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支付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自研减肥创新药获批上市!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成份股盘前走势积极,过去10个交易日获得1.95亿元资金净流入
新浪财经· 2025-05-23 09:39
恒瑞医药新药获批 - 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 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固定复方制剂 [1] - 5月22日恒瑞医药港股暗盘涨近30% 反映资金对创新药板块的认可 [1] 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与市场表现 - 港股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从2月21日的64倍降至5月22日的25倍 不足两个月前的一半 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1] - 5月23日港股创新药板块成份股普涨 信达生物、乐普生物-B涨超6% 翰森制药、诺诚健华、百济神州涨超2% 丽珠医药、昭衍新药、康龙化成涨超1%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5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超8亿元 市场热度较高 [1] 创新药ETF产品特点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 覆盖AI赋能研发、国产药出海、商业保险完善等利好 [2] - 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 布局全球CXO龙头及国内仿创药企龙头 受益于AI赋能、国产药出海、医保丙类目录等 [2]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力 - 中国创新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从"跟跑者"转变为"引领者" 在2025年AACR和ASCO会议上展现新靶点、新技术、新疾病领域的领先趋势 [2] - 中国创新药在ADC、双抗、细胞治疗等热门技术赛道具备全球竞争力 凭借高效率、低成本开发优势持续展现实力 [2] - 国内政策全链条鼓励创新 多元化支付体系推进为行业提供制度保障 [2]
49%自费下的创新药困局:商保如何进一步打开千亿市场天花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0:17
创新药企发展态势 - 2025年一季度部分创新药企营收同比增长,迪哲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96.32%,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舒沃替尼与戈利昔替尼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后销量大幅增加 [1] - 再鼎医药同期产品收入净额攀升21%,旗下卫伟迦及卫力迦自2024年纳入医保后市场覆盖与渗透持续深化 [1] - 创新药企通过BD模式推动研发管线转化和核心品种商业化规模扩大实现收入增长 [1] 医保政策支持与挑战 -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以来连续七年调整医保目录,2024年底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为"全球新"创新药,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个百分点 [2] - 2018年以来新增至目录外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超50%,2023年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1.7%,2024年进一步降至63% [3] - 创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降低压缩利润空间,影响后续管线推进 [3] 创新药械支付结构 - 2024年我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达162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医保基金支出占44%,个人现金支出占比仍高达49% [3] - 基本医保更注重广覆盖与支付公平性,对部分高值创新药械支付仍有限制 [3] - 商业健康险2024年对创新药械总赔付额约124亿元,但仅占市场规模7.7%,支持力度不足 [6] 多元支付体系建设进展 - 2025年创新药械支付领域迎来政策突破,国家医保局拟落地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聚焦高创新、高临床价值药品 [5]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推动商保药品目录建设,拟分类完善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等产品体系 [5] - 广州试点推出6个"穗新保"商保产品,覆盖创新药械并实现"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 [6] 商业健康险发展现状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赔付结构:疾病险占47%,百万医疗险占22%,惠民保占15%,企业补充医疗险占8%,高端医疗险占1%,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占8% [6] - 行业预判未来5-10年中端医疗险有望成为继百万医疗险、惠民保后的第三增长曲线 [8][9] - 带病体保险在数据打通和AI赋能下有望突破,进一步打开商保筹资和支付天花板 [9] 行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 药企与保险公司存在"认知鸿沟",前者缺乏商保精算逻辑理解,后者担忧创新药纳入条款后的理赔率波动 [7] - 构建商业健康险服务生态需配套商保目录、电子处方系统、院外药房承接能力等体系 [7] - 一码直付平台通过聚合多元化支付解决方案推动诊疗、支付、用药全流程优化 [7]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 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快讯· 2025-05-14 19:03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欧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形势、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1] - 双方就可持续金融、跨境数据流动与跨境支付体系建设等新兴领域合作进行建设性讨论 [1] - 同期举行中欧金融机构圆桌会,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 [1] 中欧金融合作具体议题 传统金融领域 - 银行业与保险业监管成为双方重点讨论方向 [1] - 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被列为专项议题 [1] 新兴金融领域 - 可持续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跨境数据流动与支付体系建设被纳入合作框架 [1]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中欧金融管理部门听取金融机构关于市场准入优化与业务创新的具体诉求 [1] - 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以推动金融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1]
跨境支付体系合作深化 多家机构积极行动
证券日报· 2025-04-23 00:45
政策文件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1] - 《行动方案》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 [1]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管局联合建设 [2] -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扩展性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2] - 银行将扮演"节点运行者"和"创新应用者"双重角色,承担人民币数字钱包与其他国家CBDC对接的系统测试任务 [2] 项目进展与案例 - 2025年2月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落地陕西省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业务 [3] - 2025年4月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联合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落地首笔大宗商品交易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支付业务 [3] - 这些案例可为上海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项目提供经验 [3] 项目意义与影响 - 有助于解决多币种转换的技术瓶颈,提升跨境结算效率 [1] - 依托区块链技术可带来跨境支付效率的几何级提升与成本结构下降 [4] - 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格局重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全球辐射力及金融安全 [4] - 释放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信号,促进跨境资金流动更加规范、高效、透明 [4] - 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深化跨境支付体系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