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向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98.0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7:48
南向资金成交概况 - 10月13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额达2270.18亿港元,创近3个月单日成交额新高 [1] - 当日成交净买入额为198.04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1234.11亿港元,卖出成交1036.07亿港元 [1] 港股通渠道资金流向 - 港股通(沪)成交额1482.80亿港元,成交净买入75.98亿港元,买入成交779.39亿港元,卖出成交703.41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额787.38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22.06亿港元,买入成交454.72亿港元,卖出成交332.66亿港元 [1] 市场背景 - 10月13日恒生指数下跌1.52% [1]
10月13日恒生指数收盘下跌1.52%,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198.04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6:28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经AI快讯:北京时间10月13日16:00,恒生指数收盘下跌400.84点,跌幅为1.52%,报收25889.48点; 国企指数收盘下跌135.78点,跌幅为1.45%,报收9222.54点;红筹指数收盘下跌9.93点,跌幅为0.25%, 报收4026.25点。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198.04亿港元。 | 指数 | 最新 | 涨跌幅 | | --- | --- | --- | | 恒生指数 | 25889.48 | -1.52% | | 国企指数 | 9222.54 | -1.45% | | 红筹指数 | 4026.25 | -0.25% | (记者 张喜威) ...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80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6:08
每经AI快讯,10月13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80亿港元。 ...
挚达科技、金叶国际集团登陆港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08:38
挚达科技港交所上市 - 公司于10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港股市场“全球智能充电第一股”,上市首日收盘股价报195.5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92.14% [1] - 公司以智慧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切入点,构建“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三位一体商业模式,按销量计位居全球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第一,累计出货量超13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约9.0%,中国市场份额约13.6% [1] - 上市募资有望加速研发与全球化进程,有助于公司把握行业机遇巩固自身优势 [1] 金叶国际集团港交所上市 - 公司作为香港机电工程承建商于10月10日登陆港交所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股价报2.15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30% [2] -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2024财年及2024/2025财年的收入分别为1.23亿港元与1.55亿港元,年内溢利分别为1037.3万港元与1407.4万港元 [2] - 公司的小盘股属性与公开发售份额特点契合部分资金对新股的配置需求,上市可为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2] 港交所市场数据 - 港交所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5年9月底为49.9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5% [3] - 2025年9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167亿港元,同比上升87% [3] - 2025年首九个月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42亿港元,同比上升163% [3] 平安人寿增持农业银行H股 - 平安人寿近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约3963.4万股,每股作价5.2334港元,总金额约2.07亿港元 [4] - 增持后平安人寿对农业银行H股的最新持股数目约为52.36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17.03% [4] - 农业银行H股契合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需求,既能获得稳定分红,亦能通过银保协同赋能业务 [4] 港股市场行情 - 2025年10月10日,恒生指数收盘报26290.32点,单日下跌1.73% [5] - 同日,恒生科技指数收盘报6259.75点,单日下跌3.27%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盘报9358.32点,单日下跌1.80% [5]
国泰海通海外:南向流入港股提速 外资偏好科技
智通财经网· 2025-10-12 17:08
整体资金流向 - 三季度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3952亿港元,较第二季度流入幅度提升[1][2] - 外资流出速率较前期放缓,稳定型外资第三季度累计净流出664亿港元,流出幅度连续三个季度减少[2] - 南向资金在港股持股市值占比创下新高,港股通持股金额占比由第二季度末的20.7%升至第三季度末的21.8%[2] - 稳定型外资持股市值占比从41.3%降至40.7%,灵活性外资占比维持在19.1%[2] 行业资金流向(流量层面) - 南向资金主要流入港股可选消费、非银金融、医药行业,这三个行业在第一至第三季度均保持净流入[1][3] - 南向资金在第三季度也流入软件与硬件行业,而该行业在第二季度为净流出[1][3] - 灵活型外资流入软件和消费者服务行业,流出可选消费、非银金融及医药行业[3] - 稳定型外资流入医药和硬件行业,流出可选消费、银行及非银金融行业[3] 行业定价权(存量层面) - 外资在港股多数细分行业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及大部分消费板块[1][3] - 南向资金在少数行业有较强话语权,例如运营商、煤炭石化、军工、半导体等[1][3] - 近两年南向资金在半导体、泛消费、泛红利行业的定价权显著提升[1][3]
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3.9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7:58
市场表现 - 10月10日恒生指数下跌1.73%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为1678.41亿港元 [1] 资金流向概况 - 南向资金整体呈现净卖出状态,净卖出金额为3.99亿港元 [1] - 合计买入成交额为837.21亿港元,合计卖出成交额为841.20亿港元 [1] 港股通(沪)资金流向 - 成交总额为1048.06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517.93亿港元,卖出成交530.13亿港元 [1] - 呈现净卖出,净卖出金额为12.20亿港元 [1] 港股通(深)资金流向 - 成交总额为630.35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319.28亿港元,卖出成交311.07亿港元 [1] - 呈现净买入,净买入金额为8.21亿港元 [1]
10月10日恒生指数收盘下跌1.73%,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出3.99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6:32
| 指数 | 最新 | 涨跌幅 | | --- | --- | --- | | 相生指数 | 26290.32 | -1.73% | | 国企指数 | 9358.32 | -1.8% | | 红筹指数 | 4036.18 | 0.61% | 每经AI快讯:北京时间10月10日16:00,恒生指数收盘下跌462.27点,跌幅为1.73%,报收26290.32点; 国企指数收盘下跌171.81点,跌幅为1.8%,报收9358.32点;红筹指数收盘上涨24.42点,涨幅为0.61%, 报收4036.18点。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出3.99亿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 陈鹏程) ...
1009港股日评:三大指数走势分化,资源股逆势走强-20251010
长江证券· 2025-10-10 11:22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9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收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市场呈现明显板块轮动,资源股在避险情绪及政策提振下逆势走强 [2][7] - 市场成交活跃,大市成交额达3868.2亿港元,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30.43亿港元 [2][11] - 报告展望未来港股创新高的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南向资金边际定价能力提升、以及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配合全球流动性改善 [11] 市场表现总结 - **指数表现**:恒生指数下跌0.29%报26752.59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6%报6471.3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07%报9530.13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1.30% [7][11] - **A股市场对比**:同日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1.32%,沪深300指数上涨1.48%,万得全A上涨1.31%,红利指数上涨0.65% [7][15] - **板块表现**: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综合金融板块上涨4.01%,有色金属板块上涨3.77%,煤炭板块上涨2.81%;医药板块下跌5.23%,轻工制造板块下跌5.00%,电子板块下跌2.30% [7][19] 行业与主题驱动因素 - **资源股走强原因**:美国政府停摆及9月ADP新增就业数据意外录得负值加剧市场避险情绪,同时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提振黄金股;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显著改善稀土供需格局预期,共同推动有色金属板块上扬 [11] - **板块轮动现象**:前期涨幅较高的半导体产业链出现资金获利了结而回调,而在基建投资加速预期下,资金转向建筑等板块 [11] - **概念板块表现**:电力设备指数大涨9.16%,钴金属指数上涨7.67%,环保指数上涨7.21%;电子烟指数与烟草指数均大跌9.25%,工业大麻指数下跌7.28% [7] 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参考日美经验,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1] - **南向资金影响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其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若国内低利率环境使得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提升,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 [11] - **宏观流动性支持**:中国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过程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同时AI产业业绩得以兑现,将为港股市场提供上涨动力;在信用扩张前,“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市场短板 [1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0.4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7:23
南向资金成交概况 - 10月9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额达2135.66亿港元,创近3个月单日成交额新高 [1] - 当日成交净买入30.44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1083.05亿港元,卖出成交1052.61亿港元 [1] 港股通(沪)资金流向 - 港股通(沪)合计成交额1334.71亿港元,买入成交691.62亿港元,卖出成交643.09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实现成交净买入48.53亿港元 [1] 港股通(深)资金流向 - 港股通(深)合计成交额800.95亿港元,买入成交391.43亿港元,卖出成交409.5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呈现成交净卖出18.09亿港元 [1]
港股四季度策略展望:寻找港股新路标
华鑫证券· 2025-10-09 15:03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2025年港股市场策略,核心探讨南向资金的结构性指引作用、港股风格因子的轮动规律及其在行业配置中的应用,并分析了IPO新规、双柜台模式及地产行业等政策利好带来的投资机会 [1][19] 南向资金分析 - 2025年1-8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达9790亿港币,超过2024年全年的8079亿港币,成交占比中枢持续抬升 [2][24] - 南向整体净买入与恒生指数日涨跌幅呈微弱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显示其择时效果较差,例如恒指3月19日见顶后南向仍持续流入,仅在3月20日净卖出4.1亿港币 [2][24] - 在个股层面,南向净买入金额top10%个股年化收益达12.08%,显著高于均值2.61%及后10%组的-2.94%,经成交额调整后单调性更佳,近期增持标的包括阿里巴巴-W、百济神州、中国太保等 [3][29] - 在行业层面,南向净买入金额/成交额指标的多头效果显著,top3行业年化收益11.64%,远高于均值4.14%,其中top1行业年化收益高达30.62%,当前商贸零售为净买入规模及市值比双料第一 [4][32] 港股风格因子与行业轮动 - 风格因子测试覆盖价值、动量、低波、成长、质量等类别,成长因子和长端动量表现突出,低波因子长期有效但超额回撤集中于牛市阶段 [5][6][48][50][53][58][60] - 价值因子(如pe_ttm、pb_lf)选股能力较弱,主要占优区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Q1、2021年2月及2024年9月底至11月,低估值行业集中于钢铁、煤炭、银行等 [38][40][41][43][44] - 动量因子中长端动量选股效果最佳,多头组年化收益12.48%,显著高于均值1.85%,但在市场拐点区间如2021年2月中旬失效 [48][49] - 低波因子多头年化收益5.8%,空头组年化收益-16.98%,稳定集中于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 [50][51] - 成长因子以eps_ttm同比效果最优,营收同比空头效果较佳,2018年至2021年5月显著占优 [53][56][57][58] - 质量因子(如roe及稳定性)超额收益轮动明显,2019年至2020年2月受青睐,2021年5月脉冲上行后下跌,2025年2月以来再次筑底向上 [60][61][63][64] - 风格轮动策略在个股层面年化收益达66.67%,行业层面多头组年化收益30.72%,远优于基准6.02%,2024年以来占优因子主要为低波、动量及成长 [6][65][66][68][69][70][71] 港股IPO与政策利好 - 2025年港股IPO热潮延续,截至6月30日43家公司上市,IPO规模达1067.13亿港币,超过2024年全年的881.47亿港币,恒瑞医药募资113亿港元,宁德时代募资410亿港元有望成全球最大IPO [7][71][72][73][74] - 港股通有望纳入人民币-港币双柜台模式,截至2025年7月31日24只双柜台股票港币柜台累计成交额24.39万亿港元,人民币柜台累计成交额513.62亿元,技术准备进展顺利将提升交易便利性 [8][78][80][81][82][85][86] - 港股地产受益于政策撤销辣招、低息环境及财富效应,2024年2月28日全面取消额外印花税等税费,2025年5月金管局注资1294.02亿港币导致隔夜Hibor利率从4.3%暴跌至0.098%,刺激购房需求 [11][87][89][90][91][92][93][94][95][96][97][98] - 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2025年3月以来连续三个月回升,中原城市领先指数阶段性触底,租金回报率升至3.7%,一手住宅成交同比高增172.45% [11][12][92][93][94][95][9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