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升级

搜索文档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0:21
行业概况 - 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128 2万辆和3143 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 7%和4 5%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 7万辆和2756 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5 2%和5 8%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 6万辆 同比增长35 5% 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0 9% [2] - 整车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带来客户结构持续调整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2 2%来自于上汽集团以外的整车客户 [8] 公司业务布局 - 主要业务涵盖汽车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新能源等 各类产品具有较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2] - 加快布局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智能照明、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等新赛道业务领域 [4] - 在智能座舱领域 延锋公司首发XiM25智能座舱展车 已实现客户项目量产配套 并获得沃尔沃、宝马、大众等整车客户配套定点 [5] - 在智能底盘领域 上海汇众加快向"一体化智能底盘集成平台"转型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已获多家新能源整车客户项目定点 [5] - 在电驱动系统领域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新获奇瑞汽车、零跑汽车、智己汽车等定点 [7]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8 52亿元 同比增长0 15%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 91亿元 同比下降7 26% [63]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 00元(含税)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5 22亿元(含税) 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7 70% [5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 12亿元 同比增长1 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 76亿元 同比下降4 25% [69] 战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聚焦"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打造核心主业 形成软硬兼备的集成能力 [21] - 公司新获取业务的全生命周期订单中 新能源汽车相关车型业务配套金额占比达75% 国内自主品牌配套金额占比超过50% [8]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业务结构调整 实现"减负增效" 不再主导从事汽车配套制动壳体/支架、转向节等铸铁类制造业务 [8] 运营管理 - 通过建立与核心整车客户供应链策略的精准调整与快速响应机制 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9] - 通过制定"精益降本地图" 从生产制造、采购供应、技术研发等环节全面落实降本目标 [9] - 2024年完成57家企业、共计165个项目的数字化工厂建设 [9]
开能健康:智能化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全景网· 2025-04-28 20:48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1.0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57.57万元,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 [2] -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强化成本管控巩固市场地位 [2] 技术创新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效能、智能化新型净水产品 [3] - 净水效率与水质安全保障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 - 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合作在滤芯材料和智能监测领域取得突破 [3] - 主导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升级 [3] 智能化转型 - 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 [4] - 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 [4] - 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全环节精准管控 [4] 国际化布局 - 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 [5] - 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和参加国际展会扩大市场份额 [5] - 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推进净水技术国际化 [5] 股东与社会责任 - 实施股份回购计划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6] -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捐赠和志愿服务回馈社会 [6]
药易购(300937) - 300937药易购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8:04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日期为2025年4月25日,时间为10:00 - 12:00,地点在成都市温江区金府路中段51号 [1] - 参与单位包括旭辉资本、壹泽投资、君重资本等,接待人员有增长办公室主任王亚东和证券事务部同事梁椿季 [1] 未来发展方向 - 核心是通过MAH、独家“定制”等医药新工业模式掌握核心品种定价权,打造专病领域医药黄金单品,形成病种爆品生态 [1] - 核心品种集中在民族药中成药、特医特膳、医疗器械以及合成生物领域,已形成玫瑰口服液、芩苓子阴道灌注液等产品矩阵,未来将拓展矩阵增强盈利能力 [1][2] - 利用原有流通业务对第三终端的广覆盖和搭建的C端全域触达能力,完成专病领域产品销售渠道布局 [2] 并购业务考量 - 2024年下半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后并购市场活跃,公司倡导內延式增长和外延式收购协调发展,不排斥通过并购布局科技大健康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智能化布局情况 - 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医药产业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大健康链主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技术中心对多个项目进行更新迭代与二次开发,形成多项研发成果 [4] - 基于海量商品基础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推出“人工智能小助手”等应用,实现多种智能化功能 [4] - 全面本地化部署国内顶尖AI大模型DeepSeek,加速在多个场景的创新应用,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4]
技术突围+需求升级:第九届质谱产业化论坛诚邀您共谋中国质谱崛起之路
仪器信息网· 2025-04-18 13:52
论坛概述 - 第九届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以"质谱未来式:创新突破与行业前瞻"为主题,将于2025年5月13日在上海松江区富悦大酒店举办 [2][3] - 论坛聚焦技术突围、国产替代与智能化升级,汇聚产学研顶尖力量,打造中国质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3] 核心亮点 1 顶尖智库破解技术壁垒 - 论坛特邀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宁波大学丁传凡教授等权威专家,围绕蛋白质组学、大分子质谱国产化、电荷检测质谱(CDMS)等"卡脖子"领域展开深度对话 [5] - 通过"技术突围与需求升级"专题研讨,为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5] 2 国产技术突破 - 中山大学李惠琳教授将发布《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解析国内生物医药与临床诊断领域对高精度质谱仪的依赖性与替代路径 [6] - 宁波大学丁力教授将揭晓《下一代质谱仪器:CDMS技术创新与突破》,展示国产电荷检测质谱技术的里程碑式进展 [6] 3 国产企业实战案例 - 苏州安益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华将发布《国产超高分辨四极杆&傅里叶变换质谱仪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揭秘国产仪器在核心部件设计、分辨性能提升及规模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突破 [7] -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闻路红将分享《研制具有原创性和差异化特色的国产质谱仪》,展示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同质化困局 [7] 4 AI技术赋能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郭冬发正高级工程师将分享《智能算法驱动的分析革命》,探讨AI在质谱数据解析、仪器控制及方法开发中的颠覆性应用 [8] - 通过深度学习与质谱技术的深度融合,国产仪器有望在精准度、效率及成本控制上实现国际领先 [8] 多维议题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郭寅龙研究员将解析《高分辨质谱成像技术研究进展与前沿趋势》,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提供新工具 [9] - 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吴惠勤研究员将发布《高分辨质谱技术驱动中药标准化生产全链条解决方案》,聚焦中药产业升级 [9] 参会价值 - 与院士、领军学者及企业技术官零距离交流,获取前沿技术洞察 [10] - 深度了解大分子质谱、CDMS及国产质谱技术突破,布局供应链安全 [10] - 探索智能化质谱仪器开发路径,抢占行业新赛道 [10] - 覆盖仪器厂商、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投资机构的全产业链生态圈资源对接 [10] 会议信息 - 时间:2025年5月13日 [11] - 地点:上海松江区富悦大酒店 [11] -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医学质谱分会 [11] - 支持单位: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1] 背景信息 - 论坛为"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5)"组成部分,年会以"数智驱动 新质引领"为主题,由仪器信息网主办 [12]
深度专题| 新消费,“新”在哪里?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4 18:55
消费新趋势 - 需求侧表现为重情绪价值,2024年具有"悦己"属性的谷子经济规模增速达40.6%,体育娱乐用品零售同比11.1%,外卖和预制菜增速分别为7.2%和33.4% [2] - 供给侧呈现跨域融合,IP授权潮玩等市场规模2019-2024年平均增速13.1%,2024年旅游演艺票房收入较2019年提升122.1%,2023年沉浸产业规模同比68.7% [2] - 消费智能化趋势显著,2022年数字文旅市场规模1万亿元同比18.9%,2023年智能家居规模7157亿元同比9.7%,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较2018年增长35.3倍 [3][43] 新消费兴起原因 - 青年群体(18-34岁)为情绪消费主力,2024年适婚年龄段性别比升至113.7,结婚率降至5.4‰,青年失业率16.9%,劳动时间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4][50][61] - 供给端研发投入加大,2021-2023年电气机械业研发投入同比17.6%,汽车业研发投入增速14.4%,较2016-2019年分别提升2.4和6.1个百分点 [4][62] - IP授权产品溢价显著,81.3%授权产品价格高于同类,89.1%销售额更高,76.6%消费者接受服务消费溢价 [5][68] 未来增长动力 - 人均GDP提升驱动新消费,美日韩人均GDP 1-3万美元时服务消费占比分别上行11.9/7.5/14pcts,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上行10/24.9/6.2pcts [6][73] - 家庭小型化强化需求,日本单身家庭文化娱乐支出占比11.8%高于多人家庭(9.9%),美国一人家庭护理支出占比1.3%高于均值 [7][74][78] - 中西部供给改善带动消费,2023年演出行业规模较2019年增37.5%,中西部限额以上零售增速超东部,东部跨区消费现象明显 [7][85][95] - 政策支持加码,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科教卫社保支出同比8%/7%/6%/5%,1-2月服务业投资同比回升8.3pct至6.8% [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