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十月稻田2025年新米上市,携手柯淳真香出道!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0 15:34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正式官宣新生代演员柯淳出任“淳香推荐官”,同步启动以“柯粒淳香,新米上市”为主题的新米季活动,并上线联名限定款五常大米产品 [1] - 此次合作被定位为“米届扛把子 × 新生代演员”的跨界联动,旨在通过“品质 + 情感”的双重内核重新定义新米季流量爆款 [1] 合作方背景与契合度 - 合作演员柯淳主演剧集《好一个乖乖女》创下20亿播放量纪录,其相关片段二次创作量超过100万条,其“真实干饭”人设与年轻人“追剧配美食”的生活场景高度契合 [3] - 公司累计服务1.4亿中国家庭用户,拥有覆盖电商、商超、即时零售的全链路渠道网络,品牌触达率居行业前列 [3] - 公司联合创始人表示,选择柯淳是基于品牌年轻化诉求与艺人在年轻群体中好感度的精准匹配,是品牌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双向奔赴” [3][4] 公司品质与供应链 - 公司拥有深耕十四年的品质根基,新米季IP已连续四年开展产地溯源行动,对核心产区进行严苛筛选 [5] - 公司大米产品历经20多道检测工序,通过“产地直采 + 智能仓储 + 24小时锁鲜”的全链条体系,可实现田间新米最快72小时送达餐桌 [5] 公司产品与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为“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已构建覆盖“一人食”到“家庭餐桌”的全品类食品生态,包括五常大米、黄金玉米段等核心产品 [3][8] - 公司产品体系涵盖“主食 + 休食 + 调味”,通过精准洞察不同家庭结构的饮食痛点,提供如小份量大米、即食玉米、杂粮搭配礼盒等解决方案 [8] - 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升维,布局包括与治愈系游戏联名、赞助马拉松赛事等举措,践行“为更多家庭美好生活服务”的使命 [8] 行业趋势与品牌定位 - 行业趋势显示,“短平快”的剧集叙事占据用户碎片化时间,催生情绪消费成为新增长极 [3] - 公司致力于推动家庭食品行业从“产品竞争”走向“价值竞争”,其品牌升维是“创新能力 + 担当底色 + 用户链接”的系统性升级 [10]
商圈人气旺 消费活力足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瞅准了再撇"的挂旗海报、印着"唠扯"等东北方言的文创袋……国庆中秋假期,在沈阳老北 市,"东北味"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这个假期,当地打造沉浸式体验游玩购物新场景,将专业赛事、 戏曲表演、汽车市集等多元业态植入老北市,为提升消费体验提供了新路径。 这个假期,省内各地的"人气旺"全面带动"消费火"。10月9日,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庆中 秋假期,全省商务系统以"乐购辽宁 惠享美好"为主题,组织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开展300余场促消费活 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综合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省住宿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和住宿 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7%、10.3%,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我省重点监测的步行街(商 圈)客流量同比增长7.2%。 这个假期,"情绪消费"成为我省消费热点。沈阳的文创、玩偶"盲盒"等新兴业态深受消费者青睐; 大连开展动漫嘉年华主题活动,动漫周边、电竞比赛等活动人气颇高。 餐饮消费同样表现火热。据美团数据显示,这个假期,我省餐饮企业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4.9%,餐 饮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14%,特别是一些"老字号"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62.7%、订单量同比增长37.2%, 增 ...
为热爱买单 年轻人这样安排“情绪假期”
中国青年报· 2025-10-10 08:42
行业核心观点 - 年轻消费群体通过购买二次元周边、参与体验式活动等方式进行“情绪消费”,旨在获得情感陪伴和心理满足,该消费模式已超越简单的购物行为,成为探索生活可能性和塑造自我认知的实践 [2][3][6] 消费群体与行为特征 - 消费主体为学生和年轻职场人士,他们利用节假日进行“情绪假期”消费,为忙碌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充电 [1][2] - 消费动机主要为“为热爱买单”,商品被视作一份心情、一段体验以及与喜爱事物紧密相连的感觉,具有情感陪伴价值 [2] - 典型消费行为包括购买“谷子”(二次元周边,如徽章、钥匙扣、亚克力板等)、玩盲盒、参与剧本杀、观看演唱会等 [2][3][4] 消费模式与趋势 - 消费模式呈现线上线下融合特征,从线上“种草”到线下同频体验,再回归线上分享,形成“体验—记录—再传播”的情绪循环 [4] - 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化,消费者从冲动下单转向“买得对”,更注重明确自身真实需求,将预算集中在100%喜欢的物品上 [5][6] - 部分消费者开始将收藏品视为具有升值潜力的资产,并会衡量溢价是否在承受范围内 [6] 市场规模与消费能力 - 个体消费者支出可观,例如有学生消费者每月在“谷子”上的平均花费达1500元,并拥有上百个动漫徽章收藏 [2] - 消费者通过兼职等工作收入来支持其兴趣消费,使得消费行为更具自主性和可持续性 [2][5] 产品与体验特性 - 产品吸引力在于其精美的工艺设计以及能够将二次元人物带入现实的情感连接 [2][3] - 体验式消费(如剧本杀)的价值在于提供沉浸式故事体验,让消费者暂时脱离现实,与朋友共创经历 [4] - 社交互动和认同是消费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社交平台分享藏品并获得回复能带来显著满足感 [2][4] 监管环境 - 监管机构已针对盲盒等新兴消费模式出台规范,要求公示抽取概率、设定消费上限,并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 [6] - 司法实践对“付费抽道具-循环抽盒”等赌博化盲盒模式进行打击,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6]
情绪消费正流行,Soul创始人张璐团队推出《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15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揭示Z世代情绪消费兴起,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关键词,为企业把握Z世代情感消费需求提供重要参考[1][13] Z世代对情绪价值的共识与态度 - 超9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近8成认为其主要来自亲密关系中的理解和回应,超5成从社交互动中汲取[4] - 近6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较2024年增长16.2%[4] - 年轻人并非盲目悦己,44.8%青年关注品质升级[4] - 越年轻越喜欢为社交关系、数字消费付费,05后月均消费最高品类是社交关系/服务,00后为数字消费[5][9] 情绪消费行为特征 - 近9成青年有过为情绪价值买单的经历,近4成为高频消费者,2成为情绪消费日活型用户[7] - 年轻人情绪消费月均支出金额为949元[7] - 价值共鸣是青年最愿意付费的情绪价值关键点,37.6%选择为价值契合买单,34.2%为自我疗愈,32.3%认可仪式感[7] - 超半数消费存在规律时段依赖,深夜22点后(33.2%)与工作间歇喘息时刻(26.1%)成两大峰值[13] AI情感陪伴的发展与市场反响 - 社交平台Soul App深耕AI陪伴,推出拥有个性化人设的虚拟人情感化陪伴体系,可实现多模态实时互动[10] - 2025年第二季度,平台AI陪伴相关关键词站内发帖量同比增长6.2倍,搜索量同比增长12倍[10] - 2025年第二季度,数字头像发帖量同比增长440%,搜索量同比增长270%[10] 情绪消费观念趋势 - 年轻人情绪消费观念正向理性发展,超7成青年认为通过消费获得情绪价值的门槛在提升[13] - 35.7%的青年表示普通商品已经打动不了我[13]
国庆出行活跃,远途游及情绪消费亮眼
华泰证券· 2025-10-09 11:04
行业投资评级 - 可选消费行业评级为“增持”并维持 [7]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双节重叠和长假效应催化出行意愿,带动文旅消费及出行数据向好 [2] - 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绿色智能品类和情绪消费需求高涨,成为引领品类创新和服务迭代的新风向 [2] - 看好消费行业的结构性机会,重点推荐情绪消费、国货崛起、AI+消费等投资方向 [2][5] 零售消费表现 - 假期前4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2][11] - 旅游热门省市及中低线城市表现亮眼,如青岛(+8.2%)、南京(+5.9%)、天津(+5.0%)、广西(+11.3%) [2] - 美团国庆县域旅游消费订单同比增长51% [2][11] - 商务部监测的78个商圈假期前3日客流量同比增长4.2%,营业额同比增长4.0% [2][13] - 绿色有机食品、节能家电、智能冰箱、智能家居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19%、21%、17% [2] - 情绪消费表现突出,苏宁易购投影仪、家庭游戏机销售同比分别增长245%、292% [2] - 抖音平台露营、音乐节、钓鱼团购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9%、72%、142% [2][12] 旅游出行数据 - 国庆中秋假期日均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04亿人次,同比+6.2%,环比五一+3.7% [2][16] - 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3][16] - 重点景区表现强劲,黄山风景区10.1-10.6接待人次同比+7.54%,九寨沟10.1-10.7持续达最大承载量 [3][18] - 四川省A级景区前7日日均接待游客634万人次,较24年国庆假期日均+12.4% [17][21] - 湖南省假期全域客流3992.9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游客总花费502.06亿元,同比增长16.28% [17][21] 跨境游表现 - 假期前7日内地游客访港/澳日均人次同比分别+6.4%/+7.8% [3][22] - 受益于韩国团体游政策优化,赴韩游商品预定量同比增长53%,酒店预定量同比增长135% [22] - 入境游需求释放,10.1-10.5外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额同比增长约40% [3][23] - 俄罗斯来华旅客增加,截至9月17日俄罗斯飞往中国机票预定量超2.8万张,日均同比+33% [23] 离岛免税销售 - 10.1-10.7海南离岛免税日均销售额约1.2亿元,同比+11% [4][27] - 日均购买人次约2.2万人,同比+2.4%,人均消费5570元,同比+8.4% [4][27] - 10月5日三亚国际免税城单日销售总额突破1.2亿元,同比+60% [27] 餐饮酒店表现 - 假期前7日海底捞/太二日均翻台率/翻座率同比-19.0%/-17.0%,客单价同比-0.3%/+3.6% [31][33][35] - 25W40全国酒店RevPAR为182.42元,同比+6.27%,ADR为267.4元,同比+8.70%,OCC为68.2%,同比-1.56个百分点 [37][40] - 高档型/豪华型酒店RevPAR同比分别+7.9%/+7.5%,表现优于经济型及中档型酒店 [37] 投资建议主线 - 国货崛起下的新消费投资机遇:推荐上美股份、毛戈平、巨子生物、珀莱雅、老铺黄金、安踏体育、美丽田园等 [5][9] - 高成长性的情绪消费赛道:推荐泡泡玛特、思摩尔国际、布鲁可、名创优品、古茗、茶百道、亚朵等 [5][9] - 蓬勃发展的银发经济:推荐周大福、稳健医疗、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等 [5][9] - AI+消费:推荐绿联科技、安克创新、萤石网络、石头科技、公牛集团、孩子王等 [5][9]
年轻人的背包仿佛挂满了整个世界
搜狐财经· 2025-10-09 10:49
包挂消费的市场规模与增长 - 情绪消费相关产业自201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2] - 小红书平台上“万物皆可挂”相关话题累计获得8689万人次浏览和55.3万人次讨论[6] - 得物App数据显示,今年9月“挂件”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40%,订单量实现127%的显著增长[6]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驱动 - 包挂是年轻人情感消费与圈层认同的载体,用于个性展示和社交互动[2] - 消费者根据穿搭风格、季节和场景为背包变换挂件造型,实现个性化表达[4] - 包挂兼具实用与装饰性,并作为旅行记忆的载体,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4][6] 产品特点与供应链创新 - 包挂单价较低,约20元,相当于一杯奶茶的价钱,消费者易于实现“包挂自由”[6] - 商家依托电商工具实时追踪用户搜索词(如“太阳花”)进行快速产品开发[7] - 搪胶工艺因泡泡玛特LABUBU三代等爆款成为行业热点,推动更多品牌采用[8] 行业参与者与商业模式 - 电商平台涌现大量主打原创、创意风格的包挂小店,成为增长迅速的细分品类[6] - 网店“SemiSweet半糖商店”覆盖原创设计、明星同款、联名系列等多个品类[6] - 茶饮咖啡品牌、文旅单位、出版社及博物馆纷纷推出跨界联名或IP衍生包挂作为赠品或商品[8][9] 代表性产品与销售表现 - 国家图书馆淘宝店的文昌平安符足金挂件、博览群书毛绒挂件等近一月内分别售出2000多件、1000多件和800多件[8] -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迅作品灵感毛绒包挂系列在淘宝售价约30元,一个月内售出2000余件[9] - 产品开发注重“眼缘”和第一印象,同时结合IP故事与文化共鸣吸引消费者[9]
“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 国庆中秋假期激活多元文旅消费
上海证券报· 2025-10-09 01:55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从景德镇"鸡排哥"的吆喝声,到长春限定款背包的排队热潮,再到北京欢乐谷的机 甲快闪……一个个流量IP与网红景点,正成为引爆文旅消费的新引擎。有专家分析,游客为一份情绪价 值奔赴远方,城市也借创意与体验收获可观人气与收入,旅游消费正由"到点打卡"转向"深度文化体 验"。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10月1日至7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流量IP点燃文旅新引擎 "文旅+"激活消费新动能 长假期间,各地还通过"文旅+演艺""文旅+科技""文旅+美食"等模式,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满足游客 个性化需求。文旅融合正不断催生新业态,并通过"旅游+"跨界模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跟着演出去旅行"在假期持续火热,北京、广州、西安等地举办多场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2025北京 大运河音乐节开唱,众多歌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轮番登台;广州首部沉浸互动轻粤剧 《公主驾到!》在广州市文化馆曲艺园限时上演。 数据显示,北京市举办营业性演出2497场,观众约67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 ...
上市之前,卡游开始卖NBA的球星卡了
36氪· 2025-10-04 15:03
合作概述 - 国内头部卡牌公司卡游与全球体育收藏品巨头Fanatics Inc的子公司Fanatics Collectibles达成合作,将在中国市场联合推出NBA官方授权球星卡产品NBA Match Attax 2025系列 [1] - 该系列产品于10月3日起通过卡游的旗舰店、卡牌商店等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2] - 产品包含能量包和超能包两种规格,单包售价分别为10元和20元人民币,被定位为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 [2] Fanatics Inc 背景与实力 - Fanatics Inc在2021年8月获得了MLB、MLBPA、NBA、NBPA等顶级体育赛事的长期交易卡制造和分销权 [1] - 2022年,公司收购了传统球星卡龙头Topps,并与苏富比等拍卖行合作,成为集制造、授权、直销和二级市场服务于一体的行业巨头 [1] - 2022年年底完成一轮7亿美元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310亿美元 [1] 卡游的战略意图与业务拓展 - 此次合作是卡游踏入运营体育IP卡牌的开端,为其后续研发和运营体育IP卡牌奠定良好开端 [2][3] - 合作是公司在上市受挫后的转型战略之一,旨在拓展IP、丰富商品品类以降低对单一IP的依赖 [8][9] - 公司近期积极拓展,包括与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联名推出毛绒盲盒,并于今年9月宣布正式进入美国市场 [9] 卡游的渠道优势 - 根据卡游招股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31个省份拥有217家经销商、39个零售KA渠道,运营351家卡游中心 [7] - 公司自营渠道包括32家旗舰店和13家线上自营店 [7] - 强大的渠道能力和用户画像使其成为Fanatics Collectibles进入中国市场的理想合作伙伴 [7] 中国球星卡市场现状与挑战 - 中国有数亿NBA观众,市场潜力巨大,2002年姚明加入NBA为市场奠定了受众基础 [2][5] - 当前国内市场不温不火,大爆产品罕见,缺乏头部厂商,二级市场不成熟 [5] - 球星卡入坑门槛高,难以吸引非粉丝群体,且国内体育赛事体系和运营不如海外成熟 [6] - 此前品牌Panini在中国市场耕耘十余年未能取得显著进展 [6] 球星卡行业的价值与潜力 - 球星卡是最早商业化并形成成熟收藏市场的卡牌品类之一,拥有无可比拟的历史影响力和拍卖纪录 [3] - 2022年8月,一张1952年Topps Mickey Mantle球星卡在拍卖会上以1260万美元成交,创下新纪录 [3] - 2020年直播与盲盒形式曾带动球星卡消费热潮,拉拢了更年轻的消费者,并有如奇卡QICA等国产体育卡牌品牌涌现 [6]
90家乐园激战,仅10%赚钱!上海成必争之地,靠啥戳中消费命门?
搜狐财经· 2025-10-03 16:36
行业宏观现状 - 中国大型及特大型主题乐园数量达90家,较去年新增8家,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3] - 行业普遍面临盈利困境,呈现“70%亏损、20%持平、仅10%盈利”的格局 [3] - 一线城市家庭已有30%的支出流向休闲娱乐,主题乐园从“年度旅游目的地”转变为“周末日常消费场景”,市场需求呈现高频次、常态化增长 [3] 上海乐高乐园案例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2025年夏开园成绩亮眼,8月亲子客群占比高达85% [1] - 乐园门票收入与二次消费占比接近1:1,远超国内多数乐园“门票占比70%-80%”的单一模式 [1][7] - 项目总投资超100亿人民币,核心区域投资达5.5亿美元 [3] 主题乐园的经济拉动效应 - 主题乐园每1元门票收入可带动18.8元的综合消费,涵盖交通、酒店、餐饮、零售等上下游产业 [5]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首月直接带动金山区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40%,餐饮消费增长65% [5] - 主题乐园对城市经济具有“1元消费带动3.5元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 [11] 成功选址的关键要素 - 选址需锚定高消费力区域,长三角地区2-12岁亲子群体消费需求旺盛,约35%“玩乐高长大的年轻人”构成情怀客群 [7] - 国际旅游目的地属性与便利交通网络至关重要,上海拥有江南水乡、浦江景观等文化符号,并能依托长三角交通网络辐射周边客流 [9] - 政策与生态协同效应显著,主题乐园能带动就业、税收并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使地方政府成为产业发展积极推手 [11] 盈利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 成功案例通过“体验即消费”的场景设计打破“门票依赖症”,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门票与二销占比达到51:49 [7][11] - 乐高乐园通过室内迷你天地、“小驾驶员驾照”等仪式感体验带动衍生品热销,实现二销与核心体验深度绑定 [11] - 行业形成成熟的五维定价模型,包括品牌影响力、IP价值、城市能级、乐园规模、内容深度 [14] IP的运营与转化能力 - IP成功关键在于“体验式转化”能力,而非简单植入,乐高悟空小侠片区将《西游记》转化为3D木偶剧、互动游乐项目等体验形式 [18] - 迪士尼、环球影城优势在于形成“电影引流-乐园体验-衍生品变现”的产业链,让IP价值在不同场景反复兑现 [18] - 本土IP面临转化能力不足挑战,方特乐园通过挖掘孟姜女、白蛇传等公共文化IP,结合技术打造沉浸式演出,提供突围思路 [21] - 海昌海洋公园通过“真实生物IP+故事化运营”模式,将虎鲸“胖豆丁”的成长故事持续传播,形成独特竞争力 [23] 长期主义运营策略 - 乐高将“游客超级满意度”列为首要商业指标,开园首月复游率达28% [17][18] - 乐园首售产品为会员卡,通过会员权益、节日主题活动等构建“情感连接-重复消费-口碑裂变”闭环 [18] - 成本投入需聚焦于能直接提升体验的环节,如场景营造、IP落地与技术升级,而非单纯配套设施 [23][25] 未来发展趋势与核心原则 - 消费者逻辑从“功能导向”转向“情绪导向”,乐园需强化“里程碑式体验”设计以提供情感价值 [25] - 未来竞争是“乐园+酒店+商业+文化”的综合生态圈较量,通过产业协同实现“1+1>2”效应 [27][28] - 可持续发展需把握三原则:锚定高能级城市选址、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体验、打通IP全链路转化 [29]
36万人加购,泡泡玛特新品开卖秒空,最高溢价近10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7:57
产品市场热度 - 星星人美味时刻系列盲盒于9月29日上架前已在二手平台出现预订,开售后两款产品均为秒空 [1] - 开售十分钟后,天猫平台小饼干毛绒挂件有超36万人加购,但首批放货仅2万+件,手办盲盒玩具摆件显示已售3万+件 [1] - 二手市场溢价显著,原价59元的隐藏款毛绒挂件"小熊饼干"最高成交价上涨至689元,溢价率近10倍,为近期溢价最高产品 [5] - 单个随机盲盒成交价从59元上涨至182元,整盒成交价从354元上涨至769元,溢价率均超2倍,与此前爆火的Labubu心底密码系列相当 [5] 公司IP组合发展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艺术家IP收入为48.14亿元,占公司同期总营收138.76亿元的34.7%,市场曾担忧公司对单一IP过度依赖 [9] - 星星人系列自2024年8月签约上线后,当年收入破亿,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9亿元,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新锐IP之一 [9] - 星星人系列IP以"温暖"和"治愈"为核心设定,契合当下年轻人的情绪消费痛点,其2024年8月发售的好梦气象局系列曾导致平台短暂崩溃 [9]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9日,泡泡玛特(09992 HK)股价报收261.8港元/股,总市值为3516亿港元,近一个月内股价跌幅达19.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