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芬难题
搜索文档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多元化货币体系大势所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迎来机遇
中国经营报· 2025-05-26 22:05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 - 美元单一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难以为继 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 - 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更公平 公正 合理方向发展 [1] - 人民币国际化是货币体系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美元资产面临的问题 - 美国对外净债务收益率在2024年转为负值 [2] - 美国金融繁荣吸引全球资本流入 但高收益伴随高风险 [2] - 未来可能触发美元资产持续流出和估值回调 [2] 美国政策对全球金融的影响 - 美国政策变化引发全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广泛关注 [1] - 美国对外政策显现延续性 以《海湖庄园协议》为蓝本开启"特朗普2 0"时代 [1] - 美国不仅是国内债务问题 更是全球金融稳定性的潜在破坏者 [2] 学术研究的误读与修正 -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教科书和学术论文存在误读 误导甚至误判 [1] - "特里芬难题"常被视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 但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机遇 -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背景下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迎来新机遇 [1]
不同寻常的美元周期——特征、机制与展望 | 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6 18:44
美元周期的当前特征 - 当前美元周期呈现前所未有的韧性,延续17年上涨40%,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最长的上行周期[5] - 美元指数与实际有效汇率均超过90年代周期高点[5] - 出现三个历史性背离:与全球储备占比下降(从60%降至50%)背离、与财政贸易赤字扩张(占GDP15%)背离、与9%高通胀背离[7][10] 美元周期的驱动机制 - 基本面机制:美元指数与美国相对全球GDP增速差高度相关,2020年"双宽松"未导致贬值因竞争对手更弱[11] - 政策面机制:美联储紧缩政策支撑美元,美德利差反映政策有效性[13] - 资金面机制:金融账户流入比贸易因素更重要,俄乌冲突推动资金流向美国[13] - 地缘政治因素延长周期,削弱美元竞争对手[13] 美元周期的正反馈效应 - 实体正反馈:美元走强提高他国融资成本,削弱非美经济体而美国因服务业占比提升受损较小[14] - 金融正反馈:美元升值吸引资金流入推高资产价格,形成自我实现的升值预期[15] - 当前美元被IMF高估14%,全球股票基金对美配置达56%(超均值1倍标准差)[15] 美元资产配置的结构变化 - 全球资金从购买美债转向美股,风险溢价降至负值反映美股被视为安全资产[17] - 科技革命叙事(如AI)推动"七姐妹"龙头公司成为资金追逐对象[17] 美元进入下行周期的迹象 - 基本面:美国相对优势削弱,中国在AI等领域差距缩小[20] - 资金面:特朗普政策冲击风险偏好,降低全球对美元资产需求[20] - 政策面:美国资产负债结构变化(总负债达62万亿美元/GDP90%)促使其寻求贬值获益[21]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认知误区 - 储备货币地位不必然要求经常账户赤字,1944-1975年美国多为盈余仍维持地位[24] - 贬值可改善美国资产负债表(对外净负债-GDP90%),4%贬值即可覆盖经常账户赤字[21] 影响美元走势的关键变量 - 美国内部纠错机制:债券市场反馈(收益率上升)可能制约政策极端化[26] - 科技竞争格局:中国科技追赶削弱美国叙事垄断[27] - 地缘政治变化:货币竞争相对性使美元受益于竞争对手弱势[27]
(经济观察)美元“独大”地位走弱,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21:55
美债与美元地位变化 - 美债收益率飙升且遭遇投资者抛售风险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因政府债务和利息支付比例增加 美国在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均失去最高等级 [1] - 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比例从峰值73%降至60% 新兴市场央行通过增持黄金和调整资产配置降低对美元依赖 [1] - 波兰前总理指出美国政策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美元作为"避风港"的吸引力下降 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地位减弱 [1]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 - 清华五道口论坛观点认为美元单极格局面临挑战 人民币欧元国际化进程推进 多元化成发展方向 [1] - 胡晓炼指出美元"一家独大"导致货币武器化和特里芬难题 国际货币体系需再平衡 更多货币加入及SDR功能提升 [2] - 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将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 人民币在外汇交换中的角色有望提升 [2] 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 施康认为美元作为主要货币地位短期难撼动 但市场信任度下滑致其占比下降 [2] - 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将推动人民币充分可兑换和资本自由流动 凭借庞大经济规模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2]
“关税战”后全球贸易再平衡:要给银行以缓冲|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
新浪财经· 2025-05-19 20:24
近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举行。聚焦关税问题,在以"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为主题讨论会上,与会嘉宾们就"关税战"带来的贸易、 投资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关税政策震惊了世界,这带来的三个问题值得重视。 首先,贸易、投资中的成本效益再平衡问题。过去成本比较简单,就是人力、土地、资源这些传统要素,后来又新加入了创新、制度、绿色等新的发展要 素,再后来,特别是这一两年,地缘政治、意识形态这些因素也都加入了贸易、投资考量。 "企业家考虑的还是如何有效布局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个过程中,是不是能够出现特朗普政府希望的制造业回流美国?我认为不好说,难度很大。因为在 一般的加工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美国的竞争力确实不够强大。现在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对贸易、投资产生了极大影响。大家还是要寻找成本更有利、 关税更低的地方,这些地方恰恰是现在的全球南方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他们有吸引更多的贸易和投资在当地发展的机会。"胡晓炼称。 其次,全球贸易的再平衡会引起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过去几十 ...
黄金还要跌多久?
虎嗅APP· 2025-05-19 08:06
黄金价格近期表现 - 自2025年5月12日以来,COMEX黄金价格一度跌至3123.3美元/盎司,跌幅达4%,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期货分别上涨了5.27%和7.15% [1] - 2025年一季度COMEX黄金价格上涨了20%,一度触及3509.9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随后回撤幅度一度超过11% [1] - 2025年内黄金价格一度上涨了30%,严重激发了市场的投机情绪 [3] 黄金价格下跌原因 - 中美关税战博弈出现转机,市场风险偏好上升,避险情绪减弱 [1] - 短期超买状态引发技术性调整:4月黄金非商业净多头头寸达到历史峰值38.2万手,较五年均值高出47% [1] - 地缘冲突缓和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1] 短期影响因素 - 贸易战与关税政策变化将直接影响市场避险情绪 [3] - 地缘政治动荡(如中东、印巴等地区)会推动黄金避险需求 [3] -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利率决策、降息预期变化、主席讲话等)将影响美元与黄金的投资配置 [3] - 全球央行黄金购买与实物需求也会引发短期波动 [3] 中期影响因素 - 美国是否陷入滞胀将成为关键: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预测美国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进入滞胀状态 [4] -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表示关税和不确定因素可能拖慢经济增长并推高通胀 [4] - 1970年代美国滞胀期间,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飙升至850美元/盎司,累计上涨20多倍 [4] 长期定价逻辑 - 黄金的货币属性回归是美元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8]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最高72.7%降至57.3%,外国官方持有美债比例从2015年34%降至2024年26% [9] - COMEX黄金2023年上涨13.45%,2024年上涨27.39%,2025年最高涨幅一度超过30% [9] 黄金需求结构 - 货币属性需求占21%(来自全球央行和主权基金) [6] - 金融属性需求来自机构投资者和散户 [6] - 商品属性需求来自珠宝商和个人消费者,近年占比缓慢降低 [6] - 2024年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均值达2.1%(过去十年最高区间),但同期黄金价格上涨23% [7] 美元信用问题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20% [14] - 若利率保持在4.5%,到2026年美国债务利息支出可能达到1.2-1.3万亿美元 [14] - 2025年将有9.2万亿美元美债到期,其中仅6月就有6万亿美元需偿还 [14] - 穆迪于5月15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14] 黄金供需前景 - 美元储备占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球央行需增持约750吨黄金 [11] - 2016-2024年美元储备占比下降8个百分点,同期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6000吨 [11] - 未来十年美元占比可能再下降约10个百分点,每年需增持750吨黄金(占总供给16%) [12] - 以5000吨年均供给量计算,黄金缺口将达到14% [12]
黄金还会跌多久?
虎嗅· 2025-05-19 06:35
黄金价格近期表现 - 自2025年5月12日以来,COMEX黄金价格一度跌至3123.3美元/盎司,跌幅达4%,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期货分别上涨5.27%和7.15% [1] - 2025年一季度COMEX黄金价格上涨20%至3509.9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随后回撤幅度超过11% [1] - 短期下跌主因包括中美关税战转机降低避险需求、CFTC数据显示4月黄金非商业净多头头寸达38.2万手(较五年均值高47%)引发的技术性调整,以及地缘冲突缓和 [1] 短期影响因素 - 黄金价格短期走势由情绪博弈主导,2025年内涨幅达30%后易陷入"大涨大跌"循环 [2] - 敏感因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进展、地缘政治动荡(如中东/印巴冲突)、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利率决策/降息预期/主席讲话)、全球央行购金及实物需求 [2] 中期驱动逻辑 - 美国潜在滞胀风险是关键变量,高盛等机构预测2025年下半年可能进入滞胀 [4] - 历史参照:1970年代美国滞胀期间(通胀率突破14%),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飙升至850美元/盎司(涨幅20倍) [3] - 当前美联储副主席警告关税可能拖累经济增长并推高通胀,形成"高利率-经济停滞"死循环 [4] 长期定价机制 - 黄金三大属性需求分化:央行购金占比21%(货币属性)、机构/散户投资(金融属性)、珠宝消费(商品属性),后两者因经济疲软及高金价占比下降 [5] - 传统定价框架失效:2024年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达2.1%(十年高位),但黄金价格上涨23%,显示货币属性主导 [6] - 美元信用削弱长期支撑金价: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从72.7%降至57.3%,外国官方持美债比例从34%降至26% [8] 供需结构展望 - IMF测算美元储备占比每降1个百分点需增持748吨黄金,2016-2024年央行净购金6000吨印证该逻辑 [10] - 未来十年若美元占比再降10个百分点,年新增需求750吨(占供给16%),叠加供给刚性(年增量40-50吨),供需缺口或达14% [10] - 2023-2025年COMEX黄金累计涨幅超70%(2023年+13.45%,2024年+27.39%,2025年峰值+30%) [9] 美元信用危机深化 - 美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占GDP120%),2025年到期债务达9.2万亿美元(其中6月到期6万亿美元) [12] -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1,利率4.5%下2026年债务利息或达1.2-1.3万亿美元(超国防开支) [12] - 科技霸权松动(5G/AI领域中美差距缩小)及特里芬难题加剧美元信用危机 [12] 综合趋势判断 - 短期波动加剧,受消息面敏感影响 [13] - 中期走势取决于美国滞胀是否兑现 [13] - 长期受美元信用未能修复支撑 [13]
胡晓炼:国际货币体系改变从三个方向推进 加密数字货币将被重视
财经网· 2025-05-18 16:02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关税政策旨在减少贸易逆差和增加美国财政收入,同时重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以强化美国主导地位 [1] - 政策导致贸易投资成本效益再平衡,全球南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因成本优势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2] - 制造业回流美国难度大,因美国在一般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不足 [2] 全球贸易再平衡与经济结构调整 - 全球化推动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贸易不平衡,需通过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储蓄、消费、进出口等协调问题 [2] - 历史经验表明,内部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是解决贸易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2]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 - 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面临"武器化"和"特里芬难题",推动体系向更多元包容方向变革 [3] - 变革可能通过三种路径:更多货币加入国际货币行列、加密数字货币跨境应用探索、SDR功能提升 [3] 中国对外投资与产业链布局 - 2014-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3万亿美元,较此前20年增长233%(从9000亿美元基数) [4] - 投资主体以韧性强的民营企业为主,投资领域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领先行业 [4] - 企业通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推动投资所在地工业化、绿色化、智慧化发展 [4] 中国企业走出去模式升级 - 从单家企业出海发展为产业集群式走出去,通过工业园区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出海 [5] - 企业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等),显著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 [5]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胡晓炼:国际货币体系改变,将更重视加密数字货币
北京商报· 2025-05-18 07:06
国际贸易与投资新形势 - 国际货币体系将更加多元化和包容化[1] - 国际贸易体系正经历深刻调整但中国企业仍能把握机遇[1]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扰动全球金融市场并改变贸易投资格局[3] 贸易投资核心变化 - 贸易投资中成本效益再平衡加入创新、制度、绿色等新要素[3] - 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成为贸易投资新考量因素[3] - 企业家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但核心仍是追求效益与效率最大化[3]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 - 全球贸易再平衡将引发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深刻调整[3] - 国家内部经济结构均衡发展是解决贸易不平衡的关键[3]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货币再平衡推动世界货币体系向多元包容方向发展[3] - 美元面临货币武器化和"特里芬难题"两大问题[3] - 更多货币将加入国际货币行列并为金融稳定服务[4] - 加密数字货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探索值得关注[4]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参与投资和产业链构建具有独特优势[4] - 中国对外投资以民营企业为主且韧性较强[4] - 中企投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主导型[4] - 行业领军企业以跨国公司视野布局全球产业链[4] 中国企业全球化模式 - 将国内园区建设经验复制到海外带动产业集群发展[4] - 实现从单家企业出海到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跨越[4] - 积极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工业化绿色化进程[4]
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美国制造业回流难度很大|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5-17 22:19
国际贸易与投资格局变化 - 当前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最重要的事件是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关税政策,该政策震惊了世界 [2] - 制造业回流美国的难度很大,因美国在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竞争力不足 [2] - 制造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成本更低、关税更低的全球南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2] - 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面临三个"再平衡":成本效益再平衡、全球贸易再平衡、货币再平衡 [2]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作用突出,但面临货币武器化和"特里芬难题"的挑战 [3]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从三个方向改变:更多货币加入国际货币行列、加密数字货币的重视、SDR功能可能提升 [3]
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我国跨境投资逆势增长,民企是主力军
搜狐财经· 2025-05-17 21:12
国际贸易与投资格局变化 - 当前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最重要的事件是关税问题,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旨在减少贸易逆差、增加财政收入并重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秩序 [3] - 贸易投资成本效益再平衡中,"全球南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因成本优势更具吸引力,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成为新考量因素 [3] - 全球贸易再平衡将引发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深刻调整,2017-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急剧增加,欧盟贸易顺差增长超400%,中国顺差也有所扩大 [4] - 解决贸易不平衡需通过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储蓄、消费、进出口、投资协调,而非依赖外部环境调整 [4]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 -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更加多元包容,美元独大面临货币武器化和"特里芬难题"挑战 [4] -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本币清算日益普遍,大宗商品定价交易出现其他货币参与 [5] - 加密数字货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应用将获更多探索,特别提款权(SDR)功能可能提升 [5] 中国跨境投资表现 - 2014-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3万亿美元,是过去二十多年存量(9000多亿美元)的三倍多 [7][8] - 民营企业是对外投资主力军,具有强韧性和全球布局能力 [8] -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从劳动密集型转向先进技术型企业,形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趋势 [8] - 中资企业将国内工业园区建设经验引入海外,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并带动更多企业出海 [9] - 中资企业积极参与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在就业、税收和基建带动方面表现突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