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真金白银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我市推出新版科技攻关引导资金实施办法
镇江日报· 2025-10-14 07:32
政策修订背景与目标 -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式修订印发《镇江市企业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引导资金奖补实施办法》,旨在规范和加强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打通技术需求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1] - 引导资金由市财政与省产研院以2:1比例出资设立,用于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开展补助 [1] - 引导资金成立以来已征集5批次技术需求,遴选出150项重大技术需求,其中16项获立项支持 [1] 主要修订内容 - 扩大支持范围,鼓励辖市积极参与,明确支持镇江市区及参与设立引导资金的辖市内企业围绕重大技术需求与外部研发机构合作 [2] - 优化立项与资助流程,规定执行资助项目期间的企业不可申请新项目,增加市产研院组织专家评审环节,资助流程需经第三方审计机构核查及多部门确认后拨付资金 [2] - 完善项目管理要求,将企业提交项目总结时间从1个月放宽至3个月,健全科研失败纠错流程,对撤销或未完成项目要求退回剩余引导资金 [2] 资金支持方向与力度 - 引导资金使用将围绕我市四群八链产业发展,紧扣876创新引领工程产业培育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3] - 对于达成合作的科技攻关项目,经审定后,引导资金的资助比例最高可达项目合同实际支出金额的40%,资助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 [3]
中国石油沥青勇担铺装重任
经济网· 2025-10-13 17:18
产品应用与性能 - 公司100%国产化的高端沥青产品“昆仑·欢喜岭”成功应用于长安街中修工程,彰显科技实力与品牌担当 [1] - 产品具备不粘轮、抗荷载、抗车辙、抗老化和无气味5项突出特性,适应重交通、大温差与高环保要求 [2] - 其不粘轮特性提高施工效率,高抗荷载与抗车辙能力适应繁重交通负荷与高温环境,抗老化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无气味特性兼顾环保 [2] 技术研发与突破 - 产品研发是历时多年、跨学科协作的系统性科研攻关,团队成功解决传统低标号沥青难以稳定分散大比例SBS改性剂的技术难题 [1] - 提出“弹性体复合改性”理论,开发出高黏高弹改性沥青,实现国产化替代 [1] - 此次成功应用是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响应了集团董事长于2024年4月提出的“昆仑沥青要铺到北京长安街上”的要求 [2] 生产运营与供应链协同 - 公司多家单位高效协同,面对每日仅6小时的夜间施工窗口期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1] - 公司构建从研发、生产到运输的全链条保障体系,燃料油公司负责需求对接与技术评估,辽河油田采用专门管道输送原料,辽河石化在5天内完成极限生产保供任务,昆仑物流开通“长安街专线”提供物流保障 [3] - 炼化新材料领域将“特色沥青”作为十大“产品巨人”之一,全面推动“减油增特”和产销研高效协同 [3] 市场反馈与未来展望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反馈产品无味、平整、黑亮,施工体验良好 [3] - 可靠的材料性能和全程无缝衔接的技术服务为紧张工期提供了重要保障 [3] -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领先技术实力和可靠产品质量为支撑,通过“昆仑”牌沥青在重大工程中的实践展示高端材料领域创新成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3]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喜看大江三叠浪
人民日报· 2025-10-11 13:48
万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覆 盖11省市、约21%的国土面积。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 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 次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把脉定向。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 形成。2024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逾63万亿元,增长5.4%。今年前8月,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 进出口值达13.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6.3%。 沿江行进,感受最深的是"三多三少":美景多了,乱象少了;高端产业多了,低端产业少了;"一盘 棋"做法多了,"单打独斗"少了。 大江奔流,正展现万千气象、澎湃勃勃生机。 问题导向,铁腕攻坚——"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 奔腾出三峡、九曲过江汉,行至城陵矶,长江与洞庭湖"撞了个满怀"。 习 ...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喜看大江三叠浪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54
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 长江经济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逾63万亿元,增长5.4% [1] - 湖南拆除关停长江岸线及洞庭湖区非法砂石码头39个、砂场84处,并启动多项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3] - 九江石化进行环保改造累计投入约26亿元,外排废水、有控废气达标率和固废合规处置率达100% [7] -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长江干流已连续5年保持Ⅱ类水质 [7] 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 - 九江石化总投资106亿元的150万吨/年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营收600亿元 [7] - 九江推动30多家化工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去年全市石化化工产业链利润额同比增幅达13.3% [7] - 湖北武汉以东风汽车为龙头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企业今年上半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29% [9] - 东风汽车通过构建覆盖全领域的新能源品牌格局,研发出首颗国产车规级高性能微控制器芯片,预计明年量产上市 [9] - 安徽合肥高新区培育量子科技相关企业91家,相关专利数量超2000件,形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个 [11]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82项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通过“拨投结合”资金支持企业创新 [12] - 四川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上海自贸试验区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13] 区域协同与物流发展 - 今年前8月,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进出口值达13.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6.3% [1] - 浙江首创“运力池”机制,2024年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完成江海联运量3.36亿吨,占长江比重超21% [16] - 重庆发挥果园港区位优势,吸引国际贸易、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集聚,形成辐射西部地区的发展网络 [17]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携手推进科技创新,沪滇两地通过多种协作模式推动产业转移 [18] - 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获批,是集水利、航运、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最大综合性工程 [18]
保护为先、创新引领、协同联动,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 喜看大江三叠浪(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38
经济发展与外贸表现 - 2024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3万亿元,同比增长5.4% [3] - 2024年前8月,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6.3% [3]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湖南拆除关停长江岸线及洞庭湖区非法砂石码头39个、砂场84处 [4] - 洞庭湖区域2023年监测到越冬水鸟超过45.85万只,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长江干流水质已连续5年保持Ⅱ类 [8] - 九江石化环保改造累计投入约26亿元,外排废水、有控废气达标率和固废合规处置率达100% [7] 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 - 九江石化总投资106亿元的150万吨/年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营收600亿元 [7] - 九江市推动30多家化工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2023年全市石化化工产业链利润额同比增幅达13.3% [8] - 东风汽车2024年上半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29% [10] - 湖北省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研发出首颗国产车规级高性能微控制器芯片,预计2025年量产上市 [10] - 合肥市培育量子科技相关企业91家,相关专利数量超2000件,形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个 [11]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实施82项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通过“拨投结合”机制支持企业创新 [13] 区域协同与交通物流 - 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2024年完成江海联运量3.36亿吨,占长江比重超过21% [17] - 宁波舟山港至鄂州三江港的江海直达航线创下5天抵达的新速度,并通过多式联运向重庆、武汉、南昌、九江等地辐射 [16][17] - 重庆发挥果园港区位优势,吸引国际贸易、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集聚 [18]
喜看大江三叠浪(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11 06:10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 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 次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把脉定向。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 形成。2024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逾63万亿元,增长5.4%。今年前8月,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 进出口值达13.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6.3%。 沿江行进,感受最深的是"三多三少":美景多了,乱象少了;高端产业多了,低端产业少了;"一盘 棋"做法多了,"单打独斗"少了。 大江奔流,正展现万千气象、澎湃勃勃生机。 问题导向,铁腕攻坚—— "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 奔腾出三峡、九曲过江汉,行至城陵矶,长江与洞庭湖"撞了个满怀"。 芦苇摇曳,"扑棱棱",一只水鸟掠过——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15年的邹毅,深知这 一幕来之不易。 洞庭湖砂是优质 ...
2000年,美国GDP占世界的30.4%,中国GDP仅占3.5%,那么现在呢?
搜狐财经· 2025-10-09 16:46
2000年时,美国的GDP占全球经济的30.4%,而中国仅占3.5%。那个时期,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几乎完全由美国掌握,其他国家只能远远追随。然而,过去 20多年里,中国经济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局面。那么,中国如今的经济地位是什么样的?美国依然处于全球经济的领跑位置,还是已经被中国赶超了?我们来 看一下这段时间内的变化,数字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中国制造的崛起 2000年时,美国凭借10.25万亿美元的GDP稳居世界经济的首位。而此时的中国,尽管GDP达到了1.21万亿美元,但其全球经济占比仅为3.5%。当时,中国 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出口产品大多集中在纺织、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 然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加快了融入全球产业分工的步伐。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生产体系,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沿海地区率先建 立了专门化的产业集群,如深圳的电子产业带、温州的轻工业带、东莞的加工制造基地等,这些都为中国的产业优势奠定了基础。 随着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中国修建了大量的公路、港口和工业园区,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地方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推动技术转 移和产业升级。正是 ...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豫东门户生机蓬勃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产业发展格局 - 商丘市形成“一县一特色产业”格局,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条产业链入选全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链30强且总数居全省第1位 [2]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持续发展产业链群 [2] - 民权县河南阿斯贝拉制冷有限公司解决当地制冷产业链缺“芯”难题,进一步完善制冷产业链和供应链 [1] 公司及项目进展 - 睢阳区力量钻石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世界最大培育钻石单体生产车间,推动培育钻石向钻石设计等下游延伸,并着力拓展至工业领域 [1] - 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现8微米双面光电池箔量产,此为国内最薄电池箔,有效延伸“煤电铝材”产业链条 [1] - 神火集团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专项评估“标杆”等级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 - 累计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7家、省级高新区6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323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3] - 持续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累计培育瞪羚企业19家、创新龙头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 [3] - 半导体材料磨粒加工、郑麦379品种选育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经济表现与产业增长 - 2024年商丘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72.27亿元,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140亿斤以上 [2] - 2024年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8%,高于全省25.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高于全省7.4个百分点 [2] - 商丘保税物流中心连续4年在全省保持进出口总额第一,并入选全国6家保税物流中心试点综合保税区相关改革措施 [5]
湖南一级市场实录
搜狐财经· 2025-10-03 14:43
宏观环境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GDP总量为2.6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2] - 湖南省GDP总量自2010年以来稳居全国前十,长沙市GDP总量为7,640.38亿元,占全省29.2%,同比增长5.0%,总量稳居中部第二城[2] - 湖南省着力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从政策、产业、金融、人才、招商等多个维度提供支持[2] 募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股权投资市场共有36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数量同比上升12.5%,募资规模达122.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6%[6] - 长沙市是募资市场重要支撑,2025年上半年新募基金数量29只,募资规模87.19亿元人民币,数量与规模同比分别上升38.1%和85.4%[6] - 新募基金以创业投资基金为主,数量21只,募集金额61.27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上升40.0%和45.5%,占比分别增加11.5和11.6个百分点[6] 投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股权投资案例数145起,同比上升79.0%,已超过2024年全年案例数,投资金额共计52.55亿元,同比下降17.0%[8] - 长沙市发生115起投资案例,同比上升105.4%,在全省占比79.3%,株洲市投资活跃度常年保持省内第二位[8] - 投资案例主要集中在半导体、IT、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化工原料及加工等科技创新领域及传统优势行业[8] - 种子期、初创期案例数占比从2021年的24.0%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0.0%,占比在中部省份中仅次于安徽省[8] 退出及上市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12笔退出,同比下降29.4%[11] - 2024年湖南省退出案例数排名全国第12位,与湖北省和安徽省存在差距,2025年上半年仅有一家企业上市[11] 政府投资基金情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累计设立政府投资基金61只,总目标规模约1,757.40亿元,已认缴规模约995.29亿元[14] - 2025年上半年设立6只政府投资基金,新设基金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目标规模最大的为长沙经开区科创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认缴规模10亿元[14] - 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下设五大母基金,产业引导和科技创新母基金已成立运作,已批复首批子基金12只[17]
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
新华网· 2025-10-01 07:20
宏观经济长期增长表现 - 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79亿元,2024年达到134.9万亿元,年均增长8.8% [2] - 国内生产总值在"十四五"时期先后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2024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 [2] - 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远高于全球经济同期约3%的增速水平 [2] 经济发展战略与治理体系 - 通过编制中长期发展战略、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实现长中短期目标任务相互衔接 [3] - 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显著优势持续释放出来 [5] - 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3] 市场体系与生产力发展 -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5]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断优化的新动力 [5] -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始终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 [5] 市场规模与创新驱动 - 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十足的国内市场 [6] - 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优质的人才资源为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提供突破性进展基础 [6] - 供需之间良性互动互促有效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加快技术迭代更新 [6] 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 - 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4] - 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国家发展"大图景"与人民群众"小目标"同频共振 [4] - 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