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券商一季度业绩放榜:七家净利翻倍,“券业一哥”争夺战打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2:08
上市券商一季度业绩概况 - 42家上市券商中九成实现一季度业绩增长 仅财通证券、首创证券、中原证券等四家同比下滑 [1] - 东北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859.84% 国泰海通、东吴证券等六家净利增幅超100% [1][4] - 全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达17031亿元 同比增长70% 推动券商经纪及自营业务收入增长 [2] 头部券商财务表现 - 国泰海通以122.42亿元归母净利润居首 超越中信证券(65.42亿元) 主要因合并海通证券产生负商誉收益 [1][6] - 剔除并购因素后国泰海通实际净利润为32.93亿元 中信证券仍保持经营业绩领先 [6][7] - 营业收入方面中信证券以177.61亿元保持第一 国泰海通(117.73亿元)和华泰证券(82.32亿元)分列二三位 [3][6]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东吴证券、东北证券等机构明确表示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和投资收益是主要增长来源 [5] - 长城证券指出金融资产收益及投行业务佣金收入增加推动利润大幅提升 [5] - 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万得全A指数涨1.90%)及股权融资环境改善构成行业增长基础 [2][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国泰海通完成合并后总资产达1.73万亿元 归母净资产3283亿元 资本实力跃居行业首位 [6] - 中信证券表示将通过内生发展与外延扩张并举策略应对行业并购重组带来的竞争压力 [7] - 行业前十券商中中国银河(30.16亿元)、广发证券(27.57亿元)等净利润均实现超50%增长 [3][4] 行业发展展望 - 中原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证券行业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当前估值低位提供布局契机 [5] - 东吴证券分析师指出政策环境持续回暖 优质特色券商有望脱颖而出 [2] - 头部券商均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投行的战略目标 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6][7]
天益医疗(301097) - 301097天益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1:1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外销占比约38%,实现营业收入41,89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为 -74.40万元 [2][3]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合并营业收入9,851.2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为487.61万元 [3] 业绩影响因素 - 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扭盈为亏,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39%,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1.25%,折旧及摊销大幅增长,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货币互换收益对财务报表影响相对较小 [3] - 关税政策暂未对2024年度已完成订单及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2] 公司战略与发展 - 以原有体外循环血路业务为基础,通过自研及并购拓展业务,预计未来3年内完成完整业务生态搭建 [3][4] - 泰国工厂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 [3] 市场拓展与业务 - 现有业务通过参与集采、加快产品注册等拓展市场,新业务凭借优质客户资源推广 [5] - CRRT专用型体外循环血路暂未进入国家集采范围 [5] 盈利与分红 - 未来盈利增长点包括现有业务新市场导入增量和新增业务增量 [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预计派发现金股利28,759,984.00元,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8] 其他情况 - 暂未考虑跨行业并购,将统筹考量未来再融资计划 [2][4] - 闲置资金优先用于主营业务,剩余用于低风险现金管理及理财 [4] - 产品库存上升受病房护理类产品影响,因销量增长64.31%进行备货 [8] - 研发费用增长94.47%,符合医疗器械行业特点 [8] - 看好行业未来发展,因人口老龄化、产品刚需、政策助推 [8]
晶丰明源连亏三年却花33亿元并购 标的公司近两年亏损且毛利率仍在下行
新浪证券· 2025-04-28 17:50
并购交易概况 - 晶丰明源拟以32.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其中现金支付12.5亿元,股份对价20.3亿元 [1]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晶丰明源账上货币资金仅2.80亿元,未覆盖短期负债 [1] - 易冲科技曾获深创投等资本青睐,估值峰值超35亿元,本次收购溢价260% [8] 晶丰明源财务状况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7亿元、-1.46亿元、-0.09亿元) [3] - 2021年营收23.02亿元为峰值,2022年营收增速骤降至-53.12%,2023-2024年恢复至20.74%、15.38% [3] - 综合毛利率从2021年47.93%降至2022年17.58%,2024年回升至37.12% [3] - LED照明驱动芯片营收占比从2022年86%降至2024年60%以上 [3] 并购历史与标的表现 - 2020年以4600万元收购上海莱狮(已注销) [5][7] - 2020-2021年分两次2.7亿元收购上海芯飞(2024年营收9723万元,净利225万元) [6][7] - 2023-2025年分阶段收购凌鸥创芯100%股权(总成本5.18亿元,2024年营收2.98亿元,净利8636万元) [6][7] 易冲科技经营情况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6.51亿元、9.5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超5亿元 [8] - 毛利率从2023年36.59%降至2024年31.88%,与行业回暖趋势相悖 [8][9] - 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运营指标改善,但产品竞争力存疑 [8][9] 业务协同性与行业背景 - 易冲科技与晶丰明源同属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领域,业务协同性高 [1][8] - 半导体行业2024年库存周期接近尾声,多数企业毛利率回升,但易冲科技逆势下降 [9] - 公司提示标的毛利率受市场竞争、客户结构、原材料价格等多因素影响 [9]
科尔尼最新全球美妆个护行业并购报告——交易总量创历史新高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4-25 17:20
行业并购趋势 - 美妆个护行业并购活动在2024年达到历史新高,交易数量同比增长40%至约350笔 [1][3] - 大型交易占比从2022年6%降至2024年3%,平均交易金额下降60%至1.6亿欧元 [3] - 私募股权交易占比下降9个百分点,战略与财务交易分布更均衡 [10] 交易结构变化 - 加速增长型投资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规模扩张型收购下降6个百分点 [5] - 护肤和个人护理领域占并购总量40%,医美水疗领域占比提升至10% [7][8] - 美容科技相关交易占比达17%-23%,涉及AI诊断和个性化算法 [9] 区域市场动态 - 亚洲交易量自2021年来首次超越北美,韩国和印度市场表现活跃 [11] - 中国风险投资占比达40%(全球平均20%),欧美份额下降但仍是主要中心 [11] - 北美和印度预计2025年增速领先,中国交易量将维持平稳 [23][24] 品类投资热点 - 药妆品牌受青睐,含临床验证成分的产品估值更高 [17] - 纯净美妆标准升级,要求全供应链透明度和可持续证明 [17] - 本土品牌价值凸显,文化传统和社群故事驱动溢价 [17] 价格层级演变 - 大众高端和药妆品牌冲击传统高端市场,如CeraVe打破价格壁垒 [21] - 超高端香水增长显著,但亚洲市场依赖度高的品牌面临压力 [22] - 2025年预计奢侈/高端品类价格涨幅最高,达7-8% [20][21] 交易主体动机 - 企业卖家主要动机为投资组合重构,预计将剥离非核心资产 [27] - 私募股权面临资金回笼压力,持有5年以上资产将集中释放 [15][27] - 战略买家更关注消费群体拓展(占比45%)而非IPO退出 [24]
摩卡壶鼻祖被卖了
投资界· 2025-04-18 00:07
以下文章来源于并购最前线 ,作者杨继云 并购最前线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并购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华人出手。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并购最前线 投 资 界 - 并 购 最 前 线 获 悉 , 已 有 近 百 年 历 史 的 摩 卡 壶 制 造 商 —— 比 乐 蒂 Bi a l e tti 将 被 收 购,买方是香港华人企业家St e phe n Che n g创办的投资机构Nu o Ca pit a l。 消息显示,双方已完成对收购协议的签署,Nu o Ca pit a l收购比乐蒂近79%的股份,收购 价格约为5300万欧元(约合4. 3亿人民币)。此次收购预计将于六月底完成,而作为交易 的一部分,比乐蒂将从米兰证券交易所退市。 至此,这个意大利咖啡壶品牌经过岁月洗礼,从国民家庭标配到经营困境丛生,最终将 正式完成卖身。 一个意大利国民老品牌 迎来华人新东家 19 93年,一个名为阿方索·比乐蒂的意大利商人提出了"Moka Ex pr e ss "的想法,推出世 界上第一个制作咖啡的摩卡壶,并由其创立的比乐蒂(Bi a l e tti)公司开始制造与销售。 从那 ...
12.5亿欧元!范思哲再易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1 20:01
文章核心观点 - 意大利奢侈品集团Prada以12.5亿欧元收购美国时尚集团Capri旗下范思哲,此为今年奢侈品行业最大并购案,反映Capri抗衡欧洲巨头尝试失败及Prada构建意大利奢侈品帝国野心 [2] 分组1:收购事件概述 - Prada以12.5亿欧元(13.75亿美元)收购Capri旗下范思哲,成交价较此前预测的15亿欧元下调,比Capri 2018年收购价缩水近32% [2] - 消息发布当日,Capri集团股价下跌10.57%,报收14.63美元/股,Prada集团股价拉升4.93%,报收47.85港元/股 [2] 分组2:范思哲发展历程 - 1990年范思哲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全球门店超百家,与阿玛尼、古驰并称意大利时尚三巨头,但1997年创始人离世后估值停滞,错失IPO良机,竞争力下滑 [5] - 2009年同行古驰营收达范思哲20倍,阿玛尼是其6倍,“被收购”成后续剧情 [5] - 2014年黑石集团购入其20%股权,原计划推动IPO,因业绩停滞撤资 [5] - 2018年轻奢品牌Michael Kors以18.3亿欧元收购范思哲,母公司更名为Capri集团,试图高端化转型 [5] - 2024财年范思哲营收仅10.3亿美元,利润率0.4%,母公司市值从200亿美元峰值暴跌至17亿 [6] - 今年1月Capri集团委托出售范思哲和Jimmy Choo,引发多方竞购,目前仍在接洽买家出售Jimmy Choo,后续或重振主品牌Michael Kors [6] 分组3:Prada收购动机与挑战 - Prada此前并购扩张屡遭挫折,1999年收购Jil Sander和Helmut Lang后于2005 - 2006年出售,背负7.2亿欧元债务,此后避免大宗交易 [8] - 2024财年Prada年收入增长17%达54亿欧元,部分因Miu Miu零售额增长93%,收购范思哲是扩展品牌矩阵尝试 [9][10] - 范思哲和Prada主品牌风格位于奢侈品谱系两极,范思哲加入有助于推动Prada品牌属性全面,把握风格天平 [10] - 重振范思哲并融入集团整体叙事对Prada是考验,新任范思哲创意总监曾在Miu Miu工作14年,此次归属变动堪称“回归” [10][11]
电子|SEMICON:国产替代大放异彩,行业整合大势所趋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30 14:35
行业动态 - 2025年SEMICON大会参展商达1400家创历史新高 其中国内展商1093家同比增长30% 设备 零部件 材料 封测等细分赛道厂商多点开花 [2] - 海外厂商参展情况分化 美系厂商AMAT和Lam仅演讲未参展 参展美企展位更偏更小 日韩厂商则数量庞大且展品丰富 [2] - SEMI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19%达6280亿美元 2025年增速超10% 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美元 [3] - 国内半导体上游板块整体国产化率不足30% 先进环节国产化率更低 但在AI等新场景推动下增速有望领先全球 [3] 技术进展 - 北方华创新推离子注入机Sirius MC313和12英寸电镀设备Ausip T830 进军离子注入和先进封装市场 [4] - 中微公司发布12寸晶圆边缘蚀刻设备Primo Halona 优化电浆控制技术巩固蚀刻领域优势 [4] - 拓荆科技发布三大战略产品:VS-300T原子层沉积设备 低应力熔融键合设备Dione 300F 高性价比PF-300M CVD平台 [4][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强化半导体产业基础能力 大基金二期投资中安半导体 昂坤视觉等企业 [5] 竞争格局 - 国内半导体设备 零部件和材料厂商加速平台化布局 头部企业边界开始重叠 [6] - 行业呈现"战国时代"特征 参考欧美发展历史 未来并购整合将成趋势 中小厂商可能被大公司收购 [1][6] - 国产替代空间大推动当前多点开花局面 但随着国产化率提升 行业将向头部集中化发展 [6] 市场前景 -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加速重构 欧美供应收紧 日韩补充链条 国产替代有望持续加速 [2] - 2025年国内晶圆厂扩产需求快速提升 叠加国产替代将带动设备 零部件和材料环节加速成长 [8] - 具备先进制程 平台化能力及低国产化率细分领域的设备企业值得关注 零部件国产替代机会显现 [8]
券业合并大势所趋!专访"国君+海通"境外财务顾问:未来或有更多类似案例
券商中国· 2025-03-24 07:22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案例 - 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完成,合并后公司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这是新"国九条"实施后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单案例,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案例 [1][2] - 合并涉及A+H股市场整合,瑞银担任国泰君安境外独家财务顾问,负责统筹境外工作条线,包括方案设计、监管沟通、股东沟通及文件准备等 [4][5] - 合并方案在股东表决时获得99%以上高票通过,瑞银协助完成H股收购守则和上市规则合规性论证,并协调两地监管机构对创新方案的认可 [5][6] 跨境并购的挑战与关键点 - 保密性是首要难点,需避免交易公告前股价异动影响换股方案和股东批准 [6] - 境内外监管协调复杂,需同时满足中国证监会、上交所、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要求,H股股东表决门槛更高(需75%同意且反对不超过10%) [7] - 时间表对齐难度大,项目成功实现AH关键节点同步,并完成金融牌照变更、债权债务梳理等专项工作 [7] 证券行业整合趋势与影响 - 全球证券行业呈现集中化趋势,头部投行通过并购壮大,中国券商数量过剩背景下强强联合符合发展规律 [7][8] - 合并后公司资本实力增强,投行、经纪、财富管理等业务板块优势互补,整合后整体竞争力提升 [8] - 合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未来行业可能出现更多类似交易 [8]
又一起跨界并购终止!玩呢?
梧桐树下V· 2025-03-12 20:00
并购终止事件 - 双成药业终止收购奥拉半导体100%股份的跨界并购交易 交易历时半年多后因交易各方对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未能达成一致而失败[2] - 原计划通过发行股份(3.86元/股)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 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完成后拟将发展重心转向半导体芯片业务并择机剥离医药资产[2] - 并购预案公布后公司股价从5.74元/股飙升至40.98元/股 区间涨幅超600% 但终止公告后股价较峰值缩水近70%至12.43元/股[15] 交易标的奥拉半导体 - 主营业务为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研发设计 产品线涵盖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射频芯片四大类 并提供IP授权服务[3] - 2022年11月曾申报科创板IPO 但于2024年5月主动撤回申请[4] -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7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78亿元、4.72亿元、5.3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8.56亿元、-9.62亿元、3.07亿元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2023年净利润为3471.87万元[6][8] 双成药业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研发生产 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生长抑素等[9]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分别为3.20亿元、2.75亿元、2.36亿元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分别为-3938.35万元、-3688.11万元、-2414.03万元[9][10]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1.4-1.8亿元 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5837-8337万元 同比下降141.79%-245.36% 可能触发退市风险警示[10][12] 交易相关方背景 - 实控人王成栋、王荧璞父子直接或间接持有双成药业49.01%股份及奥拉半导体57.51%股份 此次交易被市场视为关联交易[2] - 双成药业市值不足30亿元 而奥拉半导体估值达百亿元 形成"蛇吞象"式并购[2] 交易推进过程 - 2024年8月28日停牌筹划重组 9月10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交易方案 期间与交易对方签署初步协议并开展尽职调查[18] - 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多次披露重组进展公告 但最终因交易对价分歧终止[18][19] - 公司承诺自公告日起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23]
海通证券,"告别"A股!国泰君安股价大涨
券商中国· 2025-03-05 09:33
账户将不再显示海通证券股票 海通证券此前于2月25日公告,公司收到上交所决定对公司A股股票予以终止上市。公司A股股票不进入退市整 理期交易,终止上市日期为2025年3月4日。海通证券A股股票终止上市后,将按照1:0.62的比例转换为国泰君 安的A股股票。 当日,国泰君安领涨证券板块,国泰君安盘中涨幅一度高达5%,至收盘涨2.57%,收报18.34元/股。 国泰君安公告显示,3月4日后,海通证券A股股东的股票账户中即不再显示海通证券A股股票,相对应的股票 市值将无法在投资者账户总市值中体现。直至股票转换完成,海通证券原A股股东的股票账户中将自新增股份 上市日起显示国泰君安A股股票。 3月4日,海通证券A股股票正式终止上市,彻底结束其长达17年8个月的A股之旅。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当前,证券业内多起并购重组持续推进与落地。 就在2月底,"国联+民生"正式合并更名后首度亮相,在无锡举办国联民生证券项目合作大会,并在会上公布 了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下一步,国联民生证券将以一个中心愿景、两大发展理念、三条战略目标、四项行动 计划、五块业务版图为目标,奋力向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发起冲刺。 3月4日午间,国泰君安发布公告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