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

搜索文档
国补和百亿补贴齐上阵,“618”京东MALL四店开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6 11:32
京东618活动规划 - 京东MALL将在"618"大促期间于全国多地开设多店,包括北京南三环店、北京双井店、深圳首店、武汉光谷二店4店同开 [1] - 京东将开出首家餐饮集合店"七鲜美食MALL",并于6月18日在哈尔滨亮相 [1][2] - "618"活动将于5月底正式开启,消费者每人每天可获得超1000元购物补贴 [1] - 活动包括百亿补贴日、超省特价日、超级直播日、PLUS会员日等 [1] - 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和京东外卖百亿补贴将轮番上阵 [1] 京东MALL扩张计划 - 北京南三环店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京东MALL [1] - 京东MALL的全国布局正加速推进,5月成都天府店、南京大明路店已相继亮相 [1] - 北京线下商业版图将在"618"期间注入新生力量,两家京东MALL分别在北京南三环、双井正式开业 [1] 七鲜美食MALL特色 - 全国首个100%实现后厨直播的美食MALL [2] - 十大网红餐饮品牌将在此开设当地首店 [2] - 汇聚本地老字号、非遗美食、网红小吃 [2] - 通过"品质堂食+品质外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提供服务 [2] 京东外卖业务发展 - 京东推出"京东超级外卖日"活动,每月18日开启人人可参与的咖啡、奶茶1.68元一杯等活动 [2] - 京东外卖官方储值账户"京东饭卡"推出充值500元最高可得618元等优惠活动 [2] - 外卖业务从核心零售出发,向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扩展,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需求 [2] 线上线下融合战略 - 公司加速打通线上线下,以提升用户体验,构建零售生态护城河 [2] - "618"早已不是线上独有的大促节日,线下商业版图也在同步扩展 [1]
研判2025!中国家居收纳用品行业产品分类、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家居收纳用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行业向环保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9:36
行业概述 - 收纳行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因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消费需求增长而兴起[1] - 家居收纳用品包括收纳盒、收纳箱、收纳袋等塑料制品,用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物品管理效率[3] - 2020年中国收纳用品市场规模达1012.79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000亿元[1][11] - 塑料收纳箱2024年市场规模约10.93亿元,受益于消费升级和需求释放保持强劲增长[13] 发展驱动因素 -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2024年41314元,2015-2024年CAGR 7.27%)[9] - 城镇化进程加速,高线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推动收纳效率需求[1][11] - 塑料制品产量稳定增长(2024年7707.6万吨同比+2.93%,2025Q1 1835.1万吨同比+6.92%)[7] - 生活用品消费支出增长显著(2025Q1同比+9.6%,占人均消费支出5.4%)[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聚乙烯等通用塑料及助剂供应充足,改性塑料技术持续创新[5] - 中游:生产制造向自动化、数字化升级,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挑战[7][22][23] - 下游:电商、商超等渠道多元化,全渠道融合趋势加速[5][26]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茶花股份、家联科技、太力科技等知名品牌,覆盖全品类[15] - 第二梯队:振兴实业、龙士达等区域性企业[2][15] - 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未来将向头部集中[15][21] 重点企业 - 茶花股份:产品线覆盖1000+单品,2024年塑料制品营收4.28亿元(同比-18.79%)[17] - 家联科技:生物降解材料技术领先,2024年塑料制品营收17.44亿元(同比+34.02%)[19] 发展趋势 - 产品高端化:模块化设计、智能收纳系统需求增长[24] - 材料环保化:可降解/再生塑料应用扩大,绿色供应链成为核心竞争力[25] - 渠道场景化:VR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零售模式普及[26]
“6·18”开出餐饮集合店京东线下狂奔
北京商报· 2025-05-15 21:56
电商巨头线下布局 - 公司将在"6·18"期间开设首家餐饮集合店"七鲜美食MALL"并落地哈尔滨,引入十大网红餐饮品牌如秋林格瓦斯、蜜雪冰城等,涵盖本地老字号、非遗美食等品类,主张"好吃、放心、便宜"[1][3] - 公司计划在"6·18"期间新开四家京东MALL门店,包括北京南三环店(7万平方米)、双井店(5万平方米)以及深圳首店、武汉光谷二店,到2025年底京东MALL门店总数将达27家[7] - 公司外卖业务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推出"京东超级外卖日"活动和"京东饭卡"优惠措施,入驻餐饮商家超百万[6] 餐饮业态战略 - 七鲜美食MALL与七鲜超市为独立业务,但均依托公司供应链优势,前者专注"品质堂食+品质外卖"联动模式,后者主打"超市+餐饮"结合,提供生鲜现场加工服务以延长顾客停留时间[3][5] - 公司曾尝试"七范儿"社交空间业态,首店餐饮区占比超50%(500平方米/950平方米),含12个餐饮档口和3家酒吧,但因外部环境及成本压力半年后闭店[4] - 京东MALL南三环店计划在B1、B2层引入餐饮门店,通过多元业态组合提升消费者逛店时长[5] 线下流量争夺 - 公司通过线下活动如《京东618夏日歌会》和"京东618开心夜"邀请明星引流,同步联动养车、药房、七鲜等线下门店促销,奥莱门店推出"满500减50"活动[7] - 行业分析认为线下门店可吸引垂直流量(如养车),而公司凭借物流和供应链能力可为餐饮商家提供食材供应等边缘服务,但需针对性挖掘餐饮消费数据以精准运营[8] - 高频外卖业务已带动公司3C家电等低频品类销售,并提升京东App用户打开频次,形成与即时零售、物流业务的协同效应[6]
【直击】红旗连锁股东大会: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将向川南等区域渗透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20:2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 23亿元 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2] - 扣非后净利润4 77亿元 同比减少0 13亿元 [2] - 主营业务收入93 71亿元 较上年度增长0 23% 继2020年17 48%增速后保持稳步提升 [2] - 投资收益下降导致业绩下滑 新网银行投资收益1 22亿元 较上年度减少近0 3亿元 [2]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调整 - 2024年11月控股权变更 控股股东变更为四川商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实控人变更为四川省国资委 [2] - 管理层融合进展顺利 企业文化得到新同事认同 规章制度持续完善 [3] 行业竞争与战略应对 - 零售便利店行业竞争加剧 大型商超频现关店潮 [4] - 公司持续优化"红旗云平台" 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4] - 深化线上线下融合 2024年抖音直播实现超10亿元销售额 [4] - 通过线下核销引流至门店 沉淀私域流量提升复购率 [4] - 成为支付宝"碰一碰"会员数字化合作伙伴 简化付款流程 [4] 产品与渠道拓展 - 门店引入咖啡、餐食、生鲜等品类 满足多元化即时需求 [5] - 开发"红旗优选"系列产品 增强消费者黏性 注册会员超600万 [5] - 门店数量超3000家 主要集中于成都区域 [5] - 计划向四川二三线城市拓展 推广川字号商品 渗透川南等核心区域 [5]
毛戈平(01318):美妆先导,光蕴无界,熠熠生辉
国海证券· 2025-05-15 16: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10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历史悠久、品牌底蕴深厚,旗下有MAOGEPING和至爱终生两个主要品牌,业务涵盖彩妆、护肤和化妆培训三大板块 [6][10] - 品牌势能破圈加速,成长空间大,作为专业化妆师品牌,彩妆品类丰富且高复购品类占比高,对标国际大牌仍有差距 [6] - 产品、渠道双驱动,产品端持续拓品类和创新,有望形成全品类美妆集团;渠道端将保持线上/线下双渠道驱动 [6] - 品牌资源壁垒深厚,知名专业彩妆师IP使营销具备优势,独特线下中高端百货资源利于消费者洞察和维护关系,管理层珍惜品牌价值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53.68/69.76/87.85亿元人民币,同比+38%/+30%/+26%;归母净利润12.0/15.8/19.7亿元人民币,同比+36.7%/+30.9%/+24.9%;对应2025年5月14日收盘价,2025 - 2027年PE值为37/29/23X,长期看好公司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6][10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情况 - 公司由毛戈平先生于2000年创立,旗下有MAOGEPING和至爱终生两个品牌,业务涵盖彩妆、护肤和化妆培训 [10] - 2021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整体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38.85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33% [11] - 分品牌看,截至2024H1,MAOGEPING品牌营收占比99.3%,至爱终生占0.7%;分品类看,2024年彩妆/护肤/化妆艺术培训及相关销售营收占比分别为59.3%/36.8%/3.9% [19] - 202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呈提升趋势,2024年达84.4%,净利率2024年提升至23%,均位居同类前列 [20] 行业分析 - 中国美妆行业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从4026亿元增长至5798亿元,CAGR7.6%,预计2023 - 2028年以8.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8763亿元 [25] - 高端美妆品牌增长曲线更陡峭,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7.8%,预计2023 - 2028年以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3110亿元 [30] - 美妆以线上渠道销售为主,2018 - 2023年线上渠道复合年增长率为13.5%,线下为2.3%,未来线下增速有望修复,预计2023 - 2028年线下以5.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4][35] - 2023年中国的人均彩妆支出为83元,低于美国、韩国、日本和西欧,但增长潜力大,2018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4%,预计2023 - 2028年以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6] - 面妆、唇妆引领彩妆市场增长,面妆是最大且增长率最高的部分,2018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7%,预计2023 - 2028年以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904亿元 [40] - 彩妆市场由线上渠道主导,2018 - 2023年线上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13.4%,占2023年市场总额的64.2%,未来线上线下将协同作用 [44] - 消费者更愿意为高品质产品买单,高端彩妆市场蓬勃发展,2018 - 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6.4% [48] - 面部护理、身体护理引领护肤市场增长,2018 - 2023年护肤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8.4%,预计2023 - 2028年以8.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7011亿元 [53][55] - 护肤市场由线上渠道主导,2018 - 2023年线上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13.6%,占2023年市场总额的52.0%,线下渠道保持稳定增长 [59] - 消费者对护肤品品质要求提高,愿意为高品质护肤品买单,高端护肤品牌受欢迎,2018 - 2023年高端护肤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8.3% [60] 产品端 - 护肤线以妆前调理肌肤入手,截至2024年6月30日,护肤类有50个SKU,主推奢华鱼子酱系列等,覆盖多个品类,主打妆前滋养及急救 [64] - 部分护肤产品定价高于国产竞品,接近雅诗兰黛,远不如海蓝之谜,展现较强品牌溢价能力,销量有提升空间 [67] - 彩妆线定位高端,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彩妆及化妆工具SKU337款,底妆类/光影类优势突出,光感无痕粉膏截至2024H1零售额超2亿元 [69] - 彩妆定价高于国产竞品,与国际一线品牌仍有差距,遮瑕产品在高价位下有较强市场认可度,在高端市场形象鲜明,大众市场有提升空间 [72] - 创始人“东方光影大师”独特IP融入品牌,助力品牌价值升级 [75] - 与莹特丽、科丝美诗等头部代工厂合作,保障产品质量,莹特丽常年稳居TOP1供应商,采购占比19% - 25%左右 [78] - 未来增长逻辑为定位高端化和专业化提升品牌溢价,彩妆+护肤产品矩阵升级和拓展,彩妆新品有机会发力,护肤产品预计快速增长 [81] 渠道端 - 公司先布局线下百货,再拓展线上,通过线下建立高端品牌认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自营专柜数目达372个,在中国美妆品牌中排名第二,采取会员模式管理消费者 [87] - 消费者粘性强,2024年线下会员复购率约34.9%,线上为27.5%,高于行业平均线上复购率 [93] - 线上渠道涵盖多个电商平台,创始人IP引流效果显著,2021 - 2023年线上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49.3%,2024年同比增速达51.23%,达到17.84亿元 [94] - 线上直销和经销商销售均快速增长,天猫旗舰店和抖音小店为核心渠道,抖音2021年发力 [100] - 化妆培训渠道2021 - 2024年上半年参与者人数和销售收入有波动,培训学员助力产品传播,产品零售和套装购买率较高 [103] - 化妆技能培训与彩妆销售相互促进,公司在九城开展化妆培训业务 [104]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53.68/69.76/87.85亿元人民币,同比+38%/+30%/+26%;归母净利润12.0/15.8/19.7亿元人民币,同比+36.7%/+30.9%/+24.9%;对应2025年5月14日收盘价,2025 - 2027年PE值为37/29/23X,维持“买入”评级 [109]
老百姓大药房4.4亿减持,揭开连锁药店的“虚火”与真相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15 11:4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零售药店行业面临盈利失衡、合规成本增加、外来业态冲击等多重挑战,即将迎来重新洗牌[1] - 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闭店数量达3.9万家,第四季度闭店突破1.4万家,预计2025年还将有5-10万家药店关门[5] - 全国药店数量达70万家,部分城市每平方公里药店超10家,100米范围内超5家药店,竞争激烈[6] - 药品价格谈判、集采常态化、医保控费等政策使药店面临进货成本与销售价格双重压力[8] - 多地暂停新增医保定点药店审批,卡住了以医保药店为主要业绩支撑的连锁药店命门[10] 头部企业财务表现 - 老百姓大药房控股股东拟减持2280.29万股,规模达4.4亿元,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0.36%、44.13%[2] - 2024年上市连锁药店TOP6中,除益丰药房净利润略增8%外,其余均下滑20%-240%,老百姓大药房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4] - 老百姓大药房药店平效从2020年59.2元/平方米降至2024年47元/平方米,中小成店日均平效低至36元/平方米[6] - 上市连锁药店TOP6中4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大参林和老百姓大药房分别为2.35亿元、0.50亿元[13] 转型尝试与困境 - 连锁药店进入"药品+"赛道,开发营养保健、美妆、母婴等非药商品,但跨界入局胜算不明显[12] - 药店尝试向健康服务平台转型,开创门诊统筹、慢特病定点、DTP药房等新模式[14] - 2024年实体药店药品销售规模同比微增0.3%,电商渠道同比增长4.6%,线上成为主要驱动力[16] - 连锁药店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但B2C平台用透明价格倒逼传统药店进行价格战,压缩成本空间[16] 行业未来趋势 - 商务部提出到2025年培育5-10家超五百亿元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零售百强销售额占比达65%以上[18] - 当前"三大"连锁药店规模在250亿元左右,"小三大"在百亿规模左右,行业座次可能重新排序[18] - 零售药店竞争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同质化内卷严重,转型是挑战也是机遇[19][20] - 行业洗牌在即,转型效率将决定未来市场格局,多元化、专业化、线上化是关键[21][22]
陕菜老字号创新记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9
老字号创新与市场表现 - 乞丐酱驴新品鲜上鲜驴肚花胶上市即成为爆品 [1] - 陕西拥有"中华老字号"27家,"陕西老字号"101家,"地方老字号"326家 [2] - 袁记肉夹馍新品占据销售榜单前三,带动店铺销售额显著增长 [3][5] - 新品开发包括热卤夹馍、孜然鸡肉夹馍、鸡汤荠菜馄饨等 [3] - 传统馍改良加入奶油使馍皮更松软鲜香 [3] 产品创新与工艺传承 - 袁记肉夹馍坚持传统工艺制作"铁圈虎背菊花心"白吉馍 [3] - 保持现打馍、现蒸面皮、现熬鸡汤、现炖肉的匠心标准 [5] - 开发肉夹馍味中式"汉堡"等创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4] - 孙大圣剁椒鸡丝面皮、春发生海味葫芦头等创新陕菜频频出圈 [4] 文化赋能与场景创新 - 西安饭庄打造陕菜文化体验博物馆,展示3000年陕菜历史 [5] - 融合文化展览、科技体验、研学活动,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6] - 创新消费场景如乞丐酱驴开展毛驴生态旅游、西凤酒打造工业旅游景区 [6] - 推出"博物馆定制宴"等文化餐饮体验项目 [5] 数字化转型与渠道拓展 - 德发长直播间推出"花漾长安二十四节气水饺"上线即秒空 [8] - 西安大业食品2024年电商商品交易总额突破2500万元 [8] - 构建"直播生态"与"食品工业"双轮驱动模式 [8] - 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 [9] - 同盛祥钟楼店通过智能系统优化点餐和备餐流程 [9]
天猫奢品× New Life家居奢品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5-13 18:16
行业趋势 - 中国家居奢侈品市场成为奢侈品行业新方向 疫情促使消费者更关注家居环境的舒适、美观与情感体验 推动市场增长 [1] - 2023-2027年中国家居装饰市场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9.26% 奢侈品家具市场2024-2032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4.8% [1] - 超过70%的高净值消费者将家庭美学和生活质量置于外部物质之上 家居奢侈品需求呈现双位数增长 [38][39] 市场机遇 - 中国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高净值家庭数量持续增长 为家居奢侈品市场提供坚实消费基础 [1] - 政府调整房贷利率、税收政策和放宽购房限制等房地产相关政策刺激住房需求 带动家居奢侈品市场发展 [1] - 中国数字化程度高 电商生态系统完善 AI、VR等技术为家居奢侈品品牌提供创新营销和销售渠道 [1][6] 消费者洞察 - 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 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独特设计产品 男性消费占比逐渐增加 [2] - 消费者购买行为从大规模装修转向频繁"微升级" 更注重产品舒适感、设计感和情感价值 [2] - 不同城市层级消费者需求差异明显 低线城市将餐具作为新身份象征 高线城市偏好设计感强的家居装饰 [2] 新兴品类表现 - 照明、餐具、家居香氛、家居装饰和住宅家具成为热门增长品类 照明产品吸引首次购买者 [2] - 家居香氛借助"宅经济"发展 线下体验带动线上销售 住宅家具虽市场占比低但增长迅猛 [2] - 奢侈品家具市场2023年规模达23亿美元 无logo高端家居用品销售额2024年激增47% [37][47] 品牌战略 - 路易威登、爱马仕、罗意威等奢侈品牌已拓展家居产品线 将旅行精神、高定工艺融入家居设计 [51][54][57] - 迪奥通过咖啡厅业态将品牌美学延伸至餐饮体验 打造沉浸式生活方式空间 [61][62] - 品牌需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差异化策略 利用数字化手段精准触达客户 注重产品设计创新 [2] 市场演变 - 中国奢侈品消费经历四个阶段演变:1990-2005年身份象征、2005-2015年社会认同、2015-2020年精致化、2020年后转向生活体验 [24][32] - 疫情成为转折点 消费者将家庭视为舒适与情感寄托的避风港 推动家居奢侈品需求 [35] - 家居奢侈品从传统的外向型身份展示转向内向型生活体验 成为奢侈品行业必然发展方向 [41][45]
皇庭国际(000056)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7:52
业务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通过子公司意发功率实现营业收入 7267.29 万元,总量交付率 94.82%,按时交付率 92.52%,SBD 测试良率 98.54%,FRD 测试良率 95.60% [1] - 2024 年皇庭国际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6.58 亿元,功率半导体业务收入 0.73 亿元,占比 11.05%;商业运营服务板块收入 3.55 亿元,综合毛利率 90.56%;物业管理服务业务收入 2.29 亿元,综合毛利率 32.78% [8] - 2024 年公司皇庭广场出租率维持 95%以上高位,日均客流 10 万+,周末日均 12 万,大型节假日日均客流超 15 万 [2] 财务状况 - 2024 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357,655,764.85 元,较 2023 年末下降 64.03%,主要因经营亏损,包括财务费用高企、投资性房地产减值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等 [2] 债务与重组 - 债务重组合作和重大资产出售仍在商谈,与合作方、银行债权人未签署协议,结果和进度不确定 [2] - 国家政策有利于化解债务,公司将加速债务化解,依托资本市场解决债务问题 [2] 业务发展举措 功率半导体业务 - 2025 年加大在 GaN 等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等领域投入,改善产品结构 [1] - 加大新产品研发,加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功率芯片及器件投入和市场开拓,调整产品结构 [4] - 寻找细分领域,避免“红海”竞争 [4] - 狠抓公司管理,提升产品良率、降低能耗,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4] 商业管理业务 - 数据驱动精细化运营,运用数字化工具优化商户管理、客流分析及营销决策 [4][5] -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场景创新,通过线上平台构建会员服务体系,推出积分兑换等功能 [5] 战略目标 - 未来 3 - 5 年核心战略目标是成为能源电子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7] - 实施、深化“123”转型发展战略,打造以“高新科技 + 商业管理”双主业为核心的企业 [6][7] 其他事项 - 重庆皇庭广场 2023 年被以物抵债,公司与业绩承诺方对是否继续履行业绩承诺有分歧,已对相关年度业绩承诺事项提起诉讼 [3] - 公司看好功率半导体和商管行业发展前景 [6]
凡塔斯:打造加盟+外卖闭环,共享餐饮行业增长红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2 11:03
行业趋势 - 餐饮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型 到家业务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 [1] - 京东入局餐饮外卖 淘宝饿了么加大补贴 推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1] 公司战略 - 凡塔斯推出门店外卖业务 以创新服务拓宽消费边界 [1] - 依托成熟加盟体系 为加盟伙伴提供抢占市场红利的机遇 [1] - 积极拥抱到家业务新趋势 在外卖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2] 加盟体系优势 - 管理团队汇聚全球500强餐企资深人才 构建全维度标准化管理系统 [1] - 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实现食材统一采购配送 自营工厂配备十万级净化车间与自动化设备 [1] - 提供从筹备到运营的一站式全流程扶持和代运营模式 [2] - 12项全方位扶持政策覆盖人员培训、供应链支持、数字化工具赋能等环节 [2] - 依托48家直营门店验证的成熟模型 确保加盟店快速落地 [2] - 实施区域保护政策避免同质化竞争 共享300万+年服务客群市场红利 [2] 品牌运营 - 2019年布局新媒体矩阵 目前全网130万+粉丝 抖音400万+搜索流量 [1] - 结合公私域会员运营模式 为加盟店持续引流 [1] 外卖业务创新 - 特制防洒保温包装 确保牛排品质与堂食一致 [2] - 与京东、饿了么、美团等主流平台深度合作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保障配送时效 [2] - 推出不同组合套餐 满足多样口味需求 [2] 市场前景 - 凡塔斯为创业者搭建成功桥梁 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外卖体验 [3] - 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共赴餐饮行业美好未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