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AI
icon
搜索文档
鹰瞳Airdoc于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荣获本土创新全球化奖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46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28日在上海举办 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的顶级盛会[1] -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蒙古第一副总理 新开发银行行长 联合国副秘书长及30余个国家部长级官员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与论坛[3] - 大会汇聚12位诺贝尔奖 图灵奖得主及80余位国内外院士 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5] 公司荣誉与成果 - 公司凭借多项AI创新成果成为大会医疗行业焦点 并作为本土创新全球化代表企业入选《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5][11] - 公司人工智能慢病健康风险评估系统是国内首个获批眼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三类证的软件系统 可识别55种眼部疾病及心梗 脑梗 动脉硬化 糖尿病 老年痴呆等重大慢病风险[8] - 公司临床端服务累计覆盖3000万人近视防控产品帮助2.3万名儿童改善视力 视觉训练产品帮助39.2万斜视弱视患者康复[13]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中试基地首次亮相 由北京同仁医院 中国联通与公司联合建设 应用生成式AI技术优化致盲眼底疾病与慢病预警系统[6] - 公司参与编写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态势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其万语医疗大模型在AI眼底检测 近视防控 视觉训练和AI主检等场景入选典型应用案例[8] - 生成式AI技术推动医疗服务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 构建全生命周期智慧医疗生态体系[10] 产品创新 - 人工智能微血管体检仪采用生成式AI图像解析引擎 实现1分钟拍摄 3分钟生成报告 为轻量化全自动眼底相机[15] - 人工智能抗压能力检测仪通过多模态AI算法 90秒评估抗压能力 心理压力 身体压力及自主神经平衡等5大指标[17] - AI赋能PBM视力康复仪获中国药监局和欧盟批准 每天6分钟用于近视防控与辅助治疗 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和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9] 行业影响 - 公司产品为全球老龄化 慢病管理 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普惠解决方案 推动医疗资源普惠化与平权化[11][20] - 技术有效拉平地区医疗资源差异 助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11]
2025WAIC:大厂回归,医疗AI爆火出圈
36氪· 2025-07-30 08:55
行业趋势 - 医疗AI在WAIC 2025重新成为焦点 大模型技术推动行业复苏 互联网大厂和药械企业积极回归[1] - 医疗AI正沿着两条路径发展 一是AI体系化赋能医疗 二是从通用向垂直领域深化解决临床问题[1][2][6] 技术演进 - 大模型推动医疗AI从"节点式"应用转向"环节式"赋能 智能体能够自主规划执行系列行为并持续学习[2][3] - 智能体整合分散的AI应用 如腾讯健康"健康管理助手"整合体检全流程工具 改变用户从低频被动到高频主动的使用模式[3][4] - 医疗AI从全科服务向专病领域深化 京东健康"京医千询2.0"形成"三引擎+四模型"技术架构 实现拟人对话/可信推理/医学全模态突破[6][7] 企业动态 - 腾讯健康推出智能体"健康管理助手" 实现健康报告解读/风险分析/健康计划管理等整合功能[3] - 京东健康构建"AI医生+多专业服务角色智能体+专家医生智能体"矩阵 上线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7] - 联影智能推出全球唯一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 可自动检出73种胸部异常 AUC达94% 提升诊断效率25%[8][9] - 福鑫科创将AI应用于模拟患者场景和数据分析 通过数字人提升医师临床能力[4][5] 技术突破 - 京东健康"京医千询2.0"经过140个临床科室医生及百万级病案评测 具备反思机制和自适应能力[7] - 联影智能胸部智能体支持语音录入报告 在人机协同挑战中显著提升复杂病例诊断效率[9] - 医疗AI实现对文本/影像/检验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综合解析[7] 行业规范 - 蚂蚁集团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首个《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AI医生》标准体系 涵盖技术性能/隐私安全/数据治理/专科应用要求[12] - 标准制定推动医疗智能体进入系统化规范化阶段 为行业提供评估基准[12] 市场现状 - 国内医疗垂直大模型超过300个 绝大部分产品形态为智能体[12] - 互联网大厂凭借互联网基因快速打通C端应用 但商业化挑战仍未完全解决[13]
联影智能WAIC分论坛:医疗AI赋能肿瘤诊疗,智能体走进医疗多场景
IPO早知道· 2025-07-29 17:07
联影智能医疗AI技术进展 - 联影智能在WAIC 2025论坛上展示"技术无疆,全球共济"主题,汇聚产研、医、投各界嘉宾探讨医疗AI普惠路径 [2] - 公司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的脑转移瘤AI系统已在全国400多家医院落地,覆盖70%影像科工作量 [4][5] - 骨转移瘤AI应用同步推出,与脑转移瘤系统共同提升肿瘤诊断效率 [5] 智能诊室解决方案创新 - 联影智能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智慧诊室方案,通过AI预问诊系统实现纸质报告结构化录入,提升就诊效率 [6] - 电子病历智能体可实时转写医患对话并自动生成规范病历,支持跨院报告调取,减少重复检查 [6][7] 胸部CT一扫多查智能体突破 - 联影智能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开发的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覆盖73种胸部异常,基于40多万CT影像数据训练,平均AUC达94% [9][11] - 人机协同挑战显示AI辅助组诊断效率提升25%,实现图像-报告实时联动,医生工作模式从"写报告"变为"审报告" [8][9][12] - 该技术突破单病种小模型局限,可同步检出肺结节、骨折等多项异常,减少操作负担 [11] 未来研发方向 - 公司计划联合中山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机构研发腹部、脑部等全身多部位一扫多查智能体 [13]
产研医等业内人士共话医疗AI普惠路径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00:45
医疗AI技术发展 - 联影智能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脑转移瘤和骨转移瘤AI应用,已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1][2] - 脑转移瘤AI应用可智能检出病灶并自动生成影像报告,解决医生排查上百张磁共振图像的工作难题[1] - 骨转移瘤AI应用作为脑转移瘤AI的延伸产品,同样实现全国范围临床应用[2] 人机协同诊疗效果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测显示,AI辅助组医生诊断效率提升25%,8分钟完成影像诊断和报告撰写[2] - 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可一键检出肺结节、冠脉钙化等异常,医生仅需核实诊断即可生成报告[2] - 联影智能计划与多家医院合作研发腹部、脑部等全身多部位一扫多查智能体[3] 基层医疗AI应用 - 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与联影智能联合研发肺结核AI,实现快速检出疑似病例[3] - AI技术帮助基层医院解决肺结核筛查不及时问题,使患者就近享受优质筛查服务[3] - 在国家政策和援疆项目支持下,莎车县已构建包含高端设备、信息化和AI的系统性医疗能力[3]
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刘令:以人为本,推动医疗AI真正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7-28 20:14
医疗AI发展拐点 - AI正从技术探索迈入临床应用新阶段,医疗行业亟需将技术潜力转化为可持续价值 [2] - 医疗行业面临医生超负荷、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基层能力薄弱等共性挑战,传统手段难以支撑结构性转型 [2] 飞利浦AI战略 - 公司近10%全球营收投入研发,其中一半以上用于AI、数据与软件方向 [2] - AI战略聚焦四大领域:运营效率提升、临床判断辅助、扩大医疗可及性、健康全流程管理 [2] - 推动AI落地原则为"以人为本、可信赖、可持续" [2] AI赋能医疗场景 - AI技术解放医生生产力,使其更专注于病患 [2] - 通过远程手术案例(上海医生与西藏医院协同)体现AI提升医疗可及性的潜力 [3] - 公司定位AI为手段而非目的,目标是从"可用"到"可信",从"点状突破"到"系统融合" [3]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打造“新基建”式医疗AI生态,重塑价值底座
第一财经· 2025-07-28 20:14
行业发展趋势 - 医学人工智能是全球医疗科技的必争之地,中国医疗AI发展正迎来新一轮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 [2] - AI赋能医疗已从"场景试点"迈入"生态重塑",经历了从电子病历系统普及到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再到AI预问诊、智能化诊疗、科研辅助平台等多个阶段性跃迁 [2] - 以上海为代表的区域已初步建立起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训练基地 [2] 当前挑战 - 高质量数据样本的供给仍不足 [2] - 临床科研与应用转化尚有距离,国内很多医院的研究型床位占比还比较低 [2] AI落地场景 - 儿科AI预问诊已能有效缓解医生接诊压力 [2] - 口腔影像诊疗模型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2] - 皮肤病远程诊疗正快速普及 [2] - 智能缴费、分诊、随访等全周期服务也在推进 [2]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跨学科的多模态数据融合 [3] - 探索自动化手术系统 [3] - 发展数字疗法与个性化治疗 [3] - 强化AI风险治理框架,在技术、伦理与法规三方面同步推进 [3]
医疗器械定义背后,原来藏着注册、入院收费与监管的生死线|MedTech Base
思宇MedTech· 2025-07-28 18:22
医疗器械定义的重要性 - 医疗器械定义不仅是一个监管术语,还划定了产业边界、研发路径、资本逻辑和收费策略,是行业洗牌的起点[1] - 定义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准入、盈利模式和行业规范运转,决定了企业能否赚钱以及如何赚钱[2] - 明确医疗器械边界是企业制定产品策略的根本前提,涉及注册审批、监管要求和市场准入成本[3] 医疗器械定义的核心内容 - 中国官方定义:医疗器械是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等,包括所需计算机软件,主要通过物理方式起效,而非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方式[7] - 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根本区别:药品通过吸收进入身体起效,器械作用于身体但不被吸收(如心脏支架是器械,阿司匹林是药品)[10] - 医疗器械的用途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损伤修复、生理结构支持、生命维持、妊娠控制及人体样本检查等[9] 医疗器械的边界与分类 - 医疗AI软件若被纳入医疗器械范畴,需走注册审批流程,涉及医院收费问题,否则难以商业化落地[4] - 医美产品若被明确为医疗器械,监管趋严将提升行业门槛,改变野蛮生长现状[4] - 康复器具中具备医疗用途的属于医疗器械,其余归民政部管理;动物医疗设备在中国不纳入医疗器械监管[12][13][16] - 医美设备用于诊疗或医疗干预的属于医疗器械,生活美容类则不属于[14] - 跨界产品(如医用口罩、隐形眼镜)以医疗用途为核心判断标准,监管边界随技术进步拓展[15] 医疗器械的行业影响 - 手术机器人等设备使手术成功更依赖设备精准协同,而非单一操作技巧[6] - 医学成为硬科技前沿应用场景,成像、手术机器人、耗材及AI软件构成产业与资本的战略高地[6] - 医疗器械定义是判断项目能否进入医院、融资及收费的关键节点,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资源配置[17] 行业活动与趋势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召开,反映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持续热度[19] - 医疗科技行业正从基本定义出发构建完整知识图谱,涵盖分类、注册路径及中美监管体系等[18]
医疗AI的人机协同对战:医疗影像诊断整体效率提升25%,人工智能迎来出海风口
华夏时报· 2025-07-28 17:51
医疗AI技术应用进展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团队在AI辅助下完成影像诊断与报告撰写,整体效率提升25% [1]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联影智能合作开发脑转移瘤和骨转移瘤AI系统,已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应用 [2] - 联影智能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开发智慧诊室解决方案,实现患者检查报告一键录入和病历自动生成 [3][4] 技术创新与突破 - 联影智能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合作开发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可自动检出73种胸部异常,平均AUC值达94% [7] - 传统单病种AI模型需频繁切换,而一扫多查智能体实现多病种同时检测,大幅提升诊断效率 [6][7] - 该系统收集40多万胸部CT影像数据,临床专家全程参与算法优化,更贴合实际诊疗需求 [7] 医疗AI普惠化实践 - 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与联影智能合作开发肺结核AI,助力百万人口县的快速筛查 [9] - 印尼国立综合医院引进中国医疗AI技术,成功检测出当地医生未发现的早期肺癌病例 [11] - 联影智能计划与更多医疗机构合作开发腹部、脑部等全身多部位一扫多查智能体 [8] 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AI已渗透到影像诊断、预问诊、病历生成等多个环节,显著提升医疗效率 [1][3][4] - AI技术不仅提高诊断准确性,还降低人力成本,使低年资医生也能达到较高诊断水平 [7] - 中国医疗AI技术开始走向海外市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11]
泰坦科技拟5585万元收购境外公司ASL;美中嘉和拟配股融资2.7亿港元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07:09
泰坦科技收购ASL - 泰坦科技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约5585万元收购英国化学品制造商ASL 100%股权 [1] - ASL拥有超过10万种化合物资源,涵盖中间体构建块、氟化物和生命科学试剂等 [1] - 收购有助于公司拓展全球供应链,增强试剂领域竞争力,为国际化布局奠定基础 [1] 千金药业药品注册 - 千金药业子公司获得腺苷钴胺胶囊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两款药品注册证书 [2] - 两款药品分别针对维生素B12缺乏症及心衰治疗领域 [2] - 新药注册丰富公司产品线,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2] 美中嘉和配股融资 - 美中嘉和配售4872.36万股新股,每股5.54港元,募资约2.7亿港元 [3] - 募集资金用途:30%用于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建设,15%用于医疗AI业务,25%用于偿付贷款,30%用于营运资金 [3] - 融资将助力公司业务拓展与运营优化,聚焦肿瘤医疗服务领域 [3] ST未名股权和解 - ST未名与杭州强新达成和解,收回厦门未名34%股权,工商登记股权关系100%归属公司 [4] - 和解解决长期股权纠纷,有利于公司业务整合与治理稳定 [4] 广济药业信披违规 - 广济药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罚款150万元 [5] - 时任董事长阮澍和财务总监胡明峰分别被罚款80万元 [5] - 事件暴露公司治理漏洞,短期影响市场信任,长期需强化合规 [5]
美中嘉和 :通过一般授权配售新 H 股募资约 2.7 亿港元 改善资本结构及储备资金
新浪财经· 2025-07-22 07:25
融资概况 - 公司通过一般授权以"配售新 H 股"方式融资 发行48,723,600股(约0.5亿股) 募集约2.7亿港元 扣除费用后净得约2.6亿港元 [1] - 本次融资由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整体协调人、配售代理及资本市场中介人 [1] 配售细节 - 配售价为5.54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2025年7月21日)收市价6.67港元折让约16.9% 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6.92港元折让约19.9% [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6.6% 完成后占扩大股本约6.2% [1] 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约2.6亿港元将用于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建设、支持医疗AI业务资金需求、偿付金融机构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 [1] 公司背景 - 公司是中国一家肿瘤医疗服务提供商 为癌症患者及第三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1] 时间安排 - 本次发行根据股东大会授予的一般授权实施 预计于获得上市批准日期后第二个营业日(无论如何不迟于2025年7月29日)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