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资金
搜索文档
A股两融余额时隔10年重返2.1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3:25
两融余额规模突破 - 沪深北三市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达21023.09亿元创2015年6月26日以来新高时隔十年重新突破这一关口 [2] - 当日两融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增长396.67亿元实现六连增为今年以来单日最大增长额 [2] - 融资余额攀升至20881.05亿元保持六连增当日融资净买入额达395.06亿元创年内新高为历史第四高峰值纪录 [2] 两融交易额创新高 - 8月18日两融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高达3273.15亿元创下年内新高位居历史第三高位 [3] - 两融交易额占A股交易额比重达11.65%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63.02万名环比增加11.67万名 [3] - 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位居历史第四 [3]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北方稀土获融资净买入7.36亿元居首中芯国际中兴通讯净买入额均超6亿元 [3] - 指南针招商银行新易盛净买入额超4亿元寒武纪东方财富中国联通海光信息科华数据等净买入额超3亿元 [3] 行业融资余额变化 - 申万31个行业中融资余额增加的共有28个行业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230.58亿元 [3] - 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融资余额增加居前煤炭传媒等行业融资余额减少 [3]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幅最高达9.92%其次是通信综合增幅分别为8.96%8.57% [3] 市场做多热情高涨 - 8月以来两融余额累计增长幅度超过1100亿元 [4] - 国盛证券分析师杨柳认为本轮融资盘快速流入可能与基本面预期的改善相关 [4] - 2014年至今A股共出现过四次较为显著的融资盘快速流入 [4]
杠杆资金加速涌入!单日净流入创年内新高,业内:风险整体可控
券商中国· 2025-08-19 23:00
杠杆资金动态 - 8月18日单日融资净流入达395.06亿元,创年内新高,为前一交易日的5倍以上 [2][5] - 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时隔十年重返该关口 [3][5] - 过去一周(8月11日至18日)累计融资净流入927.46亿元,融资余额达2.09万亿元 [5] 资金流向分析 - 电子板块获230.51亿元融资净买入居首,计算机板块获81.91亿元,非银板块获74.46亿元 [6] - 个股方面,东方财富(26.20亿元)、新易盛(20.05亿元)、寒武纪/中芯国际/中信证券(均超10亿元)受青睐 [6] - 8月18日北方稀土获7.36亿元净流入,中芯国际/中兴通讯均超6亿元,指南针/招商银行/新易盛各超4亿元 [5] 市场情绪与参与者特征 - 7月1日至8月14日融资净买入额位列历史单季第8,7月单月排名第9,反映短期情绪升温 [6] - 两融个人新开户数8月新增6.09万户,创4月中旬以来月度新高 [6] - 调研显示加杠杆投资者多为具备市场敏锐度的中长期资金,认可3000多点估值水平 [7][8] 行业比较与历史对比 - 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及成交额占比仅为2015年峰值一半,运行状态健康 [8] - 电子、计算机板块为近期杠杆资金主要流向,连续一周受融资客青睐 [4][6] 指数表现联动 - 8月18日上证指数涨0.85%站上3700点,创业板指大涨2.84%突破2600点 [5]
3700点!沪指创下近10年新高 险资、私募、散户、外资等成为推动本轮市场反弹主要力量
深圳商报· 2025-08-19 00:49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站上3700点关口创近10年新高 A股市值突破百万亿元 [1] - A股全天成交2.8万亿元 连续4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1] - 7月以来沪指大涨逾8% 科创50大涨逾10% 创业板指大涨近20% [1] 增量资金分析 - 险资股票投资余额达3.07万亿元 同比增加近1万亿元 二季度净增2513亿元占比提升至8.8% [1] - 保险机构今年举牌上市公司22次 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 私募基金7月备案1298只环比增长18%创单月新高 股票策略产品占比近70% [1] 个人投资者动态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71% 个人投资者开户195.4万户 [2] - 今年以来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 [2] - 融资余额重破2万亿元大关 最近一个半月增2100亿元 [2] 外资流入情况 - 海外中国ETF近1个月净流入1.99亿美元 达去年全年47% [3] - 金瑞基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ETF7月净流入8.8亿美元创2月以来新高 [3] 后市展望 - 短期流动性支撑仍在 市场仍处加速上涨状态 [4] - 建议关注大科技+大金融配置思路 [4]
8月第3期:杠杆资金新高
太平洋证券· 2025-08-18 20:33
市场资金流动与交投活跃度 - 上周全A成交额10.51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换手率9.75%,较前一周下降 [9] - 市场资金合计净流入360.14亿元,流动性转强,其中两融净流入531.26亿元 [9][28] - 资金供给端中基金、两融净流入,ETF净流出241.9亿份 [9][29] 国内流动性状况 - 上周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4149亿元,DR007和R007均上行 [1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bp,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bp,国债期限利差扩大 [11]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重,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至84.8% [11][16] 机构投资者行为 - 上周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87.83亿元,较上一周下降 [4][22] - 偏股型公募基金加仓电子(+0.66%)、非银金融(+0.5%)、电力设备(+0.47%),减仓银行(-0.77%)、食品饮料(-0.46%) [23][24] - 华润信托阳光私募股票多头仓位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活跃度上升 [21] 市场微观交易结构 - 各宽基指数换手率上升,成交额同步上升 [20][22] -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上升至10.63%,显示杠杆资金活跃 [28][27] - ETF份额下降241.9亿份,但宽基指数沪深300ETF和行业证券ETF流入资金最多 [29][34] 一级市场与产业资本动向 - 上周IPO融资11.17亿元(2家),再融资5.88亿元(1家) [37][36] - 产业资本减持68.41亿元,有色金属、食品饮料、钢铁增持前三 [38][39] - 上周解禁规模2321.19亿元,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解禁规模前三 [40][41]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今日市场情绪指数请查收
第一财经· 2025-08-18 18:49
A股市场表现 - A股盘中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3] - 上证指数收报3728点 创近十年新高 [3][5] - 北证50指数大涨6.79% 收报1576.63点 创历史新高 [3] -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 [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 历史第三高 [3] 指数涨幅 - 深证成指上涨0.85% [6] - 上证指数上涨1.73% [6] - 创业板指上涨2.84% [6]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4034家个股上涨 1220家下跌 涨跌停比213.2 [7] - 两市成交显著放量 同比增长23.15% [7] - 两融余额突破2.06万亿元 创10年新高 [7] - 机构呈现"核心资产坚守+成长赛道博弈"特征 保险资金重点加仓科技板块 [9] - 北向资金重点加仓银行及AI算力链 [9] 投资者行为 - 散户加速入场推升市场活跃度 但资金分流现象显著 [9] - 投资者平均仓位65.82% 较前期上升4个百分点 [19] - 满仓投资者占比45.80% [21] - 加仓投资者占比31.99% 减仓占比18.05% [14] 板块表现 - 液冷服务器、影视院线、消费电子、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7] - 煤炭、贵金属、油气开采、钢铁等少数板块下跌 [7]
警惕盲目追高!股债性价比、杠杆资金:陈果解锁牛市投资关键密码
新浪证券· 2025-08-18 18:15
市场趋势分析 - 当前市场处于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的反转后牛市格局 但上涨速度相对温和且缺乏类似去年"国庆效应"的特殊催化背景 [1] - 市场成交量上升显示增量资金入场 但获利回吐压力边际增大 两融余额已突破两万亿关口需警惕快速攀升风险 [2] - 股债性价比达历史均衡水平(50%分位)后市场通常进入震荡整固阶段 若估值持续扩张易引发回档调整 [2] 资金流向特征 - 部分增量资金具有配置型特征(如债券市场流入资金) 这类资金不会持续追高且在股债性价比平衡后倾向于维持现有配置 [2] - 杠杆资金状况需密切关注 当前市场环境远优于2015年因无大规模场外配资 [2]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者应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 关键一条是不要盲目追高 市场随时可能出现调整 [1] - 需理性判断市场位置及收益预期 投资于熟悉或深度认可的领域和公司 设定合理目标与严格纪律 [3] - 预期收益目标达成时应果断锁定利润 市场波动超预期时需执行预设止损位控制风险 [3] 历史规律参照 - 牛市中很多投资者最终亏损 因精准判断顶部难度很大 建议关注中国股票市场机遇的同时控制波动减少损失 [3] - 去年10月8日A股暴涨后出现显著回调 当时受假期积累关注度、上涨动能及增量资金(港股上涨带动)等多重特殊因素影响 [1]
杠杆资金本周重仓股曝光 新易盛居首
第一财经· 2025-08-17 21:57
融资净买入情况 - 本周共有2150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其中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1240只,162只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 [1] - 新易盛本周融资净买入额居首,金额达11.53亿元,周涨幅为27.94% [1] - 工业富联、东方财富、寒武纪-U融资净买入额居前 [1] 融资净卖出情况 - 牧原股份、中控技术、中国移动遭融资净卖出额居前,金额分别为4.15亿元、2.66亿元、2.48亿元 [1]
“牛市旗手”证券ETF(512880)午后大涨超4%!资金火热布局,近10日吸金超12亿元!规模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9:35
市场资金动态 - 国内市场杠杆及活跃资金回暖 高净值投资者包括私募、杠杆资金和游资正跑步入市 [1] - 机构开户数自去年924行情以来明显扩张 个人开户扩张幅度有限 私募备案规模和存续规模显著增加 [1] - 7月以来杠杆资金日均流入55亿元 当前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创2015年以来新高 [1] - 龙虎榜游资席位交易活跃 净流入额仅次于2015年水平 [1] 证券ETF产品特征 - 证券ETF(512880)午后大涨超4% 规模达357.19亿元 在同类21只产品中排名第一 [1][2] - 跟踪中证证券公司指数(399975) 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选取业务涉及证券经纪、投行、资产管理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1] - 指数成分股覆盖证券公司核心业务板块 全面反映证券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
时隔10年A股融资余额重返2万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8-15 00:40
A股融资余额 - A股融资余额达20320.61亿元 时隔10年重回两万亿元大关 [1] - 上一次突破2万亿元是在2015年5月20日 当时沪指接近4500点 [1] - 2015年融资余额从1万亿到2万亿仅用约100个交易日 并在6月18日达到历史高点22666.35亿元 [1] 行业融资情况 - 医药生物 汽车 机械设备 电子 计算机 国防军工等行业获融资净买入均超过110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获融资净买入277.47亿元 位居各行业之首 [2] - 融资余额超过千亿元的行业有电子 非银金融 计算机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汽车 [2] - 计算机行业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超过3% 国防军工 综合 有色金属 传媒占比介于2.95%至2.87% [2] 个股融资情况 - 比亚迪获融资净买入43.63亿元 位居榜首 [1] - 新易盛获融资净买入39.69亿元 江淮汽车获31.11亿元 [1] - 胜宏科技 药明康德 宁德时代等获融资净买入均在14亿元以上 [1] - 融资净买入超5亿元的88股中 29股近5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20% [2] 市场杠杆水平 - 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2.26% 远低于2015年历史峰值的4.72% [3] - 当前融资融券投资者数量超过750万户 较10年前不足400万户大幅增长 [3] - 交易标的范围显著扩大 涵盖主板 科创板 北交所等多个板块 [3]
从亢奋激进到理性布局 杠杆资金踊跃入市 沪指创近4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13 20:17
两融余额增长 - A股两融余额于8月5日重返2万亿元大关 为10年来首次 [1] - 截至8月12日两融余额达20345.3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0203.65亿元 融券余额141.68亿元 [3] - 8月11日A股融资余额单独回到2万亿元上方 为10年来首次 [3] 投资者参与度 - 8月12日参与两融交易投资者数量达47.73万名 较前日增加2.81万名 环比上升6.25% [5] - 截至8月12日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总数755.36万名 有负债投资者数量172.41万名 [5] - 8月以来单日融资买入金额均维持在1500亿元以上 占A股交易额比重约10% [4] 杠杆资金行为特征 - 8月11-12日融资买入金额连续超1900亿元 但远低于2024年10月新政后4141.31亿元水平 [4] - 当前杠杆资金入场节奏属小步慢跑型 与2024年10月情绪亢奋期形成显著差异 [4] - 2024年10月8日融资买入金额达4141.31亿元 占交易额11.92% 为本次3674点突破时两倍 [4] 融资标的分布 - 截至8月12日共6只个股融资余额超100亿元 东方财富233.24亿元居首 中国平安221.70亿元次之 贵州茅台168.69亿元第三 [6] - 融资余额超百亿个股还包括比亚迪 中信证券 长江电力 [6] - 融资余额前十涵盖券商 保险 红利股 新能源板块 反映杠杆资金长期聚焦核心资产 [6] 行业偏好变化 - 8月12日科技板块最受融资者青睐 寒武纪获融资买入22.31亿元 中际旭创18.12亿元 新易盛17.47亿元 [7] - 市场成长风格突出 算力产业链CPO PCB板块连创新高 带动科技股上行 [7] - 建议关注AI硬件产业链的GPU 光刻机 光刻胶等相关品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