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去化
搜索文档
猪肉“旺季不旺”陷入困境 期现价格齐跌养殖端全面亏损
第一财经· 2025-10-13 19:25
猪肉价格表现 - 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11于10月13日收盘报11125元/吨,当日下跌2.88%,续创历史新低,年内累计下跌21%,较去年高点下跌逾40% [2] - 猪肉现货价格已跌破11元/公斤,报10.92元/公斤,较十一节前下跌1.26元/公斤,环比下跌18.08%,同比下跌39.43% [2][3] - 自7月初价格高点15.3元/公斤测算,累计跌幅达28.6% [4] 供需基本面分析 - 供应端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高企,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62万头,较上月增加26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2%,已逼近绿色区域临界值 [3] - 生产性能提升叠加产能充裕,对应明年上半年之前生猪出栏压力仍然不小 [3] - 需求端消费提振乏力,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需求已释放,猪肉将迎来短暂消费淡季 [4] 政策调控与产能去化 - 国家在5-9月召开数次生猪会议,调控政策持续加码,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3] - 政策明确头部25家猪企需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产能繁母猪100万头 [3] - 能繁母猪规模若能降低至3950万头左右,有望对猪价改善形成积极影响 [5] - 当前行业处在产能出清的前期阶段,尚未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去化 [4] 上市猪企业经营策略与表现 - 上市猪企在9月提升出栏量以实现“以量补价” [2] - 温氏股份9月销售生猪332.53万头,环比增加2.45%,同比增加32.46%,销售价格为13.18元/公斤,同比降幅30.81%,销售收入同比降幅15.16% [5] - 新希望9月销售生猪139.42万头,环比增长4.22%,同比增长16.92%,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3.82%,售价同比下降31.47% [5] - 牧原股份9月出栏生猪557.3万头,同比增长11.05%,环比减少20.4%,为年内单月最低出栏量,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2.46% [6] - 牧原股份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9月末已降至330.5万头,并提升2025年仔猪出栏量目标至1200万头-1450万头 [6] - 正邦科技9月出栏量同比上升107.64%,金新农、东瑞股份等猪企出栏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7] 行业盈利与前景展望 - 生猪养殖利润不断缩窄,外购仔猪与自繁自养的利润均已经连亏三周 [5] - 由于三季度猪价中枢价格明显低于去年,行业三季度整体收入与利润的同环比或均略有下降 [7] - 10月以来猪价阴跌为猪企四季度经营业绩蒙上阴影,机构普遍看跌猪价短期走势,因市场供应压力持续累积,终端需求暂无明显改善 [7]
猪肉“旺季不旺”陷入困境,期现价格齐跌养殖端全面亏损
第一财经· 2025-10-13 19:08
行业核心观点 - 国内猪肉市场面临“旺季不旺”的困境,期货与现货价格均出现超预期下跌,行业空头氛围浓厚 [1] - 供需失衡是猪价下跌的核心原因,供应端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高企,而消费端提振乏力,供强需弱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 [1][2][6] - 政策面持续加码调控产能,但行业产能去化进展不及预期,价格创新低反映行业尚处在产能出清的前期阶段 [2][3] 价格表现 - 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11于10月13日收盘下跌2.88%,报11125元/吨,续创历史新低,年内累计下跌21%,较去年高点下跌逾40% [1] - 猪肉现货价格已跌破11元/公斤,报10.92元/公斤,较十一节前下跌1.26元/公斤,环比下跌18.08%,同比下跌39.43% [1][2] - 自7月初价格高点15.3元/公斤测算,累计跌幅达28.6% [3] 供需基本面 - 供应端压力显著,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62万头,较上月增加26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2%,已逼近绿色区域临界值 [2] - 能繁母猪产能充裕叠加生产性能提升,预示明年上半年之前生猪出栏压力仍然不小 [2] - 需求端疲软,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需求已释放,猪肉将迎来短暂消费淡季,难以对价格形成托底 [3] 政策调控 - 国家在5-9月召开数次生猪会议,调控政策持续加码,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2] - 政策明确量化指标,要求头部25家猪企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产能繁母猪100万头 [2] - 分析认为,能繁母猪规模若能降低至3950万头左右,有望对猪价改善形成积极影响 [3] 企业经营策略 - 上市猪企普遍采取“以量补价”策略应对猪价下跌,9月提升出栏量以实现收入补充 [1][3] - 温氏股份9月销售生猪332.53万头,环比增加2.45%,同比增加32.46%,销售均价13.18元/公斤同比降30.81%,但销售收入同比降幅15.16%显著低于价格降幅 [4] - 新希望9月销售生猪139.42万头,环比增长4.22%,同比增长16.92%,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3.82%,降幅低于其31.47%的售价降幅 [4] - 牧原股份9月出栏生猪557.3万头,同比增11.05%,环比减20.4%,为年内单月最低出栏量,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2.46% [5] - 牧原股份推出创新仔猪销售方案,并将2025年仔猪出栏量目标由“800-1200万头”调整为“1200-1450万头”,谋求业务新增长点 [5] 产能去化举措 - 牧原股份表示已采取多项举措,包括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9月末已降至330.5万头,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5] - 牧原股份持续降低生猪出栏均重,8月末已降至120kg,并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5] - 小市值猪企如正邦科技9月出栏量同比上升107.64%,金新农、东瑞股份等出栏量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6] 业绩展望 - 由于三季度猪价中枢明显低于去年,预计生猪养殖行业三季度整体收入与利润同比环比均略有下降 [6] - 10月以来猪价持续阴跌,为上市猪企四季度经营业绩蒙上阴影 [1][6] - 多数机构对10月猪价走势预期不乐观,认为市场供应压力持续累积,终端需求无改善,供强需弱格局短期难以扭转 [6]
逆市领涨全市场行业ETF!四连阳后再走强,农牧渔ETF(159275)单日获5200万元资金加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30
农牧渔板块市场表现 - 农牧渔板块在10月13日逆市上涨,全市场首只农牧渔ETF(159275)开盘上涨0.4%,在大盘承压背景下表现强势 [1] - 上一个交易日,该ETF单日获得资金净申购超过5200万元 [1] 板块估值与配置价值 - 截至10月10日,农牧渔ETF标的指数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的市净率为2.64倍,处于近10年来32.14%分位点的低位 [1] - 当前板块估值低位凸显中长期配置性价比 [1] 行业政策与猪价展望 - 自5月以来,生猪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加码,农业部、发改委、行业协会围绕"控产能、降体重、限二育"精准发力 [1] - 政策成效初显,四季度行业产能去化预计加速,明年下半年猪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趋势 [1] 农牧渔ETF产品特征 - 全市场首只农牧渔ETF(159275)被动跟踪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 [2] - 指数权重股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新希望、梅花生物等细分行业龙头 [2] - 标的指数行业集中度高,前十大行业权重超过90%,聚焦农业养殖、饲料、种植等行业 [2]
猪价下跌或加速产能去化,牛肉价格有望加速上涨
国金证券· 2025-10-12 19:11
投资评级与市场表现 - 农林牧渔(申万)指数本周收于2994.84点,周环比上涨1.03%,跑赢上证综指(+0.37%)和沪深300指数(-0.51%)[1][12] - 行业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2位,周涨幅为1.03% [13] - 行业内个股表现分化,傲农生物(+11.88%)、冠农股份(+11.81%)、中水渔业(+11.32%)涨幅居前 [13] 核心观点总结 - 生猪养殖板块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短期价格仍有下探空间,但持续亏损利好产能去化逻辑和明年价格中枢,中长期看好低成本头部企业的超额利润 [2][21][22] - 禽类养殖受供给较多影响价格承压,但黄羽鸡因需求好转和供给收缩表现坚挺,预计随消费回暖行业盈利将改善 [3][36][37] - 牧业板块中,牛肉价格受益于消费旺季有望稳步上涨,原奶价格在行业产能持续去化后有望于明年企稳回升,肉牛周期或开启 [4][42][43] - 种植链短期受新作上市冲击,价格存在压力,但全球天气扰动可能造成减产,若实质性减产发生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改善 [5][48][49] - 饲料价格企稳,水产品中鲈鱼和对虾价格表现亮眼,周环比分别上涨8元/公斤和20元/公斤 [62] 细分行业数据跟踪 生猪养殖 - 全国商品猪价格截至10月11日为10.91元/公斤,周环比大幅下跌11.66%,已跌破11元/公斤 [21] - 行业深度亏损,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301.04元/头,自繁自养利润为-152.15元/头 [21] - 生猪出栏均重为128.48公斤/头,处于历史中高区间,表明库存去化不显著 [2][21] - 牧原股份9月销售商品猪557.3万头,销售收入90.66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2.88元/公斤 [69] 禽类养殖 - 主产区白羽鸡均价为6.88元/千克,周环比微降0.29%;白条鸡均价14.37元/公斤,周环比微降0.21% [36] - 父母代种鸡养殖利润为0.47元/羽,毛鸡养殖利润为-2.23元/羽 [36] 牧业 - 山东省活牛价格为27.20元/公斤,环比微降0.11%,但同比上涨13.86% [4][43] - 主产区生鲜乳合同内收购价为3.04元/公斤,同比下跌3.18% [4][43] 种植产业链 - 国内玉米现货价为2215.71元/吨,周环比下跌3.06%;大豆现货价3987.37元/吨,周环比持平 [48] - 豆粕现货价3006元/吨,周环比上涨0.60%;豆油现货价8601.05元/吨,周环比上涨2.75% [48] 饲料与水产品 - 育肥猪配合料价格3.34元/千克,肉禽料价格3.45元/千克,周环比均持平 [62] - 水产品中,鲈鱼价格52元/千克,周环比上涨8元/千克;对虾价格340元/千克,周环比上涨20元/千克 [62]
研客专栏 | 生猪:逢节必跌魔咒再现
对冲研投· 2025-10-10 20:06
核心观点 - 生猪市场呈现震荡偏空格局,供强需弱的基本面未变 [4] - 双节期间猪价全面下跌,现货多地价格跌破12元/公斤,反映出供应增量明显而需求增量有限的弱现实 [4][8] - 近端供应压力持续,猪价探底过程可能尚未结束,操作上对近月合约维持逢高偏空的思路 [4][8] 能繁产能与商品猪供给 - 行业各环节普遍进入亏损状态,理论上会促进行业产能去化,对远期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5][6][10] - 8月官方能繁母猪存栏量微降,推算至明年上半年供应压力仍存,下半年合约价格或在去产预期支撑下转好 [10] - 企业端出栏计划继续增量,10月出栏计划较上月实际出栏预计增加5.14%,日均计划出栏环比增加1.75%至84.11万头/日 [17] - 全国出栏平均体重为128.48公斤,同比增加2.07%,整体均重高于同期,供应压力延续 [21] 屠宰与消费需求 - 节后需求惯性回落,样本屠宰企业近一周平均屠宰量为159,256头/日,环比下降4.53% [35] - 样本屠宰企业周内开工率为34.53%,较前周下降1.23个百分点 [36] - 节后消费转弱,样本重点屠宰企业鲜销率为86.34%,较前周下降1.25个百分点 [38] - 全国猪肉(白条)均价为15.86元/公斤,较节前下降0.82元/公斤,环比降幅4.92% [38] 二次育肥与冻品库存 - 二次育肥仍以出栏为主,低价区域仅有零星补栏,整体心态偏谨慎 [6][23] - 9月下旬部分头部企业销售二次育肥量占近十天生猪销售量的比例为0.93%,较前十日微增0.03% [24] - 节后消费转弱导致被动入库增加,全国冻品库容率为19.14%,较前周增加0.48个百分点 [41] 产业成本与利润 - 自繁自养养殖成本为12.72元/公斤,外购仔猪成本为14.07元/公斤 [46] - 养殖端普遍进入亏损状态,自繁自养利润为-135.62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利润为-295.65元/头 [48] - 仔猪价格继续走弱,15kg仔猪出栏利润约为-65元/头,较节前利润下降54元/头 [52][53] - 样本屠宰企业当周屠宰毛利为12.5元/头,较节前增加28元/头,部分转亏为盈 [59] 政策与价差结构 - 10月10日挂牌轮换收储中央储备冻猪肉1.5万吨 [7] - 猪粮比价为5.68,连续处在5:1至6:1区间,触发猪肉储备预警 [56] - 节日期间标肥猪价差小幅走扩,全国标肥猪价差周均价为-0.59元/公斤,较节前走扩0.2元/公斤 [28]
非瘟再现+政策强力去产能,猪周期拐点将至?农牧渔ETF(159275)逆市上探1.5%,四大细分领域获机构看好!
新浪基金· 2025-10-10 19:54
农牧渔ETF市场表现 - 全市场首只农牧渔ETF(159275)在10月10日逆市上涨,收盘涨幅达0.8%,盘中最高涨幅达到1.5% [1] - 资金午后加速抢筹,该ETF单日获净申购5200万份 [1] - 截至收盘,ETF价格为1.011,成交量为633万份 [2] 板块及个股表现 - 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动保等板块部分个股涨幅居前 [1] - 天康生物和冠农股份股价双双飙涨超7% [1] - 兄弟科技和生物股份涨超4%,罗牛山、立华股份、晨光生物等多股跟涨超3% [1] 行业基本面动态 - 生猪养殖行业产能去化启动,截至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较上月末减少4万头,较去年末高点减少34万头 [2] - 非瘟疫情近期在越南和我国广西出现,养殖业面临的疫情风险上升 [2] - 发改委联合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于9月16日召开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释放减产能的明确政策信号 [2] 机构观点与投资逻辑 - 太平洋证券指出生猪养殖业基本面和政策面变化有利于行业产能去化,养殖上市公司头均市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距离历史均值有较大上升空间 [3] - 东方证券表示肥猪和仔猪价格已降至年内低点,后续价格有望进一步回落,行业大概率开启市场化去产能,政策端也在强化对头部集团场产能的限制 [3] - 华西证券指出生猪行业反内卷相关举措有望中长期抬升国内生猪价格中枢,未来行业发展"提质增效"是主要趋势 [4] - 中邮证券指出"反内卷"多次加码利好明年猪价,预计四季度行业产能去化将加速,明年下半年猪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趋势 [5] 板块估值与配置时机 - 截至10月9日收盘,农牧渔ETF标的指数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市净率为2.61倍,位于近10年来34.9%分位点的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3] 细分投资方向 - 东方证券看好生猪养殖板块、后周期板块(饲料、动保)、种植链以及宠物板块四大方向 [5] - 华西证券建议关注成本改善显著且未来出栏量弹性较高的标的 [5] 指数与ETF产品特征 - 农牧渔ETF(159275)被动跟踪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权重股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新希望、梅花生物等细分行业龙头 [6] - 标的指数持仓行业集中度高,前十大行业权重超过90%,聚焦于农业养殖、饲料、种植行业 [6]
逆市上涨冲击四连阳!农牧渔ETF(159275)盘中实时净申购超4600万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3:43
农牧渔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0日A股多数板块回落,农牧渔板块逆市走强,全市场首只农牧渔ETF(159275)早盘一度上涨1.5%,现涨0.7%,有望迎来上市四连阳行情 [1] - 成分股中农产品加工、动保、畜牧养殖等板块部分个股涨幅居前 [1] - 截至发稿,农牧渔ETF(159275)盘中资金实时净申购超4600万份 [1] 板块估值水平 - 当前农牧渔板块估值仍处低位,截至10月9日收盘,其标的指数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市净率为2.61倍,位于近10年来34.9%分位点的低位 [1] - 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1] 行业政策与后市展望 - 生猪行业"反内卷"自5月份以来持续加码,农业部、发改委、行业协会等多方多次召开会议,围绕"控产能、降体重、限二育"精准发力 [1] - 近期政策实施成效初显,随着政策执行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叠加近期猪价已进入亏损区间,预计四季度行业产能去化将有所加速 [1] - 明年下半年猪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趋势 [1] 农牧渔ETF产品信息 - 全市场首只农牧渔ETF(159275)被动跟踪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 [2] - 权重股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新希望、梅花生物等细分行业龙头个股 [2] - 标的指数持仓行业集中度高,前十大行业权重超过90%,聚焦于农业养殖、饲料、种植行业等 [2]
猪价加速下跌 上市猪企多“以量补价” 悲观情绪蔓延短期猪价弱势难改
新华财经· 2025-10-10 05:33
生猪价格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后首个交易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重挫近6% 创上市以来新低至12000元/吨下方 [2] - 10月生猪期货加权价格月度跌幅达7.9% 9月累跌8.4%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7月和8月则分别上涨3.01%和下跌3.28% [3] - 牧原股份9月商品猪价格为12.88元/公斤 较8月的13.51元/公斤下降 [4] 供应压力分析 - 9月中小规模养殖主体压栏集中释放 叠加部分地区疫情抛售 导致猪价加速下跌 [3] - 10月重点省份养殖企业计划出栏量1339.33万头 较9月实际出栏量环比提升5.48% [5][6] - 主要上市猪企9月生猪销量同环比普遍增加 温氏股份销量332.53万头环比增2.45%同比增32.46% 正邦科技销量79.07万头环比升18.07%同比升107.64% 新希望销量139.42万头环比增4.22%同比增16.92% [4] 企业销售策略 - 面对猪价下跌 上市猪企普遍采取"以量补价"策略 尽管销售均价出现4.66%至8.03%不等的跌幅 但多数企业销售收入环比小幅增加 [4] - 牧原股份9月商品猪销售量降至557.3万头 销售收入降至90.66亿元 出现量价收入齐降局面 8月数据分别为700.1万头、118.50亿元 [4] 需求端情况 - 双节后旅游消费降温 居民家庭需求跟进偏弱 生猪消费出现惯性回落 [7] - 双节生猪及猪肉消费不及预期 重点企业屠宰量创近年同期高点但鲜销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7] - 节后猪肉鲜品分割品需求减弱 下游拿货积极性欠佳 预计10月价格整体处于偏低水平且月均价环比变化不大 [7] 市场情绪与预期 - 能繁母猪存栏仍处高位 产能去化缓慢 绝大部分省份猪价已跌破12元/公斤 市场看空情绪浓厚 [8] - 行业基本进入亏损阶段 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亏损更严重 企业拼成本拼现金流 市场对未来预期较差 现货价格反弹压力较大 [8] - 分析预计未来三个月猪价或继续承压 短期继续偏弱 [8][9] 远期供需展望 - 头部企业配合降重要求导致三季度出栏加快 有望提前释放供应 或带来近月合约预期偏差 [9] - 考虑到仔猪价格持续下跌及反内卷要求 行业产能有望加速去化 远月供需大概率趋于改善 [9] - 当前集中出栏生猪多为春季前后补栏仔猪 随着库存下降 中小规模主体可出栏生猪将减少 [9]
生猪养殖:产能去化的趋势与节奏
2025-10-09 22:47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生猪养殖行业 [1] * 公司: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五丰、巨星农牧等上市公司 [15][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近期猪价下跌原因 * 生猪价格从9月初的14元以上快速下跌至9月底的12元多,部分省份甚至跌破11元 [2] * 供给压力增加是主因,包括能繁母猪数量持续增长和季节性疫病(如仔猪腹泻)影响减弱 [1][2] * 冬季疫病导致的生产效率下降形成的供给缺口曾支撑了年初至9月猪价稳定在14元左右 [1][3] 生产效率提升与未来供给压力 * 尽管农业部数据显示能繁母猪数量仅增加2%-3%,但牧原等公司的出栏增速远超该数据,牧原2025年出栏增速约40%,而对应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同比增速仅约10% [1][5] * 非洲猪瘟消退显著改善生产效率,减少了折扣效应,相当于母猪数量增加了10%左右 [6][8] * 生产效率提升意味着即使能繁母猪数量未明显增加,未来供给压力仍然存在,预计即使今年能繁母猪数量没有增加,供给也会增加10% [1][5][8] 对明年猪价的预期 * 对2026年猪价持悲观态度,预计将低于14元、13元甚至12元 [9] * 当前11元多的价格已跌破所有企业的成本线,行业正处于周期下行阶段 [9][12] * 基准预期较好但不一定维持高位,供给增加明显可能影响价格维持高位 [5][9] 行业去产能的节奏与预测 * 去产能过程预计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速度较以往更快,10月份已跌破现金流成本线 [12] * 去产能分三阶段:2025年内集团企业去产能(发改委和农业部要求集团企业去产能100万头母猪,相当于每月1%的幅度);2026年春节后散户开始去产;2026年底上市企业剧烈去产 [12] * 去产能节奏可能受明年上半年价格上涨或年底非洲猪瘟等疫病不确定性影响 [12][13] * 与2023年相比,2025年猪价预计更低,若疫病影响小,2026年可能进入真正的产业去产能周期 [13] 猪周期运行特点 * 一轮完整猪周期约为3至4年,包括一年半左右的亏损和一年半左右的盈利 [10] * 本轮周期自2024年三四月开始盈利,至2025年8月或9月盈利时间约一年半 [10] * 本轮大周期可能比2019年前略大,因非洲猪瘟消退带来的效率改善和散户回归 [11] 二育对市场的影响 * 二育(延长养殖时间以提高出栏体重)对市场供应影响有限,不能无限累积库存 [4] * 历史数据显示二育对整体市场供应和生猪价格走势影响不大 [1][4]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建议与板块展望 * 当前是配置生猪养殖板块股票的良好时机,预计整个板块涨幅至少30%以上 [15][17] * 股价表现与去产能节奏密切相关,本轮去产能的亏损时间、猪价低迷时间及空间都优于2023年 [15] * 个股选择应重点关注龙头企业和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估值较低且成本优势明显),以及新五丰、巨星农牧等有并购概念的公司 [15][16] * 2026年需关注重新增加繁母猪走成长性逻辑的公司 [16]
【财经分析】猪价加速下跌上市猪企多“以量补价” 悲观情绪蔓延短期猪价弱势难改
新华财经· 2025-10-09 22:38
生猪价格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后首个交易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重挫近6%,创上市以来新低至12000元/吨下方 [1] - 10月生猪期货加权价格月度跌幅已达7.9%,而9月累跌8.4%,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2] - 作为对比,7月、8月生猪加权期价分别上涨3.01%和下跌3.28% [2] 供应压力分析 - 9月中小规模养殖主体压栏集中释放,叠加部分地区疫情造成抛售,导致猪价加速下跌 [2] - 10月重点省份养殖企业生猪计划出栏量为1339.33万头,比9月实际出栏量环比提升5.48% [4] - 上市猪企9月出栏量普遍增加:温氏股份销售332.53万头,环比增2.45%,同比增32.46%;正邦科技销售79.07万头,环比升18.07%,同比升107.64%;新希望销售139.42万头,环比增4.22%,同比增16.92% [3] 企业“以量补价”策略 - 尽管9月生猪销售均价出现4.66%至8.03%不等的跌幅,但多数猪企生猪销售收入仍较8月环比小幅增加 [3] - 牧原股份9月商品猪销售量为557.3万头,销售收入为90.66亿元,销售价格为12.88元/公斤,相比8月的700.1万头、118.50亿元和13.51元/公斤,呈现量价收入齐降 [3] 消费需求状况 - 双节后旅游消费降温,居民家庭需求跟进偏弱,整体需求存在惯性回落,主流屠企新增订单有限,开工率预计下降 [5] - 双节消费不及预期,表现为生猪重点企业屠宰量创近年来同期高点,但鲜销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5] - 双节过后猪肉鲜品分割品需求减弱,下游客户拿货积极性欠佳,预计10月价格整体处于偏低水平,月均价环比变化不大 [5] 市场情绪与预期 - 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高位,产能去化缓慢,绝大部分省份猪价已跌破12元/公斤,市场看空情绪浓厚 [6] - 行业基本进入亏损阶段,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亏损更严重,企业拼成本、拼现金流,市场对未来预期较差,现货价格反弹压力大,短期或底部偏弱震荡 [6] - 分析判断猪价在未来三个月或继续承压,因仔猪供应和需求的领先指标显示压力持续 [7] 远期供需展望 - 头部企业配合降重要求出栏加快,有望提前释放供应,这可能带来近月合约的预期偏差,但远月供需大概率趋于改善 [7] - 随着春季补栏仔猪的库存逐步下降,中小规模主体可出栏生猪将减少 [7] - 牧原股份披露截至9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为330.5万头,公司预计年底将降到330万头,显示产能去化进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