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见微知著”系列专题之八:入境游“有多火”?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1 10:42
旅游市场新趋势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回升至历史趋势56.1%,入境游达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 [14] - 2025年前5月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1.1%,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 [14] - 客源上东南亚等地游客入境游修复大,2024年上海接待东南亚游客比重22.5%,较2023年上行6.8pct [16] 入境游升温原因 - 2024年免签范围扩容,当年免签入境外国人次达2012万、同比112.3% [23] - 日本放宽签证政策后入境游从2012年835.8万增至2019年3188.2万,泰国对中国免签后游客从28.5万增至67.5万 [32] - 2025年一季度文化服务出口占GDP比重上行至1.5%、较2019年提升近1pct,文化体验类产品吸引入境消费 [38] 入境游增长潜力 - 2023年我国旅行服务、运输、文娱服务出口占GDP比重全球排名低,2024年旅行出口占GDP比重为0.1%,低于全球1.6%均值 [44] - 日本放宽签证后旅游占服务出口比重上行14.4pct至2025年25%,我国4月出台方案加快服务业开放 [52] - 我国部分商品海外溢价率高,4月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五一深圳等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88% [60] 经济效应 - 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60.5%、对GDP增速贡献约0.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9亿元、同比77.7% [65] - 2024年入境游餐饮、商品消费规模分别为517.7、402.1亿元,对社零增长贡献约0.7% [65]
关税从0%飙到120%13.6亿个包裹遭殃霸王茶姬8美元奶茶谁会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6-11 08:32
全球贸易格局变动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 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动,关税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品牌出海等模式带来巨大挑战,曾被视为全球化驱动因素的商业模式逐渐陷入困境 [1] - SHEIN依靠"免邮小包"政策快速发展,利用万国邮政联盟的便利和小包免税政策,结合中国高效供应链体系形成"零关税、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的竞争优势 [2]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关税调整将小包关税从0%大幅上调至120%(谈判后降至54%),基于终端零售价计算的关税使10美元商品成本上升5.4美元,远超传统贸易30%税率带来的压力 [2] - 跨境电商依赖的航空运输成本高于海运,税收优惠消失使成本劣势更显著,2023年中美小包直邮量达13.6亿件,其中超过80%为商业用途 [2] SHEIN的应对策略与挑战 - SHEIN等企业开始平台化转型,如Temu采取"半托管模式"将报关责任转移至卖家,允许中小商家拆分商品规避高关税 [2] - 自营型巨头面临合规压力,考虑供应链迁移至东南亚如越南,但全产业链转移需时间,越南工人效率和政策稳定性使迁移成本居高不下 [2] - 短期内承受高关税阵痛,长期需在东南亚重建供应链或通过技术升级(如AI设计、缩短生产周期)对冲成本 [3] 霸王茶姬的文化符号全球化战略 - 霸王茶姬选择将"中国茶"作为核心符号推向全球,2025年4月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开设首家北美门店,计划通过高端选址进军主流市场 [5] - 产品定位主打"原叶鲜奶茶",强调茶底风味,树立"正宗中国茶"形象,差异化定位使其在东南亚华人聚集区迅速扩张后进军欧美市场 [5] - 文化绑定是双刃剑,地缘政治紧张时"中国茶"可能成为敏感符号,茶饮文化薄弱的欧美市场对"茶拿铁"接受度待验证 [7] - 线下门店面临高昂成本结构,美国人工和租金成本使奶茶售价需达8至10美元才能覆盖成本,对价格敏感的大众市场形成挑战 [7] - 推出"纯茶第二曲线"(如售卖茶叶、茶点等),试图在以咖啡为主的欧美饮品市场打开空间 [7] 泡泡玛特的IP全球化路径 - 泡泡玛特通过"无明显地域特征"的IP形象如"Molly"和"PUCKY"征服全球市场,国际巨星BLACKPINK成员Lisa的社交平台展示预计带来超10亿元年营收,占海外收入20% [9] - 核心竞争力在于IP创作和运营的双重优势,全面掌控从签约设计师、孵化IP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与依赖外部授权的企业形成差异 [11] - "Molly"采用普遍"萌系"形象降低文化理解门槛,配合盲盒的"社交货币"属性,在东南亚及欧美年轻人中迅速流行,2024年海外营收达50亿元,占总营收近40% [11] - 打破"中企擅长运营而非创作"的传统认知,在日本、美国等IP强国主导的市场展示原创IP的全球吸引力 [11] 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多样化选择 - 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出海需高效和合规的平衡 [13] - 文化出海依赖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13] - IP出海通过精准捕捉人性需求打开全球市场 [13] - 成功关键在于对"本土化"的深刻理解,包括对当地消费习惯、文化心理及政策环境的全面适应 [13]
大盘五连阳后出现首阴!是机会还是风险?——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20:3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上证指数下跌0.44% 深证成指下跌0.86% 创业板指数下跌1.17%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154亿元 较昨日放量1290亿元 个股涨跌中位数为下跌1.05% [1] - 上证指数出现五连阳后首次阴线 但首阴不意味着反弹行情结束 [2][12] 板块分析 创新药 - 创新药板块近期持续上涨 但成交额未突破1000亿元 在概念板块中排名30名之外 [4][5] - 医药板块成交额居行业前三 但与其他板块差距不大 尚未展示主线引领气质 [4][5] 银行 - 银行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 近两年半走势强劲 [6] - 在无风险利率下降背景下 高股息银行板块仍具配置吸引力 [7] - 需关注突破时单日涨幅是否超1% 可能预示新一波短期行情 [7] IP经济 - IP经济板块指数创阶段新高 泡泡玛特Labubu引发全球抢购潮 [8] - 《庆余年2》等国产影视内容出海成功 Reelshort保持海外短剧APP头部地位 [8] - AI技术助推短剧降本增效 海外短剧行业处高速发展期 动漫短剧或成爆发方向 [9]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获深入推进 中办国办印发专项意见 [10] - 国家发改委召开科技型民企座谈会 听取"十五五"规划建议 [11] -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意愿增强 尤其看好港股和ADR [12] 市场趋势判断 - 大盘短期调整幅度有限 仍有较大概率突破5月中旬高点 [3][12] - 文化出海为短期关注方向 中期可研究金融、医药、食品饮料等蓝筹板块 [12]
新文化符号和社交货币:泡泡玛特Labubu深度调研报告
36氪· 2025-06-10 14:27
全球影响力与市场表现 - 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已改写全球IP市场规则,旗下IP如Molly和LABUBU在欧美市场与漫威、迪士尼同台竞技[1] - 公司2025年Q1业绩表现亮眼:中国市场增长95%-100%,海外市场增速达475%-480%,其中美洲市场暴增895%-900%,欧洲增长600%-605%[6] - LABUBU成为现象级IP,在泰国被授予"泰国体验官"称号,英国出现抢购事件被媒体称为"LABUBU暴动"[1][37] 商业模式与IP运营 - 公司构建"IP+盲盒"核心模式,截至2023年底运营93个IP(12个自有/25个独家/56个非独家)[21] - 2024年销售额过10亿的IP包括:THE MONSTERS(30.4亿)、MOLLY(20.9亿)、SKULLPANDA(13.1亿)、CRYBABY(11.6亿)[22] - 盲盒设计利用消费者心理学:不确定性激活奖励机制(181道工序/颜色误差率0.1%),系列收集激发收藏欲[18][30] 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 2024年产品收入结构:手办系列69.4亿(+44.7%)占53.2%,毛绒玩具28.3亿(+1289%)占21.7%,MEGA珍藏系列16.8亿(+146.1%)占12.9%[10] - MEGA珍藏系列拍卖价最高达23万元,LABUBU毛绒二手市场价格溢价10倍以上[10] - 衍生品及其他收入15.9亿(+156.2%)占12.2%,涵盖积木/卡牌/珠宝/服装/家居等品类[10] 渠道布局与用户画像 - 截至2024年6月线下渠道:中国内地374家门店/2189台机器人商店,海外92家门店/162台机器人商店[32] - 线上渠道中抖音2023年收入2.83亿(+431%)占线上收入16.6%,会员复购率高达58%[34] - 核心用户为18-35岁女性/Z世代/都市白领,正拓展18-23岁人群及男性用户[15] 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实践 - 海外收入占比达38.9%,2025年目标突破100亿,将市场划分为东南亚/东亚及港澳台/北美/欧澳四大区域[36] - 本土化案例:泰国Dimoo吉象融合神象文化,法国Labubu海军蓝限定款,欧美南瓜主题Pucky[36] - 越南工厂2024年承担10%产能,与350+艺术家合作采用"基础买断费+阶梯分成"模式[29][37] 业务拓展与创新方向 - 北京朝阳公园4万㎡城市乐园2023年开业,含泡泡街/森林区/湖滨区/MOLLY城堡四大区域[12] - 数字娱乐布局:手游《梦想家园》预计2025年上线,PopMeta平台半年交易额7亿,测试AR互动盲盒[14] - 新技术应用包括AR/VR/数字孪生/AI设计平台,探索元宇宙潮玩社区[14][41]
传媒互联网行业周报:游戏板块估值有望修复,心动公司新游《伊瑟》已上线-20250610
招商证券· 2025-06-10 13: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继续坚定推荐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看好传媒和游戏板块,因其是新兴消费板块,估值为洼地,海外AI应用反弹将映射国内,且文化出海刚开始并获政策支持 [1] - 继续看好游戏龙头心动公司,其新老游戏运营稳健,自研精品有突破且储备产品可期,TapTap平台扩张且AI技术有望提升效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市场表现回顾 传媒行业整体表现 - 上周(6.2 - 6.8)传媒(中信)指数涨2.52%,沪深300涨0.88%,上证综指涨1.13%,深证成指涨1.42% [10] 传媒细分板块和公司表现 - 6.2 - 6.8日涨跌幅前5名公司为歌华有线(16.39%)、湖北广电(15.49%)、盛讯达(13.65%)、大晟文化(13.11%)、巨人网络(10.53%);后5名公司为三六五网( - 3.87%)、广西广电( - 5.17%)、广博股份( - 7.28%)、时代出版( - 8.66%)、元隆雅图( - 8.88%) [12][13] 中概股及海外重点关注公司一周涨跌幅 - 6.2 - 6.8中概股陌陌涨24.55%、阅文集团涨8.58%、好未来涨8.04%;海外重点关注公司Roku涨8.34%、奈飞涨2.84%、迪士尼涨0.76% [13][15] 影视及游戏行业重点数据一览 影视板块 电影 - 本周TOP10周票房榜5部中国影片、3部美国影片、1部日本影片、1部英国影片,《碟中谍8:最终清算》《时间之子》《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星际宝贝史迪奇》居前四,周票房分别为15446.6万、5786.6万、3333.9万和3237.6万 [17][18] - 下周排片周二2部、周五6部、周六4部、周日1部,《新·驯龙高手》猫眼标注想看人数第一,有183437人 [19][20] 电视剧 - 卫视收视率湖南卫视《韶华若锦》排第一(2.055%),浙江卫视《折腰》排第二(2.015%),上海东方卫视《藏海传》排第三(2.011%);网播《藏海传》《长安的荔枝》《北上》分列前三 [21] - 上周网络剧《临江仙》《折腰》《陷入我们的爱恋》列播映指数前三,《七根心简》《护宝寻踪》列第四、五名 [23] 综艺 - 电视综艺本周TOP10播映榜《无限超越班第三季》居首,《奔跑吧第九季》和《歌手2025》居第二、三 [25] - 网络综艺本周芒果TV、腾讯、爱奇艺、优酷分别有2、4、3、2部网综进前十,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哈哈哈哈哈哈第五季》居播映指数榜首 [28] 游戏板块 - 本周排名前十手游腾讯发行最多,有5款进iOS畅销榜Top10,《王者荣耀》居iOS畅销榜第一 [29][30] 图书板块 - 2025年4月虚构类图书畅销榜前十《哪吒·三界往事》《俗世奇人(修订版)》《活着(2021版)》《如果西游是一群喵(1)》《三体》占前五位 [33][34] - 2025年4月非虚构类图书畅销榜前十《回话有招:高情商回话术,开口就让人喜欢》《高手接话》《DeepSeek实战指南》列前三名 [33][36] - 2025年4月少儿类图书畅销榜前十《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漫画版)》《小学生超喜爱的益智动脑400问》《漫画儿童赢在教养》列前三名 [33][37]
广东加快推动文化产品扬帆出海
经济日报· 2025-06-09 05:44
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 - 广东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2.5万亿元,约占全国六分之一 [1]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同比增长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1] - 采用虚幻引擎、VR技术、AI三维重建等高科技手段,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如《广府梦华录》项目高精度复原广州2000年前历史风貌 [1] 游戏产业出海 - 2024年广东移动游戏出海营收占整体游戏出海规模的99.16%,广州游戏产业总营收约1406.67亿元,海外营收190.58亿元,占全省出海游戏总营收的45% [2] - 三七互娱《叫我大掌柜》游戏以宋朝商贸文化为背景,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广府文化等主题,触达全球用户3.6亿人次,用户参与人次提升20% [2] - 三七互娱打造内部游戏行业大模型"小七",构建全链路AI赋能生态,提升游戏研运工业化水平 [3] 短剧出海新趋势 - 广州光盒动力年产出50余部精品短剧,总播放量超10亿次,海外短剧发行数百部,形成从内容生产到全球发行的全链条能力 [3] - 光盒动力以"AI技术+全球发行+生态共建"为支柱,通过"短剧+"模式赋能多行业出海发展 [3]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广东省发布87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领域,鼓励内容产品扬帆出海 [4] - 政策突出7方面创新,包括扶持精品生产、全产业链扶持、大湾区协同联动、前沿技术应用、文化出海、人才引进培养及营造良好环境 [4][5] - 广州市黄埔区加快打造广州游戏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创建全省版权创新示范区 [5] 未来发展趋势 - 游戏产业被视为引领数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文化载体和科技试验场 [6] - "游戏+AI"、"游戏+短剧"等新风口趋势将推动产业链协同,以精品游戏带动文旅和文化传承 [6]
11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居江苏第一
南京日报· 2025-06-06 10:23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 - 南京11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占全省31.4%,数量居江苏第一 [1] - "2024年法国塞雷辉煌中国(秦淮)灯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1] - 2024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266亿元,占GDP比重6.8%,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50.59亿元 [1] 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 - 江苏2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南京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2] - 南京出台《南京市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系列文件,降低企业"出海"成本与风险 [2] - 多部门协同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激发企业文化"出海"热情 [2] 企业国际化布局与案例 - 江苏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杭州亚运会提供509场发布会口译和497万字英文笔译服务,位列全球语言服务企业第26位 [3] - 南京云锦研究所将传统云锦与现代设计结合,产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3] - 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1800款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参与《黑神话:悟空》等知名项目 [4][5] - 汉桑科技在美、澳、越等国设立子公司,覆盖多场景音频产品 [5] - 南京唯晶信息科技在网络游戏开发和美术外包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5] 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新 - 南京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形成IP开发、内容制作、海外发行全产业链布局 [6] - 南京炫佳网络科技推出KINOxAI视听制作平台,支持八国语言实时转换和定制化短剧推广 [7] - 南京睿悦信息展示Zeno AI智能眼镜,基于AI技术和大模型,助力XR设备"出海" [7] 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 2023年南京市属院团赴德、荷、日等国完成66场演出 [9] - 2024年秦淮灯会在法国塞雷展出1000多盏灯彩 [9] - 南京与全球25国25城结为友好城市,83城结为友好合作城市,并在10城挂牌海外服务中心 [9]
中欧国际文化创新中心落地钱塘
每日商报· 2025-06-06 07:26
文化出海新趋势 - 东南亚粉丝追捧C-POP 中国微短剧在海外走红 Labubu潮玩在欧美引发消费者排队购买 苹果CEO库克多次称赞中国游戏 显示中国文化企业正通过多样化形式探索国际表达路径 [1] - Labubu等中国潮玩IP海外爆红反映Z世代对文化符号的消费偏好 同时体现"情感共鸣"超越"文化差异"的全球化新趋势 [2] - 钱塘区作为浙江省文化产业营收增速最快区域之一 以"潮文化"为核心推动非遗 影视 动漫等多元IP走向世界 [3]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欧国际文化创新中心在杭州钱塘正式启动 由区委宣传部主管 依托10年出海文化交流经验 定位为国际文化交流综合性服务平台 [1] - 国际传播联盟签约仪式同步举行 中心与6家文化艺术机构 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 目标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赋能 [2] - 钱塘区通过中欧国际文化创新中心落地 将在平台搭建 人才共育 标准输出方面持续突破 扩展文化出海国际版图 [3] 案例分析与策略探讨 -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以Labubu案例阐述文化出海新思路 上海艺术节代表以双城合作样本说明艺术出海双向赋能逻辑 [2] - 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出海符号新路径"展开讨论 提出构建"在地化"传播链路以破解国际认同壁垒 [2] - 钱塘区通过数字赋能与文创产业融合 推动多元IP国际化 此次中心成立标志其文化出海进入新阶段 [3]
从0到全球奖30强:成都数字文创初创企业的“熊猫奇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9:59
每经记者|石普宁 每经编辑|唐元 编者按: 数字文创产业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初创企业作为这股浪潮中最具活力的主体之一,其成长与发展牵动着行业的未来。 5月29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市数字文创产业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发布《成都市关于培育发展数字文创初创企业的若干政策》,这一全国首个 精准聚焦数字文创初创企业培育的支持政策,无疑给成都的数字文创"追梦人"增添了强劲的信心。 政策的东风已至,而那些早已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探索前行的初创企业,它们的故事与经验,或许更能直观地展示在成都这片沃土之上。 本期《创史记》,我们将目光聚焦一家志在"文化出海"的企业——成都成华蝶舞华天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蝶舞华天")。 这家企业凭借《熊猫》知识产权IP开发,成功入围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30强。这是成都企业首次入围,也是中国唯一入围的文创企 业。 "作为内容创作者,在这个时代,想被人看见何其艰难。而对于一家数字文创初创企业来说,想要用一个本土原创IP在国内外获得反响,更需要付出百倍 的努力与坚持。"这或许是蝶舞华天的创业者们,时常萦绕在心头的感慨。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 ...
杭州12家企业和6个项目入选
每日商报· 2025-06-05 06:19
文化出海政策与杭州企业入选情况 - 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认定了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杭州12家企业(占浙江总数32家的37.5%)和6个项目(占浙江总数9个的66.7%)入选 数量领跑全省 [1] -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认定旨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 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1] - 杭州入选企业覆盖游戏、动漫、出版、影视等领域 其中网文、网剧、网游构成文化出海"新三样" [1] 杭州文化企业出海业务布局 -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企业形成网络文学源头产业转化链 覆盖文学创作、IP孵化、版权交易、衍生开发全环节 [1] - 华策影视将国产电视剧发行至全球主流媒体 其《去有风的地方》带动大理旅游热 吸引越南、新加坡游客跨境游 实现影文旅融合 [2] - 网易(杭州)《漫威争锋》上线首日登顶Steam畅销榜 获"2024年Steam年度最热玩游戏"铂金奖 无端科技《生死狙击》通过国风元素受海外玩家青睐 [2] - 中南卡通专注动画出海赛道 原创动画《苏东坡与杭州的故事》传播人文IP 连续20年参与海外展会 [2] 杭州文化贸易发展优势与规划 - 数字技术赋能和文化资源丰富构成杭州文化贸易核心优势 [3] - 未来将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开发具有全球传播力的数字文化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