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召开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环球网资讯· 2025-07-02 15:04
重点实验室年度会议 - 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召开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70余位行业专家参会 [1] - 会议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敏主持 [1] - 出席会议的包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昆山市长范建青、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等 [1] 实验室建设进展 - 重点实验室在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国家战略决策支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3] - 实验室将强化建设管理,提升技术创新、产业研究和资源整合能力 [3] -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巩潇汇报了能力建设、技术研究成果、品牌活动和国家战略任务支撑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9] 学术委员会工作 - 执行主任赵杰表示将发挥专家优势,围绕技术研究方向、产学研协同推进提供指导建议 [5] - 会议聘任姚建勇等9位新委员加入学术委员会 [7] - 专家围绕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十五五"时期发展重点进行深入研讨 [11] 具身智能专题研讨 - 同期召开具身智能分委会专题会议,专家分享该领域研究进展 [13] -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介绍了具身智能重大软课题相关情况 [13] - 与会专家研讨了具身智能关键技术演进方向、挑战及典型应用落地情况 [13]
医疗与消费周报:2025中国生命科学行业概-20250701
华福证券· 2025-07-01 17:46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指数关注的 6 个子行业均获正收益表现良好,得益于政府支持、资金投入和监管改革,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交易活动前景乐观,预计 2024 年后强劲增长 [2] 各目录总结 医疗新观察 - 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交易活动前景乐观,企业加大技术投资、整合产品创新、提高制造能力,2019 - 2023 年大型生物制药企业收入从 0.3 万亿美元增至 0.5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0.1% [7]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推动生命科学企业提效节本,预计 2021 - 2032 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 38.4%,庞大患者群体等因素或推动市场扩张 [8] - 生命科学企业加强海外合作,监管改革使市场对创新药物兴趣激增,2024 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同比增 11.1%,2018 - 2023 年内地研发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0.5%和 23.8%,创新药市场未来有望大幅增长 [9] - 因经济放缓等因素,更多初创企业选择对外授权交易融资,2020 - 2024 年中国对外授权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长率 59.2%,预计 2025 年起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对外授权交易将增长,生命科学领域有望实现增长 [16]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6.23 - 6.27) - 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下 6 个二级行业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涨跌幅排名靠前,分别为 +2.92%和 +2.10%,中药Ⅱ和化学制药排名靠后,分别为 +1.29%和 +0.71%;本周估值水平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靠前,分别为 80.49 倍和 66.16 倍,中药Ⅱ和医药商业靠后,分别为 31.57 倍和 20.50 倍 [17] - 重点关注的医药生物 iFinD 三级和申万三级相关指数中,医疗服务、医院、医疗耗材涨跌幅排名靠前,分别为 +4.19%、+3.92%、+3.36%;估值水平疫苗、其他生物制品、化学制剂排名前三,分别为 94.60 倍、90.75 倍、87.52 倍 [22]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 AI 医学影像取得突破,全球首个平扫 CT 识别早期胃癌的 AI 模型 DAMO GRAPE 公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 85.1%和 96.8%,比人类放射科医生分别提升 21.8%和 14.0%,可提前 2 - 10 个月检测出胃癌,已在多地部署并推广 [26][29] - 2025 年医保目录调整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标志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更重要,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重要一步 [30] - 海南自贸港药械“零关税”政策实施后,进口货值达 1.14 亿元,累计减免税款约 1500 万元,特定医疗机构等进口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31]
割草机器人能否复刻扫地机器人的路?
新财富· 2025-07-01 15:23
产品进化之路相似 - 扫地机器人和割草机器人的需求强弱取决于解放双手的程度,产品力提升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3] - 扫地机器人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10-2017年激光雷达和SLAM算法应用使其从"玩具属性"变为实用家电,2017年后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3] - 2010年前扫地机器人采用随机清扫策略限制行业发展,2010年后激光雷达和SLAM算法提高清洁效率,2017年后国内厂商量产推动行业爆发 [4] - 割草机器人产品形态与扫地机器人类似,1995年首款割草机器人为随机碰撞式需预埋磁线,2021年九号公司推出无边界割草机器人采用RTK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 [5] - 当前割草机器人行业状态类似扫地机器人2017年,即将进入创新式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技术红利明显 [6] - 割草机器人技术难度高于扫地机器人,RTK、纯视觉、激光雷达方案各有局限性,实际应用仍面临边缘割草难、算法不智能等问题 [7] 割草机器人的需求偏刚性 - 欧美草坪维护需求刚性,不按规定打理会面临罚款,全球约2.5亿个私家花园中欧美占72% [9] - 全球OPE产品市场规模年增长5%,割草机器人年增长20%,当前割草机器人年销量120万台,销售额渗透率12.5%,销量渗透率5% [9] - 割草机器人价格从1500欧元降到1000欧元是放量开端,参考扫地机器人渗透率,预计稳态销售量可达500万台/年以上 [9] - 割草机器人平均每年割草成本接近传统割草机,节省人力占用是其核心卖点 [10] 国内品牌反超国外龙头的难度更大 - 扫地机器人龙头iRobot被国内厂商超越,割草机器人领域国内厂商可能重复这一局面 [12] - 割草机器人参与者分为三类:传统园林器械公司(富世华、宝时得)、服务机器人公司(九号、科沃斯、追觅)、国内初创企业 [12][13] - 2024年富世华和宝时得占据全球割草机器人75%份额,九号出货量超10万台,松灵7~8万台 [13] - 割草机器人渠道渗透难度大,欧美市场成熟度差异显著,依赖线下分销网络且需本土化定制 [14] - 初创企业可参考云鲸差异化策略,但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 [15] 产品还没到成熟阶段 - 当前割草机器人产品迭代加速,普遍存在边缘割草难、智能识别局限、坡道溜坡、树荫干扰等问题 [17][18][19] - 割草机器人对边缘区域覆盖效率约80%,约10%边缘区域需手动收边 [17] - 坡道作业可通过三维扫描或无人机建模优化行进轨迹,树荫环境对视觉和RTK技术有干扰 [18][19] - 割草机器人渗透速度将慢于扫地机器人 [20]
谷歌正在打造一个你渴望加入的人工智能帝国
36氪· 2025-07-01 11:41
核心观点 - 谷歌通过将人工智能算力迁移到网络边缘的自有芯片上,进入可持续高利润增长阶段,构建垂直整合的AI生态体系 [1] - 公司战略布局类似早期Android,通过开放SDK吸引开发者,同时锁定硬件厂商依赖其更新和计费系统 [2] - 边缘计算技术减少电力需求,可推广为环保且安全的解决方案 [3] - 谷歌TPU技术优势显著,实测吞吐量达前代10倍以上,能耗仅为一半,迫使竞争对手依赖其代工技术 [4] - 云业务收入增长28%至123亿美元,营业利润达46亿美元,资本支出激增至172亿美元,但净收入仍增长46%至345亿美元 [5] 技术战略 - Gemini Robotics On-Device以接近云端性能离线运行,仅需不到100次演示即可部署为低延迟收入节点 [1] - 与MuJoCo物理引擎捆绑的SDK允许本地测试部署,既实现"民主化"又可植入第三方硬件 [2] - 分布式云结合Blackwell芯片为国防机构提供主权控制,设备内置TPU与电网扩张政策相吻合 [3] - 第七代TPU和40%利润增长使公司能自主定价推动普及 [8] - 边缘计算减少数据中心连接,降低电力需求 [3] 商业模式 - 每台机器人成为持续现金流来源,替换成本在于核心认知系统而非硬件 [3] - AI服务定价每百万Token约10-15美元,工业级集群收益接近订阅软件现金流 [3] - 消费者使用数据(如50亿次Lens查询)免费增强模型权重,形成数据护城河 [6] - 客户流失成本高昂,需重新认证安全协议和放弃累积微调数据 [7] - 云业务AI工作负载贡献高毛利率,营业利润几乎达去年同期两倍 [5] 财务表现 - 云收入123亿美元(增长28%),营业利润46亿美元 [5] - 资本支出172亿美元(预计全年750亿美元),净收入增长46%至345亿美元 [5] - 服务部门收入773亿美元(增长10%),YouTube Premium和Google One增长19% [5] - 其他押注部门亏损12亿美元,Waymo付费乘车量增长5倍但仍未盈利 [10] - 营收同比增长13.07%,EBITDA增长29.15%,但增速较历史水平放缓 [17] 竞争态势 - OpenAI开始在谷歌TPU上运行推理工作负载,因Token成本优势 [4] - TPU支撑200万英里光纤和33条海底电缆,竞争对手需巨额资本支出才能摆脱依赖 [4] - 每日活跃用户3500万,远低于ChatGPT,但通过搜索集成覆盖数十亿查询 [11] - 资本支出规模(750亿美元)令小公司难以竞争 [5] - 搜索现金喷泉补贴前沿硬件投入,消除竞争对手希望 [6] 增长前景 - 分析师预计2025年EPS增长19.39%,2026年降至6.24%,之后复苏 [16] - 市盈率从2024年22.17降至2028年13.16,反映盈利大幅增长预期 [16] - 长期每股收益增长率约14.72%,低于5年平均17.78% [18] - 杠杆自由现金流增长16.34%,但预期降至9.04%,低于行业和历史水平 [18] - 边缘计算部署和自主云业务或在未来18-24个月转化为经常性现金流 [20] 风险挑战 - 云业务AI需求2024年末可能超过供应,订单量超出承受能力影响客户信心 [9] - 机器人部署等待计算可能导致设备闲置,影响资本效率 [9] - 产品碎片化(如AI概览、AI模式、Gemini应用共存)增加开发者选择难度 [9] - 敏感工作负载的地理围栏可能限制机器人市场总规模 [11] - 折旧费用同比增长31%,将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挤压毛利率 [8]
期待!世界机器人运动员8月大比拼
新华社· 2025-06-30 20:40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中旬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 机器人将参加田径 足球 武术 自由体操等项目 [1] - 赛事设置体育项目和场景赛 场景赛包括工厂 医院 酒店 仓储中心等场景的技能竞技 展示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 - 比赛举办地"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场馆 曾诞生1项世界纪录和10项奥运纪录 [1] 赛事筹备 - 组委会在国家速滑馆西南侧下沉广场 南广场 场内环廊西侧搭建实训基地 复刻正赛内容 实现赛训衔接 [2] - 朝阳区将以运动会为契机 推动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承接 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 [2] - 已有来自美国 巴西 德国 荷兰 意大利 葡萄牙 日本 新加坡 澳大利亚 阿联酋 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机器人队伍完成预报名 [2]
外资交易台:市场与宏观周报
2025-06-30 09:02
Market Insights | Markets | Equities 市场洞察 | 市场 | 股票 markets / macro 市场 / 宏观 FICC and Equities | 28 June 2025 | 11:47AM UTC 固定收益、货币与大宗商品及股票 | 2025 年 6 月 28 日 | 协调世界时上午 11:47 this week was a legitimate banger -- S&P took out the highs and NDX rallied wire-to-wire. 本周堪称真正的爆发周 -- 标普突破高点,纳指全程上涨。 said more formally, it was one of the most consequential weeks of the year. 更正式地说,这是今年最具影响力的一周之一。 from a geopolitical perspective, both 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 and the NATO pledge of 5% should be remembered as watershe ...
规则较为简单 判罚相对宽松 机器人踢足球 看点在哪?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54
机器人足球赛技术特点 - 机器人需具备实时感知、大脑决策、高级运动控制能力以及多智能体协作战术 硬件需灵巧轻便且耐受冲击 [1] - 视觉传感器用于识别赛场情况和定位足球位置 算法将实时感知数据转化为决策依据并控制关节电机 [1] - 清华大学火神队夺冠 其算法能力直接影响机器人进攻防守表现 优秀算法可实现快速定位足球和突破射门 [1] 机器人足球赛规则差异 - 规则简化 因技术限制未保留手球、越位等复杂规则 仅保留出界判定以保证流畅性和观赏性 [1] - 允许合理冲撞 因动态避障技术局限 规则对非恶意冲撞采取宽松判罚 [2] - 机器人可自主完成跌倒爬起 仅当关节卡死导致算法失效时才需人工干预维修 [2] 赛事参与者视角 - 足球爱好者可享受机器人对抗和进球的乐趣 [2] - 机器人爱好者可观察运动控制、视觉感知、定位导航、决策规划及多机协作等技术细节 [2] 行业发展趋势 - 相关技术持续突破将推动机器人足球赛向更成熟、更精彩的高水平发展 [2]
SHEIN、文远知行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阿联酋蝉联富豪迁移首选地;TEMU和甲骨文签订巨额合同丨Going Global
创业邦· 2025-06-29 18:03
出海电商平台动态 - 阿里速卖通成为泡泡玛特海外主要销售渠道 并拿下澳洲下载榜TOP2 通过直播和海外618活动吸引全球数十万网友 [5] - 速卖通在《2025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中位列电商领域第一 覆盖11个主要市场 与新锐品牌泡泡玛特、宇树科技及传统企业联想、美的合作拓展全球份额 [7] - TikTok Shop推出欧洲跨境PEAKS方法论 围绕商品、内容、营销等五大模块定制策略 针对美区经验商家和欧洲新玩家提供差异化路径 [8][9] - TikTok Shop年中大促提供最高25000美元激励 货架场GMV爆发强劲 品牌可享20%直降补贴 与亚马逊Prime Day、沃尔玛等平台展开竞争 [11][12] - TEMU与甲骨文签订巨额合同 将大部分基础设施迁移至Oracle云 此举或解决美国市场数据隐私争议 [13] 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 - SHEIN秘密提交香港IPO申请 若获批将获上市规则豁免 此前已尝试美国IPO未果 [15] - 阿里云宣布在全球节点部署全栈AI能力 支持互联网、AI硬件、汽车等领域客户出海 包括美图、小鹏汽车等 [17] - 比亚迪与欧洲钢铁制造商奥钢联集团合作 后者将供应匈牙利工厂钢材 目标五年内被视为欧洲制造商 [19][20] - 菜鸟打通海湾六国跨境物流网络 支持最快3日达 成为首家实现该区域互发的中国物流企业 [22] - 小米在韩国首尔开设首家"小米之家"线下门店 面积60平方米 整合销售与售后服务 [25][26] 科技与AI行业进展 - Anthropic将在东京设立首个亚太办事处 拓展Claude聊天机器人在该地区业务 [33] - Meta挖走三名OpenAI研究人员加入超级智能团队 包括Lucas Beyer等曾发表高引用论文的专家 [37] - OpenAI因商标纠纷删除与前苹果设计大师Jony Ive的合作信息 涉及64亿美元收购的AI硬件公司IO [39][40]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机器人技术是继AI后最大增长机遇 市场规模达数万亿美元 自动驾驶为首要应用 [42] 投融资与上市动态 - 文远知行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目前美股市值21.37亿美元 较上市首日腰斩 [47] - 华扬润泰科技完成600万天使轮融资 研发智能供应链平台 提升跨境贸易效率90% [49] - 原小鹏联创何涛的OMOWAY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 在印尼发布智能电动摩托车 [50] - 印度珠宝商GIVA获6170万美元C轮融资 总融资超1.46亿美元 计划新增150家门店 [52] - AI医疗公司Abridge完成3亿美元E轮融资 估值53亿美元 产品已进入梅奥诊所等百家机构 [54] 全球财富与区域经济 - 阿联酋预计2025年吸引9800名百万富翁迁入 连续两年蝉联首选地 十年间富豪数量增长98% [44][45]
刚刚!又见证历史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00:15
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 特斯拉完成全球首例Model Y全自动交付 车辆从奥斯汀工厂自行行驶30分钟至客户家中 全程无人操控且无需远程干预 [2][3] - 交付过程涵盖城区道路和高速公路 最高时速达72英里(约116公里) [3][5] - 此次交付比马斯克原定计划(6月28日)提前一天完成 公司通过官方视频展示技术成果 [3][5] 战略方向与业务布局 - 全自动交付凸显公司以AI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与Robotaxi服务启动形成协同效应 [5] - 马斯克计划未来部署数百万辆Robotaxi 并加速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 作为下一阶段增长支柱 [5] - 4月曾展示车辆从装配线自动行驶至物流场地的功能 此次交付为该技术的场景延伸 [6] 市场活动与用户反馈 - 首批Robotaxi服务于6月22日在奥斯汀试点 面向网红和投资者提供Model Y自动驾驶体验 [5] - 首位全自动交付客户"Jose"在X平台分享与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的合影 形成事件营销效应 [5] 技术验证与行业影响 - 全自动交付验证了L4级自动驾驶在复杂路况(停车场/高速/城市道路)的可行性 [2][3][6] - 公司未明确该技术是否会大规模应用于交付业务 需观察商业化路径 [6]
刚刚!又见证历史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00:01
特斯拉全自动交付里程碑 - 公司完成全球首例Model Y全自动交付,车辆从德州超级工厂自行行驶30分钟至客户家中,全程无人干预且未使用远程控制 [1][2] - 交付路线覆盖复杂场景:穿越停车场、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最高时速达72英里(约116公里)[2][5] - 交付时间比马斯克原定计划(6月28日)提前一天完成,与其Robotaxi服务启动(6月22日)形成技术联动 [2][5]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此次交付是4月展示的工厂自动行驶功能的延伸,当时车辆可从装配线自动移动至物流场地 [6] - 技术演示凸显公司AI与机器人技术的整合能力,自动驾驶团队核心成员Ashok Elluswamy和段鹏飞参与交付验证 [5] - 公司计划未来部署数百万辆Robotaxi,此次交付验证了自动驾驶在真实场景的可行性 [5] 战略方向与业务布局 - 马斯克将AI和机器人技术定位为公司未来核心,Optimus人形机器人与Robotaxi构成下一代产品矩阵 [5] - 自动驾驶交付可能成为新业务模式,但尚未明确其规模化应用前景 [6] - 技术突破恰逢公司面临北美/欧洲市场销量疲软及高管离职等运营挑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