入3975.4万元 [5]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0.98%,份额减少1000万份,主力净流出371.6万元 [5]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1.86%,市盈率102.23倍,份额减少900万份,主力净流入77.5万元 [6]
39岁,他在上海干出百亿IPO
36氪· 2025-07-10 16:08
在港股IPO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医疗支付领域迎来重要参与者。 6月30日,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镁信健康")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 简单来说,镁信健康的核心模式在于推动医疗健康与保险融合。公司致力于解决患者、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实现医疗体系相关各方的协 同。 截至去年年底,镁信健康累计服务了约160万名患者,与超140家药企以及超90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 回顾镁信健康的融资历程,其先后完成七轮融资,估值从Pre-A轮的1.5亿元一路飙升至C+轮的约116.78亿元,增幅达77倍。此次IPO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 要里程碑,也为行业发展轨迹增添了新的观察维度。 39岁创始人,带队冲击IPO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镁信健康由张小栋与上海医药大健康创立。 张小栋发现,在医保"保基本"定位下,创新药、特药价格昂贵且需"自费",这像一堵墙横亘在市场和患者之间。 "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好药",便成了张小栋创立镁信健康的初心。"我们不是去跟风追求某个模式,而在于看到老百姓生病之后,除了医保,没有其他 渠道可以支付,几乎都是他们自费。" 镁信健康成立后的第一款产品,是与药企合作 ...
豆蔻妇科大模型再突破:钉钉行业训练平台+精标数据SFT ,准确率从 77.1%上升至 90.2%
钛媒体APP· 2025-07-10 15:49
医疗AI模型优化 - 通用大语言模型在医疗临床场景中表现欠佳,可能给出不准确或错误建议[1] - 监督微调(SFT)是解决医疗AI模型专业性的关键方案,但需要高质量数据集和迭代优化过程[1] - 豆蔻妇科大模型通过SFT优化,准确率从77.1%提升至90.2%[3] 数据集构建与质量控制 - 数据清理重点关注推理与结果一致性,剔除逻辑链条不完整或违背医学原理的数据[2] - 数据蒸馏校准确保思维链(COT)数据质量,诊断优先级需有明确医学依据支撑[5] - 数据集需覆盖全生命周期病例和常见病与罕见病比例,避免诊断偏好[6] 模型训练优化过程 - 第一阶段(2025年4月)使用1300条精标中文妇科问诊数据,构建基础模型[3] - 第二阶段(2025年6月)通过合成症状数据、重新蒸馏标注COT等优化策略提升性能[3] - 采用"训练-评测-筛选-再训练"循环,持续监控关键指标如测试集准确率和罕见病例识别率[10] 评估体系 - 构建自动化评测和人工审核双重评估体系,采用10分制标准评分[11] - 自动化评测系统基于高性能语言模型,支持批量处理和标准化评分框架[11] - 医生修正反馈机制对边缘案例进行人工审核,形成闭环迭代优化[13] 训练平台与技术 - 使用钉钉企业专属AI平台进行训练调优,覆盖SFT/RFT两种训练方法[17] - 平台提供分布式训练、多Lora部署等加速优化手段,训练时长从26小时缩短至7小时[17] - 未来将探索SFT+RL协同训练范式,结合结构化医学知识和临床直觉[18] 经验与挑战 - 初期过度依赖人工标注导致效率低下,后期调整为"机器蒸馏→专家审核→训练后评估"体系[14] - 训练数据集过度集中常见病导致罕见病识别不足,采用平衡采样策略改进[15] - 医疗大模型需具备多维思考模式,在低容错率环境下提供专业诊断建议[16]
药店岂能“一药两价”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5:47
医保药品价格差异现象 - 消费者使用医保卡在药店购药价格显著高于线上平台[1] - 差价归因于医保支付结算周期长导致药店资金压力[1] - 部分药店通过"一药两价"模式可能变相套取医保基金[1] 行业监管与制度改进 - 国家医保局2024年1月推进医保与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以改善现金流[1] - 建议采用技术手段识别药价虚高数据并加强违规处罚[1] - 医保部门需强化对定点零售药店的日常管理审核[1]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行为 - 网络售药和同行竞争导致消费者因价格因素转向线上渠道[2] - 线下药店若持续价差策略将面临市场淘汰风险[2] - 医保消费场景局限性被部分药店利用形成价格垄断[1][2]
国泰海通证券-产业策略:2025下半年医药产业政策展望,保基本、强创新-25071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0 15: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主线为保基本和强创新,保基本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强创新全链条支持创新获取双重效益 [4] - 创新药支持政策力度不断提升,是产业升级政策支持方向 [4] - 集采方向不变,药械不同领域影响分化,行业监管保持强度引导高质量发展,医保实时结算下半年全面启动有望缓解现金流压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顶层设计方向明确:保基本、强创新 - 6月9日发布的意见涉及医药行业主要在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和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两方面 [7] - 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强调已有医保政策延续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商保健康目录制定 [8][9] 创新药支持力度继续提升 支持创新药发质量发展 - 7月1日发布的措施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发展,强调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加强可及性和国际推广 [12][13] 单独支付递进推动 - 单独支付政策从2021年提出,地方实施后加速落地,推动创新药商业化兑现 [14][16] 国谈时间提前,有望9月完成 - 2025年国谈时间提前,采取“预申报”过渡措施,获批新药可参与评审 [17] 商保相关目录工作或破冰在即 - 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预计2025年内发布,将为商保提供公共服务,具体进展待观察 [19] 化药:仿制药集采有望优化规则 - 2025年将开展多批次集采,预计第十一批集采细则围绕“优化”“多元化”方向完善 [21][23] 中成药:集采规则逐步清晰,未来有望提质扩面 - 湖北牵头的中成药集采规则不断细化,山东牵头的中药饮片联采陆续落地 [24][29] 高值耗材:完成大部分集采,后续关注重点品种续约 - 高值耗材集采常态化,后续针对国产化率低、规模小的品种,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展第六批集采和续约 [31] IVD:联盟集采和服务价格治理双向联动 - 肝功、肾功等集采陆续执行,生化和免疫发光集采落地,服务价格规范治理推进,“大套餐”受影响 [35][38][40] 医疗设备:招标端快速恢复,集中采购范围扩大 - 2025年医疗设备招标恢复,金额增加,部分省市设备集中采购常态化,国产设备有望发展 [42][47][48] 行业监管保持强度,引导高质量发展 医疗机构:纠风常态化 - 6月14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巩固医药领域纠风成效,医疗机构规范常态化 [56] 零售药店:强监管持续,行业加速出清 - 国家医保局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合规性差的药店将加速出清 [58] 医保实时结算:2025H2全面启动,缓解现金流压力 - 国家医保局计划2025年80%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多地已开展试点,有望缓解现金流压力 [60][61] 地方启动医疗机构薪酬改革试点 - 2025年上海指导试点医院深化薪酬改革,研究制定本市公立医院内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64]
万泰生物举办资本市场专项调研会
新华网· 2025-07-10 15:25
公司概况与战略布局 - 公司在北京举办《走进万泰生物》资本市场专项调研会,聚焦疫苗和体外诊断领域的优势与商业化能力,并解析国际化战略布局[2] - 公司总经理回顾30年发展历程,强调将打造国际化、绿色环保、管理高效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3] - 子公司厦门万泰沧海和厦门优迈科分别负责疫苗板块和体外诊断板块,详细介绍销售策略及国际化布局[3] 疫苗业务与市场潜力 - 中国9-45岁女性HPV疫苗首针覆盖率为27.43%,远低于欧美国家的67%,理论存量市场超亿人[4] - 全球9-14岁女孩HPV疫苗一针接种率仅为27%,存在2.5亿人的市场缺口[4] - 公司将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销售策略,并利用二价HPV疫苗的成功经验加速开拓海外市场[4]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建成覆盖疫苗和体外诊断的多平台全链条技术平台,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5] - 公司重点布局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未来将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深耕生物医药领域[5] 资本市场与公司信心 - 调研会吸引20余家券商机构参与,包括中信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国泰海通证券等[3] - 调研会展示公司在疫苗和体外诊断领域的技术优势、商业化成果和全球化战略,增强资本市场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5]
高盛:中国生物医药产品出海授权趋势属结构性 升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及基石药业目标价
智通财经· 2025-07-10 15:19
目标价调整 - 高盛上调中国生物制药(01177)目标价从3.92港元至6.1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翰森制药(03692)目标价从22.71港元上调至34.83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信达生物目标价从74.95港元上调至96.22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基石药业(02616)评级从"中性"升至"买入" 目标价从2.77港元上调至6.25港元 [1] 行业趋势 - 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产品出海授权推动上半年股价强劲表现 中国生物制药今年以来累升78% 远超离岸医疗保健股41%和在岸医疗保健股2%的涨幅 [1] - 中国创新药管线占全球临床试验管线的三分之一 上半年进入人体研究的创新药候选物约占50% [2] - 中国企业在ADC、BsAb/TCE等领域主导全球管线 在siRNA、PROTAC等领域成为重要新兴参与者 [2] 投资机会 - 肿瘤学/肥胖症是当前出海交易焦点 预计中国免疫学管线将持续增长 [2] - ADC/BsAb占出海授权交易的三分之一 siRNA/PROTAC可能是下一个潜力领域 [2] - 高盛引入"许可成功概率"(PoLS)框架评估中国生物科技/制药管线出海价值 [3] 重点公司 - 信达生物BTK于SLE的Ph2b数据将于年底公布 免疫学管线具备TYK2、BTK于MS的授权潜力 [3] - 再鼎医药DLL3 ADC DoR更新、一线联合数据、艾加莫德销售增长值得关注 [3] - Legend Biotech Corporation的Carvykti销售增长 2025年底前一线MM初步数据具有潜力 [3]
“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官方:纯属谣言
财联社· 2025-07-10 13:14
近日,一篇题为《7月起医保新调整,"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卡内余额转哪里去?》的自媒体文章 引起较多关注。 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向有关部门查证得知, 相关文章中 "'个人账户'将全部取 消""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个人账户,所有医保缴费全部进入统筹基金,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 障积分系统"等内容纯属谣言。 事实上,按照中央"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部署和《关 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21〕 14号)要 求,目前医保改革正顺利推进,多数地区已顺利完成相关工作。此次改革是在不增加社会和个 人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并通过调减单位缴费和统筹基金划入个人 账户的比例,为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提供支持,不存在"取消职工个人账户"。 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有三项权益保持不变: 一是 个人账户结余的归属不变, 改革前的历史结余和改革后新划入形成的结余仍然归个人所 有,都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 文中宣称"从医保局内部人士处获悉,全国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2024年12 月,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