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20年座谈会在安吉召开
杭州日报· 2025-08-12 10:49
孙金龙指出,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 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带来了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成为"两个结合"的结晶和典范,是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新时代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 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美 丽中国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生态环境部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支持浙江推进绿 色低碳发展,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省。 座谈会前,王浩、孙金龙前往安吉县余村,出席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提出20年浙江主题展开幕式,共同启动开展并参观展览。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金南,第十四届 ...
“两山”理念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6:01
核心理念与全球意义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提出至今已20年,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4][5] - 该理念科学阐明了发展与保护辩证统一的客观规律,高度契合全球绿色发展共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和新范式,为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5] - 理念突破了传统发展观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对立的旧模式,是中国版、创新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发展中国家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提供了新选择 [8] 国际影响与评价 - 理念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将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项目从愿景变为行动和成果,为“全球南方”绿色发展注入力量 [6] - 《纽约时报》刊文指出中国“改写了全球绿色转型的故事”,称赞中国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6] - 理念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被认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范例 [9] 实践案例与示范作用 - 中国在生态修复方面,塞罕坝林场建设为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经验;在绿色能源方面,光伏、风电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支撑;在生态农业方面,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7] - 安吉县关闭了600多个矿山和1000家污染企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带动了竹子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9] - 在库布其沙漠,超过6000平方公里的退化土地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恢复,作为生态经济示范区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9] 理论深度与哲学内涵 - 理念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生态智慧,并非凭空产生的环境保护口号 [5] - 理念超越了狭隘的功利主义与短期主义,构筑了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关注,其对于“生命”的关注与现代科学从“物理中心论”向“生命中心论”的范式转变高度契合 [12] - 理念所蕴含的生命智慧有力推动国际社会致力于促进“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荣,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作出贡献 [12]
新华时评|“两山”理念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1 19:5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来生生不息的绿色力量,必将为人类奔向清洁美丽未来的征程,带来持久 而澎湃的动力。 来源:新华社 中国实践增益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空气质量改善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建成全球最 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多个"世界之最",见证美丽中国的建 设成就。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协同共生。在全球面临严峻生态问题的同时,中国绿色发 展成就举世瞩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亮色。 中国成为全球环境治理引领者。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到浙江"千万工程",从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 弃物治理模式到研究防沙治沙的中国科学家……中国频频摘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凸显 中国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中 国方案通过国际绿色低碳合作、绿色"一带一路"合作,为共同应对全球生态挑战提供新路径。 中国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攸关人类存续,生态文明攸关人类发 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生态理念,系统揭示了人与自 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经 ...
人民日报和音: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贡献与启示
人民日报· 2025-08-11 09:04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全球推广 - 南非北开普省借鉴中国"生态文化村"建设经验,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 [1] - 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建立"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区,实现盐碱地生态治理与经济增效 [1] - 秘鲁钱凯港成立动物救助办公室,常态化开展海洋和湿地生态保护 [1] 绿水青山理念的哲学内涵 - 理念破除环境与经济僵化对立的认识,指明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2] - 匈牙利专家认为该理念超越功利主义与短期主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2] - 理念构筑了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关注 [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成就 - 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3]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3] - 为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 [3]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3] 中国生态治理实践成效 - 创造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 [4] -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让人民共享自然之美 [4] - 委内瑞拉专家认为中国引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全球绿色发展路径 [4]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贡献与启示(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20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全球影响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认同和借鉴,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 - 具体案例包括南非北开普省借鉴中国“生态文化村”经验、乌兹别克斯坦努库斯的中乌合作光伏+棉花项目、秘鲁钱凯港的生态保护实践 [1] 理念的哲学内涵与路径创新 - 该理念洞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破除了环境与经济僵化对立的错误认识 [2] - 理念强调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竭泽而渔,保护环境也不是舍弃经济,指明了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2] - 研究认为该理念超越了狭隘的功利主义与短期主义,构筑了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关注 [2] 绿色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3] - 公司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为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 [3] - 公司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 [3] - 实践创新与全球示范效应为世界绿色转型提供关键动能 [3] 生态治理成效与民生福祉 - 公司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4] - 生态治理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 [4] - 公司不仅为全球碳减排作贡献,更在引领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全球绿色发展路径 [4]
新华全媒头条|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时代乐章——智库报告解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
新华网· 2025-08-10 16:09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中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论积淀和深厚的实践基础,是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 [3] - 中国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5] 实践成果与数据 - 浙江安吉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2023年接待游客达12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 [3] - 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 [6] - 截至2024年全国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到7.8万个 [7] 绿色发展模式 - "护绿换金"模式通过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回报,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签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6] - "聚绿成金"模式推动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跨越,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经济模式 [7] - "借绿生金"模式通过绿色金融创新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中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首位 [7] 全球影响与贡献 - 中国贡献了2024年全球新增58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最大份额,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10]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推动大批标志性能源项目落地 [10] -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10]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时代乐章——智库报告解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
新华社· 2025-08-10 12: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1] - 该理念从浙北山村走向全国,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1] - 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新华社发布智库报告总结其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 [1] 浙江安吉余村的实践案例 - 余村从"卖石头"转型为"卖风景",2023年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 [2] -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再访余村时指出"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2] 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 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辩证统一,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3] - 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中的绿色生产力概念相契合 [3] - 形成生态治理与脱贫致富互促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工业等新型扶贫模式 [3] - 探索出"护绿换金"(生态补偿)、"聚绿成金"(绿色产业)、"借绿生金"(绿色金融)三大转化路径 [6][7] 中国绿色发展实践数据 - 2012年以来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6.1%的经济增长 [5]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电力体系、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和可再生能源体系 [5] - 全国旅游景点2024年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 [6] - 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达7.8万个,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 [6] 全球影响与国际合作 - 中国在2024年全球新增58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中贡献占比最大 [10]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10] - 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合作,落地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项目 [10] - 绿色信贷规模世界首位,绿色债券规模全球领先 [7]
《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发布
新华社· 2025-08-10 09:59
报告发布 -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发布《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并举办研讨会 [1] - 报告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版本,标题为《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 [3] - 报告全文约1.6万字,深入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背景、核心观点与重大意义 [6] 核心理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科学回答发展与保护关系的世界性难题,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5] - 该理念引领中国创造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 - 理念蕴含深厚生态智慧,与中国"天人合一"传统相呼应,是对全球生态文明话语的重要贡献 [5] 国际影响 - 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安德鲁·施瓦茨表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鲜明特点 [5]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军强调,要向国际社会展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向世界 [5] 理论价值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被视作思想、发展、治理、文明的四大变革 [5] - 报告深度阐释该理念的理论创新、中国实践与全球价值 [6]
改造主观世界的“营养” 改造客观世界的“钥匙”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党的创新理论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营养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钥匙 [1] - 习近平经济思想贯穿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 [1] - 新时代经济发展特征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 -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 [3] - 新发展理念成为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 [4]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应对全球产供链断裂提出新思路 [4] 经济理论与实践 - 地瓜经济理论从浙江实践升华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 [5] - 民营经济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6] - 海南自贸港培育166项创新案例,40余项在全国推广 [16] 生态文明建设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6] - 长江保护法出台,沿江数千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9] - 青海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9] - 重庆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 [9] - 全国PM2 5平均浓度29 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 7% [10] - 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为历年最多 [10] 法治与治理 - 法治为权力划边界,解决乱作为、不作为问题 [13] - 食品经营许可简化,解决拍黄瓜等小过重罚问题 [14]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条例修订,推行小份餐、扫码用餐 [14] - 海南自贸港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建立疑难问题法治会诊机制 [16] 方法论与实践 - 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2] - 发扬钉钉子精神,建设美丽中国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10] -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鼓励前沿领域探索 [15][16]
共享发展经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部级研讨班学员点赞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创举”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0
生态转型与绿色发展 - 2005年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20年间余村从采矿转型为生态旅游和碳汇经济,矿坑变为油菜花田和荷花藕塘[1] - 余村闲置空间实现蝶变:废弃矿坑改造为露营营地,垃圾处理站转型小酒馆,老旧民居成为网红民宿,吸引上海、杭州游客"周末游"[2] - 安吉县拥有100万亩竹林和近1000家竹产业企业,2022年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当地推广竹浆纸吸管等产品累计减少500余万套一次性塑料消耗[3]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安吉通过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将竹林空气转化为经济收益,实现"以前砍竹每亩收入不到80元,现在空气能卖钱"的突破[4] - "余村印象"青年图书馆和生态旅游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创造乡村旅游新业态,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势能[2] - 安吉"以竹代塑"展示中心推出竹叶黄酮饮品、竹纤维手提袋等创新产品,300多家"村咖"普及竹浆纸吸管,"竹六小件"进入酒店民宿[3] 青年创业与乡村复兴 - 余村整合3.7万平方米闲置资源打造"青来集"青年创业空间,聚集60多个合伙人和新经济项目,形成50多处新业态场景[6] - 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采用"∞"符号设计理念,提供共享办公、社群生活和一站式服务,吸引"原乡人""归乡人"等四类青年群体[6] - 配套建设"5分钟生活服务圈",举办余村音乐会、夜话等活动,满足青年"生活-工作-娱乐"一体化需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