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复兴
icon
搜索文档
国台办:“9·3”纪念活动将邀请台湾同胞出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7 10:33
纪念活动安排 -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将于9月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2] - 活动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 [2] 历史意义与两岸关系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 [2] -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谱写的壮丽史诗 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付出巨大牺牲并作出重要贡献 [2] - 呼吁两岸同胞铭记历史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 共同推进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 [2]
好评中国|弘扬抗战精神,共铸复兴伟业
环球网· 2025-08-27 10:09
历史事件回顾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全民族抗战 最终赢得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2] - 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揭开全国抗日战争序幕 中共中央次日号召全民族抗战 形成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的全民抗战洪流 [1] -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 [1] 抗战精神与动员 - 抗战期间形成"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粮出粮、有力出力"的全面社会动员体系 民族觉醒程度和战斗意志达到空前高度 [2] - 涌现"八百壮士"前线官兵殊死搏斗 邓玉芬英雄母亲送丈夫和5个孩子上前线等典型事例 体现全民爱国主义情怀 [1] - 亿万军民通过血洒疆场和毁家纾难拥军支前等方式 汇聚成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 [1] 战后发展成就 - 新中国成立后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人民前进动力更加强大 在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等领域焕发历史自觉精神 [3] - 当前从辽阔海天到大漠戈壁、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业态的全方位发展态势 为新时代新征程赢得更大胜利奠定基础 [3]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艺术展开展
新华社· 2025-08-26 21:10
展览概况 - 艺术展于8月26日在北京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开展 主题为"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 [1] - 展览分为五个篇章 通过140余张历史照片 抗战文物和十余件艺术家作品展现抗战全景 [1] - 作为系列展览之一 延续新华社摄影记者权威专业的美学风格 以宏大历史视野再现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壮烈史诗 [1] 主办与承办方 - 展览由新华通讯社主办 [1] - 由新华社美术馆 新华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新华社中国图片社承办 [1] - 战略合作伙伴为中国农业银行 [1] 展览规划 - 除北京主展外 还将在上海 南京等地举办多场地方分展 [1] - 开幕式上新华社副社长刘健表示将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壮阔图景 [1]
南非侨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6 11:02
座谈会背景 - 南非华侨华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在约翰内斯堡举行 [1] - 中国驻南非使馆公使覃展鹏及南非各界侨领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1] 历史意义与精神传承 - 非洲(上海)总商会会长朱怡苑强调铭记历史启迪未来 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力量和历史记忆化为促进中南合作行动 [4]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教育与文化传播 - 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校长韩芳主张中文学校需在语言教学基础上向年轻一代讲述抗战事迹 强调中非共同经历殖民苦难的背景 [4] - 旅南侨胞应发挥深耕当地优势 向南非各界介绍中国人民抗战英雄事迹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4] 侨胞角色与中南合作 - 南非贵州商会会长袁瑛指出海外侨胞始终与祖国休戚与共 需为中南交流架桥并为民族复兴助力 [4] - 旅非侨胞应成为和平使者 基于中国与非洲共同经历殖民压迫苦难的背景增进相互理解 [4]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在朝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3 10:51
活动背景与参与方 - 旅朝华侨和留学生共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1][3] - 中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出席并讲话 朝鲜华联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赛铁军主持 [1] - 使馆外交官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褒扬代表处及在朝中资机构和媒体代表等参加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旅朝华侨代表结合祖辈抗战事迹发言 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华儿女英勇抗战光辉历程和中朝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历史 [3] - 留学生代表围绕弘扬抗战精神发言 表示将把抗战精神转化为留学报国使命感和行动力 [3] - 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观看抗战纪录片《砥柱中流》和音乐视频《不屈》 [5] - 座谈会结束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5] 核心观点与精神传达 - 旅朝华侨表示将铭记抗战历史 发扬爱国传统 为推动中朝社会主义事业和两国友好合作贡献力量 [3] - 留学生表示将牢记先烈不朽功绩 刻苦学习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争当中朝传统友好的传承者贡献者和建设者 [3] - 王亚军大使强调回望历史永远铭记抗日先烈为民族独立作出的伟大贡献 立足当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放眼未来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传承中朝友谊共同谱写中朝友好新篇章 [3]
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新华社· 2025-08-21 08:55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社会制度实现伟大跨越 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西藏步入发展最好 变化最大 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1] - 西藏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为1965年的155倍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 - 清洁能源 文化旅游 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 [2] - 青藏铁路建成运行 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 民生改善与社会进步 - 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68.17岁提高至72.5岁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 -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 宗教和睦 生态良好 边防巩固 人民安居乐业 [2] - 国际人士对西藏现代化发展"叹为观止" 减贫成就被视为人类减贫史伟大创举 [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西藏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地区之一 [2] -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 [4] - 世界屋脊不再是"孤岛" 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呈现欣欣向荣景象 [2] 国家战略与未来规划 - 西藏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抓好稳定 发展 生态 强边四件大事 [3]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全面发力关键时期 [3]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4]
档案里的抗战家书|亲爱的孩子,听我对你说
新华社· 2025-08-19 19:50
亲爱的孩子,听我对你说 今天的人们不免好奇:战火纷飞中的中国人作何思何想,又以何样的精神诫子传家? 所幸,书札得以穿越时空。赵渭滨、袁国平、赵一曼……抗战英烈的见闻和思想,通过档案资料留存至 今,启迪后人。 战场,未被修饰的前线实录 "娘子关一带是山地,倒还可守。不过川军的枪等于零,重轻机枪均土造,不能连发,没奈何只有以血 肉去与敌人机械化的部队和机炮火碰。结果之如何,不问可知了。" 寥寥数语,写出敌我悬殊的战力对比、硝烟弥漫的前线战况。这是1937年10月2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 41军122师参谋长赵渭滨在行进中,写给18岁儿子铁松(赵世诚)的家信。 我方以"枪等于零"对抗日寇机械化部队和机炮,家书向子女传递当时官方战报不曾展开的细节。数月 后,赵渭滨血洒疆场,家书成为绝笔。 "日本鬼子并不那样可怕,只要会打战,敌人的飞机大炮都有办法对付的。一年多,我们在大江南北共 打了贰佰廿多次的战,都是胜利的,有了这一年打鬼子的经验,我们以后更有自信了。" 1938年12月,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给侄儿袁振鹏写了一封信,颇具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彼时在武器 装备极差的情况下,新四军在敌后抗日斗争中形成实战经验、以弱抗强。 ...
拱宸桥畔:星火成炬接力复兴
杭州日报· 2025-08-15 10:21
1937年12月,杭州沦陷后,日军强占华丰造纸厂。1938年10月,日本浪人在日本军部的支持下,强 行在造纸厂内进行生产。1939年,当日寇准备庆祝"开工一周年"时,领班赵金城和工友们将定时炸弹藏 进蒸汽机汽缸。一声巨响,工厂瘫痪。俞田章、谢奕堂等被捕的9名工人面对酷刑,无一人屈服,门卫 沈金生重伤牺牲。 站在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望着那块静静矗立的"侵华日军在拱宸桥缴械投降地"纪念碑,陈人民 的眼中泛起波澜。这位73岁的拱墅区委党史研究室返聘专家,多年来一直默默收集整理着关于这片土地 的记忆碎片。运河的水声依旧,而他的讲述,将我们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1937年,战火席卷杭州。湖墅大夫坊37号的年轻教师宋光渭,毅然加入杭州抗敌后援会。他与同伴 一起开展募捐,为前线将士筹集物资;动员民众,组织难民救助。1940年,年仅20岁的他被日军逮捕, 牺牲于众安桥宪兵司令部。他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只有一颗炽热的心,如星火般照亮民族前行的路。 事实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刻进了那个时代每个人的骨血里。 距拱宸桥直线距离1.3公里的华丰造纸厂,是抗战时期最早站出来的实业界代表。1931年,日本发 动"九一八 ...
最深沉的纪念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1
胜利号角久久激荡。当硝烟散尽,记忆长存:那一座座青山,那一道道河流,都无声地见证着中华民族 的坚韧与不屈。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我 们会永远铭记历史,让伟大抗战精神如不灭的灯塔,照亮民族复兴前路——这才是对那场伟大胜利最深 沉的纪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5日 0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一段历史永志不忘。回望那血火交织的14年,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沉重数字背后,是破碎山河与离散家 园的无声控诉。从沈阳城头的炮火到卢沟桥畔的枪声,日寇步步紧逼,抗日烽火自白山黑水间燃遍神州 大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奋起抗争。"一寸山河一寸 血"的壮烈誓言、"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这些永不褪色的精神刻痕,在历史深处熠熠生辉, 如星辰般照亮了民族最黑暗的夜空。 一种精神穿越时空。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敌强我弱,装备落后,是必胜信念支撑着全民族历经磨难考 验。将士血洒疆场,民众众志成城。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 难,所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
铭记历史,复兴同行——两岸青年沙龙共话过去与未来
新华社· 2025-08-13 20:58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褚萌萌)"台湾光复不仅是领土的回归,更凝聚成了反抗殖民、认同祖国的 精神。"清华大学台籍博士生陈翊瑄13日在此间一场沙龙分享时说,了解到两岸共同抗日的艰辛历史, 就会有更多台湾青年认识到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坚定国家和民族认同。 这场名为"青春心相会 奋斗正当时"的主题沙龙由台盟北京市委主办,北京工商大学海峡发展研究院协 办。台湾部分政党、社团、少数民族、青年代表人士,从事两岸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在京台盟盟员和 台胞代表120余人出席。该沙龙是2025"交流与共享"研讨会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多位嘉宾在发言中呼 吁,两岸青年要铭记共同的历史,更好共创未来。 "80年前,两岸同胞共同投身全民族抗战;如今,我们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小包智工联合创始 人、台青徐韬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所长朱中博指出,在全民族抗战中,广大台湾同胞义无反顾 奋起反抗侵略,用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如今两岸青年身处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要 加强交流合作、投身融合发展,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人民大 ...