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
搜索文档
平安好医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6.8% AI赋能构筑增长新范式
新华财经· 2025-08-19 18: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2]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6.8% [2]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2]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2] 股价表现 - 8月19日收盘价16.89港元/股 市值约365亿港元 [2] - 年内累计涨幅超170% [2] 业务协同 - 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 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持续加深协同 [2] - 与集团成员共同创新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 [2]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 [3]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AUM为其他客户的4倍 [3] 用户规模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3]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 [3]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 [3] 人工智能应用 - 基于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持续迭代医疗大模型 [3]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 [3]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 [4] -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4]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400万人次 [4]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 [4] - AI助力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4] 创新服务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3] - 创新推出复杂疾病MDT辅助平台 已在乳腺癌病种落地应用 [4] -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3]
平安好医生:中期营收25亿增19.5%,AI赋能成效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8-19 18:11
财务表现 - 半年度总营收25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136.8% [1] - 付费用户数约2400万人 同比增长35.1% [1] 用户生态建设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1]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 [1]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1] 科技能力提升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 [1] -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1]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1] 运营效率优化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 [1] - AI助力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1] - 公司持续强化医养生态壁垒建设 [1]
平安好医生2025年中期业绩: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
新浪科技· 2025-08-19 17:14
财务业绩 - 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 [1]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1]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业务板块表现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同比增长34.6% [2]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2] - 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2]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3]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 [3] 服务网络与资源规模 - 覆盖85个城市,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3] - 建立37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 [3] - 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合作超4000家医院 [3] - 覆盖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及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3] 科技与AI赋能 - 基于平安6大医疗数据库及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 [3]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3]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400万人次 [3]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3] 战略协同与客户价值 - 服务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 [2]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推出"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2]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客均AUM为4.0倍 [2]
港股平安好医生(01833.HK)2025年中期业绩:收入及盈利双升,医养生态核心壁垒夯实
格隆汇· 2025-08-19 17: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136.8% [1]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1]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业务协同发展 -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 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双向赋能 [2][3]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 [3] - 服务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 生态圈服务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客均AUM达4倍 [3]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推出"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3] 企业健康管理 - 服务付费企业客户超3500家 B端付费用户超360万人 同比增长39.2% [4] - 通过"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提供员工健康管理服务 [4] - 线上家庭医生结合线下到企活动提升用户黏性 [4] 服务网络建设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超3500万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6]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6] - 建立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 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6] - 合作超4000家医院 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 24万家药店 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6] 科技赋能 - 基于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迭代"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 [8]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 包含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7大核心产品 [8]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8]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 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8] 战略定位 - 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1][9] - 品牌焕新成为平安"三省"工程重要里程碑 [9] - 定位为客户身边专业的"家庭医生、养老管家" [9]
平安好医生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加136.84%
智通财经· 2025-08-19 17:02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达人民币25.02亿元,同比增长19.52% [1]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4% [1] - 每股基本盈利0.07元 [1] 业务协同与增长 - F端深化医险协同模式,助力险司获客及提升客户价值,实现收入稳健增长 [1][2] - B端拓展企业健康管理赛道,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同比增长37.2% [2]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及复杂疾病MDT会诊辅助平台 [1][3] - 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服务能力进阶,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壁垒 [1] - 为企业提供覆盖预防、治疗、康复的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 [2] 运营与效率优化 - 业务结构优化推动毛利率同环比提升 [1] - 现金流持续流入,经营质效优化 [1] - AI赋能医疗全流程场景,提升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价值 [3] 行业与战略背景 - 企业健康管理从"软性福利"升级为"核心竞争力" [2] -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企业健康管理意识增强 [2] - 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支持科技能力建设 [3]
研报掘金|华泰证券:上调京东健康目标价至67.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18 13:13
财务表现 - 公司今年上半年总收入352.9亿元,按年增长24.5%,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0.2% [1] - 华泰证券上调公司2025年至2027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26.1%、32.5%、38.8%,分别至55.7亿、62.1亿、69亿元 [1] 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受益于京东主站流量快速增长,2025年5月至7月京东APP的DAU按年增长44.8%、33.4%、46.4% [1] - 上游合作伙伴增量广告需求为公司带来额外增长动力 [1] - 公司通过B2C+O2O全渠道医疗服务能力逐步留存新用户 [1] 技术创新 - 公司在医疗AI领域的积极实践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率和优化用户体验 [1] 估值与目标价 - 华泰证券给予公司2025年35倍目标Non-IFRS市盈率估值 [1] - 目标价从42.1港元上调至67.1港元 [1]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小幅下跌,京东健康绩后大涨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0:33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15日早盘恒生指数跌0.77%至25322.10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20% 国企指数跌0.81% [1] - 科网股普跌 加密货币概念股走低 中资券商股回调 生物技术股部分上涨 [1] - 银诺医药上市首日高开逾285% 京东健康绩后一度涨超13% [1] 京东健康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5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5%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3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1] - 过去12个月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单量超50万 [1] 京东健康增长驱动因素 - 受益于京东APP流量增长(2025年5-7月DAU同比增44.8%/33.4%/46.4%) [2] - 通过B2C+O2O全渠道医疗服务能力留存新用户 [2] - 医疗AI实践提升经营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 [2] 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包含京东集团 舜宇光学科技 美团 地平线机器人 理想汽车等 [1] - 指数成分股覆盖30家港股科技龙头 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 [2] - 腾讯中报业绩超预期 中报季关注成分股业绩超预期机会 [2]
“医保双目录”申报药品首次亮相,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强势涨超2%冲击3连涨,医疗AI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新浪财经· 2025-08-13 14:29
医疗健康ETF表现 -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上涨2.02%,冲击3连涨,跟踪指数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980016)上涨2.23% [1] - 成分股凯莱英(002821)上涨7.25%,海思科(002653)上涨7.06%,药明康德(603259)上涨6.72%,康龙化成(300759)、百利天恒(688506)等跟涨 [1] 医保目录调整 - 国家医保局公示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结果,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审查,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审查 [1] - 多款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包括定价百万元的抗癌药CAR-T,寻求创新药多元支付新途径 [1] 医疗AI发展趋势 - 医疗AI正从"单点工具"迈向"智能体(Agent)"时代,具备自主编排任务、协同跨系统工具的能力 [2] - SoundHound的Amelia AI平台被多家医疗机构用于患者服务自动化,蚂蚁集团推出"名医AI分身"打破专家号时空限制 [2] - 全球生成式AI在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至2032年有望达到228亿美元,中国医疗大模型市场预计从2025年20亿增长至2028年100亿元人民币,CAGR达140% [2] 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集中覆盖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等细分领域龙头,前十大持仓占比达51.67% [3][4] - 成分股中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研发投入增速连续三年超20%,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28%,1类新药获批数量同比增加50% [3] - 指数成分股中80%企业直接受益于医保支付改革和创新药支持政策,基因编辑、AI制药等颠覆性技术临床转化标的占比超30% [3] 指数编制逻辑 - 指数选取的企业集中在前端预防、中端检验以及后端治疗领域,这些领域是AI技术应用前景最为广阔、且极具潜力的主动健康管理赛道 [3] 相关产品 -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场外联接(A类:020093;C类:020094) [5] - 泰康医疗健康股票发起(A类:015139;C类:015140) [5]
全球重注医疗AI的关键时刻,百川智能丢下“重磅炸弹”
36氪· 2025-08-12 17:33
百川智能发布Baichuan-M2医疗大模型 - 百川智能于8月11日推出开源医疗增强推理大模型Baichuan-M2 参数量32B 是公司开源的第二个医疗增强大模型 专门为真实世界医疗推理任务设计 [1] - 该模型在OpenAI官方医疗评测集HealthBench上综合成绩超越OpenAI开源的120B模型gpt-oss-120b 成为开源领域最接近GPT-5医疗能力的标杆模型 [1] - 模型在HealthBench Hard任务上优势明显 在HealthBench和HealthBench Hard上超越o3、Grok3、Gemini 2.5 Pro、GPT-4.1等顶尖闭源模型 与GPT-5是HealthBench上唯二超越32分的模型 [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模型通过技术创新显著提升AI医生在复杂诊疗场景中的思维与沟通能力 更贴近真实医生的专业决策与互动方式 [2] - 引入"患者模拟器"系统 基于真实病例构建上万个不同年龄、性别、症状的AI患者 模拟数百万次诊疗过程 生成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表达能力的虚拟患者 [11] - 验证系统通过动态生成评分标准 在端到端强化学习中实时优化AI医生决策质量 将静态奖励规则升级为基于真实场景交互的动态智能评估体系 [13] 落地应用优势 - 以极低部署成本在HealthBench取得优秀效果 相比gpt-oss-120b前移帕累托前沿 提升模型落地可能性与可扩展性 [8] - 在中国本土医疗场景中展现出比国际模型更精准的临床适配性 在中国临床诊疗场景问题评测中对比gpt-oss系列模型显示出更明显可用性优势 [8] - 具体案例显示 面对55岁肝癌患者复杂病例时 基于中国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推荐"解剖性肝右叶切除"方案 与国内临床实践完全吻合 而gpt-oss-120b建议TACE方案 显示对中国诊疗规范理解偏差 [8] 行业发展背景 - 医疗作为关键垂直领域成为全球AI新势力追逐的核心赛道 OpenAI在GPT-5发布会重点展示医疗健康领域突破 医疗能力在模型评测体系中权重不断提升 [15] - 2025年美国新晋AI独角兽中医疗AI公司占比超50% 其中Abridge估值53亿美元 OpenEvidence估值35亿美元 Hippocratic AI估值16.4亿美元 [15] - 百川智能已与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卫健委等展开深度合作 加速医疗大模型迭代与真实医疗场景实践 [16] 战略意义 - 标志中国医疗AI跻身全球技术第一梯队 展现中国AI产业在医疗关键领域实现全球并跑能力 [1][16] - 公司运用大模型智能体提供近乎无限AI医生供给 通过与真人医生协作实现"双医模式" 让每位医生拥有AI医助 每位患者拥有专属AI医生 [10] - 在OpenAI发布开源医疗模型gpt-oss-120b后5天内做出技术回应并在权威评测中实现反超 展现中国团队在大模型领域技术锐度与执行力 [16]
港股异动 平安好医生(01833)涨超6% 公司医疗AI产品成果丰硕 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金融界· 2025-08-12 12:02
股价表现 - 平安好医生股价上涨6.1%至13.22港元 成交额达1.43亿港元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两项医疗AI产品"平安芯医"和"安主任"获中国信通院2025年开源大模型+软件创新应用典型案例授牌 [1] - "平安芯医"基于自建TOP级名医网络 实现智能问诊、病历整理、康复建议及诊后随访功能 [1] - "安主任"补全家庭医生产品版图 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一体化闭环服务 [1] 业务战略与运营 - 医疗AI产品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1] - 加大B端业务拓展力度 通过"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新产品开发企业客户 [1] - 强化与平安集团业务协同 依托集团资源推进F端及B端业务发展 [1] 行业与公司评级 - 互联网医疗行业呈现高成长性特征 [1]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且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1] - 中泰证券基于上述因素给予买入评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