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伯特利 | 2025Q3:业绩超预期 智能电动齐驱【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30 22:35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83.6亿元,同比增长27.0%,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14.6%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22.5%,环比增长26.4%,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15.2%,环比大幅增长46.4% [2][3]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5%,同比小幅下降1.0个百分点,但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1.7%,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显示经营效率提升和规模化效应 [3]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客户奇瑞和吉利在第三季度的销量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6.7%和52.0% [3] 业务板块进展与战略布局 - 智能化业务方面,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线控制动系统(WCBS)规模化量产和交付的供应商,前三季度在研项目达109项,并新增2条产线以扩大产能优势 [4] - 电动化业务方面,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量产的供应商,前三季度在研项目达181项,2024年公告拟扩产100万套以缓解产能瓶颈 [4] - 通过并表万达拓展转向系统,前三季度机械转向器及转向管柱在研项目分别达21项和18项,同时空悬业务产线预计年底前完成调试,形成制动、转向、悬架全面的线控底盘布局 [5] - 公司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业务,通过合资公司研发应用于机器人的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等产品 [5] 全球化扩张与产能建设 - 公司自2020年开始全球化布局,墨西哥生产基地年产400万套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投产 [4] - 2024年起公司筹划建设摩洛哥生产基地,全球化进程再进一步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128.75亿元、164.41亿元和208.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8亿元、18.67亿元和23.14亿元 [6][7] - 对应每股收益(EPS)预计分别为2.49元、3.08元和3.81元,以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49.2元计算,市盈率(PE)分别为20倍、16倍和13倍 [6][7]
柳工(000528):25Q3业绩点评:国内外土方机械周期向上,减值计提后有望轻装上阵
长江证券· 2025-10-30 21: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柳工(000528.SZ)维持“买入”评级 [8][12] 核心观点 - 柳工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国内外土方机械行业周期向上,公司减值计提后有望轻装上阵,业绩预计将重回高速增长通道 [1][2][12]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7.60亿元,同比增长12.71%;实现归母净利润14.58亿元,同比增长10.37% [2][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75.79亿元,同比增长11.52%;但归母净利润为2.28亿元,同比下降32.47% [5]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因塔机及升降机等业务受国内地产需求下滑影响,计提减值影响单季度近3亿元税前利润(去年同期减值约7000万元) [12] 国内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我国挖掘机行业内销量同比增长18%,装载机内销量同比增长17%,土方机械行业周期持续向上 [12] - 公司作为国内土方机械第一梯队制造商,受益于行业上行,第三季度国内收入预计延续增长,且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 [12] - 在设备更新、二手机出海、电动化及政策催化驱动下,国内土方机械行业周期有望持续上行,公司国内收入预计将持续较快增长 [12] 国际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2%,新兴市场为主要驱动,如非洲、中亚同比增长均超60%,中东、大洋洲增长超30% [12] - 公司第三季度国际业务收入预计持续增长,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增速较快 [12] - 公司电动化产品出口持续发力,因海外市场毛利率较高,有望拉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上行 [12] 盈利能力与未来展望 - 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略降,主要因国内电装竞争激烈,但公司近期已对国内电装产品提价,后续毛利率有望改善 [12] - 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1.7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12] - 公司全球化布局深化,印尼工厂有望明年建成投产,助力国际业务长足发展 [12] - 预计2025年、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22.24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5倍、11倍 [12] 财务预测数据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350.59亿元,2026年增至398.42亿元 [18]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53亿元,2026年增至22.24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和1.09元 [18]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5年的8.5%提升至2026年的10.3% [18]
上汽集团2025年第三季单季度净利同比大涨644.9%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8:59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644.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89.9亿元,同比增长9.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81亿元,同比增长17.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增长578.6%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4亿元,同比增长70.9% [1] 销量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整车批售114.1万辆,同比增长38.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整车批售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终端零售337.8万辆,继续在国内行业领跑 [1] 自主品牌业务 - 2025年1-9月公司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04.4万辆,同比增长29.2% [2] - 自主品牌销量占公司总销量比重达64%,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2] - 2025年1-9月上汽乘用车公司销售59.6万辆,同比增长23.8% [2] - 上汽乘用车公司国内市场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2] 新能源汽车业务 - 2025年1-9月公司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 [2] - 2025年9月份单月新能源车销售19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2]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销量达到21.5万辆,同比增长69.7% [2] 海外市场表现 - 2025年1-9月公司海外市场累计销售76.5万辆,同比增长3.5% [2] - 上汽MG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22万辆,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技术创新投入 - 公司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已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 [2] - 公司形成了近26000项有效专利 [2] - 技术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2] - 半固态电池、"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数字底盘、DMH超级混动、恒星超级增程、"端到端"智驾大模型、"手车互联"智能座舱等一系列行业领先技术正在加速量产上车 [2] 新产品布局 - 新一代智己LS6、全新MG4、尚界H5、荣威M7DMH、别克至境L7等多款重磅智电车型纷纷上市 [3] - 新车型以鲜明的技术标签与精准的用户定位成为市场爆款 [3] - 新车型带动上汽整体销量持续突破向上 [3] 运营机制改革 - 公司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对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车业务实施一体化管理 [1] - 改革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构建更加高效的运营体制机制 [1] - 改革驱动"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新三驾马车不断跑出加速度 [1]
伯特利(603596):系列点评十一:2025Q3业绩超预期,智能电动齐驱
民生证券· 2025-10-30 17:0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伯特利(603596.SH)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与利润实现同比和环比高增长,主要受益于核心客户销量提升及经营效率改善 [1][2] - 公司智能化(线控制动)与电动化(EPB)业务齐头并进,并通过墨西哥、摩洛哥基地布局加速全球化 [3] - 公司通过整合万达转向业务、拓展空悬及人形机器人业务,正成长为线控底盘领军者 [4] - 基于公司业务发展,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对应市盈率(PE)呈现下降趋势,估值具备吸引力 [4][5] 2025Q3业绩表现 - 2025Q3单季度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22.5%,环比增长26.4% [1][2] - 2025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15.2%,环比大幅增长46.4% [1][2] - 2025Q3毛利率为20.5%,同比微降1.0个百分点,但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2] - 2025Q3归母净利率为11.7%,同比略降0.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 [2] - 收入高增长主要系核心客户奇瑞销量同比+16.7%、环比+19.5%,吉利销量同比+52.0%、环比+15.0% [2] - 期间费用率整体保持稳定,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2.6%、5.0%、0.5% [2]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智能化:公司是国内首家规模化量产和交付线控制动系统(WCBS)的供应商,2025年前三季度在研项目达109项,并新增2条WCBS产线以扩大产能和先发优势 [3] - 电动化: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量产的供应商,2025年前三季度在研项目达181项,2024年公告拟扩产100万套以缓解产能瓶颈 [3] - 全球化:墨西哥年产400万套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投产,2024年起筹划摩洛哥基地,全球化布局再进一步 [3] - 线控底盘:公司通过并表万达获得转向系统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机械转向器、转向管柱在研项目分别达21项和18项,同时拓展空悬业务预计年底前完成产线调试,形成制动+转向+悬架全面布局 [4] - 新业务:公司通过合资公司伯健传动科技,积极研发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滚珠丝杠等产品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75亿元、164.41亿元、208.31亿元 [4][5]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8亿元、18.67亿元、23.14亿元 [4][5]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49元、3.08元、3.81元 [4][5] - 以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49.2元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0倍、16倍、13倍 [4][5] - 预测公司毛利率将维持在21%以上,净资产收益率(ROE)将稳步提升至19.44% [9][10]
上汽集团三季度净利飙升644.9%
经济观察网· 2025-10-30 15:14
上汽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与新能源业务扩张。1—9月,自主品牌销量204.4万辆,同比 增长29.2%;新能源车型销量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海外市场累计销量76.5万辆,其中新能源出 口21.5万辆,同比增长69.7%。 公司称,未来将继续加大智能化和电动化投入,推动半固态电池、"恒星超级增程"等核心技术加速量产 落地。 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89.9亿元,同比增长9.0%;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7.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4亿元,同比增长70.9%。 经济观察网10月30日,上汽集团(600104)(600104.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 营业总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大增644.9%。 ...
全速推进智能化、多元化,日产中国以“何”焕新?
新浪财经· 2025-10-30 13:13
编辑 | summer 于日产中国而言,一场深刻变革正在全面开启。正值在华深耕四十周年之际,日产汽车正通过一系列本土化、智能化、多元化的产品创新,积极应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浪潮。在近日举办的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上,日产汽车CEO伊凡·埃斯皮诺萨携两款全新车型——N6及天籁·鸿蒙座舱亮 相,这也是他自今年4月上任以来首次在中国市场公开亮相,此举充分体现了日产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以及日产中国对"在中国、为中国、向全 球"战略承诺的坚定践行。 更精准的"用户洞察者"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25年1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 幅均超过30%。这一强劲增长表明,电动化、智能化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正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丰富,无论是二人世界还是三代同堂,"家"始终是中国消费者不变 的情感诉求。基于这一核心,日产中国将满足家庭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原点与造车初心,致力于为中国家庭将"车"这一物理载体打造为安心、舒 适、智能的"移动生活空间"。 2024年,日产汽车正式发布其 ...
比亚迪携 K-Car 加码日本车市!铃木社长直言 “竞争将至”,东京车展变 “压强测试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1:55
东京车展参展阵容 - 2025年东京车展几乎囊括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铃木、斯巴鲁等日本本土品牌代表车企 [3] - 参展的国际品牌仅有来自中国的比亚迪、韩国的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以及德国的宝马和奔驰 [3] - 除比亚迪外,还有一家来自中国的智驾企业轻舟智航也参加了本届东京车展 [5] 比亚迪参展策略与产品发布 - 比亚迪是全球首发了一款纯电K-Car车型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3][4] - 比亚迪宣布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 [4] - 比亚迪已是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目前在日本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4] 其他国际品牌动态 - 轻舟智航首次参加东京车展,面向日本市场推出其首个成熟的L4级产品Robobus及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5] - 宝马集团MINI与设计师Paul Smith携手带来的MINI PAUL SMITH设计师款全球首发 [7] - 来自韩国现代汽车、起亚以及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与比亚迪在同一展馆 [5] 日系车企电动化战略与产品特点 - 日系车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技术方面呈现的路径选择与产品逻辑,与中国市场截然不同 [8] - 本田发布的全新电动概念车Super EV Concept主打小巧灵活,兼顾便利性与驾驭乐趣 [10] - 日产集中发布三款新车,包括Ariya改款电动SUV、全新豪华Elgrand MPV以及中国专属N7纯电轿车 [10] 日系车企具体产品发布 - 丰田展台采用高概念、强设计的路线,展示双门轿跑的世极、LS六轮概念车及下一代卡罗拉概念车 [8] - 马自达全球首发Vision Model概念车和新一代马自达CX-5,概念车首次搭载车载二氧化碳吸附系统 [11] - 日产展出N7的核心目的是测试日本消费者对中国产日产车型的接受度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观察 - 铃木社长铃木俊宏表达担忧,认为比亚迪选择日本轻型车标准意味着新的竞争开始,日本人对中国产品的购买门槛正在降低 [3] - 从展台C位与资源权重来看,电动化尚未升格为日系车企真正的战略中枢 [12] - 东京车展演变为研判日系车企全球战略的压强测试场,日系车品牌在中国与本土市场显现战略割裂 [12]
【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竞争梯队及投融资情况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30 10:52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华域汽车、富维股份、天成自控、继峰股份、双林股份、上海沿浦、双英股份等 [1] 上市企业融资活动 - 汽车座椅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定向增发进行融资,融资目的主要用于收购企业股权、项目扩产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继峰股份于2024年4月通过非公开增发融资11.63亿元,用于合肥汽车内饰件生产项目、长春汽车座椅头枕扶手及内饰件项目、宁波北仑年产1000万套汽车出风口研发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富维股份于2022年8月通过非公开增发融资6.22亿元,用于长春汽车智能化产品及定制化项目和创新研发中心项目 [3] - 天成自控在2020年7月融资4.85亿元用于航空座椅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座椅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在2016年9月融资4.95亿元用于乘用车座椅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继峰股份于2019年10月融资29.16亿元用于购买宁波继烨投资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3] - 华域汽车在2016年12月融资8.91亿元,用于多项收购及产能扩充项目,包括购买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多个精密零部件制造项目 [3] - 双林股份在2018年7月融资16.22亿元用于购买宁波双林汽车部件投资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在2014年12月融资5.33亿元用于购买湖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5%股权 [3] - 双英股份于2017年2月通过非公开增发融资1.83亿元,用于支付中介费用、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华域汽车于2009年3月融资8.52亿元,用于向上汽集团购买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相关资产和负债 [3] 行业投融资事件 - 截至2025年,汽车座椅行业投融资事件较多,业务种类包括智能化汽车座椅及座椅零部件技术研发等 [4] - 2025年2月,光华荣昌获得中信信托成长投资,咸孚力达股权转让至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 [5] - 2024年7月,天成自控通过股权转让融资1.6422亿元,投资方为云南国际信托 [5] - 2024年4月,旭阳座椅获得长春市股权投资基金天使轮投资 [5] - 2023年10月,海纳川安道拓发生股权转让,投资方为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5] - 2022年9月,全盛集团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无锡云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机构 [5] - 2022年5月,全盛集团获得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杭州翱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 [5] - 2021年10月,延锋座椅通过股权转让融资80.6364亿元,投资方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5] - 2021年9月,李尔金杯股权转让金额达23275亿元,投资方为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延锋云鹤股权转让金额为1320万元,投资方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5] - 2021年6月,全盛集团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徐州润汇企业管理中心 [6] - 2020年9月,宏立至信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为Magna International [6] - 2018年,全盛集团完成天使轮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涌锌投资和安吉乾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6] - 2017年至2018年,彤明高科完成B轮及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领集团等多家机构 [6] - 2017年,光华荣昌完成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德同资本、瀚华金融、盛初集团、朗盛投资、邓普敦商贸等 [6] - 2016年,清泰智能和感恩科技分别获得天使轮和A轮投资,投资方包括相城创投和铭恩资本 [6] - 2016年,东风李尔和英提尔交运均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分别为东风汽车集团和交运股份 [9] - 2014年,友邦实业和延锋座椅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分别为张家港金茂创投和华域汽车,金龙座椅获得金龙汽车投资 [9] - 2013年9月,光华荣昌获得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荣昌汽车部件 [9] 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进入汽车座椅行业 [11] - 其他企业布局进入行业的时间较多集中在2000年前后 [11] - 从注册资本规模看,华域汽车注册资本超过30亿元,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11] 行业市场集中度 - 全球汽车座椅市场长期被李尔、佛吉亚、安道拓等海外巨头主导 [13] - 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国势力崛起速度加快 [13] - 2024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市场集中度CR3为50%,CR5为69% [13]
日本车没打算退场
36氪· 2025-10-30 10:45
日本汽车工业的战略转向 - 日本汽车工业正经历从“机械制造”向“缔造全新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行业底色因中国“新四化”浪潮而改变 [1] - 2023年东京车展更名为“日本移动出行展”,标志着作为汽车强国的日本主动求变,但两年后其转型成效仍待观察 [1] - 面对铃木、三菱退出中国、仅雷克萨斯独立支撑日系豪华品牌的局面,日本车企势必选择拥抱中国市场 [1] 日系车企的财务表现与市场警觉 - 2025财年第一财季,丰田、本田、日产均出现利润下滑:丰田营收12.25万亿日元(增长3.5%),但营业利润下滑11%至1.17万亿日元,净利润下滑37%至8414亿日元 [13] - 本田出现营收利润双降,销售额5.34万亿日元(下滑1.2%),营业利润2441.7亿日元(下滑49.6%),净利润1966.7亿日元(下滑50.2%) [13] - 日产营收2.71万亿日元(下滑9.7%),净亏损1157亿日元,由盈转亏且连续4个季度亏损 [13] 日本本土市场的产品策略与文化 - 东京移动出行展展品聚焦本土需求,如大量K-CAR和以驾驶为主导的“玩具车”,体现了与中国市场“彩电冰箱大沙发”不同的产品理念 [9] - 日系车企在本土市场可天然展现对时代的解读,而非受趋同消费需求逼迫向销量妥协,环境缺乏内卷和价格战 [9] - 日本消费者对品牌有极高认同感,销量榜车型难以被取代,车企在品牌、渠道、服务上做万全维系工作 [24] 日系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适应与学习 - 丰田、日产在中国市场推出高度本土化电动车(如铂智3X、N7),融入大量中国元素,意味着合资中方参与度提升 [15] - 本田尝试保留品牌血统发布P7和S7,但市场证明中国用户更追求极致性价比,使其面临挑战 [15] - 日系车企的固执在现实面前软化,马自达等企业向中国合作伙伴(如长安汽车)寻求帮助,利用中国技术平台进行嫁接 [17] 中国模式对日系车企的启示与合作 - 丰田将中国血统的铂智3X引入中国香港,定价为国内市场双倍且比bZ4X更受欢迎,证明中国商业模式能盈利 [20] - 在日本,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并售卖说明书已成为常态,显示中国汽车产业对日系车具有教育意义 [18] - 日系车企传统的借力合作模式(如马自达与福特、三菱与戴姆勒/雷诺)可能将合作对象从欧美伙伴转向中国合作方 [17] 品牌价值与长期主义战略 - 丰田全球产业生态圈能量巨大,其在华建设雷克萨斯金山新能源工厂,延续了长期企业发展观 [20] - 传统品牌(如丰田、大众、BBA)仍拥有大量拥趸,品牌壁垒和供应链优势是特殊时期的隐性资产 [20][22] - 汽车产业竞争终将回归品牌层面,日系车企擅长维系品牌好感度并划分消费人群,确保各自在全球找到发展福地 [24]
宇通客车前三季盈利近33亿 海外增势强劲出口涨18.17%
长江商报· 2025-10-30 08:1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全球大中客车龙头宇通客车(600066.SH)业绩迎来高速增长。 10月28日,宇通客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核心业绩指标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财报显示,公司三 季度实现营收102.37亿元,同比增长32.27%;净利润13.57亿元,同比激增78.98%。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既源于其在本土市场的深厚积淀,也得益于全球布局的持续突破。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宇通客车海外业务在近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22年—2024年的三年时间 里,其海外收入增长了1.72倍。2025年前三季度,宇通客车出口总销量达10742辆,同比增长18.17%, 市场份额达19.32%。 轻客业务成增长引擎 资料显示,宇通客车前身为1963年成立的郑州客车厂,历经多年发展,发展成一家集客车产品研发、制 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制造业企业,拥有142个产品系列的完整产品链。 近年来,宇通客车业绩整体保持增长,为2025年的爆发积累了充足动能。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从 218亿元增长至372.2亿元,期间增幅达到70.73%;净利润更是从7.59亿元飙升至41.16亿元,2024年同比 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