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周文:遵循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
经济日报· 2025-10-23 08:04
新发展理念核心观点 -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作用[1] -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成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 - 必须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通过系统协同、提升实践能力、完善制度保障来落实[9] 创新发展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创新正在催生新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3] - 我国5G技术在标准制定、基站建设、终端应用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5G与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行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3] - 需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合[3] 协调发展 -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要抓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4] - 我国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各区域发展协调性,但城乡在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4] - 需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4] 绿色发展 -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5] - 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改善、重点流域水质提升、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5] - 需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加大对绿色产业支持力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5] 开放发展 -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正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6][7] - 需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7] - 加强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等开放平台建设,推动企业更好"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7] 共享发展 -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在脱贫攻坚、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8] - 需形成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8]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8] 系统协同实施 -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促进,需建立系统协同工作机制将理念作为统一整体统筹推进[10] - 政策协同上财政政策向基础研究、生态保护倾斜,货币政策引导资源流向创新企业和绿色产业[10] - 要素配置上需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向创新前沿、协调发展薄弱环节等重点领域倾斜[10] 实践能力提升 - 干部队伍需提升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坚决摒弃"唯GDP论"和短期行为[11] - 需具备前瞻性思维,提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立足"双碳"目标推动能源转型[11] - 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的学习,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提高运用新发展理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 制度保障完善 - 需建立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指标体系,增加创新投入、环境质量、民生改善等指标权重[12] - 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创新积极性[12]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价格信号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12]
国际大行喊出“超配中国”
深圳商报· 2025-10-23 07:39
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观点 - 多家外资机构继续看好中国市场,有国际大行提出“超配中国” [1] - 高盛预计中国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的上涨空间 [1]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物科技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1] - 瑞银在新兴市场中给予中国超配评级,因中国企业营收及每股收益增长快于印度,且估值较印度市场折价约33% [2] - 摩根大通估算至2026年底,沪深300指数有24%上行空间,MSCI中国指数有35%上行空间 [2] 外资流入数据 - 9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中国股市达46亿美元,创去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1] - 前三季度海外被动基金累计净流入180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 [1] 看好的行业与板块 - 高盛建议关注AI产业链、TMT、红利资产、反内卷等板块机会 [1] - 摩根士丹利王滢建议长期关注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高科技板块,并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市场波动 [2] 外资持仓的行业龙头公司 - 截至9月底,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五粮液最受外资青睐,持股外资机构数量分别达85家、83家和81家 [2] - 顺丰控股、京东方A、恒瑞医药、立讯精密、工商银行、美的集团等11只股票吸引超过70家外资机构持有 [2] - 银行股是外资重仓方向,外资持股数量前十的A股公司中上市银行占7席 [2] - 32家外资合计持有南京银行22.36亿股,75家外资持有工商银行15.65亿股 [2] - 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的外资持股均超过10亿股 [2] - 截至9月底,外资对42只A股股票的持仓市值超100亿元 [3] - 外资持仓市值最高的是宁德时代,达2656.59亿元,占总市值比例约14.49% [3]
这场盛会,多位大咖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2 20:5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外顶级投资机构一致看多中国市场,认为A股牛市行情远未结束,科技领域因全球重估成为核心驱动力 [1] - 高股息策略与黄金配置价值获得机构力荐,共同构成“看多中国”的投资主线 [1] 市场行情判断 - 本轮牛市始于政策驱动,当前处于基本面驱动的第二阶段,行情远未到结束时 [2][3] - 行情起点可追溯至去年9月24日,走势形态和政策驱动逻辑与1999年“5·19行情”相似 [3] - 牛市可分为三个阶段:流动性驱动初期、基本面改善中期、情绪惯性推动后期,当前A股处于第二阶段,类似于2000年上半年 [3] - 今年A股上涨驱动力主要源于风险溢价下降和对未来预期的改善,而非盈利改善 [6] 行业配置策略 - 科技仍是本轮行情主线,可阶段性关注地产、白酒、券商等价值板块的补涨机会 [4] - 高科技板块如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值得长期关注 [9] - 建议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市场波动 [9]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宏观经济企稳态势明显,全球对中国政策信心提升 [9] - 去年9月以来宏观政策变化及DeepSeek的出现推动了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领域的重估 [6] - 美联储9月已降息25个基点,预计到明年一季度还将降息三次共75个基点 [11] 全球资金流向 - 全球投资人中国股票仓位仍处低位,后续增持空间较大 [9] - 中国市场受到全球关注,欧洲、拉美、中东的长线资金开始慢慢进入 [11] - 全球投资多元化趋势明显,降息周期、企业盈利强劲及AI技术推动提供新机遇 [11] 黄金配置价值 - 黄金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仍有约5%的上涨空间 [9] - 持有黄金是分散投资和对冲组合风险的良策,支撑因素包括降息周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各国央行增持储备 [9][12] - 美元贬值约10%影响美元资产实际收益,美债评级下调及潜在风险担忧推动央行购买黄金 [12] 具体指数预测 - 预计MSCI中国指数的净资产收益率将于2026年年底超过12%,并有望赶超MSCI新兴市场指数 [9]
【财经早餐】2025.10.22星期三
搜狐财经· 2025-10-22 09:32
银行业存款利率 - 10月以来多家区域性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部分银行甚至出现"存三年不如存一年"的情况 [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商务部与欧盟委员会就出口管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交换意见,欧方理解中方稀土出口管制考虑并愿协助沟通安世半导体问题 [4] - "十四五"前四年中国GDP增速平均为5.5%,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 [4] - 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同比增长18.0%,出游花费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农村居民花费增长24.0% [4] -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主张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 [5] - 欧盟政府净金融资产与2025年一季度末相比下降1720亿欧元,与2024年二季度末相比下降3960亿欧元 [5]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导致GDP每周损失约150亿美元 [5] 房地产行业 - 9月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总额561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信用债融资322亿元同比增长89.5% [6] - 深圳四季度计划入市商品房项目39个,供应房源面积1601853.70平方米共12334套,数量及面积较三季度明显增加 [6] 证券市场表现 - 周二上证指数上涨1.36%至3916.33点,深证成指上涨2.06%至13077.32点,创业板指上涨3.02%至3083.72点,两市成交额1.8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63亿元 [7] - 周二恒生指数上涨0.6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26%,南向资金净买入11.71亿港元 [7] - 截至10月2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79家,总市值8638.65亿元 [8] - 截至10月20日两市融资余额合计24057.6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85亿元 [8] - 香港ETF资产管理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港元增至当前约6500亿港元,增幅超过一倍 [9] 上市公司业绩与动态 -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43亿元同比增长0.6%,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5% [9] - 新强联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18亿元同比增长84.1%,净利润6.64亿元同比增长1939.5% [9] - 万辰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37%,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4% [9] - 温氏股份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9.37亿元同比下降9.76%,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65.02% [10] - 宁德时代加快587Ah量产速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10] - 协创数据拟不超40亿元采购服务器用于提供云算力服务 [10] - 泡泡玛特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其中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370% [18] -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站突破700座,四季度冲刺2025年千站目标 [1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实现对全球六大洲57个国家机组出口 [15] - 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1.4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上映国家和地区达46个 [15] - 三季度全球台式机、笔记本及工作站出货量同比增长6.8%至7200万台 [16] - 上半年中国AI IaaS整体市场同比增长122.4%至198.7亿元,其中GenAI IaaS市场同比增长219.3%至166.8亿元 [16] - 全球石油市场显现供应过剩,经合组织库存年初至今增加34万桶/日 [17] 金融市场数据 - 截至6月末信托全行业资产管理规模32.43万亿元同比增长20.11%,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 [21] - 10月21日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行0.04%,5年期上行0.05%,10年期上行0.05% [21] - 10月21日央行开展159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685亿元 [22] - 10月2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1171涨0.0842% [22] - 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52.59元/吨涨2.43% [22] - 10月21日道指收涨0.47%,纳指收跌0.16%,标普500收涨0.00% [23] - COMEX黄金期货跌4.94%至4144.10美元/盎司 [24] - WTI 11月原油期货涨0.52%至57.82美元/桶 [24]
回望“十四五”| 引资量质齐升 “数”看金融高水平开放历史跨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8:28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成果 - 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寿险等领域外资准入大幅放宽 [1][7]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 [3] - 中国证监会“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4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3] 市场互联互通与外资参与 - 优化沪深港通、沪伦通、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机制,建立完善境外上市备案制度 [1][7] - 截至7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超过10万亿元 [3] - 截至8月末,共有907家境外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持股规模9493亿元 [3]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2] - 中国债券在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中的权重逐步提升 [2] - 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3] 外资机构业务突破与市场吸引力 - 摩根大通在过去五年实现多个“第一”的业务突破,包括中国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及期货公司 [7]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购买力是美国的1.6倍,货物贸易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6] - 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重要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6] 国际投资者信心与关注领域 - 超过90%的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中国市场配置,比例为2021年初以来最高 [8]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以及新消费成为最受国际投资者关注的主题 [8] - 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汇聚了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1400多家企业的超过2800名参会者 [7] 未来开放方向与政策预期 - 金融管理部门计划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9] - 将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方案,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安排,并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9] - 期待进一步扩大投资产品种类,提高政策确定性、连贯性及透明度,降低投资中国资产的“门槛”和交易成本 [11]
引资量质齐升 “数”看金融高水平开放历史跨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2:25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成果 - 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全面取消 沪深港通 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扩容 [1]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 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 [3] - 证监会新增核准14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 [3] 国际参与度与影响力提升 - 中国债券在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中权重逐步提升 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 [2] - 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3] - 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超过10万亿元 907家境外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 持股规模9493亿元 [3] 制度型开放举措 - 金融业开放从通道式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跨越 更注重对标国际规则 [7] - 参与RCEP谈判并推动生效实施 开展CPTPP和DEPA等规则研究 [7] - 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 支持外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9] 外资机构业务突破 - 摩根大通实现多个第一 包括中国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证券公司 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 [6] - 汇丰银行表示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对接国际规则 吸引境外投资者布局 [3] - 德意志银行指出中国市场稳定性 经济增长韧性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 [5] 市场吸引力与投资趋势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购买力是美国的1.6倍 货物贸易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6] - 超过90%投资者愿意增加中国市场配置 比例为2021年初以来最高 [7] -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生物科技及新消费成为最受关注投资主题 [7] 未来开放方向 - 金融管理部门将持续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深化高水平开放 [10] - 外资机构期待提高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 降低投资门槛和交易成本 [10] - 扩大投资产品种类 让外资投资人获得与境内投资人同等待遇 [10]
深夜,黄金、白银跳水
证券时报· 2025-10-21 23:04
美股主要指数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纳指跌0.05%,标普500指数涨0.03% [1] - 开盘后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出现小幅跳水下跌 [1] - 截至数据统计时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报46767.66点,上涨61.09点,涨幅0.13% [2] - 纳斯达克指数报22919.98点,下跌70.56点,跌幅0.31% [2] - 标普500指数报6726.63点,下跌8.50点,跌幅0.13% [2] 贵金属及矿业股表现 - 黄金、白银概念股大幅下挫,赫克拉矿业跌超10% [2] - First Majestic Silver跌超9%,泛美白银跌超8% [2] - 金田和哈莫尼黄金跌超9% [2] - 国际金价大跌,纽约期金跌破4200美元/盎司,下跌4% [8] - 现货黄金日内跌幅扩大至逾5% [8] - 现货白银跌超7% [10] 重点个股表现 -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股价大涨45% [3] - 通用汽车股价涨幅扩大至10%,至2022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苹果公司涨幅扩大至1%,续创历史新高 [3] 中概股整体表现 - 中概股多数下跌 [4] - 热门中概股下跌居多,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8% [5] - 个股方面,蔚来跌2.69%至6.870美元,百度集团跌2.57%至118.985美元,阿里巴巴跌2.55%至169.050美元 [6] 中国资产长期展望 -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6] - 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6] - 从长期来看,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6]
绘制中国发展新蓝图 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四中全会
央视新闻· 2025-10-21 21:49
会议核心观点 -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的举行,认为会议成果将确定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1][3][5][9][11] 国际评价与期待 - 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已成为支撑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发展模式为其他国家创造了更多机遇 [3] - 德国专家期待中国下一阶段经过深思熟虑的发展规划,认为中国正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实现共赢 [5] - 伊朗学者指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功,其发展战略体系值得各国交流,期待规划长期合作 [9] - 哈萨克斯坦媒体认为中国的五年规划展示稳定与发展是基于责任、科学性与社会和谐的长期战略思维取得的成果 [11] 发展规划与重点领域 - 美国专家赞同中国进行五年规划的长远眼光,认为此举心态积极 [7] - 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不断发展进步,正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7] - 会议将确定中国2026年—2030年的发展蓝图,聚焦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五年最重要的发展路线图 [9][11] - 五年规划体系是中国经济治理的重要支柱,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中国自身范畴 [11]
港股科技股上涨,港股科技30ETF、港股通科技30ETF涨超3%,香港科技ETF、恒生科技ETF上涨
格隆汇· 2025-10-21 17:07
港股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科技股普遍上涨,多只港股科技相关ETF涨幅超过3%,另有大量相关ETF涨幅超过2% [1] - 全球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港股科技板块作为国产AI核心资产聚集地,直接受益于AI行业发展浪潮 [1] - 南向资金大额流入,人工智能产业链成为重点布局方向,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撑 [1] 机构对港股市场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2] - 摩根士丹利建议长期关注中国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同时建议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市场波动 [2] - 中金公司表示今年A股市场表现强劲,主要驱动力是风险溢价下降,宏观政策变化及DeepSeek出现推动资金转向股票等风险资产,配置科技领域 [2]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不变,若市场担忧解除,港股科技更受益当下产业趋势,恒生科技指数空间最大 [3] - 港股互联网巨头受益AI叙事发酵,伴随美联储重启降息,港股外资力量回流存在超预期可能,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推动行情 [3] - 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同时港股红利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和低利率,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较A股稀缺 [3] 相关ETF产品数据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上涨1.04%,市盈率20.46倍,最新份额112.2亿份,增加5.8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162.5万元,估值分位19.90% [5] - 游戏ETF近五日下跌7.16%,市盈率40.72倍,最新份额74.7亿份,增加9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042.4万元,估值分位59.25% [5]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下跌12.55%,最新份额26.1亿份,增加2.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516.4万元 [5]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下跌4.93%,市盈率113.50倍,最新份额3.7亿份,减少1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36.7万元,估值分位89.17% [6][7]
公募人才建设新趋势 嘉实基金“传帮带”下的“老中新”梯队
犀牛财经· 2025-10-21 15:12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2025年前8个月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离任变更达242人次,创近年新高 [2] - 人才流动反映行业人才建设新变化,更注重人才体系的可持续与价值创造 [2] - 头部基金公司主动调整双基金经理共管产品,资深基金经理卸任,由有业绩沉淀的"中生代"独挑大梁 [2] 公司人才培养模式 - 公司通过"传帮带"实现投研文化、方法论与投研纪律的传承与迭代 [3] - 人才培养采用双轨并行模式,包括外部人才引进和从校招开始的自主培养 [3] - 投研团队人员超300人,基金经理超100人,投资团队平均从业年限12年,平均在司年限7年,体现人才生态稳定性与活力 [5] 公司投研团队架构 - 投研团队形成老、中、新三代人才梯队组织结构,承前启后 [3] - 中生代和新生代基金经理正崭露头角,包括王贵重、吴越等一批投研人才开始挑起重担 [3] - 以科技领域为例,投研力量覆盖从底层规律研究到前沿产业洞察,并拓展至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交叉学科和全球市场 [3] 公司产品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近一年公司旗下39只主动偏股型产品业绩涨幅超40% [4] - 近三年公司旗下26只主动偏股型产品收益超40% [4] - 多只产品业绩领先,例如嘉实互融精选近三年净值增长率145.77%,全市场排名第2;嘉实绿色主题近一年净值增长107.47%,全市场排名第3 [4] 具体产品业绩亮点 - 嘉实信息产业近1年收益率超89% [5] - 嘉实制造升级近1年收益率86.64% [5] - 嘉实创新先锋近1年收益率超7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