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

搜索文档
力盛体育: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 同比增加21.94%
新浪证券· 2025-08-26 22: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1.94% [1] - 归母净利润1532万元,同比增长11.9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涨319% [1] - 境外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6.41%,营收占比52.05% [2] - 境内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8.57%,营收占比47.59% [2] 业务板块表现 - 体育赛事经营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30.2%,营收占比70.62% [1] - 上半年运营国际/亚洲级、国家级及区域级赛事共55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0场次 [1] - 体育场馆经营收入6717万元,同比增长22.74%,营收占比24.72% [1] - 海南国际赛车场项目已投入专项资金1.84亿元,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4]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引入国际顶级赛事,拓展亚洲中东地区、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2] - 通过"赛事+文旅"模式覆盖上海、浙江、湖南等十余个省市及地区 [2] - 成为"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独家官方运营推广机构,计划举办20余场赛事 [3] - 截至6月底已成功举办7站高尔夫赛事,吸引200多名国内外顶尖选手参与 [3] - 通过上海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持有鲸鱼机器人5.047%股份,探索"体育+"领域 [3] - 海南国际赛车场项目作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一期工程核心,集汽车旅游、文化、生活功能于一体 [4] 政策与行业机遇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指出发展体育产业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5] - 公司通过海南项目落实扩大旅游消费、增加优质赛事、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等政策 [5] - 依托海南自贸港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及免税优势,未来有望引入国内外赛事 [4]
鸿合科技上半年营收14.00亿元同比降10.99%,归母净利润4468.90万元同比降70.09%,毛利率下降6.23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6 19: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00亿元,同比下降10.99% [1] - 归母净利润4468.90万元,同比下降70.0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18.19万元,同比下降75.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2% [1][2] 盈利能力指标 - 上半年毛利率28.17%,同比下降6.23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净利率2.93%,同比下降6.34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28.49%,同比下降5.80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0.85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4.17%,同比下降7.82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3.41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情况 - 期间费用3.09亿元,同比减少6606.24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22.07%,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97%,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4.93% [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07%,财务费用同比下降93.41% [2] 估值与股东结构 - 市盈率(TTM)32.02倍,市净率(LF)2.01倍,市销率(TTM)1.86倍 [2] - 股东总户数2.04万户,较一季度末减少1026户(降幅4.79%)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26.77万元增至28.49万元(增幅6.41%) [2]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及智能视听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IWB产品收入占比72.38%,其他智能交互产品占比20.49%,智能视听解决方案占比7.12%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概念板块包括物联网、华为概念等 [3]
“川超”将于9月下旬开赛,体育赛事提振消费热情,这些相关股频获机构调研
新浪财经· 2025-08-26 18:09
赛事规划与消费影响 - 新版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川超)将于2025年9月20日开幕并持续至2026年7月结束 采用分区赛至总决赛模式 共进行28轮162场比赛 [1] - 成都市足协招募川超成都队已有超300人报名 反映地区参与度高 [1]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带动消费成效显著 95.9%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外延伸消费 覆盖南京、无锡等6座主办城市 [1] 行业增长逻辑与产业链 - 体育行业长期具备三重增长逻辑:健身参与率提升、服务型客单提升、政策红利(促体育消费及体育学科重要性加强) [1] - 核心层体育赛事及体育场馆正经历盈利模式切换 体育关联产业杠杆效应强 苏超及世运会等重点赛事提升产业链辨识度 [1] 机构关注标的与市场表现 - 近1年机构调研量居前的体育产业概念股包括华利集团(机构接待量未披露/市值629.60亿元)、海信视像(未披露/市值289.05亿元)、冰轮环境(520次/市值141.75亿元)等 [2][3] - 股价活跃度较高的标的包括亚泰集团(涨停22天/市值68.52亿元)、凯撒旅业(涨停18天/市值83.40亿元)、粤传媒(涨停17天/市值85.45亿元)等 [2][3] - 细分行业覆盖纺织服饰、家用电器、社会服务、轻工制造等多元领域 反映体育产业跨界联动特性 [3]
春风动力跌2.00%,成交额9366.6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盘中下跌2.00%至269.80元/股 成交金额9366.69万元 换手率0.22% 总市值411.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77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1%和4.90%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18%和18.67%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6.0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18%/15.94%/48.18% 年内3次登龙虎榜 最近7月18日净卖出1.11亿元 [2] 财务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55亿元 同比增长30.90% 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 同比增长41.3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四轮车47.95% 两轮车42.79% 配件及其他6.89% 其他(补充)2.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8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15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1万户 较上期减少13.40% 人均流通股15093股 较上期增加15.47%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91.70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53.35万股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持股500.00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00.00万股 [3] - 易方达消费行业持股262.60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92.88万股 富国天益价值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础信息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9日 2017年8月18日上市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临平经济开发区 [2] - 主营业务涵盖全地形车、摩托车、游艇及休闲运动装备研发制造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摩托车及其他 [2] - 概念板块包括体育产业、养老金概念、中盘、出海概念、融资融券等 [2]
东兴晨报-20250825
东兴证券· 2025-08-25 17:21
经济政策与市场动态 - 央行开展361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操作利率为1.40% 投标量和中标量均为3612亿元 同日有2380亿元逆回购到期 [1] - 国务院通过《"三北"工程总体规划》 强调生态安全与特色产业发展 要求落实财税土地支持政策 [1] - 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 违规企业将核减下一年度指标 [1] -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强制性国标发布 管控10种有毒有害物质 包括4种重金属和6种持久性污染物 2027年8月实施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就业市场风险上升 可能促使9月降息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道指涨1.89%再创新高 纳指涨1.88% 标普500涨1.52% 银行指数创2022年以来新高 [1][5] - 我国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788EFLOPS 工信部要求优化算力布局并加强低利用率地区审批 [4] - 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业网店5.8万个次 查办案件10.5万件 突出治理直播电商乱象 [4] - 国务院要求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赛事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4] - 发改委就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 规范大数据定价和价格补贴 要求明码标价和提高透明度 [4] 行业与市场数据 - 国内LNG出厂价月环比下跌4.63%至4220元/吨 美英加天然气期货价格分别下跌6.55%/2.67%/38.93% [7] - 中国7月天然气产量环比下降10.89%至53.77万吨 欧洲天然气库存环比增15.90%至809.07亿千瓦时 美国液化气库存环比增6.13%至19万千桶 [8] - 欧洲6月天然气进口量环比降0.23% 自俄罗斯进口量环比降20.08%同比降57.40% 中国7月天然气进口量环比增0.82%至1063.18万吨 [9] 公司动态与业绩 - 中国中铁子公司发生施工事故 造成12人遇难4人失联 涉及合同额4.36亿元的尖扎黄河特大桥项目 公司称不影响整体经营业绩 [5] - 中工国际签署尼加拉瓜机场道路项目合同 金额7196.47万美元(约5.13亿元) 占2024年营收4.20% 工期24个月 [6] - 信达生物PD-1/IL-2双特异性抗体获FDA批准开展全球III期临床 针对免疫耐药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6] - 阿里巴巴业务结构调整为四大板块:中国电商、国际商业、云智能和其他业务 聚焦电商与云+AI [6] 重点公司研究:川环科技(300547.SZ)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88亿元(同比+7.65%) 归母净利0.99亿元(同比+0.27%) Q2营收3.72亿元(同比+9.45%) 增速略低于预期因主要客户产量增速放缓 [11] - Q2毛利率25.1%同环比稳定 期间费用率上升致净利率降至14.0%(同比-1.9pct) 管理费率同比+1.0pct [13] - 获得6万套服务器液冷管路订单 技术达V0标准并通过UL认证 进入CoolerMaster等供应商体系 [14] - 低空飞行器领域与中航西飞合作 商用无人运输机完成首飞试验 [1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6.73/20.49/25.04亿元(同比+22.7%/+22.5%/+22.2%) 归母净利2.48/3.08/3.83亿元(同比+22.3%/+24.1%/+24.4%) [15] 金股推荐列表 - 东兴证券八月金股包括美格智能、泡泡玛特、江丰电子、莲花控股、华鲁恒升、海螺水泥、伊利股份、中国海油、西部矿业、福昕软件、兰剑智能等12只标的 [3]
国常会再部署扩大内需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
搜狐财经· 2025-08-25 00:54
体育产业政策与消费潜力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并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赛事活动 推动用品升级和强化产业要素支撑来培育增长点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6] - 体育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1.49万亿元 占GDP比重1.15%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2020-2023年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 [6][7] - 体育产业具有强融合力 能带动制造业 服务业 文化 旅游 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 以江苏"苏超"为例 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1][6][7] "两新"政策实施成效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稳投资 扩消费 促转型 惠民生方面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国2.8亿人次申领补贴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2]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 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分别增长27.8%和28.3%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 支持工业 能源电力 交通运输等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3] 财政与金融支持措施 - 国务院要求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创新消费投资场景 优化环境 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 财政部会同央行等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与以旧换新补贴形成"组合拳" [4] - 2024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 持续支持地方政策实施 [2][3] - 政策执行中存在"先涨后补" 捆绑销售等套补行为 国家发改委要求全链条防范风险 依法严肃处理骗取套取补贴资金行为 并取消违规经营主体资格 [5] 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 国家将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消费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 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提高经营主体活力 [6] - 下一步将对标体育强国建设目标 坚持规划引领 强化政策赋能 壮大经营主体 培育新兴业态 持续完善户外运动产业政策 加快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 [7]
国常会再部署扩大内需,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
第一财经· 2025-08-24 20:37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扩大内需举措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1][4] - "两新"政策成效显著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设备采购金额增长明显[2]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分批次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1][2] - 加强政策监管 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 确保资金使用实效[4][5] - 体育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2023年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6][7] "两新"政策实施成效 - 全国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2]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文化办公用品增长25.4% 通信器材增长24.1% 家具增长22.9%[2] - 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 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 - 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 信息传输软件业设备采购增长27.8% 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增长28.3%[2]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2]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 -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于7月下达[2] -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下达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1][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3] - 支持工业、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3] 政策支持与监管措施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4] - 贴息政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形成"组合拳"[4] - 严厉打击"先涨后补"、捆绑销售等套补行为[5] - 依法追缴国家补贴资金 取消违规经营主体参与资格[5] - 全链条防范项目和资金风险[5] 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3.67万亿元 增加值1.49万亿元[6]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6% 占GDP比重达1.15%[6]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6]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6] - 体育产业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7]
多维度解读·增速超10% 体育产业成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增长极
央视网· 2025-08-24 10:46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并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调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和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 - 发展体育产业和消费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需增加体育产品供给并丰富赛事活动 同时激发消费需求和拓展消费场景 [5] - 注重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 提高体育经营主体活力 [5] 行业发展现状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赛事经济 户外产业和冰雪经济蓬勃发展 [4] - 体育用品制造业年产值规模达1.47万亿元 占体育产业总规模40% 生产制造单位超6.3万家 [11] - 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产品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11] 细分领域表现 - 冰雪装备器材形成15大类产品体系 覆盖全场景需求 [9] - 2024年体育用品出口额达284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11] - 国产体育器材应用于2024巴黎奥运会乒乓球 柔道 举重 摔跤 自行车等多个项目 [9] 区域发展格局 - 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5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超40% [17] - 京津冀地区发挥冬奥会长尾效应 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 [17] - 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十五运办赛契机 推动建设粤港澳体育湾区 [17] 赛事经济影响 - 马拉松赛事带动跑步类鞋服市场规模显著扩大 国货潮品销量快速增长 [17] - 赛事经济能整合场地设施 装备制造 健身休闲等业态 带动文旅 住宿 餐饮 商业 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 [16] - 区域合作办赛带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 打造区域品牌赛事成为重要趋势 [19] 产业融合价值 - 体育产业通过融合力和渗透作用带动制造业 服务业 文化 旅游 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5] - 体育消费需求转化可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 [7]
国常会明确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苏超带动江苏消费380亿元的场景该如何复制?
搜狐财经· 2025-08-23 14:10
体育消费潜力释放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培育产业增长点[2]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6]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1][4] - 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加速城市发展进程 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 带动消费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5] - 十四五期间举办五场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十五五期间继续承办田径游泳体操等世界锦标赛[5] 体育产业规模增长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10]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全国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10] 基础设施与场景建设 -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推动运动场景丰富 创造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机会[8] - 体育赛事需要运动员观众流动 形成多场景消费链条[8] - 需通过文旅推广和服务创新将赛事游客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留量[10]
泰慕士上半年营收3.80亿元同比降16.34%,归母净利润2971.40万元同比降43.69%,毛利率下降3.4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2 18: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下降16.34% [1] - 归母净利润2971.40万元,同比下降43.69%;扣非归母净利润2431.14万元,同比下降46.19%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3% [2] 盈利能力指标 - 上半年毛利率18.29%,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净利率7.81%,同比下降3.79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29%,同比下降3.8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6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5.47%,同比下降5.6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10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变化 - 期间费用4251.53万元,同比减少256.87万元;期间费用率11.18%,同比上升1.2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74%,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69%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54%,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780.71% [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市盈率(TTM)41.20倍,市净率(LF)2.75倍,市销率(TTM)2.89倍 [2] - 股东总户数1.09万户,较一季度末增加2499户(增幅29.78%)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23.34万元下降至21.53万元(降幅7.77%) [2]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针织面料与针织服装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收入构成:运动服装39.52%,儿童服装35.36%,休闲服装22.29%,面料2.49%,其他0.34% [3] - 所属申万行业:纺织服饰-服装家纺-运动服装;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多胎概念、小盘、体育产业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