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上线下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线上品牌发力线下开店(大数据观察·实体店里探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9-18 06:22
线上品牌线下扩张趋势 - 线上品牌加速布局线下实体门店 通过多元化场景和沉浸式体验激发消费需求[4] - 京东MALL 爱回收 蕉内等代表性企业通过线下门店实现线上与线下优势互补[4] 京东MALL线下布局 - 京东在全国开设24家大型体验中心 覆盖北京深圳武汉太原等城市[5] - 北京双井店开业头两日客流量超10万人次[5] - 门店创新打造30个主题体验区包括游戏烘焙美妆咖啡等场景[5] - 太原店通过"新风体验空间"等实景体验促成现场交易[5] - 线下门店定位为科技展示中心 顾客体验中心和会员服务中心[5] 爱回收线下业务拓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线下门店覆盖291座城市 门店总数达2092家[6] - 线下门店实现面对面沟通 解决传统邮寄回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6] - 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137%[7] - 回收品类从电子产品扩展至箱包腕表黄金等多品类[7] - 建立完整质检体系提供质检定级定价和深度隐私清除服务[7] 服装品牌线下战略 - 蕉内在数十个城市开设60多家门店 采用全直营运营模式[8] - 线下门店通过空间陈列和人员培训提升消费体验[8] - 基于线上销售大数据进行精准选址 布局重点城市和商圈[8] - ANNAKIKI两年内在上海广州长沙打造3家独立旗舰店[8] - 中小品牌通过手工艺体验时装展览等活动创造情绪价值[9] 线下门店核心价值 - 京东MALL以全品类商品和沉浸式体验解决消费痛点[5] - 爱回收线下门店实现信息透明化 当场完成产品鉴定和交易[6] - 服装品牌通过线下试穿体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感知[8] - 线下门店社交账号互动将线下信任延伸为线上黏性[8]
丰富场景 优化体验 提升信任度 线上品牌发力线下开店(大数据观察·实体店里探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9-18 05:55
线上品牌线下拓展趋势 - 当前许多兴起于线上的品牌正纷纷发力布局开设实体门店,旨在通过多元化场景和沉浸式体验激发消费需求,并让线下与线上优势互补 [1] 京东MALL线下战略 - 京东MALL作为京东的大型体验中心,已在全国开设24家门店,覆盖北京、深圳、武汉、太原等地 [2] - 门店创新打造了游戏、烘焙、美妆、咖啡等30个主题体验区,例如北京双井店开业头两日客流量超10万人次,通过全品类商品和沉浸式体验满足消费者需求 [2] - 公司开设实体店的核心目的是解决消费痛点,将门店定位为科技展示中心、顾客体验中心和会员服务中心,以提升消费体验 [2] 爱回收线下业务模式 - 爱回收线下门店覆盖291座城市,门店总数达2092家,其线下布局致力于通过面对面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用户体验 [3] - 线下门店的获客相对精准,完善了二手电子产品"回收—处置—销售"的产业链,并已将回收品类从电子产品扩展到箱包、腕表、黄金等多品类 [3][4] - 今年上半年,公司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137%,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了闲置电子产品进入循环体系 [4] 服装品牌线下拓展策略 - 蕉内等线上服装品牌近年来大举布局线下,已在数十个城市开设60多家门店,采用全直营模式以快速获取消费者反馈并让渡中间利润 [5] - 品牌利用线上销售积累的大数据进行精准选址,布局重点城市和商圈,通过线下体验增强线上黏性,形成线上线下良性循环 [5] - 线下门店通过让消费者看、摸、问、试来增强体验,例如保暖衣面料更依赖触感,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不可替代性 [5] - 其他品牌如ANNAKIKI和个性化中小品牌也注重线下门店的"体验价值",通过空间设计、时尚资讯和手工艺体验活动创造情绪价值与审美享受 [5][6]
金秋促消费持续上“新” 市场活力倍增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10
活动概况 - 2025年"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持续31天 覆盖中秋和国庆两大黄金消费期 线上活动从9月15日开始 线下活动由地方消协组织监督下经营者自主开展[1] - 首届活动于2024年9月举办 为期6天 共有26个副省级以上消协组织和9家大型企业参与 活动期间惠及消费者约1.41亿人 拉动消费金额累计75.38亿元[1] 活动升级 - 今年活动进一步拓展时空范围和业态领域 旨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和激发市场活力[2] - 粤港澳大湾区举办"活力大湾区快乐金秋购"特色专场 适应三地消费融合趋势[2] - 浙江省以"树'六好'特色享满意消费"为主题 通过店堂市集、专场特色、电商直播和门店促销等形式推出地方风味活动[2] 产业特色挖掘 - 农产品资源丰富地区组织特色农产品展销 通过现场品鉴和直播带货形式拉动农产品消费[3] - 文化底蕴深厚城市举办非遗文创市集 展示剪纸刺绣陶瓷等手工艺品并设置手工体验区促进文创消费[3] - 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套餐 搭配酒店餐饮优惠吸引游客[3] - 工业发达城市围绕优势工业产品开展专项促销 展示先进制造实力并提供专属折扣[3] 经济影响 - 购物节活动可在短期内积聚人气 释放消费需求并带动商品服务销售[2] - 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与产业链协同 促进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和加强品牌建设[2] - 创造就业岗位 形成就业收入消费的良性循环[2] 未来发展重点 - 政府需优化消费补贴和完善消费基础设施[3] - 企业应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 培育绿色消费和直播电商等新业态[3] - 加强市场监管与消费者教育 维护消费者权益并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3]
供销大集:公司与美团、抖音、京东、阿里旗下饿了么等主流平台已建立合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6 20:10
公司合作平台布局 - 公司与美团、抖音、京东、阿里旗下饿了么等主流平台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1] - 在商品贸易领域成为平台供应链体系成员 依托生鲜果蔬和日杂产品线开展线上零售及批发业务 [1] - 在物流配送方面与美团、京东到家、饿了么、抖音小时达深化即时零售合作 [1] 数字化转型战略 - 通过抖音等平台拓展电商直播与数字化营销渠道 助力产品上行与品牌曝光 [1] - 通过与各平台合作推动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 [1] - 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城乡双向流通的生态布局 [1] 供应链效能提升 - 持续提升供应链效能与市场竞争力 [1] - 赋能线下商超及社区便利店运营效率 [1]
上市公司各显其能促消费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9:03
消费市场环境 - 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发展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相关政策持续落地显效[1] - 国家出台一系列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措施 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持续增强[1] - 北京区域商品消费继续呈现降势 公司需积极应对复杂零售市场环境[1] 翠微股份发展战略 - 聚焦减亏增盈转型提质核心目标 加快门店调整、业态升级和发展转型[1] - 推进当代商城中关村店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稳步推进翠微店B座、牡丹园店等门店商业调改升级[2] - 翠微店B座完成部分头部餐饮北京首店签约 完成百货区域20余个品牌引进及形象升级[2] - 牡丹园店强化异业联动和社区服务功能属性 完成卖场内设备设施改造[2] - 深入推进一店一策差异化经营策略 加快商业转型升级步伐[2] - 优化管理机制提升运营效率 持续做好品牌置换和优化调整[2] - 优化线上运营深挖渠道潜力 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强化经营韧性[2] 有友食品业务布局 - 重点围绕市场需求趋势、技术创新应用及消费者洞察展开首发产品规划[1] - 积极拓展线上渠道 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销售收入达4853.27万元 同比增长115.97%[3] - 持续深化全平台布局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3] - 重视与高势能渠道的战略合作 持续深化与会员制商超等渠道的布局与服务体系[3] - 通过系统化研发储备和市场测试 适时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3] 上市公司整体举措 - 从业态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等多维度发力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1] - 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满足消费者需求 激发消费潜力[2] - 从各自业务差异性和特点出发 在产品研发、一店一策等环节积极创新[2]
中国制造网与西麦克展览达成战略合作 共筑数字化会展新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5:29
战略合作 - 焦点科技旗下中国制造网与西麦克国际展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会展服务模式[1] - 合作围绕供应链寻源匹配 海外品牌推广 商务活动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合作[1] - MIC国际站提供供应商资源与智能匹配能力 西麦克提供全球本地化展会资源与组展优势[1] 公司背景 - 焦点科技自1996年成立 致力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 MIC国际站拥有超过5200万企业用户 平台产品数据超9900万条 年访问量突破30.4亿人次[2] - 西麦克源于1953年 有70余年展览组办历史 每年组织境外展会项目超百个 覆盖工业制造 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行业 组展足迹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座城市[2] - 平台推出"新航海计划""商链(BizConnect)"等创新服务 全面赋能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2] 合作展望 - 双方将共同探索线上+线下双线驱动的会展新业态 通过联合举办行业展会 培训沙龙 采洽对接会等活动提升企业国际曝光与成交机会[2] - 建立定期沟通与项目推进机制 在更多区域 更多行业实现资源联动与价值释放[3] - 合作将MIC国际站的数字化能力与西麦克线下会展资源深度融合 提供全链路出海服务[3]
富森美推进家居零售卖场模式创新 “策展式商业”成为增长新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8:48
公司创新商业模式 - 富森美天府项目以"策展式商业"模式为核心增长引擎 通过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深度融合重塑空间美学 实现场景商业与产业运营的深度融合[1] - 项目总投资超17亿元 融合直播产业、商业消费与生态体验 入驻品牌包括三翼鸟智慧家庭体验中心、顾家家居旗舰店、京东家电中央空调体验馆等知名商户[1] - 采用"主理人生态"激活消费体验 以公路咖啡&三菱空调店为例 将90%空间转化为咖啡社交区 通过跨界活动使客单转化率从30%提升至70%[2] - 建立"艺术中心展览+品牌空间策展+设计师沙龙"常态化体系 2025年以来已落地20多场展览包括壹集光影艺术展等 通过艺术IP吸引高净值客群[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额达6945.13亿元 同比上涨0.92% 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和消费升级影响[4] - 家居零售市场呈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趋势 绿色环保、智能化产品、体验式消费成为主流方向 定制化服务需求增加且品牌集中度提升[5] - 行业跨界融合趋势明显 家居与艺术、文化、科技领域合作增多 创造新颖产品和商业模式[5] - 消费需求从基本功能转向注重品质、设计、个性化及整体生活方式契合度 为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4] 项目竞争优势 - 通过"场景+内容+直播"三重驱动突破传统零售模式 构建全域经营能力核心壁垒[3] - 实现业态融合与生态协同 从产品销售转向空间解决方案提供商 延伸家居场景展示空间并增强品牌曝光[3] - 项目创新商业服务模式切入社区场景 更好满足家居消费改善型需求[3] - 将传统家居卖场升级为城市级美学生活目的地 通过创造性重构人货场关系实现精准获客[1]
周大生与无忧传媒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七大业务促进珠宝行业线上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2:17
公司战略合作 - 周大生与无忧传媒等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元 公司出资2250万元占比45% [1] - 合作聚焦七大业务 包括直播业务 IP孵化 供应链共建 海外业务 销售模式创新 活动运营及文化综合体打造 [4] - 合作突破传统产业边界 开创新模式探索新场景 是传统珠宝品牌与头部MCN机构的首次深度融合 [1][4] 业务协同效应 - 通过供应链+产品与内容+流量互补 构建供需双向赋能闭环 重塑行业格局 [3] - 无忧传媒拥有10万+网红矩阵 千万级流量池及无忧之夜顶级文娱IP 为品牌出海奠定基础 [2] - 周大生拥有4700+门店 2000万会员及国家宝藏等文化IP 合作将放大其供应链和渠道优势 [2] 行业发展趋势 - 黄金珠宝消费呈现线上化 场景化 国际化趋势 短视频与直播已成为核心渠道 [2] - 线上渠道便利性与年轻化偏好高度契合 线上及海外业务将成为行业新增量 [2] - 消费者更注重设计创新及文化附加值 国潮风格 IP联名及高端工艺产品受青睐 [2] 具体合作举措 - 官宣成为无忧之夜2025独家冠名合作伙伴 10月底在三亚举办作为重要落地场景 [1] - 搭建TikTok珠宝电商平台 推广国家宝藏等系列IP 共建海南离岛免税供应链 [4] - 打造珠宝+内容新零售模式 通过短视频种草 直播引流至线下门店 [4]
周六福(06168):黄金珠宝品牌新势力,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成长
东吴证券· 2025-09-14 16:2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基于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成长性及渠道拓展空间 [1][3]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黄金珠宝新势力品牌 依托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深耕下沉市场 线上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7/9.83/11.20亿元 同比增长20%/16%/14% [1][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3/20/17倍 低于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 21倍 [1][3][9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7.18亿元(同比+11.0%) 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7.1%) [1][9] - 2025H1营收31.5亿元(同比+5.2%) 扣非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11.9%) [9][14] - 毛利率从2021年35.0%降至2024年25.9% 主要因低毛利渠道及产品占比提升 2025H1毛利率26.3%(同比+0.8pct) [24][27] - 线上收入占比从2021年26.6%提升至2025H1的51.8% 2024年线上收入22.9亿元(同比+31.0%) [9][36][75] 业务结构 - 黄金珠宝产品占主导 2024年收入43.8亿元(同比+19.1%) 占比提升至91.5% [32][34] - 钻石镶嵌珠宝2024年收入4.1亿元(同比-29.5%) 占比8.5% [32][34] - 线下门店超3800家 其中加盟店3760家 自营店97家(截至2025H1) [9][61] - 门店布局聚焦下沉市场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5.1%(2024年末) [65] 行业前景 - 中国黄金珠宝市场规模从2019年3282亿元增至2024年5688亿元(CAGR 11.6%) 预计2029年达8185亿元 [9][50] - 2025年1-7月金银珠宝类社零月均增速达12.9% 高于整体消费增速 [9] - 电商渠道增长最快 2019-2024年CAGR达16.8% 预计2024-2029年CAGR为9.7% [55] - 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显著 2019-2024年CAGR达12.7% [57] 增长动力 - 线下渠道向一二线城市及华北华东地区拓展 计划2025-2027年新增40家自营店 [90] - 线上渠道持续高增长 2025H1线上收入16.3亿元(同比+34.3%) [9][75] - 产品创新推出玺古金、龙鳞凤羽等系列 工费加价范围120-360元/克 [41][44] - 营销端通过明星代言(KOL黄景瑜)、电视剧赞助(《他从火光中走来》)提升品牌声量 [82][84] 资金用途 - IPO募资11.93亿港元 50%用于扩大销售网络 20%用于品牌推广 20%用于产品开发 [88][90]
广东强力推动演艺市场政策落实、演艺生态优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1 16:17
座谈会背景与目的 - 广东省于9月10日举行演艺市场政策推进落实座谈会 旨在加强广东与国内头部演艺机构交流并推动产业政策落地 [1] - 18家全国演艺头部企业和单位代表参会 包括中国演出行业协会 英皇娱乐 开心麻花 保利文化 北京摩登天空 北京大麦等 [1] - 座谈会是继2024年5月22日出台《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后 广东推动产业政策落实和演艺生态优化的又一强力举措 [1] 广东演艺市场基础与优势 - 广东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演艺市场供给充足且消费需求旺盛 [1] - 粤港澳大湾区多元背景为广东演艺市场提供坚实发展基础和资源联动潜力 [3] 政策聚焦方向与新业态发展 - 广东"演艺市场政策17条"政策包提出拓展"演艺+"融合业态和创新演艺空间利用 [2]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建议加大鼓励新业态发展 重点培育小剧场和新空间业态 并支持线上线下融合趋势 [2] - 保利文化正在深圳博物馆和广州许钦松美术馆推进"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艺术"多元融合项目 [2] 企业战略与政策响应 - 英皇娱乐在广州设立大湾区总部 与政策中打造内容制作与艺人经纪龙头企业的方向高度契合 [3] - 英皇娱乐计划整合大湾区媒体平台及高校资源培育本土新人 并支持"演出+旅游"产品和粤港澳演艺联盟建设 [3] 区域合作与平台建设 - 粤沪联动通过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展开合作 广东作为主宾省将在沪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 [3]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提出四点合作建议:内容联手实现国际项目降本增效 联动国际艺术节共同委约剧目 打通长三角和大湾区演艺资源 联合培养年轻艺术家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