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营销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业绩说明会|泸州老窖:目前渠道正常供货“备战”端午,预计6月上市《三体》科幻联名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9:42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营收和利润增速均有所放缓 [3] - 第四季度营收约68.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为18.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出现下滑 [3] - 公司将2025年的经营目标设定为全年营业收入稳中求进 [4] 行业趋势 - 酒类消费供需结构出现明显转移和分化,市场进入存量期,行业伴随经济增速换挡进入新旧动能转化阶段 [3] - 行业正从粗放向精细、从数量向质量、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市场竞争将步入白热化阶段,各企业面临加速分化 [4] - 白酒产业迈入深度调整期,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成为众多白酒企业亟待解决的挑战 [4] 渠道与库存管理 - 公司保持渠道正常供货,为端午节庆销售做好充分准备 [1][5] - 公司与经销商密切合作,围绕消费者开瓶为核心动态调整销售指标及市场政策,保障客户合理利润空间 [4] - 以终端配额制为基础开展渠道库存管理,现阶段渠道库存情况安全可控 [4] - 2024年境内和境外经销商数量均出现同比下滑,未来将推进五大单品全国化立体化布局,适时补充优质客户 [5] 数字化战略 - 数字化改革的核心是管理体系的重大革新,推动销售体系从以渠道推力为主的"左侧策略"向增强消费者开瓶扫码拉力的"右侧策略"转变 [5] - 以产品数字化为抓手,依托渠道数字化、消费者数字化、人员数字化等运营工具提升营销体系运营管理能力 [5] 年轻化与产品创新 - 公司顺应行业年轻化、低度化、时尚化、健康化趋势,重视新生代消费需求研究 [7] - 在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开展多形式推广,如窖主节、冰joys、澳网等品牌活动 [7] - 推出艺术新春酒、"三体"科幻联名酒、中式果酿酒、精酿啤酒等创新产品,《三体》科幻联名酒预计6月上市 [3][7] - 2020年打造动漫科普IP"窖小二",推出科普内容400余期,并制作《天神下凡》《来得及》《逐光而行》等动漫微短剧 [9]
中捷资源(002021) - 002021中捷资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17:16
股权相关 - 截至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玉环恒捷尚无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若有将按要求披露 [1] - 第一大股东向实际控制人玉环国投转让股份事项尚在进行中,将根据进展及时披露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653.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6.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1%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31.76%,负债中流动负债占比98.70%,非流动负债占比1.30%,其中付息债务占总债务比率1.89%,不影响资金流动性 [3] 业务发展 - 公司研发重点放在智能制造创新及应用,注重电子信息技术与缝纫机制造技术嫁接,完善和改进控制系统,未来产品研发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缝制机械产品及生产模式融合,为服装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2] - 公司将发挥优势资源,扩展产品链,增加产品品类,提升生产经营规模,加强研发力度推动发展 [2] - 2024年4月8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与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若项目推进顺利,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3] 行业情况 - 行业整体业绩可查阅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公众号公开的2025年一季度缝制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同行情况查阅相关公司定期报告 [2] -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占比持续上升,正从价格优势向全方位竞争转变,未来将迎来智能化深度融合等趋势 [2] 其他问题 - 公司实施的股份回购,回购股份将用于依法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可查阅《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 [3] - 公司会根据相关规定和经营情况综合考虑利润分配方案 [3] - 公司产品在夯实和改善性能的同时,往高速化等方面发展,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好、操作更方便,还将整合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3]
凯撒旅业(000796) - 000796凯撒旅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18:0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13日14:0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2] - 参与人员包括参加“2024年度海南辖区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集体接待日”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迟永杰、总经理马茁飞等 [2] 业务发展举措 文旅资源整合 - 控股股东青岛环海湾文旅秉承协同策略,支持旗下优质文旅资产与上市公司业务互动,目的地板块与青岛多行政区有文旅资源整合项目,还与青岛旅游集团等签署合作协议 [3] 扭亏为盈举措 - 组织架构优化,设立业务特区并设置专项激励政策 [4] - 旅游板块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完善多元化产品矩阵 [4] - 食品板块构建三位一体的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开拓新渠道新业务 [4] - 目的地板块加速项目落地运营,推动海南目的地多元业务发展 [4][5] 门店扩张 - 2024年初重整后摸索多种门店经营方式,四季度加快扩张,已在北方多地完成超20家门店开设;2025年一季度在山西等地开设超10家门店,将推出新加盟政策并向直营门店倾斜资源 [6] 入境游业务规划 - 2025年利用入境免签政策,在入境研学等方面重点布局,规划入境主题项目,发展青岛海洋度假入境旅游,配餐业务增加保障人员等以满足国际航班需求 [7] 饮品业务 - 积极布局拓展销售渠道,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品,紧抓椰基品类增长机会 [9] 养老旅游布局 - 2025年将康养度假目的地业务纳入重点发展战略,围绕多领域拓展资源,打造以青岛为核心的康养度假目的地 [10] 旅游板块渠道建设 - 加快渠道拓展,优先在东北、华北地区加速,预计2025年形成以北京、上海、重庆为核心的全国营销矩阵,开拓同业销售渠道并推进企业大客户销售体系建设 [9] 海南业务布局 - 结合海南自贸港封关机遇,利用总部企业等优势,布局海洋旅游等领域项目 [14] 营销计划 - 凯撒旅游5月16日启动暑期全面营销,后续在各地推行线上线下活动,推进异业渠道合作,加大业绩激励方案 [26] 合作与战略规划 战略合作 - 与张家界全面战略合作,获取旅游产业链上游资源,深化产业链布局 [11][12] 中长期战略规划 - 2024年为开局之年,未来以客户为中心,以旅游和食品供应链等为增长曲线,打造大众旅游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推进优质项目投资布局 [19][20] 公司治理与内控 - 实际控制人变更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解决子公司违规担保事项,加强对子公司管控 [13] 财务相关情况 费用管理 - 实际控制人变更后,2024年三费较2023年同比压降58.04%,持续推进费用端精细化管理 [18] 财务状况 - 2024年货币资金从年初3.15亿增至7.71亿(增幅约145%),流动比率1.62,资产负债率53.50%,优于行业均值,现金流收支向好 [25] 财务投资人股份减持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前十股东中仅剩余4名财务投资人,合计持股约8200万股 [24] 其他事项 子公司交叉持股 - 2025年3月25日发布处置股票资产公告,陆续出售部分股份,后续将加速完成相关工作并披露进展 [21] 诉讼纠纷 - 航食业务运营正常,诉讼未对当前合作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经营重大变化时将及时信披 [22] 大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将于发布增持计划后6月内完成增持,公司协助按监管规则披露 [15]
天猫奢品× New Life家居奢品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5-13 18:16
行业趋势 - 中国家居奢侈品市场成为奢侈品行业新方向 疫情促使消费者更关注家居环境的舒适、美观与情感体验 推动市场增长 [1] - 2023-2027年中国家居装饰市场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9.26% 奢侈品家具市场2024-2032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4.8% [1] - 超过70%的高净值消费者将家庭美学和生活质量置于外部物质之上 家居奢侈品需求呈现双位数增长 [38][39] 市场机遇 - 中国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高净值家庭数量持续增长 为家居奢侈品市场提供坚实消费基础 [1] - 政府调整房贷利率、税收政策和放宽购房限制等房地产相关政策刺激住房需求 带动家居奢侈品市场发展 [1] - 中国数字化程度高 电商生态系统完善 AI、VR等技术为家居奢侈品品牌提供创新营销和销售渠道 [1][6] 消费者洞察 - 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 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独特设计产品 男性消费占比逐渐增加 [2] - 消费者购买行为从大规模装修转向频繁"微升级" 更注重产品舒适感、设计感和情感价值 [2] - 不同城市层级消费者需求差异明显 低线城市将餐具作为新身份象征 高线城市偏好设计感强的家居装饰 [2] 新兴品类表现 - 照明、餐具、家居香氛、家居装饰和住宅家具成为热门增长品类 照明产品吸引首次购买者 [2] - 家居香氛借助"宅经济"发展 线下体验带动线上销售 住宅家具虽市场占比低但增长迅猛 [2] - 奢侈品家具市场2023年规模达23亿美元 无logo高端家居用品销售额2024年激增47% [37][47] 品牌战略 - 路易威登、爱马仕、罗意威等奢侈品牌已拓展家居产品线 将旅行精神、高定工艺融入家居设计 [51][54][57] - 迪奥通过咖啡厅业态将品牌美学延伸至餐饮体验 打造沉浸式生活方式空间 [61][62] - 品牌需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差异化策略 利用数字化手段精准触达客户 注重产品设计创新 [2] 市场演变 - 中国奢侈品消费经历四个阶段演变:1990-2005年身份象征、2005-2015年社会认同、2015-2020年精致化、2020年后转向生活体验 [24][32] - 疫情成为转折点 消费者将家庭视为舒适与情感寄托的避风港 推动家居奢侈品需求 [35] - 家居奢侈品从传统的外向型身份展示转向内向型生活体验 成为奢侈品行业必然发展方向 [41][45]
在小红书“种草”:银行定义零售业务圈粉“新逻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2 00:42
本报记者 李冰 熊悦 "用利息生活"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下年轻人在跟钱相关的事情上不光是嘴上说说、笔 记晒晒,在行动上也做到了该赚赚、该省省、该花花。 遇事不决小红书。小红书作为兼具"种草"与"强搜索"属性的社交媒体App,已成为很多用户消费决策前 做攻略的重要参考之一。泼天流量之下,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循此商机而来。 2025年以来,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始规模化入驻小红书。截至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已 开设超200个官方账号,各银行总行、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开设的官方账号也超过60个。越来越多不同 类型的金融机构在小红书开设账号,这俨然成为其争夺流量入口的一个缩影。 记者观察到,当前明显的趋势是,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以及部分农商银行等银行的 官方账号相继入驻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覆盖了小红书、抖音、B站、快手等。银行对社交媒体平台流量 分配机制的摸索也由浅入深,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数字化博弈"与"生态重构"已然开启。 由此可见,品牌年轻化已不只是流行词,而是银行零售业态为适应市场环境、在新时代命题下的升级越 阶。这一场以年轻人为焦点的品牌营销进化,不仅是金融行业的自我进击,更是 ...
百邦科技(300736) - 300736百邦科技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18
证券代码:300736 证券简称:百邦科技 北京百华悦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业务的增长点聚焦于两大核心业务板 块:依托在手机售后服务领域多年的深耕积淀,公司已成功构建 起涵盖手机维修业务与联盟业务的服务体系。展望未来,公司将 通过持续推动产品服务创新迭代、加速联盟业务数字化转型、深 化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自动化体系建设,以及全面提升数字化营 销能力等关键举措强化核心竞争力,以此实现两大业务板块的规 模化发展与价值提升。 3.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 何? 答:感谢您的关注!目前行业整体数据尚未公开披露。就公司 自身而言,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升级,优化服务品类组合。同时, 从横向对比来看,公司已建立专业化的售后服务体系,具备成熟 的渠道网络和品牌认知度,在手机售后服务领域具备一定的市场 占有率。结合公司年度战略计划,公司将持续深耕细分市场,以 期在行业变革中进一步巩固差异化竞争力。我们将持续关注市场 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努力以更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 编号:2025-001 | | ☐特定 ...
粤海饲料(001313) - 粤海饲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7日)
2025-05-07 19:00
一季度经营业绩 - 一季度饲料产品销量 11.74 万吨,同比增长 12.2% [1] - 一季度营收 9.33 亿元,同比增长 9.58% [1] - 一季度末合同负债 2.95 亿,同比 2024 年一季度末 2.11 亿增幅 39.81%,对比 2024 年末的 1.66 亿增幅 77.71% [3] - 一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 12.21 亿元,2024 年一季度 12.74 亿元,同比下降 4.14%,相对 2023 年一季度 13.44 亿元下降幅度达 9.15%,且自 2023 年四季度至 2025 年一季度末连续 6 个季度同比下滑 [3]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从 2024 年一季度的 11.49%降至 10.22%,过去两年销售费用收入占比、管理费用收入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 [5] 收入增长动力 - 2025 年一季度初启动战春行动,激发业务人员积极性,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走访市场频率提高,开发优秀客户数量倍增 [1] - 2025 年一季度持续举办多场“粤海创富行”交流会、订货会,建立“粤海村”,投放惠农福利政策,带动养殖户成为示范户,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2] - 多年打磨出的“三高三低”技术战略、“四重保障”体系,提高饲料转化与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产品质量稳定领先,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措施 - 精准营养设计,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合理搭配原料、补充外源氨基酸,解决“蛋白虚高”问题,降低养殖成本,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2] - 原料替代与工艺升级,推行精准生产管理,生产指标标准化,推进原材料技术替代进程,精进产品配方技术,结合先进膨化工艺提升饲料营养消化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 - 2025 年深化措施,力争实现生长速度提高 10%、饲料系数降低 10%、损耗降低 50%的产品质量目标 [2] 新产品市场反馈 - 2024 年推出东星斑饲料、甲鱼饲料、鳜鱼饲料、鲟鱼饲料等新产品,获得较好市场口碑,为 2025 年“大增倍增”目标奠定基础 [3] 水产品价格上涨影响 - 2025 年一季度启动战春行动,经营业绩增长,饲料产品销量增加 [3]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 年强化销售过程管控,推进金融服务平台(授信体系)建设,对客户进行“四有”评估,实行财务、业务双线评估客户信用额度,合理授信,严控赊销额度,加强资金回收管理 [3] - 2025 年一季度下游客户回款情况向好 [3] - 未来优化授信体系,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行无担保贷款,提升产品质量,协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管理 [4] 研发合作进展 - 拥有多个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养殖示范基地、水产动物病害检测中心,为技术开发提供强大支撑 [4] - 2024 年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多项省部级殊荣,入选科技成果转化优秀实践案例 [4] 预制菜业务情况 - 2024 年食品板块销售额逾 1.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月均销售超 2000 万元 [5] - 通过网络平台和知名网络 IP 引流销售,已在五大热门电商平台开设粤海悦官方网店,与知名网络 IP 合作推广产品,推出“线上水产年货节” [5][6] - 2025 年完善电商产品种类,加大电商品牌与销售推进,加强与知名 IP 合作,打造“湛品”名片,如条件合适可考虑与知名明星合作 [5][6] 战略合作意义 - 湛江粤海水产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技术积累,构建金鲳鱼完整产业链,“粤海悦”品牌产品受消费者喜爱 [5] - 通过“助力湛品出圈”战略,推动“粤海悦”成为标杆品牌,实现从饲料生产商向全产业链服务商转型,提升综合竞争力 [5] 费用率下降原因 - 近年持续深化经营管理变革,减少管理层级,优化组织结构及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人效,强化绩效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降低期间费用 [6]
粤万年青(301111)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5 17:1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863.88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375.83 万元,同比下降 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16.27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933.90 万元,同比下降 87.57%,利润减少主要受拓展新业务板块因素影响,新业务投入影响利润金额为 1,987.41 万元 [5] - 2024 年度公司药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7,128.81 万元,同比下降 6.31%;实现毛利 19,238.66 万元,同比下降 3.87%,业绩与行业整体情况趋势基本一致 [7]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 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9,762.7 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 4,050.9 亿元,同比下降 0.9%,其中中成药子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 2.3%和 0.2% [7]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数字化营销布局 - 一方面聚焦制药主业创新升级与智能制造,结合募投项目全面提升,打造数字化新零售平台;另一方面在医疗服务新业务板块搭建互联网医院平台,融合数字化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医疗闭环 [2] 新业务发展情况 - 创办万年青国际医疗港,与一线医疗品牌合作,构建营销体系,线上整合服务功能,线下开展特色活动引流,尚处培育期未盈利 [4] 中药饮片业务 - 布局目的是保证上游中药材质量和新增业务增长点,销售渠道采用线下直供药店、诊所、医院及门店专柜销售,线上通过微信小程序销售 [5] 子公司业务 - 2024 年 12 月 20 日收购海南万秘堂医药有限公司 51%股权,依托其电商平台推广归脾液,线上线下结合销售 [7] 健康食品业务 - 凭借多年中药发展经验、成熟采购网络、人才优势及供应链整合能力,依托下属企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利用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14] 华怀堂国医馆 - 核心竞争力包括医生资源丰富,汇聚专家并与医院合作;药品质量由子公司直供把控;就医环境舒适,位于汕头核心地带;价格亲民,诊金和药材成本较低 [15][16] 月子中心业务 - 与“圣贝拉”合作设立汕头贝康恩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粤东首家“小贝拉母婴护理中心”,推出定制化服务套餐,打造服务闭环,实现共赢和业态赋能 [18][19] 公司业绩下滑原因与改善措施 下滑原因 - 推进“一核多翼”健康生态圈建设,受新业务前期战略性投入拖累,短期业绩阶段性承压 [3] 改善措施 - 开源方面,药品销售结合子公司经验,线上线下结合强化 OTC 药品销售;医疗服务及大健康消费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宽销售渠道;节流方面,加强采购、生产、运营管理监管降低成本 [3][6] 公司产品相关情况 集采产品 - 参芪降糖片已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下降约 30%,有利于扩大公立医院销售规模 [9] 中药保护品种 - 拥有 101 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其中妇炎平胶囊、胆石通胶囊、苦木注射液曾入选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11] 含牛黄产品 - 益心丸及珠贝定喘丸成分中含有人工牛黄,益心丸原研首创,全国仅有两家批文,珠贝定喘丸为独家品种 [13] 老年人用药 - 拥有 101 个药品批文,参芪降糖片、脑力宝丸、归脾液、西洋参胶囊等属于老年人用药范畴,脑力宝丸获过国家银质奖 [17] 特色产品 - 固精补肾丸为公司独家品种,制作技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线下直供药店和门店销售,线上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18] 行业发展前景与公司应对 行业前景 -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呈现从单一医疗服务向“防治养”一体化拓展、产业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市场格局向品牌化集群化演进三大趋势 [10] 公司应对 - 依托核心药品业务延伸大健康产业链,培育新业务,打造全生命周期医疗综合体,顺应行业发展前景 [10]
逆境突围!解密汾酒 2024 年报背后的增长密码
经济观察网· 2025-05-02 20:41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面临结构性变革,消费疲软、价格倒挂、库存高压等问题突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 [1]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5.22亿元,同比增长7.72%,净利润66.48亿元,同比增长6.15% [1] - 公司业绩延续"汾酒速度",巩固行业前三地位 [1] 产品策略 - 采用"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策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2] - 玻汾连续多年稳居光瓶酒市场销量前列,年消费量超2亿瓶,90后消费占比超50% [2] - 老白汾作为腰部产品,具备清香品类大单品潜质,是第二阶段重要增长点 [3] - 青花汾系列2024年营收占比超50%,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3] - 推出青花汾酒26复兴新品,填补产品线空白,强化高端市场竞争力 [3] - 实施4个百亿单品策略,竹叶青酒瞄准银发市场和泛预调酒市场,杏花村系列计划2025-2026年全国化布局 [4] 市场布局 - 2024年经销商数量达4553家,亿元以上经销商增至51家,平均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 [5] - 山西市场销售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72%,省外市场销售额223.74亿元,同比增长13.81%,占比提升至62.1% [6] - 对16个国家级都市圈及重点市场统筹规划,实施"上山下乡"战略加速渗透 [6] - 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5% [7] - 在"一带一路"市场设立文化体验中心,活动曝光超3000万次 [7] - 2015年颁布食品安全企业内控国际标准,国际化布局先行 [7] 品牌建设 - 举办"走进汾酒第一车间"、封藏大典等活动,强化品牌传播 [9] - 牵头成立中国酒业活态文化研究院,传承汾酒文化 [9] - 青花26延续"伏曲冬酿"传统工艺,增强产品竞争力 [9] - 2025年品牌价值增幅24.4%,位居白酒前列 [9] - 数字化赋能营销,推出"五码合一"和"汾享礼遇"等创新举措 [10] - 清香型白酒2023年销售收入900亿元,同比增长10%,市场份额15%,汾酒引领清香复兴浪潮 [10] 可持续发展 - 推进绿色酿造,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 [12] - 参与乡村振兴,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创造就业岗位 [12]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12] 未来战略 - 实施"全国化2.0、年轻化1.0、国际化1.0"三大营销重点 [13] - 全国化2.0以"上山下乡战略、商业共同体战略"为主体思路 [13] - 年轻化1.0围绕多个年轻化维度贴近年轻消费者 [13] - 国际化1.0通过七大国际化举措推动全球市场拓展 [13]
双汇发展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双汇发展[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一季度业绩表现**:肉类外销量766,000吨,同比降2%;营业总收入14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利润15.3亿元,同比降12.7%。生鲜品业务收入70亿元,同比增6.1%,经营利润1.2亿元,同比增24.7%;肉制品业务营收55.8亿元,同比降17.8%,利润14.8亿元,同比降21.7%,下滑因终端消费不足、新渠道未补传统渠道下降及客户去库存[2][4] - **业务措施** - **生鲜品业务**:扩大客户群体、增加网络和网点、扩充销售渠道,加强业务对接,动态调整产品结构,聚焦特约店和驻地市场开发,升级终端服务[2][5] - **肉制品业务**:开拓新渠道,提高市场运作质量,丰富品牌矩阵,加快直播电商和O2O业务发展;采取销售机构改革等八项措施应对销量下滑[2][6][8] - **养殖业**: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生产指标,降低完全成本[6] - **业绩预期** - **二季度**:生猪屠宰量、国产肉销量及禽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肉制品产销量止跌回升,整体产销规模、收入和盈利同比正增长[2][7] - **全年**:量利稳中有增,下半年弥补一季度下降量;养鸡和养猪业务有望盈利,养鸡预计全年增利5亿以上[2][7][15] - **新渠道表现与规划** - **一季度表现**:新渠道终端出货量同比增21.8%,线上业务GMV同比增8.9%,但无法完全弥补传统渠道下降[2][10] - **规划**:针对潜力新渠道设专门团队专业化运作,两到三年将新渠道占比从12%提高到20%-30%[13][14] - **养殖业务情况**:一季度养鸡和养猪同比明显减亏,因成本控制指标改善;预计全年出栏60万头猪,净增利近2亿,出栏2.5亿只鸡,同比增利3亿多,两者合计增利超5亿[14][15][16] - **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进口猪肉关税增加,进口量基本停滞,但对公司整体利润及肉制品成本影响有限,因进口产品毛利率、净利率低且多为副产品[3][16] - **肉制品领域改革成效**:总部销售部门完成调整,一季度增629个新客户,实施网点倍增计划,全国销售跑赢3.1个百分点;高性价比产品4月底上市,预计5、6月贡献销量;重点渠道运作良好,新渠道整体增长约18%,但无法弥补传统渠道下降[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将传统渠道定义为线下KA商超、BC类超市终端、农贸市场及自建网点,新渠道包括会员超市、连锁便利店、休闲零食、电商及特通渠道,目前传统渠道占比80 - 90%,新渠道占比十几%[12] - 公司推行引进飞书等数字化工具、一物一码系统、BCC一体化销售模式及精准激励业务人员等措施提升客户经营管理水平,部分一季度显效,部分二季度及之后显效[10] - 公司将肉制品分为高温、低温、速冻和零食四个板块,速冻和零食板块目前占比约5%,预计年底达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